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手串換佛頭有訣竅!

喜歡文玩的朋友, 都知道手串有佛頭一說法。 而佛頭其實就是佛教念珠中的“母珠”, 很多人把它稱之為佛頭。

但事實其實並非如此, 珠子上面的“佛頭”跟真實的佛頭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通過後人的理解和坊間的流傳, 這種叫法也就被流傳了出去。 所以說一開始這顆“母珠”並不叫佛頭, 在當時它只是比別的珠子特別了一些。 當然也正是因為了這份特別, 賦予了它這樣的名稱。

在現在可查的記載中, 比較早對於佛頭的闡釋是唐代高僧不空翻譯過一部《金剛頂瑜伽念珠經》。 裡面有記載母珠, 也就是佛頭的文獻, 佛頭在佩戴上其實是有講究的。

我們文玩佩戴的珠子, 大部分都是從清朝的朝珠演變過來的。 在文玩圈其實佛頭也被稱為三通, 有些玩友可能到現在還以為這是兩個東西。 簡單來說它就是比別的珠子多了一個孔道, 而且基本什麼材料都可以被製作成三通佛頭,

南紅、綠松、青金石等等。

隨著文化的演化, 佛珠手串普遍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 不管是否是佛教之人, 都喜歡佩戴一串佛珠。

佛頭是文玩手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除了個別的情況, 一般手串都有配備佛頭。 而在日常盤玩手串的過程中, 我們有時候會需要自己換繩子, 是不是對怎麼串三通不明白呢?不用慌!我來分享下佛頭的三個穿線方法, 福利廣大玩友們~

三通、母珠與佛塔合稱為佛頭, 其作用為:

第一, 增加美觀, 佛頭是三通的孔, 可以加上好看的法輪結, 編中國結;

第二, 便於記數, 念佛者在不斷拔動佛珠時, 拔到佛頭那一顆, 就會知道:整串佛珠, 又數了一圈, 這樣就方便記;

第三, 關於其在佛教中的含義不懂不敢亂說, 請通佛理的朋友補充。

幾種佛頭的穿法:

方法一:混搭法

穿的時候, 彈力繩一端帶上鐵絲, 用彈力繩穿珠子, 把無鬆緊的繩子一起穿起來。 系緊鬆緊繩, 之後三通那裡的棉線尼龍線(無彈力)繩可以隨意搭配, 穿佛塔, 穿配飾等。

使用範圍:非常廣。

材料:牛皮筋透明彈力繩,五彩線等等優點:兩種材料相結合,佩戴方便又好看。缺點:非常不好穿,但掌握技巧後會好的。

方法二:單顆線法。

有圖示,很清楚。需要一根鐵絲,窩出一個空隙來。

插到三通裡面兩個線頭 相互穿過

鐵絲往外一拽

這個方法很簡單!

適用範圍:108的脖掛,手持等等。

但是想做手串,要麼就是做好帶不進去,要麼就是戴在手腕上會很松,會掉下來。

要注意的一點是 線要根據三通的孔距大小來看~ 不要硬拿著2.5mm的線穿那1mm的孔~ 孔太小,要適當的擴下孔~ 不然,造成的後果很多種。。。

方法三: 雙線法

孔道大的話,可以用兩股線。圖示依然很清楚,用一根細鐵絲窩一下。

佛頭從三通頂上那個孔穿出來

穿出來之後,開始穿珠子,之後從另一邊再穿進去,穿出三通。

一共四股繩子,相互交叉一下,兩個有頭的 穿過頂端的繩子,一拽,就剩下兩頭了,開始穿佛塔配飾吧。

適用範圍:

手持,108脖掛等等,適用于孔道大的珠子。看明白了嗎?如果不懂,可以收藏好多看幾遍哈~然後自己再動動手,理論與實踐結合下,到時候就明白了!dengwentao2008

使用範圍:非常廣。

材料:牛皮筋透明彈力繩,五彩線等等優點:兩種材料相結合,佩戴方便又好看。缺點:非常不好穿,但掌握技巧後會好的。

方法二:單顆線法。

有圖示,很清楚。需要一根鐵絲,窩出一個空隙來。

插到三通裡面兩個線頭 相互穿過

鐵絲往外一拽

這個方法很簡單!

適用範圍:108的脖掛,手持等等。

但是想做手串,要麼就是做好帶不進去,要麼就是戴在手腕上會很松,會掉下來。

要注意的一點是 線要根據三通的孔距大小來看~ 不要硬拿著2.5mm的線穿那1mm的孔~ 孔太小,要適當的擴下孔~ 不然,造成的後果很多種。。。

方法三: 雙線法

孔道大的話,可以用兩股線。圖示依然很清楚,用一根細鐵絲窩一下。

佛頭從三通頂上那個孔穿出來

穿出來之後,開始穿珠子,之後從另一邊再穿進去,穿出三通。

一共四股繩子,相互交叉一下,兩個有頭的 穿過頂端的繩子,一拽,就剩下兩頭了,開始穿佛塔配飾吧。

適用範圍:

手持,108脖掛等等,適用于孔道大的珠子。看明白了嗎?如果不懂,可以收藏好多看幾遍哈~然後自己再動動手,理論與實踐結合下,到時候就明白了!dengwentao2008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