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石樓:"借羊還羊"模式新 年輕小夥郝帥帶著鄉親一起富

原題:郝帥帶著鄉親一起富

3月25日, 石樓縣羅村鎮的文玉生趕早就乘租來的貨車到了崔家莊找郝帥。 雖是初春, 山裡的風卻很緊。 文玉生禁不住打了個寒顫, 但心裡暖得很。 年前, 回村養羊的朋友告訴他, “養羊比打工強, 堅持幾年, 致富沒問題。 ”就這樣, 文玉生從郝帥的富民林牧公司購買了31只湖羊, 今天拉回自家圈裡養, 再不用東奔西跑找零活幹了。

文玉生剛走, 養殖戶寧瑞軍也來到公司, 讓郝帥幫找個技術員去看看他家的湖羊。 現在, 像文玉生、寧瑞軍這樣和富民林牧公司建立合作關係的養殖農戶已發展到150戶,

其中, 受惠貧困戶120余戶。 寧瑞軍笑容滿面地說:“現在扶貧政策好, 買種羊有政府補貼, 企業提供免費指導, 每年每只羊就可獲利400元, 只要自己肯幹, 日子就會越過越好。 ”

石樓縣平地少, 溝壑多。 在有限的自然條件下, 2013年, 郝帥和父親通過土地流轉、削坡、填溝, 建起了占地120畝的富民林牧公司, 並將溝壑兩旁的荒坡進行綠化治理。 2014年, 父親突然病逝, 公司經營的擔子落到了郝帥一人肩上。 “不怕沒經驗, 就怕半途而廢。 ”通過考察學習, 兩年時間裡, 郝帥成了湖羊養殖的行家, 在山間溝壑鋪展開一幅“溝域經濟”的發展圖景。 在他的管理下, 公司的養殖規模不斷擴大, 存欄湖羊達到5000多隻, 年銷售總額600多萬元, 成為目前呂梁市規模最大的湖羊養殖場。

公司規模不斷擴大, 郝帥開始思忖如何幫扶村裡百姓脫貧致富。 以前, 常跟父親去給困難農戶送米送面, 給予現金資助。 但郝帥始終覺得,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讓鄉親們有持續的經濟收入, 能夠自我“造血”, 才能真正實現脫貧。

2016年, 27歲的郝帥依靠“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 在政府的支援下, 制定了“借羊還羊”幫扶建檔立卡貧困戶四年計畫, 為農戶進行免費培訓與技術跟蹤服務。 “借羊還羊”包括借羊還羊、以草抵羊、以款還羊三種形式。 公司負責品種選擇、收購和市場行銷等, 農戶通過“借羊還羊”的形式參與生產, 通過勞動實現脫貧致富, 沒有任何風險。 而公司既是組織者, 也是風險抵禦者。 公司、農戶在合作中發揮各自優勢、形成利益共同體,

從而實現企業盈利、農戶受益、貧困戶脫貧。

至今, 郝帥通過“借羊還羊”, 幫扶全縣3個鄉鎮120余戶貧困戶, 借出種羊500只, 公司加農戶補貼3500只, 並免費給殘疾人發放了100只羊, 解決了他們的基本生活保障問題。 “我們計畫到2019年扶持40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 以產業帶動為核心引擎, 配合政府部門, 把企業的規範管理和專業化效率帶到鄉村。 ”郝帥對於產業扶貧充滿信心, 他的富民林牧公司已成為石樓縣企業扶貧的一個亮點。

“這是剛出生三天的小羊, 是我們新引進的黑頭羊和原有湖羊雜交培育的新品種。 這個新品種將會佔領高端市場, 為我們的合作養殖戶帶來更多收益……”郝帥指著1號羊圈介紹說。 話音未落,

郭家河村村党支書來電話了, 約郝帥去村裡的集體養殖場。 去年秋天, 郭家河村委建了集體養殖場, 向郝帥購買了100只湖羊, 帶動8戶貧困戶養殖。 “一隻湖羊一次能生兩隻小羊, 一戶養10只, 一年就能收入8000元。 只要肯幹, 一年下來就能脫貧。 ”見到記者之後, 村党支書溫紅平估算著經濟賬, “我考察了好幾個項目, 覺得這個項目最靠譜, 政府還有補貼。 今年, 村裡又有幾家貧困戶想加入進來, 我們計畫找郝帥再預訂100只湖羊。 ”

劉通

呂梁日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