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什麼相機鏡頭價格這麼高?看完就知道了

用過單反相機的都知道, 隨便一個全畫幅機身就一兩萬, 一支頂級鏡頭再加一兩萬。 如果你喜歡生態攝影, 那麼花個七八萬買鏡頭也是有可能。 鏡頭本質上就是玻璃產品, 為什麼有些可以賣到幾萬的價格?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 Canon EF 11-24mm/F4L超廣角鏡頭, 外觀霸氣, 看造型就知道不便宜:

在這支鏡頭裡Canon使用了非球面鏡片, UD 鏡片, 超級UD 鏡片;而在鏡片鍍膜方面採用了氟塗層, 亞波長結構鍍膜(SWC ), 以及空氣球形鍍膜(ASC )。 可謂彙集了Canon目前高端的鏡頭製作工藝。

你們說這鏡頭能不貴嗎?

鏡頭的加工技術雖然德國最牛, 但是日本人的工業化做的最好, 也就是和最好的比它很便宜, 和最便宜的比它很好。

鏡頭的原材料玻璃就很貴

不同於一般的玻璃加工, 精密的光學儀器, 不止鏡頭, 玻璃中的很多的元素控制很嚴格, 從而提高的製作成本。 玻璃的研磨的成本是很高的, 畢竟精密的研磨機床價格昂貴。

人工螢石原料

鍍膜, 現代光學儀器都是使用多層鍍膜的, 設備同樣杠杠的貴, 技術都是專利。 螢石由氟化鈣結晶形成, 光學特徵是低折射率和低色散, 可大幅度改善色像差。 但純天然的螢石體積很小, 無法用於單反相機鏡頭。 於是, Canon就研發確立了螢石的人工結晶技術, 並且成功運用於鏡頭中。 不過就算人工螢石造價也很貴, 所以Canon開發出了UD鏡片, 兩片UD鏡片可相當於約一片螢石鏡片的效果。 後來超級UD(超級超低色散)鏡片開發成功, 一片超級UD鏡片可提供相當於約兩片UD鏡片的效果,

乍一看, 超級UD鏡片的效果, 就可以媲美達到螢石鏡片的性能。

綜上所述, 鏡頭玻璃其實很貴!

鏡頭設計成本高

鏡頭的設計不是隨便就畫張圖紙做出來的, 需要經過計算曲度是多少、玻璃產生怎樣的折射, 怎麼疊, 距離多少, 產生什麼成像等等, 這些計算即使現在全部用電腦來完成,

人力的投入也是很大的。 一個鏡頭的結構設計費用都高達百萬元, 這些設計不可能去抄襲模仿, 人家都會申請專利。

產量小

一款價格上萬元的鏡頭設計出來, 銷量一般是不高的, 比如賓得、索尼銷售數量基本上萬個就比較好了, Canon、尼康這種牛一些的牌子賣到十幾萬個就很厲害了。越稀有的鏡頭,賣的越少,平攤設計、生產、流通中的成本的能力就越低,價格就越高。

驅動類

除了光學結構,在EF鏡頭中還有很多電子技術。比如IS影像穩定器、環形USM馬達等等,這些都是為了實現圖像穩定以及快速對焦而開發的技術。現代鏡頭中大多都採用的是“模組化”設計,有些甚至可以直接靠電腦類比。這已經大大縮減了鏡頭的設計與製造成本。

IS穩定單元

環形USM超聲波馬達

可見,鏡頭貴的原因就是成本高。

Canon、尼康這種牛一些的牌子賣到十幾萬個就很厲害了。越稀有的鏡頭,賣的越少,平攤設計、生產、流通中的成本的能力就越低,價格就越高。

驅動類

除了光學結構,在EF鏡頭中還有很多電子技術。比如IS影像穩定器、環形USM馬達等等,這些都是為了實現圖像穩定以及快速對焦而開發的技術。現代鏡頭中大多都採用的是“模組化”設計,有些甚至可以直接靠電腦類比。這已經大大縮減了鏡頭的設計與製造成本。

IS穩定單元

環形USM超聲波馬達

可見,鏡頭貴的原因就是成本高。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