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趙玉霞編譯聊齋故事之五十九 錢卜巫

錢卜巫

趙玉霞/編譯

夏商, 是河北河間縣人。 他父親叫夏東陵, 家裡挺富有, 生活很奢侈浪費。 每當吃水餃時, 只吃有餡子的水餃肚, 水餃角就丟在地上, 隨吃隨扔, 弄得滿地狼藉。 人長得肥胖臃腫, 人們都叫他“丟角太尉”。 到了暮年, 家道敗落, 有時竟窮得一天吃不上一頓飯。 兩隻胳膊極瘦, 皮耷拉著像是布袋, 人們又叫他“募莊僧”——意思是掛著袋子到處化緣的和尚。 臨終時, 他對兒子夏商說:“我這一生暴殄天物, 浪費的東西太多, 惹得老天爺生氣懲罰我, 讓我凍餓而死, 你可千萬要惜福啊!一定要勤儉持家, 好好做人,

為我贖罪啊!”夏商牢牢記住了父親的話, 為人忠厚樸實, 勤懇勞作, 靠種田生活, 鄉里人都敬愛他。

儘管如此, 夏商的日子畢竟過得太難了, 只靠種那幾畝山坡地過日子, 家裡人還是要常常挨餓。 村裡有個富有的老翁, 可憐他貧窮, 主動把錢借給他, 讓他去學著做買賣, 而夏商卻虧本了。 他慚愧自己沒有錢償還, 便請求為老翁做傭人, 以償還借款, 老翁卻不願意。 夏商面色悲傷, 心裡也不安, 便回去把房屋田產全賣了, 來向老翁還錢。 老翁問明瞭錢的來源, 越發欣賞他的耿直, 硬是給他把房屋田產贖回來, 並又貸給他重金, 資助他去做買賣。 夏商推辭說:“借您的十幾兩銀子我都還不起, 怎麼敢為來生借下當牛做馬的債呢?”老翁一心要幫助他,

便招別的商人和他一起外出經商, 幾個月後返回, 僅僅是沒有虧本罷了。 老翁不收他的利息, 讓他拿著繼續經商。 一年多後往回走, 他與同伴的財物裝了滿滿一車, 這回收穫還算不小。 沒想到在江邊坐上船, 遇到了颶風, 船幾乎被掀翻, 人是保住了, 財物幾乎喪失了一半。 回到家, 計算所得, 僅能夠償還所借的錢。 於是對一起外出經商的同伴說:“老天要叫我貧困, 誰能救啊?這都是我運氣不好, 拖累了你們哪!”便按著帳簿和同伴結清帳目, 退出買賣行當, 回到家裡, 老翁一再勸他繼續堅持, 他堅決謝絕, 老老實實種地去了。 可是, 閑下來時, 也常常自我悲歎:“人活世上, 都有幾天好運氣, 我怎麼就落拓到這種地步呢?”

有一天,

外地來了個女巫, 用錢占卜算卦, 能算出人一生的運數, 人們都說靈驗得很。 夏商也動了心, 就帶上一百個銅錢去找她。

這女巫是個老太婆。 只見屋裡很乾淨, 正中設著神座, 香煙燎燒。 夏商走進屋去, 在神座前叩拜完畢, 巫婆便向他要錢。 夏商掏出那一百個錢, 巫婆接過去, 全部放在一個圓圓的細木桶裡, 兩手捧著跪在神座下, 一邊“嘩啦嘩啦”搖著, 一邊口中念念有詞, 好像是祈禱。 然後她站起來, 把錢倒在手中, 在香案上一個一個排開。 銅錢分“字”和“冪”兩面, 她的方法就是以“字”為不吉, 以“冪”為吉祥。 女巫一連排了五十八個錢全是“字”, 以後就全是“冪”了。

女巫問夏商:“你今年多大年紀?”夏商答:“二十八歲。 ”女巫搖頭說:“還早呢, 還早呢!您現在行的是先人的運,

不是您本身的運。 五十八歲才交本身運, 那時才一路順暢呢!”

夏商問:“什麼叫先人運?”女巫答:“先人若行好做善事, 他修的福德沒享盡, 那麼他的後人就享受;他若為人行事不好, 他留的災難沒受完, 他的後人就得繼續受。 ”夏商數著指頭說:“五十八歲。 再過三十年我才轉本身運, 那時我就衰老不堪, 快進棺材了。 ”女巫說:“五十八歲以前就略有轉運, 可以稍微做點營生, 但也只是滿足溫飽, 不挨餓受凍罷了。 五十八歲那年有宗巨額財產不請自來, 不用費力求。 您這一生沒做過錯事, 來生也將享用不盡。 ”

夏商告別女巫回家, 又信又不信。 只是安於貧困, 不敢妄求財富。 後來到了五十三歲, 就留意檢驗女巫的占卜應驗不應驗。

這年春天, 到了該播種的時候了, 夏商卻因為生病沒有耕種。 等病好了, 天又大旱, 早種的莊稼, 禾苗都被曬乾了。 傍近秋天才下雨, 家裡沒有別的種子, 僅有的幾畝地全種了穀子。 不久又天旱, 蕎麥啊菽子啊全都幹得半死, 只有穀子沒事兒。 後來下了雨, 生機勃發、生長旺盛, 竟有兩倍的收穫。 第二年春天大饑荒, 一家人沒有挨餓。

夏商因此信了女巫。 想起女巫說的話, 知道自己開始轉運了。 便從老翁那裡借了點本錢, 做點小買賣, 賺點小錢。 有人勸他多投資, 做大買賣, 夏商不肯。 五十七歲那年, 院牆被雨水淋倒了, 夏商修院牆, 挖牆基時, 發現土下有一個反扣著的大鐵鍋, 揭開大鍋, 往外冒著棉絮似的白氣, 嚇得不敢挖了。 過了一會兒, 白氣散盡了,只見滿滿一甕銀錠。夫妻一起運到屋裡,用秤稱了稱,總共一千三百二十五兩。兩個人私下議論,五十八歲才轉大運,怎麼今年就發財了?看來女巫算得小有不准。

沒想到,鄰居的妻子到他家串門,瞧見他們的銀子了,回家告訴了丈夫,那個男人很嫉妒,就偷偷報了縣官。縣官最貪了,就派差吏把夏商栓了去,逼他把銀子交出來。夏商的妻子想藏起一半,夏商說:“不到該得的時候,留下來也是買災禍。”就全部獻出來了。

縣官得了銀子,唯恐他們還有藏下不交的,又索要盛銀子的器物。夏商獻出甕,縣官命把銀子放進去,正好裝了滿滿一甕,這才把夏商放還回家。

時間不長,縣官升為南昌府同知。隔了一年,夏商因經商到了南昌,這個縣官已經病死了。縣官的妻子要回老家,粗重的東西帶不了,都要賣掉。有若干簍桐油,因為價格便宜,夏商就全買下來了。運到家裡,見有一簍油往外滲漏,就把油倒到別的器皿裡,沒想到倒到最後,油簍底下有兩錠白銀。這像是幾年前從自家院牆基下挖出的白銀啊!——其他油簍裡是不是也有啊?於是他們試著翻倒另外的油簍,驚喜的是每個油簍裡都有兩個銀錠。油簍都翻倒完了,算了算,正是自己當初發掘出的銀子數,一點也不差。

夏商一下子暴富了。他行善助人、周濟貧困,慷慨大方,一點都不吝惜。妻子勸他多積蓄點,留給子孫。夏商說:“我這樣做,就是給子孫留福啊。”

那個當初誣告他的鄰居,窮得要飯了。想向夏商借幾個錢,而老覺著對夏商做了虧心事,不好意思開口。夏商知道了,告訴他說:“從前那個事,是因為我自己時運還不到,所以鬼神借著你的手來敗壞了它,與你有什麼關係?”於是拿出錢來周濟他。鄰人感動得哭泣不止。

夏商活到八十歲,子孫相繼,數代都不衰敗。

提示與感言:

佛法說:人一生的福祿有定數,奢侈浪費,早早把“福”揮霍完了,必定要受窮。就像夏東陵,不只自己老年受窮,還害得兒子受了五十八年窮,真是罪過呀!

當你浪費揮霍時,一定要想到“惜福”,“惜福”!

勤儉節約,行善積德,就是為自己和後代“培福”。富了,不要驕奢淫逸,應當懂得節約、同情和施捨。

白氣散盡了,只見滿滿一甕銀錠。夫妻一起運到屋裡,用秤稱了稱,總共一千三百二十五兩。兩個人私下議論,五十八歲才轉大運,怎麼今年就發財了?看來女巫算得小有不准。

沒想到,鄰居的妻子到他家串門,瞧見他們的銀子了,回家告訴了丈夫,那個男人很嫉妒,就偷偷報了縣官。縣官最貪了,就派差吏把夏商栓了去,逼他把銀子交出來。夏商的妻子想藏起一半,夏商說:“不到該得的時候,留下來也是買災禍。”就全部獻出來了。

縣官得了銀子,唯恐他們還有藏下不交的,又索要盛銀子的器物。夏商獻出甕,縣官命把銀子放進去,正好裝了滿滿一甕,這才把夏商放還回家。

時間不長,縣官升為南昌府同知。隔了一年,夏商因經商到了南昌,這個縣官已經病死了。縣官的妻子要回老家,粗重的東西帶不了,都要賣掉。有若干簍桐油,因為價格便宜,夏商就全買下來了。運到家裡,見有一簍油往外滲漏,就把油倒到別的器皿裡,沒想到倒到最後,油簍底下有兩錠白銀。這像是幾年前從自家院牆基下挖出的白銀啊!——其他油簍裡是不是也有啊?於是他們試著翻倒另外的油簍,驚喜的是每個油簍裡都有兩個銀錠。油簍都翻倒完了,算了算,正是自己當初發掘出的銀子數,一點也不差。

夏商一下子暴富了。他行善助人、周濟貧困,慷慨大方,一點都不吝惜。妻子勸他多積蓄點,留給子孫。夏商說:“我這樣做,就是給子孫留福啊。”

那個當初誣告他的鄰居,窮得要飯了。想向夏商借幾個錢,而老覺著對夏商做了虧心事,不好意思開口。夏商知道了,告訴他說:“從前那個事,是因為我自己時運還不到,所以鬼神借著你的手來敗壞了它,與你有什麼關係?”於是拿出錢來周濟他。鄰人感動得哭泣不止。

夏商活到八十歲,子孫相繼,數代都不衰敗。

提示與感言:

佛法說:人一生的福祿有定數,奢侈浪費,早早把“福”揮霍完了,必定要受窮。就像夏東陵,不只自己老年受窮,還害得兒子受了五十八年窮,真是罪過呀!

當你浪費揮霍時,一定要想到“惜福”,“惜福”!

勤儉節約,行善積德,就是為自己和後代“培福”。富了,不要驕奢淫逸,應當懂得節約、同情和施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