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全球變暖還能做成音樂?

藝術家Stephan Crawford基於全球變暖的靈感, 創作了音樂。

在2013年的一個晚上, 藝術家Stephan Crawford坐在三藩市的工作室裡, 想要通過一個移動的雕塑來表現地球的碳迴圈。

他手裡拿著一根金屬棒, 開始敲打他的工作臺。 而這時候, 靈感來了!Crawford說道:“金屬臂的敲擊聲讓我想到了節奏, 然後它就帶我直接進入了音樂之中。 ”

四年後, Crawford開始了“氣候音樂”的專案, 一群科學家、音樂家和作曲家根據氣候資料創作音樂, 然後舉辦音樂會, 向公眾傳達氣候變化的緊迫性。 作曲家Erik Ian Walker目前正在演奏的這幅作品, 長約30分鐘, 使用了從1800年到2300年, 跨度達500年的氣候數據。 它包括對未來可能的兩種情景的預測:一種是人類繼續漫不經心地將溫室氣體排放到大氣中;而另一個是我們幡然醒悟後, 開始減少排放, 試圖將全球變暖控制在3.6華氏度以下。 而這正是巴黎氣候協定的目標, 也是氣候變化將跨入不可逆轉和世界末日的門檻。

這首曲子以平靜的絃樂器開始, 慢慢地圍繞著鳥兒鳴叫的輕柔聲音。 隨著19世紀中葉的工業革命開始, 二氧化碳濃度的持續上升, 音樂就高昂了起來。 到了21世紀初, 音樂變得越來越刺耳;到本世紀30年代, 音樂中充滿了焦慮感, 在本世紀末, 溫度上升了近9華氏度, 此時的音樂顯得很嘈雜, 就像電視沒有信號時的雪花聲。 這一表現還伴隨著動畫圖表, 展示了二氧化碳水準、全球溫度和地球能量平衡的變化。 在音樂會結束後, 會有一個參與會議, 人們可以分享他們的想法, 與氣候組織對話。

Crawford的第一次實驗是在2014年9月。 當時他組織了一個“駭客日”, 邀請音樂家和科學家到他的藝術工作室。 八個小時的時間裡,

每個人都在一起創作氣候靈感的音樂, 下午5點, 他們在觀眾面前表演了這首歌。

Crawford表示:“在表演結束後, 觀眾的反應都很強烈, 這足以讓我們相信, 我們真的需要更進一步。 ”

從那時起, 氣候變化專案的規模就變大了。 該組織包括兩名作曲家和四名氣候科學家, 在海灣地區舉辦了十多場音樂會, 並希望擴大其在全球範圍內的影響力。 Crawford表示, 該組織正在努力開發一種VR性能。 明年, 它還將與三藩市的一所音樂學校合作, 創建一個線上工具, 允許世界各地的作曲家獲得製作氣候靈感作品所需的資料。 這樣一來, 氣候變化專案就能使其音樂和觀眾多樣化。

隨著氣候變化每天都成為頭條新聞, 《The Verge》採訪了克勞福德, 講述了如何從氣候資料中製作音樂,

他在專案背後的動機, 以及他對未來的計畫。

對於很多人來說, 氣候變化是一個非常抽象的東西, 但它又十分地緊迫, 因此, Crawford表示, 他希望能用這種方法帶來不同領域的共鳴, 而音樂正是這樣一種自然的工具。 在這個專案中, 科學家們負責使用軟體來跟蹤資料,

而作曲家則用創造性的方式, 來表達這些信號。 通過這樣的方式, 建立一個可以直接將觀眾聯繫起來、由氣候素養和行動組織組成的網路。 在未來, Crawford希望該項目能影響到更多的人, 該研究團隊還會這個項目與舞蹈相結合, 添加更多的內容, 號召更多人加入, 寄希望於以此方式讓大家重視氣候變化。

本文為蝌蚪五線譜原創, 版權歸蝌蚪五線譜所有, 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否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如需轉載請訪問http://rightknights.com/pub/pub_author?greatAuthor=CIHHF&type=0獲得合法授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