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貓眼獲騰訊10億注資,下一個三年如何角力新戰場?

誰也沒想到, 傳聞已久之後貓眼和微影合併得會那麼突然;誰都知道騰訊注資貓眼會是未來的必然, 只是這個“未來”來的也同樣太快。

近日, 騰訊10億注資貓眼成為業內的焦點, 再次引發對線上電影票務平臺的關注。 而在10億背後是貓眼“低調”的200億估值, 當騰訊走到“台前”為貓眼重磅“加碼”, 線上票務註定也開啟一個新的“戰局”。

這“三年裡”, 線上票走出了“432”陣型, 逐步精減參與者。 下一個“三年裡”, 線上電影票務市場大局已定, 產業滲透的“深度和廣度”註定將會成為“角力”的核心。

線上票務“熱戰”結束, 產業縱向延伸將成為決定性的優勢

線上票務平臺的廝殺一度隨著內地影市體量級的飆升而漸趨激烈, 但隨著“票補”拉新效果明顯減退、“燒錢”熱度逐步降溫, 似乎也預示著內地影市註定要回歸到理性狀態。

“降溫”的背後, 線上票務平臺註定也要進行全新的洗禮。

於是, 這個戰場百度糯米幾乎退出, 微影時代選擇與貓眼合併, 從“四強”到“三國”再到後來的寡頭競爭, 線上電影票務市場的終局玩家最終確定。

值得注意的是, 隨著貓眼和微影整合結束, 新貓眼市場份額超過了65%, 占比達到了三分之二以上, 貓眼在電影票務市場形成了決定性的優勢。

儘管貓眼和微影合併、騰訊二次加碼, 貌似是為了擴大“戰爭”格局。 但隨著合併完成市場格局改寫, 也宣告了線上票務平臺在單一電影票務戰線上的“戰爭”宣告結束。

玩家數量的減少和體量級的增大, 讓業內普遍認為線上票務市場未來不再可能通過平臺式大規模“票補”展開競爭。

接下來, 在更加“透明”的環境裡, 競爭方式註定要發生重大變革,

而“戰線”的進一步拉長, 已經很難在短期內爆發激烈“戰爭”, 未來將是一場圍繞產業鏈資源爭奪的緩慢而持久的競爭。

貓眼和淘票票是目前市場僅剩的兩個玩家, 都已經不再是單純的票務平臺。 例如貓眼逐步深入到產業鏈上游, 成立專門電影業務機構貓眼影業, 擁有了電影宣發、電影投資和開發等業務, 形成一個綜合性的“電影業務體系”, 參與投資或主控發行了多部電影。

今年國慶檔, 貓眼影業是《羞羞的鐵拳》四大出品方之一, 也是其主控發行方。 最終, 《羞羞的鐵拳》累計綜合票房達到了21.94億, 並打破了內地影市多項票房紀錄。

當然, 開心麻花突出的品質保證是最重要的核心因素, 但貓眼影業作為一家互聯網+電影公司, 整體項目宣發運作中採取“高預期、求精准、穩紮穩打”的宣發策略和專業執行, 也是這部電影最終成功的關鍵。

貓眼影業的“互聯網基因”做出了《羞羞的鐵拳》最終的檔期優勢。

而貓眼除了擁有背靠光線的行業資源優勢外, 自身獨立主控項目的亮點頻出與國內片方及好萊塢六大的多次成功行銷合作,

都讓貓眼在全產業鏈上有著較為堅實的佈局。

在產業鏈終端, 貓眼線上票務支持的選座購票影院已經超過7600多家, 並且在一年多前就推出貓眼影院行銷及資料魔方系統, 為影院提供數位化行銷及運營支援, 該系統已經覆蓋7300多家影院。

貓眼還和5600多家影院合作了會員卡項目, 協助影院進行用戶運營、提升用戶購票率和用戶留存。 顯然在影院覆蓋度以影院合作粘性上, 貓眼有很強的優勢。

隨著上游投資發行和下游影院升級佈局的逐步展開,貓眼的優勢也被迅速“拉長”,綜合實力的提升將成為貓眼在市場競爭的核心。

這也就意味著,線上票務平臺雖然不再戀戰通過“票補”拉新去搶奪份額,但背靠巨頭進行全產業鏈佈局的對抗或許將會成為未來角力重點。

在這個更大的舞臺中央,競爭優勢逐步透明化。線上票務平臺各自的用戶以及資源都相對穩定後,此後比拼的重點自然要落定在整體協同作戰上。在產業鏈滲透廣度和深度上,貓眼顯然要領先一些。

產業賦能成未來核心,貓眼領先進入線上票務的“新場景”

在票務市場的競爭已經進入收官階段,貓眼和淘票票之間的競爭還未結束,這兩家的角力重點,現在看來已經從票務市場份額和消費者的爭奪上,逐步轉移到角逐行業資源和戰略卡位。

對於貓眼和淘票票而言,未來這場戰爭不僅考驗雙方產品、技術和運營實力,更是要考研產業鏈生態佈局和產業鏈資源獲取能力。

新貓眼CEO鄭志昊在9月底貓眼微影合併時表示,未來貓眼將“一方面繼續改善精細化互聯網票務服務,另一方面將繼續秉持開放合作態度,為行業合作夥伴提供大資料、行銷、發行、交易等專業服務。”

可見,貓眼接下來重點將發力產業賦能,通過面向電影、演出行業夥伴提供專業服務,獲得產業鏈競爭優勢。實際上,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裡貓眼已經在行業服務領域進行了多項佈局,為電影產業各個環節賦能。

在《羞羞的鐵拳》突破20億票房時,貓眼娛樂COO、貓眼影業CEO康利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貓眼的一件“秘密武器”,是有一個專門做資料研究、輿情監測和用戶調研的機構——貓眼研究院。

貓眼研究院定位于服務全行業電影公司,給他們提供相關服務,同時也向貓眼影業提供服務。《羞羞的鐵拳》宣發中的資料分析執行都來源於這個研究院。

此外,貓眼還有一個影視行業大資料服務工具“貓眼專業版”,這個工具自2015年上線以來,逐步成為影視行業首選的資料和服務工具。

在產品不斷升級反覆運算中,貓眼專業版相繼推出了秒級即時票房、人工智慧票房預測服務、衡量電影宣發效果的票房指數等一系列創新功能。

尤其是在今年9月貓眼專業版率先上線了“每日真實出票量和行銷費用查詢”功能,解決電影行業出票量和行銷費用(票補)不透明的問題,幫助片方準確掌握票補投放和出票狀況、及時調整宣發策略。

從11月初淘票票專業版推出類似服務的新版本可以看出,在產業賦能為主的新階段,以資料和技術為依託、以市場和資源為核心的基礎設施服務必然會成為下一階段平臺競爭的關鍵所在。

未來線上票務平臺或許將通過自身強大的“互聯網基因”為影視行業賦能,幫助整個行業實現產業升級、提高運作效率,進而也實現平臺自身的生態滲透和產業融合,完成蛻變。

從這方面來看,貓眼的步伐也似乎比淘票票快一些。

多線縱橫拓展佈局泛娛樂,貓眼平臺體量級將更龐大?

貓眼CEO鄭志昊今年上半年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以前貓眼電影是一家偏O2O的公司,過去一年最大的變化就是,完成了互聯網+電影公司的轉變。

如今,隨著貓眼微影的合併重組,騰訊從幕後走向台前,貓眼正從一家互聯網+電影公司逐步升級為一家互聯網+泛娛樂公司。

對於貓眼而言,在立足于電影全產業鏈競爭優勢後,已經逐步開始向泛娛樂產業進行全方位佈局。與此同時,貓眼也在演出、藝人、自製劇等方面進行了多項拓展。隨著貓眼和微影合併,可以看出貓眼的抱負在於向泛娛樂產業整體佈局和生態聯動。

此前,貓眼演出已經推出了智慧劇場雲端系統,面向全行業3000多家演出主辦方和場館免費開放。例如西安音樂廳,就在使用貓眼智慧劇院票務系統,最終銷售了700場演出,服務觀眾30多萬人次。

貓眼演出也成為迪士尼大劇院、烏鎮戲劇節的戰略合作夥伴,在迪士尼經典音樂劇《獅子王》中國市場演出時,就是貓眼演出為其提供票務管理和行銷解決方案,最終促成了400餘場演出,銷售額破億。

貓眼和微影的合併,除了線上電影票務市場比例擴增,演出票務方面的優勢互補也是一大亮點。

一年前,貓眼開始著手演出業務,不到半年時間月交易額就突破了3000萬。貓眼微影合併後,最新資料顯示貓眼演出的月交易額已近1億。達到這一數字,貓眼僅僅用一年左右的時間,演出業務增長也是極其驚人的。

另外,貓眼還聯合辰海資本在今年4月份發起成立了“妙基金”。這支規模為8億元的“妙基金”將重點關注新媒體投資、新文化、新消費和新技術四大領域中早期的優質創業公司。

這也被看作是貓眼在泛文娛進行資本佈局的一個標誌。

辰海妙基金已經投資了很多泛娛樂創業專案。比如數千萬天使輪投資投向一家致力於音樂企劃製作和偶像團體培養的公司麥銳文化。今年8月份麥銳娛樂旗下的女團MERA也已正式出道,推出《Hello 夢想》、《天生》等多支單曲。接下來,旗下的男團也將會出道。

貓眼的泛娛樂佈局最大優勢在於,合併後新貓眼擁有微信、QQ、美團點評、貓眼電影等多個頂級流量入口,以及美團點評、貓眼、格瓦拉等可直接交易的消費平臺,不僅可以為影視內容創作者、演出主辦方提供一個超級行銷平臺和傳播管道,同樣提供了非常寶貴的內容消費變現機會,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娛樂內容生產和消費的生態閉環。

獲得騰訊10億注資後,貓眼的最新估值已超200億。隨著貓眼在泛娛樂領域不斷拓展,貓眼未來或許會依託其互聯網+基因,不斷疊加內容生態,形成一個泛娛樂消費的巨大入口,這也是新貓眼未來最具有想像力、最值得關注的一點。

隨著上游投資發行和下游影院升級佈局的逐步展開,貓眼的優勢也被迅速“拉長”,綜合實力的提升將成為貓眼在市場競爭的核心。

這也就意味著,線上票務平臺雖然不再戀戰通過“票補”拉新去搶奪份額,但背靠巨頭進行全產業鏈佈局的對抗或許將會成為未來角力重點。

在這個更大的舞臺中央,競爭優勢逐步透明化。線上票務平臺各自的用戶以及資源都相對穩定後,此後比拼的重點自然要落定在整體協同作戰上。在產業鏈滲透廣度和深度上,貓眼顯然要領先一些。

產業賦能成未來核心,貓眼領先進入線上票務的“新場景”

在票務市場的競爭已經進入收官階段,貓眼和淘票票之間的競爭還未結束,這兩家的角力重點,現在看來已經從票務市場份額和消費者的爭奪上,逐步轉移到角逐行業資源和戰略卡位。

對於貓眼和淘票票而言,未來這場戰爭不僅考驗雙方產品、技術和運營實力,更是要考研產業鏈生態佈局和產業鏈資源獲取能力。

新貓眼CEO鄭志昊在9月底貓眼微影合併時表示,未來貓眼將“一方面繼續改善精細化互聯網票務服務,另一方面將繼續秉持開放合作態度,為行業合作夥伴提供大資料、行銷、發行、交易等專業服務。”

可見,貓眼接下來重點將發力產業賦能,通過面向電影、演出行業夥伴提供專業服務,獲得產業鏈競爭優勢。實際上,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裡貓眼已經在行業服務領域進行了多項佈局,為電影產業各個環節賦能。

在《羞羞的鐵拳》突破20億票房時,貓眼娛樂COO、貓眼影業CEO康利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貓眼的一件“秘密武器”,是有一個專門做資料研究、輿情監測和用戶調研的機構——貓眼研究院。

貓眼研究院定位于服務全行業電影公司,給他們提供相關服務,同時也向貓眼影業提供服務。《羞羞的鐵拳》宣發中的資料分析執行都來源於這個研究院。

此外,貓眼還有一個影視行業大資料服務工具“貓眼專業版”,這個工具自2015年上線以來,逐步成為影視行業首選的資料和服務工具。

在產品不斷升級反覆運算中,貓眼專業版相繼推出了秒級即時票房、人工智慧票房預測服務、衡量電影宣發效果的票房指數等一系列創新功能。

尤其是在今年9月貓眼專業版率先上線了“每日真實出票量和行銷費用查詢”功能,解決電影行業出票量和行銷費用(票補)不透明的問題,幫助片方準確掌握票補投放和出票狀況、及時調整宣發策略。

從11月初淘票票專業版推出類似服務的新版本可以看出,在產業賦能為主的新階段,以資料和技術為依託、以市場和資源為核心的基礎設施服務必然會成為下一階段平臺競爭的關鍵所在。

未來線上票務平臺或許將通過自身強大的“互聯網基因”為影視行業賦能,幫助整個行業實現產業升級、提高運作效率,進而也實現平臺自身的生態滲透和產業融合,完成蛻變。

從這方面來看,貓眼的步伐也似乎比淘票票快一些。

多線縱橫拓展佈局泛娛樂,貓眼平臺體量級將更龐大?

貓眼CEO鄭志昊今年上半年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以前貓眼電影是一家偏O2O的公司,過去一年最大的變化就是,完成了互聯網+電影公司的轉變。

如今,隨著貓眼微影的合併重組,騰訊從幕後走向台前,貓眼正從一家互聯網+電影公司逐步升級為一家互聯網+泛娛樂公司。

對於貓眼而言,在立足于電影全產業鏈競爭優勢後,已經逐步開始向泛娛樂產業進行全方位佈局。與此同時,貓眼也在演出、藝人、自製劇等方面進行了多項拓展。隨著貓眼和微影合併,可以看出貓眼的抱負在於向泛娛樂產業整體佈局和生態聯動。

此前,貓眼演出已經推出了智慧劇場雲端系統,面向全行業3000多家演出主辦方和場館免費開放。例如西安音樂廳,就在使用貓眼智慧劇院票務系統,最終銷售了700場演出,服務觀眾30多萬人次。

貓眼演出也成為迪士尼大劇院、烏鎮戲劇節的戰略合作夥伴,在迪士尼經典音樂劇《獅子王》中國市場演出時,就是貓眼演出為其提供票務管理和行銷解決方案,最終促成了400餘場演出,銷售額破億。

貓眼和微影的合併,除了線上電影票務市場比例擴增,演出票務方面的優勢互補也是一大亮點。

一年前,貓眼開始著手演出業務,不到半年時間月交易額就突破了3000萬。貓眼微影合併後,最新資料顯示貓眼演出的月交易額已近1億。達到這一數字,貓眼僅僅用一年左右的時間,演出業務增長也是極其驚人的。

另外,貓眼還聯合辰海資本在今年4月份發起成立了“妙基金”。這支規模為8億元的“妙基金”將重點關注新媒體投資、新文化、新消費和新技術四大領域中早期的優質創業公司。

這也被看作是貓眼在泛文娛進行資本佈局的一個標誌。

辰海妙基金已經投資了很多泛娛樂創業專案。比如數千萬天使輪投資投向一家致力於音樂企劃製作和偶像團體培養的公司麥銳文化。今年8月份麥銳娛樂旗下的女團MERA也已正式出道,推出《Hello 夢想》、《天生》等多支單曲。接下來,旗下的男團也將會出道。

貓眼的泛娛樂佈局最大優勢在於,合併後新貓眼擁有微信、QQ、美團點評、貓眼電影等多個頂級流量入口,以及美團點評、貓眼、格瓦拉等可直接交易的消費平臺,不僅可以為影視內容創作者、演出主辦方提供一個超級行銷平臺和傳播管道,同樣提供了非常寶貴的內容消費變現機會,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娛樂內容生產和消費的生態閉環。

獲得騰訊10億注資後,貓眼的最新估值已超200億。隨著貓眼在泛娛樂領域不斷拓展,貓眼未來或許會依託其互聯網+基因,不斷疊加內容生態,形成一個泛娛樂消費的巨大入口,這也是新貓眼未來最具有想像力、最值得關注的一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