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俄羅斯女子在廈結婚生子一住十餘年 自學中國畫

OLGA在官任社區國際學堂學習中國畫。

姓名:OLGA EROFEEVA

身份:來自俄羅斯, 現為廈門一家英語培訓機構兼職老師

【感言】

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將在廈門舉行,

我很驕傲, 到時候我們國家的總統會來廈門, 真希望能夠有機會見面。 我希望能夠多學一點中文, 可以為遠道而來的家鄉人民提供服務和説明。

廈門網訊 2004年來到中國, 第二年在朋友的推薦下來到了廈門, 便在這個海邊城市長久地居住了下來, 結婚生子、工作生活——在廈門十餘年來, 俄羅斯人OLGA

EROFEEVA已把這裡當成第二家鄉, 三年級的女兒總是對別人說:“我的老家是廈門”。

感慨 廈門的變化太大了

OLGA的外婆家在中俄邊境, 冬天的時候, OLGA常跟著媽媽乘車跨過冰封的黑河到中國, “小時候的我就喜歡中國, 喜歡中國的文化, 這也是我來中國工作的原因。 ”OLGA說。

來到廈門後, OLGA在曾厝垵租房, 她還清晰地記得當時的曾厝垵就像農村一樣,

晚上睡覺能聽到“呱呱呱”的青蛙叫聲。 一個月後她搬到了前埔, “同樣像農村一樣, 附近只有一個公交站, 走路要走10多分鐘。 ”

“不過, 現在的廈門變化太大了。 ”OLGA感慨廈門過去12年的發展變化, “很多地方如果沒有經常去走走, 都不認識了, 這個城市發展很快。 ”

在俄羅斯, OLGA的職業是英語老師, 來到廈門後, 她成為一家雙語幼稚園的老師, 一教就是十年。 兩年前, 她辭掉了工作, 只在一家英語培訓機構做兼職老師。 她說:“我想放鬆一下, 享受中國文化。 ”

好學 不停地學習中國文化

OLGA學習的課程表排得滿滿的:中文、中國畫、書法、刺繡、西班牙文……她說:“人的一生要不停地學習, 沒有學習怎麼發展呢?只有學習才能提高, 才能讓自己越來越好。 ”

在學習之餘,

她經常和老公、女兒外出旅遊, 永定土樓、永春牛姆林等廈門周邊的景點都走過, 她說“想尋找中國文化”。

“夢雪”是她給自己取的中文名。 她把這個名字文在左耳朵後面, “我想它就是我的身份象徵。 ”

閒暇時, OLGA會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自己的生活。 在她的一個社交媒體群裡, 有300多位來自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等國家的朋友。

“大家分享好吃的、好玩的、有趣的東西。 有困難的時候, 也會在上面求助。 ”OLGA舉例說, 有時候有人需要翻譯藥品名字, 她就能夠幫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