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五蓮教師說丨讓教育在傾聽中微笑(楊莉莉)

“做一名善於傾聽的教師”——我想, 這一定會成為看完《教育的智慧》一書的教師們今後教學中一個始終不渝的追求。 李鎮西老師在書中明確的提出“做一個善於傾聽的朋友”, 他認為“善於傾聽, 是一種教育智慧, 更是一種教育藝術。 ”是的,傾聽是一種等待, 在傾聽中交流, 在傾聽中溝通;傾聽是一種尊重, 在傾聽中認同, 在傾聽中欣賞;傾聽更是一把鑰匙, 一把打開心扉的鑰匙。

美國著名主持人林克萊特在節目中訪問一個想當飛行員的小朋友, 他問:“如果有一天, 你的飛機飛到太平洋上空, 所有引擎都熄火了, 你會怎麼辦?”小朋友回答:“我先告訴飛機上的人綁好安全帶, 然後我掛上我的降落傘, 跳下去 ……”當現場的觀眾笑得東倒西歪時, 林克萊特繼續注視著這個孩子, 沒想到, 接著孩子的兩行熱淚奪眶而出, 這才使林克萊特發覺這個孩子的悲憫之情遠非筆墨能形容。

林克萊特問他:“為什麼要這麼做?”小孩子的回答透露出一個孩子的真摯想法:“我要去拿燃料, 我還要回來!我還要回來!”林克萊特與眾不同之處, 在於他能夠讓孩子把話說完, 並且在現場的觀眾笑得東倒西歪時, 在於他善於傾聽, 在於他能夠保持著傾聽者應該具有的一分親切, 一分平和, 一分耐心, 讓他聽到這名小朋友最善良、最純真、最清澈的心語。

李鎮西老師在書中說:“一個班主任, 要善於傾聽孩子的訴說, 要通過傾聽走進孩子的心靈。 ”作為教師, 不讓學生把話說完, 不會傾聽, 怎麼能夠科學地評價學生?教育是藝術, 真正的教育必然是從心與心的對話開始的, 而心與心的對話又是從真誠的傾聽開始的, 不會做一個真誠的傾聽者, 絕對成不了一個合格的教育者。

細細考量我們的教育行為, 我們有多少教師學會了善於傾聽?我們有多少教師有這份耐心、細心去傾聽了?不少教師總認為學生是小孩子, 不樂於傾聽他們的談話, 特別是學生犯錯誤時, 更是不給他們說話的機會,

任憑自己對學生大加訓斥, 這樣很不利於教育好學生。

我自己有時就會犯這樣的錯誤。 一天早晨, 我們班的陳明同學一進教室就從書包裡拿出了兩個小餅, 我一看非常生氣, 批評他說:“你為什麼帶零食到教室?我平時是怎麼強調的。

”這時本來興奮的陳明悄悄地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那個早讀我一直用眼瞪他, 他就一直低著頭。 下了第二節課後, 陳明的同桌跑到辦公室裡告訴我說:“老師, 那小餅其實是陳明帶來給你吃的!他還帶了好多!”我來到教室, 走到陳明的身邊, 陳明又拿出那兩個小餅, 怯怯地說:“老師, 你吃吧, 這是我和媽媽一起用雞蛋、白糖、麵粉做的動物餅乾, 可香了。 ”接著他又從書包了拿出一個裝滿了小餅的大方便袋子, 說:“這是我送給每個同學的!每人一個!我和我媽做了一晚上。 ”我一聽, 頓時眼眶濕潤了。 這個平時很調皮的孩子, 心中卻還裝著老師和同學們。 想起平日裡我經常在孩子還沒來得及申述解釋時, 就武斷地依據自己的經驗妄加評判, 就像今天陳明所遭遇到的一樣。我的內心充滿了愧疚。”

教育家卡耐基說:“做個聽眾往往比做一個演講者更重要,專心聽他人講話,是我們給予他的最大尊重、呵護和讚美。”古人雲:人之相交,貴在交心。蘇霍姆林斯基也說過:“教育藝術的基礎在於教師能夠在多種程度上理解和感覺到學生的內心世界。”

李鎮西老師是全國著名的特級教師,教育專家,尚且紮根教學實際,用心與孩子們交往,時刻傾聽孩子們的心聲,聽到孩子們的心聲,他似乎聽到孩子們成長拔節的聲音,是那麼欣喜,那麼高興,那麼狂熱,在他的眾多的作品中我們都可以讀到他與孩子們交往過程中的平凡故事,就是這些平凡的教育故事讓普通的平凡的老師成長為一名全國聞名的教育專家,這些教育故事其實教育專家成長的真實寫照。李鎮西如此,魏書生亦如此。那我們普通的一線的老師還有什麼理由不俯下身子傾聽孩子們的心聲呢?讓我們也靜靜地傾聽孩子們成長拔節的聲音,讓教育在傾聽中微笑吧!

● 作者簡介:

楊莉莉,五蓮縣實驗學校語文教師,從教二十一年,熱愛教育,喜歡寫作。日照市教學能手、縣優秀教師、《作文報》通訊員。作品散見於《寫作》、《中專天地》、《山東教育》、《科學課》、《少年天地》、《日照教研》等期刊。

編輯:丁美玲

就像今天陳明所遭遇到的一樣。我的內心充滿了愧疚。”

教育家卡耐基說:“做個聽眾往往比做一個演講者更重要,專心聽他人講話,是我們給予他的最大尊重、呵護和讚美。”古人雲:人之相交,貴在交心。蘇霍姆林斯基也說過:“教育藝術的基礎在於教師能夠在多種程度上理解和感覺到學生的內心世界。”

李鎮西老師是全國著名的特級教師,教育專家,尚且紮根教學實際,用心與孩子們交往,時刻傾聽孩子們的心聲,聽到孩子們的心聲,他似乎聽到孩子們成長拔節的聲音,是那麼欣喜,那麼高興,那麼狂熱,在他的眾多的作品中我們都可以讀到他與孩子們交往過程中的平凡故事,就是這些平凡的教育故事讓普通的平凡的老師成長為一名全國聞名的教育專家,這些教育故事其實教育專家成長的真實寫照。李鎮西如此,魏書生亦如此。那我們普通的一線的老師還有什麼理由不俯下身子傾聽孩子們的心聲呢?讓我們也靜靜地傾聽孩子們成長拔節的聲音,讓教育在傾聽中微笑吧!

● 作者簡介:

楊莉莉,五蓮縣實驗學校語文教師,從教二十一年,熱愛教育,喜歡寫作。日照市教學能手、縣優秀教師、《作文報》通訊員。作品散見於《寫作》、《中專天地》、《山東教育》、《科學課》、《少年天地》、《日照教研》等期刊。

編輯:丁美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