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馬雲打臉美團:沒有獨特技術 光靠規模和低成本會倒掉

如果一個互聯網公司佔據了某個垂直領域80%以上的市場份額, 比如美團和大眾點評合併以後的「新美大」, 那麼它是否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馬雲說不是的。 在4月2日舉辦的深圳IT領袖峰會上, 阿裡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在演講中, 就對這種嚴重依賴規模的互聯網模式進行了抨擊。

「BAT為什麼利潤好, 不僅僅因為他們走得早, 不僅僅因為他們專注, 而是每家企業都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核心的技術, 技術才是未來真正的紅利。 」馬雲表示, 「如果你沒有獨特的技術, 靠規模、靠低成本, 不管你是互聯網還是實體經濟, 都會倒掉。 實體經濟中做得好的非常多, 做得不好的也一大批, 互聯網經濟也一樣, 所以我們不能怪一個行業, 怪一個企業, 只能是怪自己。 」

沒有技術, 光靠規模和低成本, 早晚會倒掉。 馬雲這一段話, 直指了當前互聯網經濟模式中的諸多沉屙。 其中, 以美團為代表的O2O燒錢模式,

堪稱典型一點也不為為過

有規模, 沒有規模經濟

2015年, 美團和大眾點評宣佈合併。 合併之後的新美大, 佔據了中國團購市場80%的市場份額。 市值一度超過150億美元。 除團購外, 貓眼電影、美團外賣等業務, 市場份額也一度超過30%。

但是, 合併之後的新美大, 並未能依賴其在O2O市場的獨角獸地位, 依賴O2O市場的老大地位享受到「規模經濟」待遇, 反而在估值上不斷下滑。 鳳凰科技報導:「新美大」組合的估值已經從2015年前的180億美元下降到110億美元, 降幅超過三分之一。 甚至連高管也在低價拋售公司股票, 傳聞拋售價格對應的美團點評估值僅為100億美元。

究其原因, 正是在於馬雲所言的「沒有技術, 光靠規模和低成本」。

眾所周知,

美團起家, 走的是「融資與燒錢」迴圈發展模式, 通過對商家和用戶的高額補貼來獲取市場份額。

從2010年至今, 美團已完成5輪共計43億7000萬美元融資, 大眾點評從2003年發展至今12年來共經歷8輪13億9400萬美元融資, 二者累計融資金額已達57億6400萬美金。 然而, 時至今日, 美團依舊沒有擺脫虧損的困境。 無論是團購、O2O還是酒店等業務, 無不在依賴燒錢補貼來維持高市占率。

在美團與大眾點評合併後, 就有行業分析人士指出, 雙方合併雖然能佔據O2O市場的壟斷地位, 但是能否達到規模經濟, 卻是存疑的。 雙方合併後, 雖然能節省市場推廣成本, 並在裁減部分人員後節省人力成本, 但依然存在協力廠商競爭的前提下, 提高商家的傭金比例將十分有限並且相對危險。

有規模無技術, 就有變數

對美團式的燒錢換取規模的玩法, 經濟學家郎咸平早在2015年就預言了這一模式的失敗。 「大量的O2O 公司不擇手段虛構業績, 靠講故事、談情懷、造資料、編造主要創始人履歷、自己或鼓勵他人刷單等等方式, 不斷包裝自身, 目的是騙一輪又一輪的風投進場, 最後燒完所有錢關門大吉。 」郎咸平說:「這個世界真的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容易被顛覆。 」

燒錢玩法拿下的市場規模, 對應的是未來巨大的不確定性。 一方面, 燒錢模式往往導致投資人在投資條例中增加苛刻的條款。 如在2016年年初, 美團點評完成了33億美元融資, 這也是美團與大眾點評合併後的第一筆融資。 中國經濟網媒體報導:「作為代價,

CEO王興許諾, 2018年美團點評完成上市, 同時保證IPO估值不低於200億美元, 若無法完成, 美團點評將賠付投資金額的120%——近40億美元。 」

這種苛刻的協議, 如同懸在企業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令企業在發展道路上選擇激進策略, 以尋求短期收益。 如向商家提高傭金, 就是希望快速增加營業收入而無視商家關係的一種做法;試水打車業務, 則可以看做是為了給投資人講故事, 吸引更多投資。 而過於激進的選擇, 則極有可能導致業務的變形扭曲。

另一方面, 燒錢換取規模, 所得到的多是缺乏品牌忠誠度的用戶, 這也為競品爭奪市場提供了空間。 長遠來看, 阿裡巴巴極其有可能成為O2O市場最大的變數。 近年來, 阿裡大力鋪設線下支付、配合新口碑的大力推廣, 勢頭相當兇猛;阿裡旗下的餓了麼,也在對美團外賣不斷發起衝擊。手握支付管道和資金,兼具商務基因和線下能力的阿裡,一旦發力,美團未必能占優。

美團和大眾點評的聯姻,並不是O2O戰場的結束,而是新的O2O戰役的開始。這一次,如馬雲所言,只有規模,沒有技術,是遠遠不行的。新美大不斷下滑的估值,則恰恰證明了這一點。

勢頭相當兇猛;阿裡旗下的餓了麼,也在對美團外賣不斷發起衝擊。手握支付管道和資金,兼具商務基因和線下能力的阿裡,一旦發力,美團未必能占優。

美團和大眾點評的聯姻,並不是O2O戰場的結束,而是新的O2O戰役的開始。這一次,如馬雲所言,只有規模,沒有技術,是遠遠不行的。新美大不斷下滑的估值,則恰恰證明了這一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