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BBC專訪昂山素季:“我只是個政客”

緬甸國務資政昂山素季於近日接受BBC新聞的專訪。 在專訪中, 她否認緬甸政府對若開邦的少數族裔羅興亞人進行種族清洗, 同時也表示自己不是聖人, 而是一名“政客”。

在BBC新聞4月5日發表的採訪中, 記者問昂山素季是否擔心自己會作為一位無視種族清洗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被大家記住。

對此, 昂山素季回應說:“我不認為有種族清洗, 我認為用種族清洗來描述所發生的事情太過嚴重了。 ”

去年10月, 緬甸西部若開邦的三所邊防警察局遇襲, 造成九名員警死亡。 緬甸當局稱製造襲擊的是“阿卡莫爾聖戰者”組織,

而該組織與當地的恐怖組織“羅興亞團結組織 ”有關。

此後, 緬甸軍方對若開邦的反政府組織發動了軍事行動, 行動造成超過7萬名羅興亞人出逃到鄰國孟加拉。 有報導稱緬甸軍方在行動中迫害羅興亞人, 對其實施強姦、謀殺和酷刑。

今年2月, 聯合國發佈報告, 對200名羅興亞難民進行採訪。 其中有近一半受訪者稱有家人遭到殺害, 還有52名女性稱遭到了緬甸安全部隊士兵的強姦或者性暴力。

緬甸政府對報告進行了否認, 而西方媒體也集體指責昂山素季對這一問題的回避態度。 3月, 聯合國宣佈將就報告中對緬甸軍方做出的指控展開調查。

在被問到自己的回避態度時, 昂山素季說從2013年若開邦爆發衝突開始, 媒體就一直在追問她這個問題。

“他們問我問題, 我給出答案, 然後大家說我什麼都沒說。 這只是因為我給出的答案不是他們認為我應該給的, 那就是對某一方進行譴責。 ”

她表示若開邦的種族問題很複雜, “有很多敵對情緒, 穆斯林也在屠殺穆斯林”, “這不是你所說的種族清洗, 而是大家都站在分歧的對立面, 我們一直在試圖消除這種分歧”。

在緬甸, 羅興亞人的問題由來已久。

羅興亞人是若開邦的一個穆斯林族群, 自稱是到孟加拉灣經商的阿拉伯人的後代, 早在西元7世紀就居住在緬甸。 而緬甸的民族主義者認為羅興亞人是19世紀英國控制緬甸之後, 移居到緬甸的南亞人與當地部分土著融合後形成的民族。

目前國際社會對羅興亞人的來歷還沒有形成共識。

1885年英緬戰爭後, 英國對緬甸各民族採取了分而治之的策略, 激化了不同信仰族群之間的矛盾。

二戰期間, 羅興亞人站在英國一邊, 與反對英國統治的若開族和緬族作戰。 從此, 信奉佛教的若開族和其他族群把羅興亞人看做英國的幫兇, 對其充滿仇恨。

1982年, 奈溫政府頒佈了新的《緬甸公民法》, 使得羅興亞人被排除在了緬甸國籍之外。 此舉激起了羅興亞人的強烈不滿, 並在同年組建了獨立組織, 計畫建立羅興亞自治邦。

由於緬甸政府不承認羅興亞人是該國公民, 羅興亞人在就業、醫療和教育等領域都無法享受公民的基本權利, 生活境況惡劣。 羅興亞人問題也成為了緬甸諸多民族爭端中的一環。

目前緬甸境內有21支民族武裝。

對於逃到其他國家的羅興亞人, 昂山素季表示如果這些羅興亞人回到緬甸“會得到安全, 這要看他們自己決定”。

除了聯合國的調查外, 緬甸政府也對若開邦的爭端展開了調查。 當局已邀請聯合國前秘書長安南擔任特別委員會負責人, 以調解佛教徒和穆斯林的爭端。

針對各方對緬甸軍方的指控, 昂山素季在採訪中否認軍隊能隨心所欲, “他們不能強姦、掠奪、實施酷刑。 他們能夠自主參加戰鬥, 這是憲法規定的, 軍方事務由軍方管理”。

同時她也表示重新爭取對軍方的控制是緬甸政府希望能完成的目標之一。 根據緬甸目前的憲法, 軍隊的運行獨立於執政黨之外。

此前西方媒體一直將昂山素季塑造成能改變緬甸歷史的民主偶像。

BBC記者在採訪中說, 現在有人認為相比甘地和特蕾莎修女, 昂山素季更像柴契爾夫人。

對這一比較, 昂山季素坦然指出:

“我只是個政客。 我不怎麼像柴契爾, 我也不是特蕾莎修女。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