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感恩節將至,你想起了誰——其實心中有意,每天都是感恩

感恩節來到中國這麼多年, 其實在我們眼中沒有其他節日那麼濃重, 但是在節日發源地的美國或者加拿大, 是擁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而且別人感恩的是上天賦予的好收成, 而來到中國就本土化改造, 因為我們並不感謝上帝, 不如實際點, 感謝生活中每一位給予我們幫助的人, 比如父母長輩、親朋戚友、老師教授等等。

其實我們還是受到不少西方文化的影響, 一提到感恩節, 首先聯想到的是火雞, 看西方電影中人家過感恩節的餐桌上都是有火雞, 也不知道為啥, 覺得就是節日必備的食物, 就好比我們過春節要有雞鴨魚鵝, 每一樣東西都象徵著美好事物。

但實際上, 我們並沒有完全模仿外國的感恩節, 尤其是火雞, 其實我們都不會去追捧享用, 因為這火雞口感並不是很好, 所以也沒看見有多少餐廳願意去做火雞相關的食譜。 因此到了感恩節的當天,

我們更多的是發祝福語和聚餐慶祝, 也算是形式上過了這節。

我們一生中, 甚至每天都會受到不少人的關懷和幫助, 無論是生活上、學習上的, 還是工作上, 可能是陌路人, 也可能是熟悉人, 為什麼要把所有的感恩都放在一天, 用一句話或者一個聚餐就謝呢?但不可否的是,

有這樣的一個節日, 也算是讓我們有理由做出形式上的感恩, 因為有人在一年當中甚至連在感恩節上, 都不會去想起感謝任何一個人, 總覺得自己能過活到今天, 全靠自己一個人。

對於我們來說, 其實不需要什麼特別的感恩節來設定感恩的時間和形式, 心中有意, 並且付諸行動, 每天都是感恩節。

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 他們為我們付出就是大半輩子的時間與汗水, 無論世界如何變化, 唯獨他們一直愛著我們;

感謝老師的教育之恩, 無論是幼稚園到人生的最後一位導師, 他們傳授的不僅是知識還有品德;

感謝朋友的幫助之恩, 在摔倒的時候扶我們一把, 在低落的時候陪我們喝一杯;

感謝愛人的共患難之恩, 雖然成為終生伴侶, 但人生中的高潮低潮總有你相伴, 才能享受到多一倍的幸福, 少一半的痛苦。

感謝在生活中遇到的每個人, 可能是指路人、拾金不昧的人、提醒前方危險的人、扶起摔倒者的人……可能這些只有一面之緣或者匆匆離開的人,

我們不會再次見到, 更不用說親自答謝, 但至少, 在我們生活中周圍的人, 可以給予真正的感恩, 可能是一句話, 可能是一次聚餐, 也可能是一份小禮物, 盡可能表達我們對他們的感謝。 也可以借感恩節之勢來實踐, 不過對於老一輩來說, 他們也並不知道感恩節的存在或者其意義, 他們只知道我們表達了來自內心的感謝就非常足夠。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