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初期品牌攻守道|錢多有錢多的玩法,錢少有錢少的套路

圖片設計 | 宗宗;編輯 | 原屎人

都說要學習大企業、大品牌的成功之道, 確實, 不可否認, 他們能成功, 必有其成功之處, 值得我們學習。

畢竟, 三人行, 必有我師, 保持謙虛是自身進步的關鍵。

但是對於一個初創期的創業公司, 東施效顰不可取, 要的是學習並且結合自身實際和本地市場需求走出自己的路, 比如市場推廣方面。

以前我在廣州的一家大企業, 每月都有100多萬的市場推廣預算, 可以從廣告、攻關、數位互動等一系列的方法, 來把這100萬進行科學劃分, 形成一個整合傳播效應。

一家初創企業, 只有5萬塊錢的市場推廣預算, 如果把100萬的投入比例縮小到5萬塊錢上, 是不是會有同樣的效果呢?其實, 這樣做, 只會把錢白白浪費掉, 一點兒用處都沒有的。

所以, 小預算再怎麼科學分配, 也不可能達到大預算的效果, 是有巨大反差的。

那麼問題來了, 對於一個初期品牌來說, 市場推廣預算少的情況下, 如何有效的利用資金達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

首先我們來明確一下, 什麼叫初期?

在我看來, 有個大致的標準, 就是月毛利在200萬左右, 每個月大概有10萬的市場推廣預算, 如果低於這個水準, 就屬於初期。

其次, 怎麼才算一個品牌?

並不是做出來一個產品或成立一個企業, 就叫做一個品牌, 更多的是你的消費者在說到同類產品時, 心中有一個產品是你的, 這才叫品牌當一個產品在消費者心中有了印象, 才叫品牌。

最後, 我們來說, 低於10萬塊錢的市場推廣預算怎麼花?

很多人有了這部分預算後, 不知道怎麼花, 總是被各種公司忽悠。

廣告公司

如果你遇到廣告公司的朋友, 他就會和你說, “包給我吧!”但是你仔細考慮後, 根本就不合算。

總共10萬塊錢, 每個月有4萬的月費, 還剩下6萬, 拋去給市場經理、市場策劃開工資, 沒有多少剩餘了, 然後用餘下的這些錢在區域市場中投放一些媒體, 比如公交亭、電梯裡, 其他就沒有了。

最後的效果, 頂多是可以讓區域市場中的人知道你是誰, 你做的是什麼產品。

公關公司

除了廣告, 很多公關公司還會用活動的方式給你做推廣。

最常見的就是地產公司, 每個月都會舉辦一場活動, 但問題是通過活動吸引來的人群, 如何進行導流?臺上非常熱鬧, 台下一通鼓掌,

然後呢?如何跟進?還得公司自己的人員來跟進, 如果最後跟進好的話, 企業就迅速回錢, 跟進的不好, 也就打水漂了。

數字互動類的公司

如果你的公司是做新聞的, 那麼可以直接去門戶網站投軟文, 更有新聞性質, 沒必要自己做個公眾號;如果你是做產品的, 那就可能需要公眾號,把它當作一個銷售管道,而不僅僅是宣傳管道。

問題來了,如果要做的話,是自己做還是外人做?

如果你真能請到資深的、有影響力的牛逼大V來給你做,再加上粉絲互動,是可以積累一定的東西;但如果只是自己招了一個新媒體文案,沒有太多效果,因為這種情況下,太多人都用個人思維在做,而不是企業內涵的品牌思維。

視頻公司

現在網路上傳播最廣的是視頻,通過視頻也可以幫你做推廣,但是視頻的問題是成本高,不可能自己養一個視頻製作團隊,需要找別人來做。

而且視頻放在什麼管道上推廣也是個問題,因為微信涉及到解析度,優酷是觀看量的問題。

說了這麼多的不可行,那如何才能做的好呢?

其實,在我看來,就是“以守為主,以攻為輔”。因為低於10萬的預算,只能先守,如果用這點錢和成熟競品對抗,很有可能就會被淹沒在浪潮中。

一、找准你的核心競爭優勢,建立市場差異化

有很多領導做決策,都是拍腦袋行為,人云亦云。今天看到H5很漂亮,就要做,後天看到宣傳片也不錯,就要拍。這樣的話,就造成自己的定位很混亂,這種情況下,燒多少錢都沒效果。

所以,重要的不是你投了什麼媒體,用了什麼方式,而是說你投放的內容是什麼,你想向消費者傳達什麼,這是很多初期企業沒有做到的。

比如你是一家杯子的生產商,怎麼做出自己的核心優勢?

有些人就在水杯樣式上做文章,讓這個產品具有一定的文化屬性和內涵。這樣,你就與其他杯子產生了差異化,目標群體就和其他杯子區別開來了,他們不會因為要喝水而去買你的杯子,這群人更多是追求生活品質,喜歡文化藝術,而且熱愛社交的人。

是否只有高端的做法呢?也不是。

比如生產最普通的杯子,成本是2塊錢,那麼我花3塊錢給它做包裝,打造的是大企業做禮品的核心定位優勢,這種效果不會比高價賣杯子的方式差。

二、外表的包裝

一旦有了核心優勢,就相當於一個人有了內涵,接下來就要對外表進行包裝。

一部iphone,我不知道裡面什麼樣子,但是可以通過它盒子的調性,終端店鋪的調性,來預測其產品的調性。

現在很多咖啡店的Logo,全都一樣,人們只知道這裡可以喝咖啡,但不知道有什麼特色。他們選擇你,很可能就是因為逛商場的時候比較近,但肯定不會特意跑過來喝,因為你沒有向他傳達你的核心點。

比如廊裡莊園咖啡店,他的核心點更多是在器皿上,每次來都有不同的咖啡杯供你選擇,通過不同的杯子,來表現你的心情。

所以,在核心競爭優勢的基礎上,外表(Logo ,Vi,終端裝修等)要表達、強話你的核心競爭力和差異性。

三、進入目標群體的範圍或管道

當你有了清晰的核心競爭優勢和外部表達,接下來就要進入到目標群體中,把你的管道和宣傳鋪到這些人平時可以看到的地方,或者他們的社交圈裡,這樣才可以獲得他們的關注。

以上三點就是“守”的方式,只要做到這三點,企業至少就會處於一個不死的狀態。當然,只有“守”也不行,還要考慮如何“攻”。

“攻”講究的是天時地利人和,要尋找最佳時機,如果有了這個機會,就要下狠注,用盡全力出擊。

“攻”的方式上,很多企業都是一樣的,把握時機,把品牌迅速擴大。

比如小米,他的核心競爭力就是發燒,極致的發燒,而外表是橙色,又用小米這樣的名字滿足了部分人群的喜好,這就是小米的“守”。在“守”的基礎上,他抓住了社會對於國外產品空檔期的這麼一個機會,迅速擴大。因為在當時,沒有一個手機廠家是完全走互聯網、低價、還能高配,最後還有很好的品牌宣傳,小米是第一個跳出來這麼做的,其他很多手機都存在品牌老化的現象。

以上講的,就是一個初創品牌如何在有限的市場推廣預算下,利用“守和攻”的方式讓品牌推廣最優化。

但是很多情況下,一些初創品牌根本就沒有市場預算這一說,他們覺得,只要修煉好自己的內功,把產品做的更好就行,但是在他們悶頭優化的過程中,很多時候已經被市場淘汰了。

對於沒有市場預算,或者很少的情況下,該怎麼辦?那你就用免費管道。

1、門戶網站的投放

就是確保別人在看到你的時候,在網上可以搜索到你的資訊和最新進展。

2、做內容

我們和美國的互聯網發展程度不同,美國更加喜歡用博客的方式。

比如他們的很多企業,都在自己的博客中講述:今天這個零件是怎麼生產出來的?它背後的品牌故事是什麼?工人是怎麼樣?等等。

當合作夥伴看到你的資訊之後,就可以非常明確的知道,這是一家什麼樣的企業,而且你這些資訊,會收納到他的引擎的條目裡。

所以,在沒有市場預算的情況下,搜尋引擎的優化是至關重要的,你沒有辦法吸引消費者直接買你的情況下,那你就觸發他們搜索完之後可以得到你的資訊。

總結:

一定要找准你你企業的核心點是什麼,知道怎麼去發揮你的核心點,才能用最少的預算做成最棒的效果。

文章中提到的10萬,僅僅是衡量企業級別的標準,而不是能不能成功的標誌。一個企業並不是預算多就能成功,預算少就沒有效果,重要的是怎麼做。

那就可能需要公眾號,把它當作一個銷售管道,而不僅僅是宣傳管道。

問題來了,如果要做的話,是自己做還是外人做?

如果你真能請到資深的、有影響力的牛逼大V來給你做,再加上粉絲互動,是可以積累一定的東西;但如果只是自己招了一個新媒體文案,沒有太多效果,因為這種情況下,太多人都用個人思維在做,而不是企業內涵的品牌思維。

視頻公司

現在網路上傳播最廣的是視頻,通過視頻也可以幫你做推廣,但是視頻的問題是成本高,不可能自己養一個視頻製作團隊,需要找別人來做。

而且視頻放在什麼管道上推廣也是個問題,因為微信涉及到解析度,優酷是觀看量的問題。

說了這麼多的不可行,那如何才能做的好呢?

其實,在我看來,就是“以守為主,以攻為輔”。因為低於10萬的預算,只能先守,如果用這點錢和成熟競品對抗,很有可能就會被淹沒在浪潮中。

一、找准你的核心競爭優勢,建立市場差異化

有很多領導做決策,都是拍腦袋行為,人云亦云。今天看到H5很漂亮,就要做,後天看到宣傳片也不錯,就要拍。這樣的話,就造成自己的定位很混亂,這種情況下,燒多少錢都沒效果。

所以,重要的不是你投了什麼媒體,用了什麼方式,而是說你投放的內容是什麼,你想向消費者傳達什麼,這是很多初期企業沒有做到的。

比如你是一家杯子的生產商,怎麼做出自己的核心優勢?

有些人就在水杯樣式上做文章,讓這個產品具有一定的文化屬性和內涵。這樣,你就與其他杯子產生了差異化,目標群體就和其他杯子區別開來了,他們不會因為要喝水而去買你的杯子,這群人更多是追求生活品質,喜歡文化藝術,而且熱愛社交的人。

是否只有高端的做法呢?也不是。

比如生產最普通的杯子,成本是2塊錢,那麼我花3塊錢給它做包裝,打造的是大企業做禮品的核心定位優勢,這種效果不會比高價賣杯子的方式差。

二、外表的包裝

一旦有了核心優勢,就相當於一個人有了內涵,接下來就要對外表進行包裝。

一部iphone,我不知道裡面什麼樣子,但是可以通過它盒子的調性,終端店鋪的調性,來預測其產品的調性。

現在很多咖啡店的Logo,全都一樣,人們只知道這裡可以喝咖啡,但不知道有什麼特色。他們選擇你,很可能就是因為逛商場的時候比較近,但肯定不會特意跑過來喝,因為你沒有向他傳達你的核心點。

比如廊裡莊園咖啡店,他的核心點更多是在器皿上,每次來都有不同的咖啡杯供你選擇,通過不同的杯子,來表現你的心情。

所以,在核心競爭優勢的基礎上,外表(Logo ,Vi,終端裝修等)要表達、強話你的核心競爭力和差異性。

三、進入目標群體的範圍或管道

當你有了清晰的核心競爭優勢和外部表達,接下來就要進入到目標群體中,把你的管道和宣傳鋪到這些人平時可以看到的地方,或者他們的社交圈裡,這樣才可以獲得他們的關注。

以上三點就是“守”的方式,只要做到這三點,企業至少就會處於一個不死的狀態。當然,只有“守”也不行,還要考慮如何“攻”。

“攻”講究的是天時地利人和,要尋找最佳時機,如果有了這個機會,就要下狠注,用盡全力出擊。

“攻”的方式上,很多企業都是一樣的,把握時機,把品牌迅速擴大。

比如小米,他的核心競爭力就是發燒,極致的發燒,而外表是橙色,又用小米這樣的名字滿足了部分人群的喜好,這就是小米的“守”。在“守”的基礎上,他抓住了社會對於國外產品空檔期的這麼一個機會,迅速擴大。因為在當時,沒有一個手機廠家是完全走互聯網、低價、還能高配,最後還有很好的品牌宣傳,小米是第一個跳出來這麼做的,其他很多手機都存在品牌老化的現象。

以上講的,就是一個初創品牌如何在有限的市場推廣預算下,利用“守和攻”的方式讓品牌推廣最優化。

但是很多情況下,一些初創品牌根本就沒有市場預算這一說,他們覺得,只要修煉好自己的內功,把產品做的更好就行,但是在他們悶頭優化的過程中,很多時候已經被市場淘汰了。

對於沒有市場預算,或者很少的情況下,該怎麼辦?那你就用免費管道。

1、門戶網站的投放

就是確保別人在看到你的時候,在網上可以搜索到你的資訊和最新進展。

2、做內容

我們和美國的互聯網發展程度不同,美國更加喜歡用博客的方式。

比如他們的很多企業,都在自己的博客中講述:今天這個零件是怎麼生產出來的?它背後的品牌故事是什麼?工人是怎麼樣?等等。

當合作夥伴看到你的資訊之後,就可以非常明確的知道,這是一家什麼樣的企業,而且你這些資訊,會收納到他的引擎的條目裡。

所以,在沒有市場預算的情況下,搜尋引擎的優化是至關重要的,你沒有辦法吸引消費者直接買你的情況下,那你就觸發他們搜索完之後可以得到你的資訊。

總結:

一定要找准你你企業的核心點是什麼,知道怎麼去發揮你的核心點,才能用最少的預算做成最棒的效果。

文章中提到的10萬,僅僅是衡量企業級別的標準,而不是能不能成功的標誌。一個企業並不是預算多就能成功,預算少就沒有效果,重要的是怎麼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