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她建了個秘密花園,惹得央視瘋狂打call

鼓浪嶼島上的秘密花園

林語堂在鼓浪嶼的時候, 常到雷厝大院泡茶話仙, 很多年後他在自傳裡這麼寫:

“他們的住宅很大。 我們三兄弟在鼓浪嶼讀書時, 都是他們雷家女人的教子。 我被給與曼娘, 《京華煙雲》裡寫的曼娘, 就是她的影子。 ”

雷厝大院, 是我們一家人住了120多年的院子。

建於清代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的雷厝已經走過了一百多年, 歷經滄桑, 依然保存完好。

世界每天都在改變, 很難想像, 一個家族, 在一個地方, 一個院子裡, 一起緩慢生活一個多世紀是什麼樣子。

但我想, 這大概是恩典。

我的父親母親, 爺爺奶奶, 親戚朋友, 全部的生活圈子, 都在鼓浪嶼。 鼓浪嶼第一位華人西醫、滇緬公路橋樑總設計師、廈門機場最早的建築設計師, 還有當過末代皇帝溥儀英文老師的四伯公……

他們都是從雷厝走出去的。

泛黃的老照片, 記錄著過去百年的歷史

一百多年過去,

鼓浪嶼變了很多很多, 雷厝卻在經歷了風風雨雨後, 依然陪伴在我們家族的身邊, 帶著歷史, 也帶著溫情。

我是雷晶晶, 生在鼓浪嶼, 生在雷厝, 後來擁有了一座自己的秘密花園。

這裡的每一棟房子, 每一條街巷, 每一片沙灘, 每一棵老樹, 甚至迎面吹來的每一陣海風, 於我而言, 都藏著很多的細節和故事。

長輩們時常在家裡舉辦家庭音樂會。

哪怕身處某些特殊時期, 長輩們也沒有放棄過文藝愛好。 他們躲進每一個深夜, 讀書奏樂。 父親母親退了休, 閑來無事就合奏一曲, 偶爾有街坊聽到了前來串門, 就抱著樂器加入。

後來, 就組了一支樂隊, 一群老文藝分子們笑著爭辯:“雖然我們在臺上, 但是我們不是在表演, 因為彈琴、聽音樂,

就是我們的習慣, 就是鼓浪嶼人的生活。 ”

琴聲一響起, 狗狗樂樂就會跑到父親母親身邊, 偶爾坐著, 偶爾站著, 好像它也在聽。

父母這一代組建了雷厝夏威夷吉他樂隊, 延續鼓浪嶼的民間音樂形式, 也傳承了家族的部分文藝基因。 鼓浪嶼申遺期間,

雷厝樂隊代表受邀在協和禮堂為聯合國世遺委員會主席西格費瑞德·安德斯一行二十位專家演奏。

父親愛彈琴, 也擅長做琴。

有段時間, 他整天嚴肅地對著同一把琴拆拆裝裝, 磨合試調, 偶爾又讓懂木工的阿叔幫他裁出更多的小木條。

等到我終於忍不住問他, 這才得到答案:“要做給你母親的禮物呢。 ”——和他自己那把尤克裡裡情侶款的夏威夷吉他。

“老浪漫啊。 ”看著父親認真的樣子, 再轉頭看看花園那頭母親正坐在陽光下喝茶曬太陽, 我突然想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秘密花園的念頭。

父母在海邊

我總希望可以回到過去的小島日子, 大家聚在一起, 彈琴唱歌, 吟詩朗誦, 喝茶說古。 取名“秘密花園”, 是因為這裡位於島嶼中心, 隱于鬧市秘境。

距離鼓浪嶼的所有碼頭, 步行都在10分鐘之內。 同時又藏身於鼓浪嶼的繁華巷道之中, 等待擦肩而過或發現驚喜。

秘密花園,建於1935年,美式庭院別墅,也是廈門市歷史風貌建築

推門進院,

是兩株全島罕見的百年七裡香,

粉白小花開滿枝頭。

旁邊開滿了茶花、含笑、桂花、茉莉花,

以及精心栽培的雙色三角梅,

迎風搖擺,怡然芬芳。

每一個無意間闖進秘密花園的人,

都會忍不住駐足拍照,美不勝收。

秘密花園一共14個房間,

從單床房、雙床房、

複式房、家庭套房,一應俱全。

客房設計效果圖

我只不過是個建築的門外漢,許是受了過去長輩們的影響,總能在裝修的時候,提出些看起來不可能、做起來卻發現是奇思的方案。

比如最初裝修的時候,這裡的一磚一瓦,一花一草,我都捨不得輕易拋棄。

比如腳下踩的,是三公分厚的柚木地板;還有複式房裡的原木樓梯;以及所有老傢俱和老物件,我一一保留,然後想辦法“見縫插針”嵌入空間。

原木樓梯,古舊的皮質沙發,老一輩的紅木箱子

這棟房子裡的每一樣物品,都見證過這座小島的百年風雲。

包括我們在花園裡定期舉辦的家庭音樂會,雷厝樂隊、夜鶯合唱團等小島之音,依然用自己的方式,延續著“鋼琴之島”的原生原貌。

這些年來,那些住過的客人,幾乎都成了我的朋友,很多客人甚至每年必帶家人上島一次。

還有人專門跑來這裡舉行婚禮

然後我陪著他們,

重新發現島上的樹木花草,

重新看見島上的建築傳奇,

重新感受島上的巷道幽靜。

這麼多年過去,鼓浪嶼變了很多很多。

但在秘密花園,只要家庭音樂會的和絃響起,這座小島就跟著慢慢醒來。

每一位客人,隨著琴聲,放慢心情,然後在海風中聽聽那些鼓浪嶼的舊時往事。

去年,央視劇組走遍鼓浪嶼,想尋找一個能夠體現廈門傳統文化的院子,卻一直尋而不得。

最終發現這裡,百般喜愛,拍成紀錄片《傳家·海邊的客廳》,通過秘密花園,講述了我們閩南人的待客之道。

10年過去,秘密花園也長大了。

所以我打算做一次小小升級——保留秘密花園的小島風情,提供更好的居住體驗,同時也增加更多功能空間。

花園陽光房

除了幽靜花香的花園,還會有個嚴謹的德國廚房,提供精緻的美味;一個充滿陽光的室內空間,讓客人無論是烈日炎炎還是暴風驟雨,都一樣可以在秘密花園裡享受寧靜時空。

無論是一次下午茶,一本書,或是一場自娛自樂的熱烈彈唱,一年四季,相約秘密花園。

希望以此守住這座小島的過去,現在,還有後來。然後,我們一起重新認識鼓浪嶼。

效果圖

申遺成功之後,鼓浪嶼的知名度越來越高,遊客數量也日益增加,島上民宿一家接一家地開起來。

我沒法判斷是好是壞,但作為一個從小生長在鼓浪嶼的島民,我希望自己的民宿,可以堅持還原鼓浪嶼的生活原貌。

讓客人感受島上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一街一巷。包括海面吹來的風,天上流動的雲⋯⋯

這座小島,

每一天有每一天的風景,

每一天有每一天的故事。

真盼望你們能來,

我們大家一起重新認識鼓浪嶼。

秘密花園,建於1935年,美式庭院別墅,也是廈門市歷史風貌建築

推門進院,

是兩株全島罕見的百年七裡香,

粉白小花開滿枝頭。

旁邊開滿了茶花、含笑、桂花、茉莉花,

以及精心栽培的雙色三角梅,

迎風搖擺,怡然芬芳。

每一個無意間闖進秘密花園的人,

都會忍不住駐足拍照,美不勝收。

秘密花園一共14個房間,

從單床房、雙床房、

複式房、家庭套房,一應俱全。

客房設計效果圖

我只不過是個建築的門外漢,許是受了過去長輩們的影響,總能在裝修的時候,提出些看起來不可能、做起來卻發現是奇思的方案。

比如最初裝修的時候,這裡的一磚一瓦,一花一草,我都捨不得輕易拋棄。

比如腳下踩的,是三公分厚的柚木地板;還有複式房裡的原木樓梯;以及所有老傢俱和老物件,我一一保留,然後想辦法“見縫插針”嵌入空間。

原木樓梯,古舊的皮質沙發,老一輩的紅木箱子

這棟房子裡的每一樣物品,都見證過這座小島的百年風雲。

包括我們在花園裡定期舉辦的家庭音樂會,雷厝樂隊、夜鶯合唱團等小島之音,依然用自己的方式,延續著“鋼琴之島”的原生原貌。

這些年來,那些住過的客人,幾乎都成了我的朋友,很多客人甚至每年必帶家人上島一次。

還有人專門跑來這裡舉行婚禮

然後我陪著他們,

重新發現島上的樹木花草,

重新看見島上的建築傳奇,

重新感受島上的巷道幽靜。

這麼多年過去,鼓浪嶼變了很多很多。

但在秘密花園,只要家庭音樂會的和絃響起,這座小島就跟著慢慢醒來。

每一位客人,隨著琴聲,放慢心情,然後在海風中聽聽那些鼓浪嶼的舊時往事。

去年,央視劇組走遍鼓浪嶼,想尋找一個能夠體現廈門傳統文化的院子,卻一直尋而不得。

最終發現這裡,百般喜愛,拍成紀錄片《傳家·海邊的客廳》,通過秘密花園,講述了我們閩南人的待客之道。

10年過去,秘密花園也長大了。

所以我打算做一次小小升級——保留秘密花園的小島風情,提供更好的居住體驗,同時也增加更多功能空間。

花園陽光房

除了幽靜花香的花園,還會有個嚴謹的德國廚房,提供精緻的美味;一個充滿陽光的室內空間,讓客人無論是烈日炎炎還是暴風驟雨,都一樣可以在秘密花園裡享受寧靜時空。

無論是一次下午茶,一本書,或是一場自娛自樂的熱烈彈唱,一年四季,相約秘密花園。

希望以此守住這座小島的過去,現在,還有後來。然後,我們一起重新認識鼓浪嶼。

效果圖

申遺成功之後,鼓浪嶼的知名度越來越高,遊客數量也日益增加,島上民宿一家接一家地開起來。

我沒法判斷是好是壞,但作為一個從小生長在鼓浪嶼的島民,我希望自己的民宿,可以堅持還原鼓浪嶼的生活原貌。

讓客人感受島上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一街一巷。包括海面吹來的風,天上流動的雲⋯⋯

這座小島,

每一天有每一天的風景,

每一天有每一天的故事。

真盼望你們能來,

我們大家一起重新認識鼓浪嶼。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