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健康養生」冬季如何預防凍瘡

親, 戳上面的藍字關注我們哦!

在中醫學上來說, 由於凍瘡患者大多體質陽虛, 故氣血運行不暢, 凝滯脈絡, 久而久之肌膚便會失去養分, 導致陰寒久伏於脈絡。 因此, 凍瘡的復發率很高, 往往“一年生凍瘡, 年年生凍瘡”, 所以對付凍瘡的關鍵在於預防。

長凍瘡除了天氣寒冷的原因外, 和血液迴圈也有密切的關係。 進入冬天後, 人體的活動量相對減少, 血液迴圈、新陳代謝減緩, 特別是手背、腳趾、耳廓等末梢迴圈部位容易產生瘀血引起局部組織壞死, 造成凍瘡。 所以預防凍瘡的最好方法就是促進血液迴圈。

生活起居

防寒保暖是首要。 外出時需戴手套、口罩、圍巾、耳套等防寒保暖用品, 保證不被寒邪侵襲。

手腳部保暖很重要, 選擇手套襪套時應選擇保暖、透氣、大小合適的手套襪套, 保證穿得暖和, 又不會因手套襪套過緊影響血液迴圈。

冷水(攝氏10度左右)、熱水(攝氏38度左右)交替侵泡, 使皮膚增強耐寒能力, 改善血液迴圈, 對預防凍瘡有很大的作用。

加強日常體育鍛煉。 例如慢跑、爬山、跳繩、跳舞等。

對於容易長凍瘡的部位可以選用摩擦產熱的方法。 利用每天的空餘時間, 輕輕搓揉皮膚, 直至皮膚微熱為止。 這也是最簡單、最有效的促進血液迴圈, 消除微循環障礙, 達到“流通血脈”的方法。

飲食護理

中醫認為, 凍瘡主要由寒冷之氣所傷,

系陽氣不達、陽抑血凝、經脈澀滯、血行不暢而成, 治療方法應以寒者溫之、結者散之, 採用溫陽通絡、活血化瘀的食物和藥材, 效果較好。

如可適當吃點大蒜、生薑、辣椒等具有溫經散寒、活血化淤、消腫止痛的食物;可多吃羊肉類暖身食物, 可以讓身體暖合起來;具有理氣、通絡的白蘿蔔, 可使全身氣血舒暢, 以減少凍瘡的發生;每天睡前一小杯紅酒, 不僅可以預防凍瘡, 還可以使皮膚變得更加細膩有光澤。

黨參、黃芪、桂枝、當歸、丹參、乾薑、紅花等中藥也具有調節血行、經脈的功效。

民間小偏方

進入寒冷冬季, 應注意全身及局部的防寒保暖, 早戴手套, 鞋襪要溫暖寬鬆, 保持皮膚乾燥。 飲食方面要以充足的脂肪、蛋白質和維生素為主,

保證身體有足夠的熱量。 民間有一些小偏方, 對於治療凍瘡也有一定的療效。

1、在洗手或者洗腳的時候, 往水裡扔上兩個辣椒, 這對預防凍傷的效果很好。 因為辣椒可以起到溫經散寒、活血化淤、消腫止痛的功效。 經常用辣椒水洗一洗, 能起到很好的防凍作用, 尤其是在東北、西北等高寒地區, 寒風凜冽, 經常容易被凍壞, 所以在出門前用辣椒水擦擦耳朵, 洗一下手, 這樣出門以後被凍壞的機率要小很多。 此外, 辣椒水還能起到抑制手汗和促進手部血液迴圈的作用。

2、茄子秸、生薑片、大蔥、烤熱的白蘿蔔片等對於治療凍瘡效果顯著。 具體操作方法是將以上任意一種食物煎液熏洗患處。 每天三次, 每次十分鐘。

3、將老絲瓜燒成炭,

研磨為細末, 用豬油調勻後塗抹患有凍瘡處, 30分鐘後洗淨。 每天一次即可。

4、將羊油熬化, 塗抹於患有凍瘡處。 塗抹後無需洗淨, 每天可多次塗抹。

5、山楂去核搗爛, 敷於患處, 用紗布包紮3天, 對於復發性凍瘡有很好的療效。

6、將燒焦的柿子皮用蜂蜜或植物油調勻後外敷。

7、最新研究阿托品、654-2等抗膽鹼藥物外用時具有改善微循環的作用, 以654-2為例, 具體操作方法是將654-2片研磨成粉狀, 混入常用的凍瘡膏裡外用, 此方法治療凍瘡療效頗佳。

8、凍瘡已形成潰瘍時, 應用5%硼酸軟膏、紅黴毒軟膏或豬油蜂蜜軟膏(豬油30%蜂蜜70%)塗搽潰瘍處並用無菌紗布包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