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規劃師揭秘松山湖近20年城市建設規劃理念,深度好文!

2017中國城市規劃年會於11月18日至20日在東莞舉辦。 作為我國城市規劃行業影響力最大、學術水準最高、參與性最強的年度學術峰會和行業盛會, 被譽為“全國規劃師的節日”, 首次由地級市承辦。 此次年會有多名國內外專家學者齊聚東莞, 論劍城市發展規劃。

松山湖, 一座歷時十六載春秋幾十位規劃師和建築師集眾人智慧與心血打造而成的科技生態城, 是中國的城市規劃和建築設計難得的實踐機會。 松山湖建設提出決策者、管理者、投資者、城市規劃師和建築師等無邊界合作的理念, 新城的建設最終達成社會人群價值取向的和諧與平衡。

借此, "規劃中國"整理了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總規劃師, 松山湖新城建設項目組負責人朱榮遠的關於松山湖的城市規劃理念的文章, 現轉載此文, 以饗讀者。

朱榮遠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總規劃師

松山湖新城建設專案組負責人

松山湖新城城市設計選擇了開放的城市設計工作模式, 創造了集多種專業服務智慧為一體的工作平臺。 城市設計還關注人文設計與自然環境相結合的生態觀, 設計新場所、新功能、構築全新生活方式, 以有效支持實現東莞新城市文化的社會發展目標。 針對新城發展計畫的確定性與不確定性的特點, 松山湖城市設計建立了不能改變的城市基本的空間結構秩序。 我們保持了在城市建設管理中城市設計控制手段的靈活性, 也採取了公共性與非公共性空間場所的分區原則設計相關的場所特徵, 關注城市建設工程的經濟性等等。

首先, 城市設計明確了以生態安全網路為基礎的靜態山水景觀為實現城市主題的核心空間,

是城市最基本的景觀和空間結構。 松山湖新城現狀的丘陵用地特徵和寬闊的水面是非常寶貴的自然環境資源,因而對城市生態環境的建設性保護成為松山湖新城建設的標準。

其次, 城市設計關注城市物質空間的“尺度”和城市建設的文化“標準”。

此外, 城市設計還關注城市定位所影響的社會學層面的問題。

“生態城市”是松山湖新城城市設計的大目標, 是我們統一建築或者場所設計的大原則, 也是集群設計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

松山湖新城的城市設計旨在建立控制和引導城市有效建設的空間秩序, 最大程度地限制無序開發建設。 為此, 城市設計小組與松山湖管委會在技術上和管理的實施等方面達成了控制城市空間秩序的共識。 松山湖新城的建築集群設計就是希望能積聚建築師的智慧, 通過所形成的物質空間的精神來影響人們的視覺和心理的感受, 這就是我們開展松山湖新城集群設計的原因和要求。

1

專案組•感悟篇

松山湖新城的出現, 是啟動一個生長過程, 而不是完成一個運動。

能夠作為規劃師, 伴隨一個新城15年甚至更長的未來, 是多麼寶貴的經驗。 這種獲得感, 使我們體會到何以為城、何以為業;我們把這種漸進性, 看作是中國本土城市設計的價值成長, 給予它主動的反思(Q&A), 將更具生命力的理念、技術、手段, 賦予再實踐的過程。

Q:一百多年前,霍華德曾說過:新城若能有美學的規劃並呈現出獨特的美感,就可能成為未來的建設主流。2001年松山湖新城的出現,不僅提升了東莞的產業鏈層次,也帶來了有影響力的美感和設計風格。新城若要走出自己的特色與生命力,規劃的關鍵點在哪裡?

A:新城的美學,許多都來自於建構理想城市的信仰,這是一種面向未來的文化需求,就如宇航員在重力只有1/6的月球上需要特別的行走方式一樣。那麼除了外在功能的規劃,滿足內在心靈享受的部分,在新城的建設中便是透過空間體驗而顯現出來。

通常東莞給人的城市意象,就是巨大的、連綿不斷的工廠以及工廠的配套區,但當車輛從石大路一轉彎,風貌迥異的松山湖仿佛進入了另一個時空,其實很簡單,人和自然的關係在那裡表現出了一種特別的美學。山丘、水塘間確實是新增了道路、建築等新城市設施,但表現得足夠謙虛,造就了獨有的公共生活空間,這就是我們當時的設想,以“生態城市形態”為主題,形成松山湖城市美學相對永恆的邏輯。

相比哈羅新城,以田園城市美學規劃的letchworth和 welwyn garden city,仍然充滿生命力,但霍華德的出發點,卻是由城市、建築、功能加上社會的綜合設計,形成田園城市獨特的文化辨識度。

在松山湖,生態城市的主要指向在於建立一種人與自然在環境或特徵上的相適應的關係,促成“科技共山水一色”的效果,也是從創想東莞未來的可能性角度去做的。無論是建築師還是政府官員,在這方面和我們產生了共鳴,因為環境對東莞未來文明的貼切映射,我們形成了某種共同的價值觀,這樣才促成了在短期和快速的過程中,我們能做出一些個性的東西來,固定一種令人感動而有特色的風貌。用自然的人文觀征服進入城市的人們,強烈地表現著政府和規劃師所希望弘揚的城市文化色彩。

Q:新城是中國前30年城市化的重要著力點,初始繁榮期國外規劃設計團隊不斷提出引領性的設計成果。松山湖新城規劃設計能夠產生相當的公共影響力,並在15年前率先嘗試了伴隨性城市設計的工作模式,成功的因素在哪裡?

A:以鄭東新區、上海的一城九鎮等為代表,當時是國外設計師密集佔領新城設計領域的時期;而且以導則為平臺,進行城市設計實施操作也已成為公認的固定模式。在這種背景下,松山湖新城的規劃設計確實包含挑戰和質疑。但我們堅持認為,城市設計的意義,除了提供一個特色優美的空間意象之外,通過設計公共生活方式所帶來的城市倫理價值,更能保證新城的競爭力。從這一點出發,本土設計團隊的思維格局,比國外設計團隊更綜合多維,也更有從這個國家人情、地情出發的社會責任。

在“三來一補”的東莞怎麼能夠產生一個升級版城市功能區?首先,松山湖新城城市設計,建立了一個具有社會學意義的理想倉庫:

設計目標之一——全新的城市空間是一個組織具有社會影響力的公共活動的平臺。

設計目標之二——城市是文明的象徵,新城更應該是表現盡可能先進的社會文明。

設計目標之三——城市是複雜的多功能構成體。

設計目標之四——物質和精神的內容是影響社會的兩大要素。將精神需求化解到物質空間的規劃、設計和建設之中,是城市設計的預期目標。

設計目標之五——推進東莞城市化行程的標準和核心動力。

這個目標倉庫的直接物件是“人”,有共鳴、有願望的人,既包括未來的居民,也包括參與設計和建設的政府、建築師和各專業人士。建立在目標層面的溝通,從某種角度而言,是在營造一種城市文化的“宗教”氛圍,將擁有影響和決定某種文明的人或人群吸引到松山湖來,我們稱之為預設城市公共倫理,這是新城城市設計重要的社會目標。

然後,滿足特定目標人群的需求,我們認為這個城市的特點應該尋找一些非常規和適於這個地區人出行和生活規律的東西。規劃確立了一種松山湖新城規劃和建設的行為標準與空間模式,以適應和促進新生活方式的誕生。比如自行車和機動車道分離設計、人行道設置在有場所連接需求的地段、環湖休閒道、雨水花園、公共建築示範這些看得到的東西,都實現了。而城市密度和高度、公共中心和濱水綠地格局,自上而下造就了舒緩的生活節奏,使新城成為更大地區社會生活或者產業發展的風向標。

也許沒有一種“理論”或“主義”可以解釋在松山湖新城正在出現的生活方式,因為它只是一種伴隨東莞和珠江東岸區域社會發展脈絡的最實用和最適合需要的選擇。這也就是本土的價值,把新城獲得獨特品質的過程,自內而外地塑造為城市的集體記憶,作為一個整體品牌對社會產生相對其它新城更大的影響力。

2

專案組•總結篇

2000年前後位於東莞中部毗鄰深圳寶安光明的松木山水庫是東莞市的備用水源地之一,借助淺丘地形,形成了7平方公里狹長的水面和完全自然的駁岸濕地生態系統,土地以農業和養殖業為主,環境和資源特徵並沒有過人之處。與此同時珠三角在整個世界貿易生產網路中由於人力、環境、資源等綜合成本的比較優勢日益成為世界工廠。經過近20年的工業和製造業發展,被動形成了這裡的城鎮面貌,提供著從業人群的基本生活場景。

而受這種自下而上、由內而外的城鎮化影響最深刻、最典型的正是東莞,2000年共有28個鎮、和4個核心城區構成的東莞GDP為600億上下,而其中生產製造業積聚的眾多經濟強鎮不但個體領先(2001年虎門鎮GDP東莞第一約32億),鎮的整體經濟貢獻也超過80%以上。東莞市政府迫切地希望能夠為這種經濟模式找到一種可持續的未來,令眾多活躍的民營經濟體能夠更有效地成為城市發展的推進力,同時政府希望能夠參與產業轉型和服務業的供給,並代言未來東莞城市的新目標。

在這種背景下擁有50多平方公里土地資源的松山湖新城應運而生,作為城市政府主動參與整合地區經濟產業架構和提供更完善創業服務業的一種空間嘗試。松山湖也實現了從最初的產業園區到新城的轉變,先後以城市設計思維和工作方式完成了10餘平方公里的中心區和中部地區城市設計、繼而通過中心區、北部工業區、西部工業區、南部濱湖地區城市設計來進一步落實城市系統、功能和環境的整合,更為關鍵的是以城市設計搭建的建築集群設計和伴隨性城市設計工作模式保障了專案級別的具體功能空間和城市系統的落地對接和標準統一,這種以技術伴隨服務和多專業滲透回饋的方式令城市設計的執行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障。

城市設計團隊最初構想的城市各項系統(環湖濕地生態系統、大公園系統、綜合交通系統、遊覽路徑系統)、整體風貌(科技共山水一色)、功能結構(多版塊、多中心)、設施以及公共意向(公園中的城市)等綱領性的理想被一一實現,而在這個特徵性的新城結構基礎之上是不斷生髮出來的多元項目,中央商務區、東莞理工大學、中心公園、總部基地、北部工業區、濱湖研發區、居住板塊等等成為松山湖完整城市職能的有機構成。松山湖也由此實至名歸地成為東莞中心城區三位一體(莞城、同沙水庫、松山湖新城)中對接和吸引深圳產業外溢轉移的重要視窗。

今天看來,松山湖新城在粵港澳大灣區東岸的落子是積極成功的,順應了東岸產業發展的訴求和趨勢,發揮了自身的特長也實現了區域目標。

從規劃師的角度回顧松山湖新城接近20年的構思、設計、建造、運營歷程,最為感慨的是意在筆先的決定性作用,這裡不光是規劃設計師,而更重要的是地方政府主導的各種城市資源、社會資源和專業力量的共識,構成了這個不斷打磨和逐步鮮明的生態科技新城的意念,隨後的所有行動都圍繞這個意念展開。

在松山湖的現有基礎上未來可以通過責任規劃師、設計師的制度,在新城開始建設伊始就確立這種有可能長達十年以上的職業身份,更好的來確保城市設計對於各個要素環節的控制力和整體一致性。

Q:一百多年前,霍華德曾說過:新城若能有美學的規劃並呈現出獨特的美感,就可能成為未來的建設主流。2001年松山湖新城的出現,不僅提升了東莞的產業鏈層次,也帶來了有影響力的美感和設計風格。新城若要走出自己的特色與生命力,規劃的關鍵點在哪裡?

A:新城的美學,許多都來自於建構理想城市的信仰,這是一種面向未來的文化需求,就如宇航員在重力只有1/6的月球上需要特別的行走方式一樣。那麼除了外在功能的規劃,滿足內在心靈享受的部分,在新城的建設中便是透過空間體驗而顯現出來。

通常東莞給人的城市意象,就是巨大的、連綿不斷的工廠以及工廠的配套區,但當車輛從石大路一轉彎,風貌迥異的松山湖仿佛進入了另一個時空,其實很簡單,人和自然的關係在那裡表現出了一種特別的美學。山丘、水塘間確實是新增了道路、建築等新城市設施,但表現得足夠謙虛,造就了獨有的公共生活空間,這就是我們當時的設想,以“生態城市形態”為主題,形成松山湖城市美學相對永恆的邏輯。

相比哈羅新城,以田園城市美學規劃的letchworth和 welwyn garden city,仍然充滿生命力,但霍華德的出發點,卻是由城市、建築、功能加上社會的綜合設計,形成田園城市獨特的文化辨識度。

在松山湖,生態城市的主要指向在於建立一種人與自然在環境或特徵上的相適應的關係,促成“科技共山水一色”的效果,也是從創想東莞未來的可能性角度去做的。無論是建築師還是政府官員,在這方面和我們產生了共鳴,因為環境對東莞未來文明的貼切映射,我們形成了某種共同的價值觀,這樣才促成了在短期和快速的過程中,我們能做出一些個性的東西來,固定一種令人感動而有特色的風貌。用自然的人文觀征服進入城市的人們,強烈地表現著政府和規劃師所希望弘揚的城市文化色彩。

Q:新城是中國前30年城市化的重要著力點,初始繁榮期國外規劃設計團隊不斷提出引領性的設計成果。松山湖新城規劃設計能夠產生相當的公共影響力,並在15年前率先嘗試了伴隨性城市設計的工作模式,成功的因素在哪裡?

A:以鄭東新區、上海的一城九鎮等為代表,當時是國外設計師密集佔領新城設計領域的時期;而且以導則為平臺,進行城市設計實施操作也已成為公認的固定模式。在這種背景下,松山湖新城的規劃設計確實包含挑戰和質疑。但我們堅持認為,城市設計的意義,除了提供一個特色優美的空間意象之外,通過設計公共生活方式所帶來的城市倫理價值,更能保證新城的競爭力。從這一點出發,本土設計團隊的思維格局,比國外設計團隊更綜合多維,也更有從這個國家人情、地情出發的社會責任。

在“三來一補”的東莞怎麼能夠產生一個升級版城市功能區?首先,松山湖新城城市設計,建立了一個具有社會學意義的理想倉庫:

設計目標之一——全新的城市空間是一個組織具有社會影響力的公共活動的平臺。

設計目標之二——城市是文明的象徵,新城更應該是表現盡可能先進的社會文明。

設計目標之三——城市是複雜的多功能構成體。

設計目標之四——物質和精神的內容是影響社會的兩大要素。將精神需求化解到物質空間的規劃、設計和建設之中,是城市設計的預期目標。

設計目標之五——推進東莞城市化行程的標準和核心動力。

這個目標倉庫的直接物件是“人”,有共鳴、有願望的人,既包括未來的居民,也包括參與設計和建設的政府、建築師和各專業人士。建立在目標層面的溝通,從某種角度而言,是在營造一種城市文化的“宗教”氛圍,將擁有影響和決定某種文明的人或人群吸引到松山湖來,我們稱之為預設城市公共倫理,這是新城城市設計重要的社會目標。

然後,滿足特定目標人群的需求,我們認為這個城市的特點應該尋找一些非常規和適於這個地區人出行和生活規律的東西。規劃確立了一種松山湖新城規劃和建設的行為標準與空間模式,以適應和促進新生活方式的誕生。比如自行車和機動車道分離設計、人行道設置在有場所連接需求的地段、環湖休閒道、雨水花園、公共建築示範這些看得到的東西,都實現了。而城市密度和高度、公共中心和濱水綠地格局,自上而下造就了舒緩的生活節奏,使新城成為更大地區社會生活或者產業發展的風向標。

也許沒有一種“理論”或“主義”可以解釋在松山湖新城正在出現的生活方式,因為它只是一種伴隨東莞和珠江東岸區域社會發展脈絡的最實用和最適合需要的選擇。這也就是本土的價值,把新城獲得獨特品質的過程,自內而外地塑造為城市的集體記憶,作為一個整體品牌對社會產生相對其它新城更大的影響力。

2

專案組•總結篇

2000年前後位於東莞中部毗鄰深圳寶安光明的松木山水庫是東莞市的備用水源地之一,借助淺丘地形,形成了7平方公里狹長的水面和完全自然的駁岸濕地生態系統,土地以農業和養殖業為主,環境和資源特徵並沒有過人之處。與此同時珠三角在整個世界貿易生產網路中由於人力、環境、資源等綜合成本的比較優勢日益成為世界工廠。經過近20年的工業和製造業發展,被動形成了這裡的城鎮面貌,提供著從業人群的基本生活場景。

而受這種自下而上、由內而外的城鎮化影響最深刻、最典型的正是東莞,2000年共有28個鎮、和4個核心城區構成的東莞GDP為600億上下,而其中生產製造業積聚的眾多經濟強鎮不但個體領先(2001年虎門鎮GDP東莞第一約32億),鎮的整體經濟貢獻也超過80%以上。東莞市政府迫切地希望能夠為這種經濟模式找到一種可持續的未來,令眾多活躍的民營經濟體能夠更有效地成為城市發展的推進力,同時政府希望能夠參與產業轉型和服務業的供給,並代言未來東莞城市的新目標。

在這種背景下擁有50多平方公里土地資源的松山湖新城應運而生,作為城市政府主動參與整合地區經濟產業架構和提供更完善創業服務業的一種空間嘗試。松山湖也實現了從最初的產業園區到新城的轉變,先後以城市設計思維和工作方式完成了10餘平方公里的中心區和中部地區城市設計、繼而通過中心區、北部工業區、西部工業區、南部濱湖地區城市設計來進一步落實城市系統、功能和環境的整合,更為關鍵的是以城市設計搭建的建築集群設計和伴隨性城市設計工作模式保障了專案級別的具體功能空間和城市系統的落地對接和標準統一,這種以技術伴隨服務和多專業滲透回饋的方式令城市設計的執行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障。

城市設計團隊最初構想的城市各項系統(環湖濕地生態系統、大公園系統、綜合交通系統、遊覽路徑系統)、整體風貌(科技共山水一色)、功能結構(多版塊、多中心)、設施以及公共意向(公園中的城市)等綱領性的理想被一一實現,而在這個特徵性的新城結構基礎之上是不斷生髮出來的多元項目,中央商務區、東莞理工大學、中心公園、總部基地、北部工業區、濱湖研發區、居住板塊等等成為松山湖完整城市職能的有機構成。松山湖也由此實至名歸地成為東莞中心城區三位一體(莞城、同沙水庫、松山湖新城)中對接和吸引深圳產業外溢轉移的重要視窗。

今天看來,松山湖新城在粵港澳大灣區東岸的落子是積極成功的,順應了東岸產業發展的訴求和趨勢,發揮了自身的特長也實現了區域目標。

從規劃師的角度回顧松山湖新城接近20年的構思、設計、建造、運營歷程,最為感慨的是意在筆先的決定性作用,這裡不光是規劃設計師,而更重要的是地方政府主導的各種城市資源、社會資源和專業力量的共識,構成了這個不斷打磨和逐步鮮明的生態科技新城的意念,隨後的所有行動都圍繞這個意念展開。

在松山湖的現有基礎上未來可以通過責任規劃師、設計師的制度,在新城開始建設伊始就確立這種有可能長達十年以上的職業身份,更好的來確保城市設計對於各個要素環節的控制力和整體一致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