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故事|別樣的冰島之旅,與孤獨風暴同行

編輯 / 王子騰 文 / 建國 圖 / 仲春之繪 插畫 / 張璿

當我踏上從赫爾辛基轉乘雷克雅維克的航班的時候

肖禾剛剛辦完北京公司的離職手續

這個和我同窗六年的男人終於決定回到家鄉生活

急著辦理工作手續的他爽約了我們早有約定的冰島之行

不過也好, 獨行向來是男人的歸宿

此次冰島之行, 我註定隻身前往

孤獨風暴

在踏上這片島嶼之前, 奧拉佛·阿納爾德斯(Olafur Arnalds)的音樂是我對冰島的固有印象,

這位冰島藝術家擅長 將室內弦樂和鋼琴的演奏與緩慢的電音相結合。 如泉水般從耳機汩汩而出的音樂表達了一種極端平靜而又憂傷的情緒——這是冰島人渾然天成的情緒, 有漫長極夜的清冷, 也有冰雪消融時的溫暖, 更多的卻是孤獨。

我並非孤身一人來到島上, 到達雷克雅維克時, 天氣預報播出暴風雨在島嶼西岸登陸的消息, 這座位於北極圈邊緣的孤寂島嶼, 天氣如同人和人的關係一般難以預料, 預定的行程大概要更改了, 不過這對於獨行者來說無甚影響。

我想到肖禾最期待的冰島景致是Snaefellskokull 國家公園的瀑布, 它就位於西冰島, 如果我們如計畫中一起來, 這位朋友怕是要失望了。

我走出機場, 眼前的畫面和耳機中的音樂巧妙地匹配起 來——目之所及盡是枯黃的大地, 雲在空中大肆集結, 水氣氤氳。 暴風雨前夕的風先我一步到達, 它將荒野上的枯草吹得徹底倒掉, 成為水波一樣的形狀。 冰島用這樣臣服的枯草迎接我, 迎接一位獨行的旅人。

入住Glymur酒店的時候, 窗外的Eyrarvatn湖正平靜如水, “風還沒吹到這裡。 ”老闆娘把鑰匙放到我手中, 是一把老式的黃銅鑰匙。 我在灰色的木質地板上放下行李, 需要爬上樓梯才能到達閣樓中的臥床。 我躺在三角形屋頂的下方, 這種感覺像極了大學裡的宿舍。

我又想起肖禾, 在學校時我們就住在這樣閣樓式的房間裡, 隨後我們一起畢業、工作, 各自為了理想前行。 我們在各自的行業如魚得水, 他卻在繁華將近時選擇離開。 離開的人不會理解留下的人, 我也理解不了肖禾, 就像我理解不了冰島的風。 它孤寂、猛烈、冷漠、絕情, 它同我一起到來, 不加思索地襲擊枯槁的黑色火山岩、襲擊滿地枯黃的長草, 也襲擊著我。

為了避免四處襲來的寂寞, 我加入了一桌冰島人的晚餐。

“你這次大概看不到極光了。 ”卡倫(Karen)從未離開過這座島嶼, 她仍然認為每個到達冰島的客人都渴望見到極光。 “沒有關係, 不過……你們經常能見到極光嗎?”為了緩解孤獨, 我嘗試延長我們之間的對話。 “極光對我們來說也並非稀鬆平常。 ”卡倫給我講述她上次看到極光的場景:“普遍來說,你很難看到明亮的綠色的光,但上 個冬天,我在朋友家喝了點酒,在回家的路上偶遇了它們,那時我正騎著一輛自行車。”

我想到前往冰島之前肖禾給我發的最後一條資訊,他問要不要把他的自行車留給我,我沒有回復。

“冰島有專門預告極光的天氣預報,雖然如此,本地人也並非每個人 都對它非常關注。但那天的極光很亮,我停下車,在路邊看了很久,直到冷到瑟瑟發抖,極光女神的美讓人無法抗拒。”我很抱歉無法沿著卡倫的講述去想像她描述的絕美場景,我看著窗外灰色的天空,這裡的天空在夜晚10點才開始漸黑,大雨還未下起來,天空佈滿陰霾卻平靜如故。

酒店位於冰島西部的原野之中,不遠處天空被照亮的地方就是雷克雅維克,這座島嶼上唯一的摩登都市。天色漸暗,雷克雅維克的光愈發明顯,我身處的地方也就顯得更加冷清。我開始想念北京三環上柔和的黃色路燈,還有我溫暖的房間。寂寞侵襲,我感到難以繼續和卡倫的閒談,只好握起黃銅鑰匙,與她道別。

保羅創作的石雕由一整塊石頭劈開

一面雕刻男人

一面雕刻女人

這是他關於愛情的定義:

“相愛的兩人可以完美地合成一體,

卻又相對獨立而分離。”

他一定也曾深沉地愛過某人

石琴老人

暴風雨最終完全侵佔了西冰島的陸地,Snaefellskokull 國家公園果然因為封路無法到達。避開暴風雨集中的區域,我淅淅瀝瀝的雨和肆虐的暴風中攀登火山口。暴風的肆虐讓登山變得極度困難,山口的烈風讓人根本不能穩定站立。嚮導幾次勸我不要再往上了,但我不想停下。

這是我一個人的旅行,任 性一點也理所應當。我被風吹得睜不開眼,越過墨綠色的火山蘚,火山口已經近在咫尺,我必須蹲下才能勉強在此停留。沒有一支登山的隊伍到達這裡,我對著空洞的火山口大喊幾聲,仿佛這樣做就可以戰勝暴風的侵襲。然而風聲如故,我的喊聲卻這樣湮沒在風裡了。

回程的路上,嚮導勸我放棄下午的行程,早點到酒店去: “Husafell 周邊有個小村子,你可以參觀當地的教堂。對了,那家酒店還有超棒的地熱泳池,最適合這樣冰冷的天氣。” 或許是和暴風搏鬥得累了,我接受了嚮導的建議,酒店房間的窗戶正對著一座黑色的死火山,綠色的苔蘚斜著爬上山沿的陡坡。

在冰島,苔蘚像細菌侵蝕食物一樣侵蝕大地,它們在一切可能的地方蔓延生長,成為這片荒涼大地上少有的綠色。綠色苔蘚的下面是幾間零落的房子,或許就是嚮導口中的村莊吧。 午餐過後,風小了一些,我將所帶的衣服盡可能多地穿在身上,扣著帽子出了門。

在村莊的空地上我找到不少人臉形的雕塑,這些有著誇張表情的雕塑用奇異的神情面對眼前“怪異”的房子們—— 一間像燈塔一樣的白色房屋;一間入口用石頭圍成怪異圓圈的灰房子;一間屋頂上種 滿青草的小屋,門上掛著大鎖,鎖眼上的鏽斑如同死火山上蔓延的苔蘚。

我忍不住趴在這光怪陸離的房子窗戶上向裡窺探,然而玻璃太髒了,只能依稀看清是個畫室。有個老人拖著什麼東西從遠處經過,我瞟了他一眼,繼續聚精會神地窺探屋裡的秘密。

“你在做什麼?”老人悄無聲息地走到了我的身後,我嚇了一跳,回頭看清他拖著的東西是一塊畫布和一些顏料。 “我想進去看看。”意識到他就是房子的主人,我發出了參觀房間內部的請求。 “那進來吧。”老人緩緩地用鑰匙打開了那把似乎根本打不開的鏽鎖,我跟著他進入屋內。

這裡與其說是畫室,不如說是一間展覽館。裡面掛滿了油畫、素描,甚至裝裱好的書信。 “這都是你的作品嗎?”我問道。 “絕大部分是。”我注意到一面牆上掛著成片的人面雕塑,和屋外 的人面雕塑非常相像,看來屋外的雕塑也是老人的作品無疑了。

“冰島人都是藝術家。”我驚歎于老人涉獵的作品非常廣泛,有油畫、線描、素描、雕塑,還有很抽象的圖畫。“大概是因為極夜的時候無事可做吧。”老人開始收拾他的顏料。

我想到卡倫跟我描述過的冰島的極夜——每天短短的4個小時糅合了天亮到天黑的全部過程, 所有的人都要摸黑上下班,如果不開燈,屋子裡有20個小時都是純粹的黑暗,就算在冰島生活了一輩子,仍然很容易分不清黑夜和白晝。

“極夜的時候是不是很適合創作音樂?”我又想到冰島音樂人奧拉佛·阿納爾德斯(Olafur Arnalds)在採訪中所說的,他在音樂室裡分不清白天黑夜的故事。

“對,所以我也玩音樂,你要聽聽嗎?”老人帶我走出畫室,來到另外一間石牆圍起的房子,打開另外一個生滿鏽斑的大鎖,房間內是一座巨大的樂器,由從小到大排列整齊的石片構成。

老人用雅馬哈的琴槌演奏樂曲,這種琴槌本來是用於馬林巴琴(Marimba)的,而如今當它們敲打在石片上,也發出了如馬林巴一般清脆而悠長的迴響。我這才意識到所有的石片都是老人自己搜集的,他親自製作了這架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神奇的石琴。

老人演奏了一曲蕭邦的《小夜曲》,“怎麼樣?”他收起琴槌轉向我。“這些石片的聲音聽起來很像馬林巴,但可能是材質的原因,它們的聲音聽起來更加…孤寂。”

我試著從專業的角度回答他的問題,但最終的評價卻落在了一個虛無縹緲的情緒形容詞,我有些懊惱,我幾乎認為這次獨自旅行要擊敗我了。

“孤寂?也許是更加清脆,但你聽出了孤寂,大概是你的內心在承受著孤獨。”

“您說得對,我獨自一人來到這裡,陰天和暴風雨讓我感到孤獨。”

“還有?”

“還有,我最好的朋友離開了我。”

“咚。”老人用琴槌敲擊石片,發出清脆的聲音,在冰冷的空氣中迴響。“有些時候,孤獨的東西反而更美。”

老人粗糙的雙手不斷摩擦著雅馬哈的琴槌,我注意到棉線包裹的槌頭有些脫線了,想必這對琴槌已經用了很久。“在冰島這樣的地方,難免會感到孤獨。但孤獨往往使人清醒,而人與孤獨常在,就又希望自己能夠常保孤獨之心,不因外物輪轉而輕易改變。”老人緩緩地說。

我感謝老人的寬慰,因為自己的失禮而想要匆匆告別,老人微笑著看我,向我揮了揮脫線的琴槌。回到酒店,我在前臺取鑰匙時無意翻開一本畫冊,裡面有個年輕的俊朗男子,舉著碩大的石塊,笑容熱烈而深情。翻到後面,有不少石雕的圖片,就是我今天在村子上碰到那位元老人的作品。

“他是誰?” 我問前臺的服務員。

“他叫保羅(Pall),是非常有名的藝術家,就住在隔壁的村子裡,那幾間房子都是他的。”

“他一直自己一個人住在那裡嗎?”

“對,一個人,之前有一次他的朋友來探望他,發現家門沒有關,但屋裡沒人,更奇怪的是,雪地上一個腳印都沒有。後來朋友四處找他,發現他在教堂裡練琴,不知待了多久,而外面的雪已經把腳印完全掩蓋了。他大概在教堂裡待了兩天,連自己都不知道,哈哈。”

“他沒有家人?” 我問。

“沒有,只有幾個朋友,大概幾個月來看他一次吧。”

我合上書,發現酒店大堂的牆壁上掛著保羅雕刻的人面雕塑,那些表情乍看之下滑稽誇張,但仔細看看,又是熱烈之下的淡然。我感到有些羞愧,因為我和真正的孤獨者大談孤獨,我想再去見他一面, 但天色已晚。

回到房間,我透過窗戶向外望去,看到保羅的木屋點起了一盞燈。

我的痛苦如此黑暗而又死一般緘默

如同在所有活著的事物後面的無夢的睡眠

你,我所愛的人

將永遠不會得知

我所承受的沉甸甸的痛苦

雪白燈塔

暴風圈逐漸離開冰島,我也終於回到了雷克雅維克。

為了在暴風中尋求一絲溫暖,我退掉了酒店,轉訂了一家Airbnb。男主人用紅茶和甜餅招待我,指著家庭相冊中的照片向我一一介紹他還在讀大學的女兒和在樂隊中做貝斯手的兒子。

這種感覺有些接近我想像中的旅行,有著人情味、溫暖的關懷和熱好的紅茶。然而人情味讓我忘記了時間,還在和男主人大談漢字寫法的我一看表,預定好的黃金圈一日遊已經趕不上了。

男主人熱情地打電話幫我將一日游改成半日遊,囑咐我不要錯過黃金圈的美。我在細雨中登上載滿客人的巴士向著平位利爾國家公園前進,車內播放著景點的介紹,司機時不時地打趣。

保羅說得沒錯,人與孤獨常在。告別熱紅茶,我又是一個人了。國家公園因為下雨只開放了一半,沒有人願意冒雨走遍棧道。間歇泉在噴發後會被大風瞬間吹歪,觀賞的人們一面盼望間歇泉噴得高些,一面驚叫著躲避被大風吹散的硫磺味的水花,頗有些滑稽。寒風之中,通往黃金瀑布的路走得異常艱難,遊客們在拍照後立刻躲回車中。

我舉起手機,冒著手機隨時會被風吹走的風險自拍一張照片,抿嘴擠出一個笑容。 在冰島的最後一天,暴風終於接近尾聲。在逛過雷克雅維克眾多的博物館之後,哈爾格林姆斯大教堂(Hallgrimskirkja)被難得一見的正午陽光染上了金色。

我在托寧湖(Tjornin)畔的旅遊巴士站看到了一張燈塔的照片——“最孤獨的燈塔”,宣傳海報上這樣寫著,我不假思索,買票跳上了車。

位於Seltjarnarnes 半島的Grotta 燈塔距離雷克雅維克並不 遠,港口之濱卻幽靜異常。巨大的集裝箱和儲油塔上畫著仙氣十足的壁畫。車行到燈塔處,周邊已經沒什麼其他建築。夕陽逐漸滲透到雲層裡,我見到了這座最孤獨燈塔的孤獨守塔人。

守塔人帶我一層一層登上塔頂,從木質天窗探出身子的刹那,我被殘餘的暴風吹了個踉蹌。由燈塔向下望去,海鳥借助餘風不 斷直立攀升,海被吹起連串的波浪,從港灣的一頭到另一頭連成長線,平緩接近逼仄的海岸線,繼而消失。

“這真是一座孤獨的燈塔。”我感歎道。 “它是的,孤獨是它的一部分。”守塔人說。 “沒有暴風的時候,海是什麼樣子呢?” “和每天的海一樣美。” 夕陽的紅色透過暴風臨終前吹來的雲投射出來,金光逐漸顯 現——世界上最孤獨的燈塔,在颶風之中,夕陽之下,它和每一天的此刻一樣美。

海風吹到臉上,我感到異常清醒,我想到保羅的話。人因為孤寂而清醒,冰島因為孤寂而美。就算颶風不斷撕 扯這座孤獨的島嶼,它的黑岩不變,白水不變,灰海不變,蒼野不變。它的短夜與白晝不變,它的美也不會變。

我看了看表,已經在冰島6天了,想必肖禾此刻已經在成都新買的房子裡想著如何開始裝修了吧。 “你把自行車停在哪兒了?”我拿出手機,回復了他6天前的消息。

“叮!”沒想到有時差的他竟然如此迅速地回復了我,“就在大望路車站老地方,鑰匙在你家地毯下面。”

“那我去取。”

“OK !”

我放下手機,烈風又把燈塔周圍的海水吹起層層白浪,風暴就要離去,天空開始放晴。

”卡倫給我講述她上次看到極光的場景:“普遍來說,你很難看到明亮的綠色的光,但上 個冬天,我在朋友家喝了點酒,在回家的路上偶遇了它們,那時我正騎著一輛自行車。”

我想到前往冰島之前肖禾給我發的最後一條資訊,他問要不要把他的自行車留給我,我沒有回復。

“冰島有專門預告極光的天氣預報,雖然如此,本地人也並非每個人 都對它非常關注。但那天的極光很亮,我停下車,在路邊看了很久,直到冷到瑟瑟發抖,極光女神的美讓人無法抗拒。”我很抱歉無法沿著卡倫的講述去想像她描述的絕美場景,我看著窗外灰色的天空,這裡的天空在夜晚10點才開始漸黑,大雨還未下起來,天空佈滿陰霾卻平靜如故。

酒店位於冰島西部的原野之中,不遠處天空被照亮的地方就是雷克雅維克,這座島嶼上唯一的摩登都市。天色漸暗,雷克雅維克的光愈發明顯,我身處的地方也就顯得更加冷清。我開始想念北京三環上柔和的黃色路燈,還有我溫暖的房間。寂寞侵襲,我感到難以繼續和卡倫的閒談,只好握起黃銅鑰匙,與她道別。

保羅創作的石雕由一整塊石頭劈開

一面雕刻男人

一面雕刻女人

這是他關於愛情的定義:

“相愛的兩人可以完美地合成一體,

卻又相對獨立而分離。”

他一定也曾深沉地愛過某人

石琴老人

暴風雨最終完全侵佔了西冰島的陸地,Snaefellskokull 國家公園果然因為封路無法到達。避開暴風雨集中的區域,我淅淅瀝瀝的雨和肆虐的暴風中攀登火山口。暴風的肆虐讓登山變得極度困難,山口的烈風讓人根本不能穩定站立。嚮導幾次勸我不要再往上了,但我不想停下。

這是我一個人的旅行,任 性一點也理所應當。我被風吹得睜不開眼,越過墨綠色的火山蘚,火山口已經近在咫尺,我必須蹲下才能勉強在此停留。沒有一支登山的隊伍到達這裡,我對著空洞的火山口大喊幾聲,仿佛這樣做就可以戰勝暴風的侵襲。然而風聲如故,我的喊聲卻這樣湮沒在風裡了。

回程的路上,嚮導勸我放棄下午的行程,早點到酒店去: “Husafell 周邊有個小村子,你可以參觀當地的教堂。對了,那家酒店還有超棒的地熱泳池,最適合這樣冰冷的天氣。” 或許是和暴風搏鬥得累了,我接受了嚮導的建議,酒店房間的窗戶正對著一座黑色的死火山,綠色的苔蘚斜著爬上山沿的陡坡。

在冰島,苔蘚像細菌侵蝕食物一樣侵蝕大地,它們在一切可能的地方蔓延生長,成為這片荒涼大地上少有的綠色。綠色苔蘚的下面是幾間零落的房子,或許就是嚮導口中的村莊吧。 午餐過後,風小了一些,我將所帶的衣服盡可能多地穿在身上,扣著帽子出了門。

在村莊的空地上我找到不少人臉形的雕塑,這些有著誇張表情的雕塑用奇異的神情面對眼前“怪異”的房子們—— 一間像燈塔一樣的白色房屋;一間入口用石頭圍成怪異圓圈的灰房子;一間屋頂上種 滿青草的小屋,門上掛著大鎖,鎖眼上的鏽斑如同死火山上蔓延的苔蘚。

我忍不住趴在這光怪陸離的房子窗戶上向裡窺探,然而玻璃太髒了,只能依稀看清是個畫室。有個老人拖著什麼東西從遠處經過,我瞟了他一眼,繼續聚精會神地窺探屋裡的秘密。

“你在做什麼?”老人悄無聲息地走到了我的身後,我嚇了一跳,回頭看清他拖著的東西是一塊畫布和一些顏料。 “我想進去看看。”意識到他就是房子的主人,我發出了參觀房間內部的請求。 “那進來吧。”老人緩緩地用鑰匙打開了那把似乎根本打不開的鏽鎖,我跟著他進入屋內。

這裡與其說是畫室,不如說是一間展覽館。裡面掛滿了油畫、素描,甚至裝裱好的書信。 “這都是你的作品嗎?”我問道。 “絕大部分是。”我注意到一面牆上掛著成片的人面雕塑,和屋外 的人面雕塑非常相像,看來屋外的雕塑也是老人的作品無疑了。

“冰島人都是藝術家。”我驚歎于老人涉獵的作品非常廣泛,有油畫、線描、素描、雕塑,還有很抽象的圖畫。“大概是因為極夜的時候無事可做吧。”老人開始收拾他的顏料。

我想到卡倫跟我描述過的冰島的極夜——每天短短的4個小時糅合了天亮到天黑的全部過程, 所有的人都要摸黑上下班,如果不開燈,屋子裡有20個小時都是純粹的黑暗,就算在冰島生活了一輩子,仍然很容易分不清黑夜和白晝。

“極夜的時候是不是很適合創作音樂?”我又想到冰島音樂人奧拉佛·阿納爾德斯(Olafur Arnalds)在採訪中所說的,他在音樂室裡分不清白天黑夜的故事。

“對,所以我也玩音樂,你要聽聽嗎?”老人帶我走出畫室,來到另外一間石牆圍起的房子,打開另外一個生滿鏽斑的大鎖,房間內是一座巨大的樂器,由從小到大排列整齊的石片構成。

老人用雅馬哈的琴槌演奏樂曲,這種琴槌本來是用於馬林巴琴(Marimba)的,而如今當它們敲打在石片上,也發出了如馬林巴一般清脆而悠長的迴響。我這才意識到所有的石片都是老人自己搜集的,他親自製作了這架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神奇的石琴。

老人演奏了一曲蕭邦的《小夜曲》,“怎麼樣?”他收起琴槌轉向我。“這些石片的聲音聽起來很像馬林巴,但可能是材質的原因,它們的聲音聽起來更加…孤寂。”

我試著從專業的角度回答他的問題,但最終的評價卻落在了一個虛無縹緲的情緒形容詞,我有些懊惱,我幾乎認為這次獨自旅行要擊敗我了。

“孤寂?也許是更加清脆,但你聽出了孤寂,大概是你的內心在承受著孤獨。”

“您說得對,我獨自一人來到這裡,陰天和暴風雨讓我感到孤獨。”

“還有?”

“還有,我最好的朋友離開了我。”

“咚。”老人用琴槌敲擊石片,發出清脆的聲音,在冰冷的空氣中迴響。“有些時候,孤獨的東西反而更美。”

老人粗糙的雙手不斷摩擦著雅馬哈的琴槌,我注意到棉線包裹的槌頭有些脫線了,想必這對琴槌已經用了很久。“在冰島這樣的地方,難免會感到孤獨。但孤獨往往使人清醒,而人與孤獨常在,就又希望自己能夠常保孤獨之心,不因外物輪轉而輕易改變。”老人緩緩地說。

我感謝老人的寬慰,因為自己的失禮而想要匆匆告別,老人微笑著看我,向我揮了揮脫線的琴槌。回到酒店,我在前臺取鑰匙時無意翻開一本畫冊,裡面有個年輕的俊朗男子,舉著碩大的石塊,笑容熱烈而深情。翻到後面,有不少石雕的圖片,就是我今天在村子上碰到那位元老人的作品。

“他是誰?” 我問前臺的服務員。

“他叫保羅(Pall),是非常有名的藝術家,就住在隔壁的村子裡,那幾間房子都是他的。”

“他一直自己一個人住在那裡嗎?”

“對,一個人,之前有一次他的朋友來探望他,發現家門沒有關,但屋裡沒人,更奇怪的是,雪地上一個腳印都沒有。後來朋友四處找他,發現他在教堂裡練琴,不知待了多久,而外面的雪已經把腳印完全掩蓋了。他大概在教堂裡待了兩天,連自己都不知道,哈哈。”

“他沒有家人?” 我問。

“沒有,只有幾個朋友,大概幾個月來看他一次吧。”

我合上書,發現酒店大堂的牆壁上掛著保羅雕刻的人面雕塑,那些表情乍看之下滑稽誇張,但仔細看看,又是熱烈之下的淡然。我感到有些羞愧,因為我和真正的孤獨者大談孤獨,我想再去見他一面, 但天色已晚。

回到房間,我透過窗戶向外望去,看到保羅的木屋點起了一盞燈。

我的痛苦如此黑暗而又死一般緘默

如同在所有活著的事物後面的無夢的睡眠

你,我所愛的人

將永遠不會得知

我所承受的沉甸甸的痛苦

雪白燈塔

暴風圈逐漸離開冰島,我也終於回到了雷克雅維克。

為了在暴風中尋求一絲溫暖,我退掉了酒店,轉訂了一家Airbnb。男主人用紅茶和甜餅招待我,指著家庭相冊中的照片向我一一介紹他還在讀大學的女兒和在樂隊中做貝斯手的兒子。

這種感覺有些接近我想像中的旅行,有著人情味、溫暖的關懷和熱好的紅茶。然而人情味讓我忘記了時間,還在和男主人大談漢字寫法的我一看表,預定好的黃金圈一日遊已經趕不上了。

男主人熱情地打電話幫我將一日游改成半日遊,囑咐我不要錯過黃金圈的美。我在細雨中登上載滿客人的巴士向著平位利爾國家公園前進,車內播放著景點的介紹,司機時不時地打趣。

保羅說得沒錯,人與孤獨常在。告別熱紅茶,我又是一個人了。國家公園因為下雨只開放了一半,沒有人願意冒雨走遍棧道。間歇泉在噴發後會被大風瞬間吹歪,觀賞的人們一面盼望間歇泉噴得高些,一面驚叫著躲避被大風吹散的硫磺味的水花,頗有些滑稽。寒風之中,通往黃金瀑布的路走得異常艱難,遊客們在拍照後立刻躲回車中。

我舉起手機,冒著手機隨時會被風吹走的風險自拍一張照片,抿嘴擠出一個笑容。 在冰島的最後一天,暴風終於接近尾聲。在逛過雷克雅維克眾多的博物館之後,哈爾格林姆斯大教堂(Hallgrimskirkja)被難得一見的正午陽光染上了金色。

我在托寧湖(Tjornin)畔的旅遊巴士站看到了一張燈塔的照片——“最孤獨的燈塔”,宣傳海報上這樣寫著,我不假思索,買票跳上了車。

位於Seltjarnarnes 半島的Grotta 燈塔距離雷克雅維克並不 遠,港口之濱卻幽靜異常。巨大的集裝箱和儲油塔上畫著仙氣十足的壁畫。車行到燈塔處,周邊已經沒什麼其他建築。夕陽逐漸滲透到雲層裡,我見到了這座最孤獨燈塔的孤獨守塔人。

守塔人帶我一層一層登上塔頂,從木質天窗探出身子的刹那,我被殘餘的暴風吹了個踉蹌。由燈塔向下望去,海鳥借助餘風不 斷直立攀升,海被吹起連串的波浪,從港灣的一頭到另一頭連成長線,平緩接近逼仄的海岸線,繼而消失。

“這真是一座孤獨的燈塔。”我感歎道。 “它是的,孤獨是它的一部分。”守塔人說。 “沒有暴風的時候,海是什麼樣子呢?” “和每天的海一樣美。” 夕陽的紅色透過暴風臨終前吹來的雲投射出來,金光逐漸顯 現——世界上最孤獨的燈塔,在颶風之中,夕陽之下,它和每一天的此刻一樣美。

海風吹到臉上,我感到異常清醒,我想到保羅的話。人因為孤寂而清醒,冰島因為孤寂而美。就算颶風不斷撕 扯這座孤獨的島嶼,它的黑岩不變,白水不變,灰海不變,蒼野不變。它的短夜與白晝不變,它的美也不會變。

我看了看表,已經在冰島6天了,想必肖禾此刻已經在成都新買的房子裡想著如何開始裝修了吧。 “你把自行車停在哪兒了?”我拿出手機,回復了他6天前的消息。

“叮!”沒想到有時差的他竟然如此迅速地回復了我,“就在大望路車站老地方,鑰匙在你家地毯下面。”

“那我去取。”

“OK !”

我放下手機,烈風又把燈塔周圍的海水吹起層層白浪,風暴就要離去,天空開始放晴。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