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關於美國留學申請要不要找仲介,我用我的個人經驗來回答你

首先你要明確一點, 每個答案都只是基於我個人經驗的總結, 不一定適用於看到答案的你。

畢竟申請這事要看碟下菜。 我們也只能在自己的經歷和觀念的基礎上做出“如果是我, 我該怎麼做”的判斷, 並不適合所有人。 小細節因人而異, 但是一些大方向選擇上的經驗總結還是可以說一說的。

對於仲介的瞭解和選擇, 我只有有限的發言權。 去年幾乎跑遍了市面上所有有名的、沒名的留學機構, 最終挑選了一個我最滿意(最符合我的申請邏輯、理念)的機構(在後面我會有全面的點評)取得了自己比較滿意的結果。

所以我僅對自己選擇的仲介有足夠的瞭解度, 對其他機構的認知也來自于身邊的朋友, 屬於道聼塗説。

1、為什麼要留學/要不要換方向?

在正式申請之前, 一定要想清楚自己為什麼要留學。

慢點, 這個問題不是那麼好回答的。 要追根究底地問為什麼, 且答案應從自己身上找, 不要從外界找。 別人都留學了所以你也要去?那萬一過幾年海龜不吃香了怎麼辦?美國的工資高?你的專業能找到工作嗎?

選擇權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時候才更有安全感。

Q:因為有錢任性?

A:多有錢?在北京買房不好嗎?拿去投資不好嗎?

Q:因為國外教育好?

A:好在哪裡?教育方式還是教育資源?有什麼是國內教育給不了你的?是國內教育不行還是你自己不去主動獲取?

Q:因為想趁年輕出去看看?

A:去旅遊不行嗎?

Q:因為想學習國外科技回來報銷祖國?

A:你在逗我嗎?

Q:因為男票/女票出國了?

A:嗯, 無力反駁。

……

想清楚為什麼了, 很多看似糾結的選擇就很明顯了。 拿我自己來說, 我留學最本質的原因就是, 我想上名校, 我就是想上名校, 想圓自己一個名校夢。 你若再要問我為什麼有名校夢?我會反問你為啥喜歡紅色不喜歡綠色?我想上個名校和鳳姐想上個名校畢業生大概沒什麼差…...想通這一點後, 我申請的基調就定下來了, 申綜排靠前的學校。

2、確定了為什麼之後, 再想該怎麼辦。

申碩士還是博士?要不要換方向?這倆問題太宏觀了一時很難說清, 需要足夠的自我認知。

思考素材:從小到大自己所做的選擇、大學裡你選擇參與的活動、社團組織等等。

看似是憑藉興趣的選擇, 往往更能展現出自己三觀的偏好。 你即你選擇。

思考順序:從宏觀的世界觀(e.g. 事物背後有規律嗎?)、人生觀(e.g.自己快樂的來源?)、價值觀(e.g. 有普世價值嗎?)到微觀的:自己喜歡做什麼?不喜歡做什麼?哪個選擇更能滿足你的終極目標, 更不難以忍受?很多時候如果只從微觀角度考慮會發現無所適從, 但如果先想通了宏觀層面, 答案便更明顯了, 還能順帶建立起自己的三觀哈哈。 (三觀建立哪有這麼簡單…需要廣泛的閱讀量和對現實的觀察, 並在與他人交流的過程中不斷修正。 )

再拿我自己來說

通過回顧大學裡我憑藉興趣和觀念參與的活動,

贊助貧困的小妹妹念書, 和地震災區小孩通信, 關注中國癌症村, 注重飲食和健康, 熱愛運動etc, 我發現了自己內心深處對生命最原始的熱愛和費盡心思的保護之心。

我不能忍受看到別人受苦, 我不喜歡做實驗, 喜歡觀察, 喜歡社會;我念碩士不念博士, 因為對人類社會有足夠的興趣;我念公共衛生不念環境科學, 因為相比於如何解決環境問題, 我更關注於每個人最平等最基本的權利——健康的生命, 如何免於傷害。

3. 要不要找仲介?

It depends.

我毫不反對, 每個人都有DIY申請的能力, 且能做的很好。 但是, DIY會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資訊搜集、重複性網申細節等等)。 你可以想想, 自己的時間花在這些事情上是否得到了最大的價值。

仲介有案例資料庫,

可以幫你定位, 可以幫你搜集各個專案資訊並進行比對分析, 幫你找到合適的人修改文書, 幫你填讓人頭大的網申系統等等等等。 如果找到靠譜的仲介, 你要做的只是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 並對自己有足夠的認知。 找仲介, 不是因為自己做不到, 而是因為可以省下時間花在更有意義的事情上。 同理也不要期待找了仲介就萬事大吉, 可以提升一個檔次了。 你自己就是一個泡泡, 你的大小和在座標上的定位是由你自己決定的, 仲介只是能儘量幫你達到你自己的上限水準。

我決定出國的時間比較晚。 去年四月才萌生了這個念頭, 開始考T考G, 一直糾結到發現自己錯過了保研機會才真正下定決心......去年暑假去了趟歐洲, 時間也沒有好好利用,導致我直到10月才考完GRE,考完之後又馬不停蹄地開始實習。我找的仲介在我時間緊張的情況下給了我很大的幫助,讓我幾乎沒有任何壓力的情況下安穩地度過了整個申請季。(主要是我心太大)供參考。

如果你覺得自己已經沒有什麼可以提升的了,大四上可以安心踏實準備申請的話,你沒必要找仲介,你自己一定可以搞定。如果你認為自己還需要提升綜合背景,還需要考TG,需要實習,自己的時間花在網申上價值不夠高,找仲介也許是更好的選擇。

4. 如何選仲介?

半包or全包?

Still, it depends.

據我瞭解,半包和全包的唯一區別就是全包保證錄取結果(全拒了退錢)。個人傾向于全包,“保證結果”是你和仲介共同承擔風險,也是你對仲介的約束,在這種刺激之下,仲介更有激勵幫你申請好學校。全包下還老有人吐槽仲介不上心呢,更何況半包了。(見識了太多不靠譜仲介的案例,對仲介並不是那麼信任)

Step1:

多去幾家仲介聊聊,瞭解大致情況,清楚大概的定位。見了很多人只去了一家,聽他們忽悠了一下,說了幾個好學校就飄飄然簽了約,簽了才發現仲介不理人。我自己本身也是先去了三家仲介,每次去完回來都覺得魂不守舍,三觀受到了猛烈衝擊——要麼是仲介把我捧得太厲害了,說得好像簽了他們一定能上名牌;要麼是仲介把我貶得太厲害了,好像不跟他們簽約就申不上好學校了一樣。直到去了第四第五家仲介,我才慢慢瞭解到與仲介說話的水分,什麼話能信,什麼話聽聽就算了,也就此慢慢瞭解到自己的定位。

Step2:

確定要找仲介和申請的方向之後,上網查查自己的專業和夢校項目。就算是名牌大學也有很多水項目的,聽著名氣大,其實就是圈錢的。進去容易,但畢業出來找不到工作。仲介很容易拿這些項目迷惑你,去和仲介聊之前自己要對專業有個大致的瞭解,排名考前的項目有哪些,哪些是出了名的水項目。

Step3:

和仲介深入溝通後進行選擇。

和仲介溝通什麼?

1、自己的情況能申到什麼樣的學校?最差和最好分別是什麼?越具體越好

2、以前的案例中和我類似背景的同學都去了什麼學校?越詳細越好

3、帶我申請的人是誰?他的背景如何?他今年帶幾個人?定位到個人

4、給我寫/改文書的人是誰?是流水線嗎?能定位到個人嗎?(有些仲介雖然說得好聽,但據我所知還是流水線的文書團隊。個人覺得最好要定位到某個人,就是他,幫我寫文書,我要能直接和他對話,提出修改意見比較好)

5、其他比如有沒有內推啊,暑研啊巴拉巴拉的(個人覺得意義不大,資源多的仲介裡和你競爭的人也多呀)

最重要的就是確定選校list和文書。

我最需要的就是文書的寫作服務。雖然大部分時候我都是個甩手掌櫃,但是文書最馬虎不得。我並沒有扔一堆素材給他們就不管不顧了。我花了很長時間回顧自己的大學經歷,並和他們討論,從中提煉出關鍵點,自己想好了文書的邏輯線和框架,用中文說了大致意思,讓他們幫我用英文表達並填充完整。

我選擇他們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我明確知道是誰在幫我寫文書,他們幫我匹配了一個方向相似的前輩(雖然也沒有那麼相似……),在這個領域有一定學習工作經驗,能以更宏觀全面的角度理解這個領域。我能直接和他進行充分溝通。說實話我對自己的文書挺滿意的,至少中文版讓我覺得自信心爆棚,不錄我簡直天理難容(結果被啪啪打臉……)

其他嘛,CV和推薦信也弄得挺好的,幫我省了很多事(我根本就沒幹什麼事……)。當然了,他們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很多時候也很拖遝,需要我一遍遍去催。但是總體來說,不像很多師兄師姐申完之後都覺得沒必要找仲介,自己都能搞定;我申完之後覺得幸好找了個仲介,我自己咋搞定啊……(太弱了唄)

5. 仲介點評

這一點雖然為了避免廣告和其他不必要的麻煩,我不應該說,但是我又不得不說,因為對於這家仲介還是比較滿意的。是中青留學。它雖然是一家不那麼大眾的機構,也只是杭州本土的機構,但是我還是非常慶倖找到它。其實它的優點我在上面基本也都提到過了,我這邊再詳細說一下。

首先是顧問團隊,專業,經驗豐富,能夠根據我講的快速抓住我在哪裡有優勢哪裡薄弱需要加強。其次,在我的時間規劃上。雖然我自律性比較強,也有自己的規劃,但是也不得不說老師還是比較負責任,在必要時刻會提醒我需要準備什麼,也會在我空餘時間幫我輔導薄弱的地方或是來一場面試模擬,總體來說對我的能力提升很有幫助吧。還有文書,我之前也提了,我比較注重文書這塊,沒有全部撒手一股腦教給他們,我知道我應該聯繫誰來溝通我的文書寫作,並且最後出來的效果我挺滿意的。

申請季註定是兵荒馬亂壓力巨大的(其實,我自己倒還好 = =)調整好心態非常重要。不要怕來不及,我到十月才考完的GT,確定專業方向呢,也照樣過來了。申請遠沒有你們想像的那麼可怕。絕大部分人都可以拿到讓自己滿意的offer。

時間也沒有好好利用,導致我直到10月才考完GRE,考完之後又馬不停蹄地開始實習。我找的仲介在我時間緊張的情況下給了我很大的幫助,讓我幾乎沒有任何壓力的情況下安穩地度過了整個申請季。(主要是我心太大)供參考。

如果你覺得自己已經沒有什麼可以提升的了,大四上可以安心踏實準備申請的話,你沒必要找仲介,你自己一定可以搞定。如果你認為自己還需要提升綜合背景,還需要考TG,需要實習,自己的時間花在網申上價值不夠高,找仲介也許是更好的選擇。

4. 如何選仲介?

半包or全包?

Still, it depends.

據我瞭解,半包和全包的唯一區別就是全包保證錄取結果(全拒了退錢)。個人傾向于全包,“保證結果”是你和仲介共同承擔風險,也是你對仲介的約束,在這種刺激之下,仲介更有激勵幫你申請好學校。全包下還老有人吐槽仲介不上心呢,更何況半包了。(見識了太多不靠譜仲介的案例,對仲介並不是那麼信任)

Step1:

多去幾家仲介聊聊,瞭解大致情況,清楚大概的定位。見了很多人只去了一家,聽他們忽悠了一下,說了幾個好學校就飄飄然簽了約,簽了才發現仲介不理人。我自己本身也是先去了三家仲介,每次去完回來都覺得魂不守舍,三觀受到了猛烈衝擊——要麼是仲介把我捧得太厲害了,說得好像簽了他們一定能上名牌;要麼是仲介把我貶得太厲害了,好像不跟他們簽約就申不上好學校了一樣。直到去了第四第五家仲介,我才慢慢瞭解到與仲介說話的水分,什麼話能信,什麼話聽聽就算了,也就此慢慢瞭解到自己的定位。

Step2:

確定要找仲介和申請的方向之後,上網查查自己的專業和夢校項目。就算是名牌大學也有很多水項目的,聽著名氣大,其實就是圈錢的。進去容易,但畢業出來找不到工作。仲介很容易拿這些項目迷惑你,去和仲介聊之前自己要對專業有個大致的瞭解,排名考前的項目有哪些,哪些是出了名的水項目。

Step3:

和仲介深入溝通後進行選擇。

和仲介溝通什麼?

1、自己的情況能申到什麼樣的學校?最差和最好分別是什麼?越具體越好

2、以前的案例中和我類似背景的同學都去了什麼學校?越詳細越好

3、帶我申請的人是誰?他的背景如何?他今年帶幾個人?定位到個人

4、給我寫/改文書的人是誰?是流水線嗎?能定位到個人嗎?(有些仲介雖然說得好聽,但據我所知還是流水線的文書團隊。個人覺得最好要定位到某個人,就是他,幫我寫文書,我要能直接和他對話,提出修改意見比較好)

5、其他比如有沒有內推啊,暑研啊巴拉巴拉的(個人覺得意義不大,資源多的仲介裡和你競爭的人也多呀)

最重要的就是確定選校list和文書。

我最需要的就是文書的寫作服務。雖然大部分時候我都是個甩手掌櫃,但是文書最馬虎不得。我並沒有扔一堆素材給他們就不管不顧了。我花了很長時間回顧自己的大學經歷,並和他們討論,從中提煉出關鍵點,自己想好了文書的邏輯線和框架,用中文說了大致意思,讓他們幫我用英文表達並填充完整。

我選擇他們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我明確知道是誰在幫我寫文書,他們幫我匹配了一個方向相似的前輩(雖然也沒有那麼相似……),在這個領域有一定學習工作經驗,能以更宏觀全面的角度理解這個領域。我能直接和他進行充分溝通。說實話我對自己的文書挺滿意的,至少中文版讓我覺得自信心爆棚,不錄我簡直天理難容(結果被啪啪打臉……)

其他嘛,CV和推薦信也弄得挺好的,幫我省了很多事(我根本就沒幹什麼事……)。當然了,他們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很多時候也很拖遝,需要我一遍遍去催。但是總體來說,不像很多師兄師姐申完之後都覺得沒必要找仲介,自己都能搞定;我申完之後覺得幸好找了個仲介,我自己咋搞定啊……(太弱了唄)

5. 仲介點評

這一點雖然為了避免廣告和其他不必要的麻煩,我不應該說,但是我又不得不說,因為對於這家仲介還是比較滿意的。是中青留學。它雖然是一家不那麼大眾的機構,也只是杭州本土的機構,但是我還是非常慶倖找到它。其實它的優點我在上面基本也都提到過了,我這邊再詳細說一下。

首先是顧問團隊,專業,經驗豐富,能夠根據我講的快速抓住我在哪裡有優勢哪裡薄弱需要加強。其次,在我的時間規劃上。雖然我自律性比較強,也有自己的規劃,但是也不得不說老師還是比較負責任,在必要時刻會提醒我需要準備什麼,也會在我空餘時間幫我輔導薄弱的地方或是來一場面試模擬,總體來說對我的能力提升很有幫助吧。還有文書,我之前也提了,我比較注重文書這塊,沒有全部撒手一股腦教給他們,我知道我應該聯繫誰來溝通我的文書寫作,並且最後出來的效果我挺滿意的。

申請季註定是兵荒馬亂壓力巨大的(其實,我自己倒還好 = =)調整好心態非常重要。不要怕來不及,我到十月才考完的GT,確定專業方向呢,也照樣過來了。申請遠沒有你們想像的那麼可怕。絕大部分人都可以拿到讓自己滿意的offer。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