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又一家共用單車公司停擺:北京辦公點人去樓空、HR售賣辦公傢俱

今日, 有小藍單車員工在某職場社交平臺發佈消息稱, 小藍單車宣佈解散, 拖欠員工工資繼續拖欠至2018年2月10日。

圖 / 脈脈截圖

而有消息顯示,

小藍單車HR昨天就已經開始在朋友圈售賣辦公傢俱, “95成新辦公傢俱, 時尚簡約, 出手轉讓。 ”

今日下午, 新京報記者實地探訪小藍單車位於望京的辦公地點時發現, 整個樓層已經空無一人, 辦公室內僅有幾位物業人員巡邏看管辦公物品。

一位元物業人員告訴記者, 今日13時左右小藍單車的辦公人員已經全部離開, 小藍單車員工可自行帶走個人物品。 但因小藍單車尚拖欠物業200多萬費用, 公司辦公用品需暫時交由物業負責看管。

一名小藍單車技術員工表示, 昨日還在公司正常上班, 今日早晨接到公司同事電話“來公司處理事情”, 發現公司員工都已離開, 並且也未有正式檔通知下發。 該員工證實, 公司運營部門大部分已經解散,

僅留下產品及技術部門的部分員工, 尚有一個半月公司未曾發放。 他透露技術團隊可能將由其他公司接手。

押金退費成死局, 退款無望

2016年11月, 智慧自行車創業公司“野獸騎行”孵化的小藍單車項目, 在今年1月, 獲得4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 黑洞資本領投、智慧星通跟投, 估值達到10億人民幣, 並進入北京市場。

小藍單車在投放運營市, 押金為99元, 今年下半年便提高至199元。 但其車輛體驗性較好, 受到不少用戶青睞。

但在9月份開始, 小藍單車開始爆出押金難退、客服電話打不通等難退。 對此, 10月20日, 小藍單車曾發佈公告稱, 用戶於2017年10月30日之前申請的退款, 將於2017年11月10日前退還完畢。

圖 / 網路

但在10月31日, 據《成都商報》報導, 小藍單車位於成都的辦公室已人去樓空, 3個維修點中2個被撤走、1個無人上班。

對此, 小藍單車創始人李剛僅否認了“人去樓空”一說, 稱之為“搞笑的謠傳”, 並未回應小藍單車目前的運營狀況以及押金難退問題。

“小藍單車倒閉”傳言卻愈演愈烈。 11月3日, 一組小藍單車辦公室被討債者掛橫幅、灑冥幣的圖片刷屏朋友圈。

圖 / 網路

儘管隨後小藍單車方面表示, 圖中辦公室並非其北京總部。 但到11月中旬, 小藍單車承諾的退款期限已過, 小藍單車APP中的退款資訊無故消失, “押金”一欄直接從“退款中”變成“未交押金”狀態等種種現象說明,

“倒閉”之說絕非空穴來風。

在今日下午新京報記者實地探訪中, 一名小藍單車員工告知記者, 使用者押金退款通道已經關閉, “我們本來想著今天一起把押金退了, 發現帳戶已經被封了, 就是有錢也退不了。 ”

傳小藍單車拖欠供應商6000萬貨款

除押金退款問題以外, 小藍單車員工還稱, 已經有多日未見過小藍單車的高層管理人員。 “上個月還能見到C總(胡宇沸, 小藍單車CTO)來公司, 這個月就再也沒見過。 ”而小藍單車創始人兼CEO李剛則一直未曾露面。 “他可能是在解決供應商方面的欠款, 因為我們跟供應商還欠了不少錢。 ”

在此之前, 就有自媒體人士曾在本月13號爆料稱, 小藍單車確實出現了嚴重的資金鏈問題, 拖欠供應商近6000萬貨款, 供應商都上門拉橫幅要債了。

圖 / 網路

到目前為止,交通運輸部等主管部門沒有制定針對共用單車監管的法律法規、規章制度,交通運輸部等10部門只是在全段時間發佈了一份缺乏強制性、約束力的《關於鼓勵和規範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指導意見》。而且,指導意見只是簡單規定,“在企業註冊地開立用戶押金、預付資金專用帳戶,實施專款專用,接受交通、金融等主管部門監管,防控用戶資金風險。企業應建立完善用戶押金退還制度,加快實現‘即租即押、即還即退’。”這就導致在實際中,共用單車平臺收取的押金完全在自身手中,怎麼用、用了多少,完全處於監管真空狀態。

押金難退衍生黃牛問題

由於多家共用單車存在退費難以及監管等問題,代退押金的“黃牛黨”隨之滋生。

昨日下午,新京報記者通過某二手交易平臺搜索“單車押金”等關鍵字後,發現了十餘條相關資訊。其中一名發佈者表示,其可以代退酷騎單車和小藍單車押金,“需要提供個人資料,退款時間大約2-4個工作日。”

新京報記者聯繫上該資訊發佈者,其表示,代退小藍單車押金需要支付“手續費”40元,酷騎單車則需120元,同時註冊帳號時所用的手機號、姓名、身份證照片均需提供。該發佈者表示,其開展代退“業務”已有兩個星期,昨日一天就接了11單,“還沒有聽說過不能退的”。對於代退押金的方法,該發佈者並未透露。

在多個“酷騎單車”用戶群中,也充斥著不少“黃牛黨”。據這些“黃牛黨”介紹,他們內部分工明確,有負責在網上“拉活”的,也有去現場排隊,申請退款的。

昨日18時許,黃牛小薇告訴新京報記者,她負責聯繫未退押金的用戶,用戶支付155元費用,並提供相關資訊後,她會轉達給在現場排隊的人員,再讓其幫忙退押金。

酷騎單車用戶丁先生表示,近期,他發現酷騎單車線上退款管道關閉,想要退押金,必須到北京酷騎單車總部,於是,他便想到在網上找“黃牛黨”代退。

在某二手交易平臺上,丁先生找到從事此“業務”的“黃牛”。按照要求,他向“黃牛”提供了手機帳號、身份證資訊,並支付了130元。三天后,其收到了酷騎(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押金退款298元。

也有網友反映,此前,自稱酷騎單車“內部人員”的網友稱,收80元可幫用戶代退押金,多名用戶付了錢後,發現被對方拉黑了。

編輯 | 王真真

內容整合自新京報、Bianews

本文為新京報每日旅遊新聞(ID:xjblvyou)內容

供應商都上門拉橫幅要債了。

圖 / 網路

到目前為止,交通運輸部等主管部門沒有制定針對共用單車監管的法律法規、規章制度,交通運輸部等10部門只是在全段時間發佈了一份缺乏強制性、約束力的《關於鼓勵和規範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指導意見》。而且,指導意見只是簡單規定,“在企業註冊地開立用戶押金、預付資金專用帳戶,實施專款專用,接受交通、金融等主管部門監管,防控用戶資金風險。企業應建立完善用戶押金退還制度,加快實現‘即租即押、即還即退’。”這就導致在實際中,共用單車平臺收取的押金完全在自身手中,怎麼用、用了多少,完全處於監管真空狀態。

押金難退衍生黃牛問題

由於多家共用單車存在退費難以及監管等問題,代退押金的“黃牛黨”隨之滋生。

昨日下午,新京報記者通過某二手交易平臺搜索“單車押金”等關鍵字後,發現了十餘條相關資訊。其中一名發佈者表示,其可以代退酷騎單車和小藍單車押金,“需要提供個人資料,退款時間大約2-4個工作日。”

新京報記者聯繫上該資訊發佈者,其表示,代退小藍單車押金需要支付“手續費”40元,酷騎單車則需120元,同時註冊帳號時所用的手機號、姓名、身份證照片均需提供。該發佈者表示,其開展代退“業務”已有兩個星期,昨日一天就接了11單,“還沒有聽說過不能退的”。對於代退押金的方法,該發佈者並未透露。

在多個“酷騎單車”用戶群中,也充斥著不少“黃牛黨”。據這些“黃牛黨”介紹,他們內部分工明確,有負責在網上“拉活”的,也有去現場排隊,申請退款的。

昨日18時許,黃牛小薇告訴新京報記者,她負責聯繫未退押金的用戶,用戶支付155元費用,並提供相關資訊後,她會轉達給在現場排隊的人員,再讓其幫忙退押金。

酷騎單車用戶丁先生表示,近期,他發現酷騎單車線上退款管道關閉,想要退押金,必須到北京酷騎單車總部,於是,他便想到在網上找“黃牛黨”代退。

在某二手交易平臺上,丁先生找到從事此“業務”的“黃牛”。按照要求,他向“黃牛”提供了手機帳號、身份證資訊,並支付了130元。三天后,其收到了酷騎(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押金退款298元。

也有網友反映,此前,自稱酷騎單車“內部人員”的網友稱,收80元可幫用戶代退押金,多名用戶付了錢後,發現被對方拉黑了。

編輯 | 王真真

內容整合自新京報、Bianews

本文為新京報每日旅遊新聞(ID:xjblvyou)內容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