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品牌LOGO設計師需要知道的十條方法論

品牌設計需求層次理論提出之後, 得到了很多同仁、朋友、客戶的好評, 也是一直用這樣的方法來指引我們在項目中的操作,

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但也有人說看了不知道怎麼去執行, 如何才能做到品牌設計需求理論中提出的識別需求、美感需求、應用需求、版權需求和創意需求, 有一種如魚得水的感覺, 讓專案有好的創意和很強的執行。

我認為在創意行業需要兩種能力:第一種能力就是編造概念的能力, 第二種能力就是賣稿的能力。 擁有了這兩種能力才是最有競爭力的, 這確實不是在短時間內可以做到的。 需要有很強的專案操作經驗, 對客戶本身和市場及消費者的理解, 才能具備以上的兩種能力。 在我們所操作的項目裡, 從項目啟動到最後的出品落地這個漫長的過程中, 總結出了品牌設計十條方法論。

方法一:瞭解項目背景, 溝通核心需求

新項目啟動了,

當我們進入到一個項目裡面的時候, 經常會忽略一個問題, 那就是了解專案的背景, 有設計師認為我沒必要去瞭解, 只要專案經理告訴該怎麼做就行了, 這樣的想法其實是有問題的。 如果把項目比作一個人, 那麼設計就是人身上穿的衣服, 只有知道人的具體身形, 我們才能量身定制出適合的服裝, 穿上才能得體, 所以一定要進行瞭解。

怎麼瞭解呢?專案又不是設計師去談的, 對客戶可以說是素未謀面, 沒有任何的資訊, 這時候可以找到專案經理進行溝通去瞭解客戶背景, 專案背景需要解決哪些問題, 公司的組織架構, 甚至可以瞭解下客戶的性別、哪裡人及客戶的年齡等。 雖然這些看上去是跟設計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但是可以為我們與客戶溝通的時候打下良好的基礎。

設計師一定要注重自己的個人形象, 如果自身形象很差, 穿的特別LOW, 還跟客戶談品牌, 談形象設計, 這不是扯淡嗎?也要注意禮儀等。 見到客戶時, 如果有人介紹要迅速記住客戶團隊配置及姓名, 不然後面會很尷尬。 如果沒人介紹要主動交換名片, 然後向客戶介紹清楚自己的公司, 職位及具體工作是什麼, 做過什麼成功的案例, 一一把自己介紹給客戶, 讓客戶感受到專業而產生好的印象和信任。 印象和信任很寶貴, 如果沒有了信任做任何事情都等於白搭。

然後聊聊專案中需要在品牌設計上解決的核心問題, 把提前準備好的設計調查問卷拿出來與客戶深度溝通,

之前設計上存在的問題, 哪些地方不太滿意, 哪些地方可以保留, 這時候需要我們說出一些品牌案例進行提示, 説明客戶理解來回答想要知道的問題。 全程應該做好筆記, 整理成會議紀要給專案組讓大家對此有所瞭解。

方法二:走出辦公室, 去市場尋找答案

設計師不能總待在辦公室, 在網上尋找資料, 完全依託於電腦。 這樣的觀念會影響項目的出品, 存在井底之蛙, 閉門造車的現象。 一個項目的出品跟市場緊密掛鉤, 因為我們服務的專案最終是要服務于消費者的, 所以應該走出辦公室, 去市場上尋找答案。

毛主席曾經說過:“沒有調研就沒有發言權”我覺得特別好, 完全可以用到我們項目中去,

要有赤腳醫生和貨擔郎一樣精神, 只有深入調研, 才能做出高品質的提案、從根源解決實質問題, 這也是我們的競爭力之一。 不管任何一個專案我們都會從調研開始, 根據專案實際情況需要展開網路調研, 座談會區域調研甚至全國調研。

調研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 做好調研提綱, 羅列需要瞭解哪些問題, 帶著問題出去, 才不會浪費時間, 沒有頭緒或者不知所云。

比如去終端看看專案的設計問題出在什麼地方, 競爭品牌是如何做的。 要想辦法進行拍攝, 回去之後拿出來大家再好好的仔細研究, 尋找我們專案的目標消費群體, 聊聊他們對品牌或者設計風格等方面的一些意見和建議。

方法三:整理調研資料,認真總結規律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好工作少不了整理,整理的目的是為後面創作做鋪墊。經過一段時間在市場上的調研,一定是帶著很多資料和想法回來的,需要整理調研資料,認真總結出規律,因為要創造出一個好設計,就需要進行徹底整理,把零碎的資訊和想法都整理出來,找出最重要的,再將其化為有形之物。

在整理的時候重新回顧一下調研過程,哪些問題還沒有瞭解徹底,哪些問題沒有得到解決,想辦法進行補救,這些調研資料都將作為我們後期創作時候的重要靈感,也是我們在與客戶提案時候強有力的證據。

方法四:收集參考資料,手繪創意雛形

經過一段時間調研,也總結出一些規律,可以上電腦做設計了嗎?答案是NO,應該進行收集參考資料,除了收集同行業的以外,更需要瞭解其他行業的,這是一個很不錯的方法。

好的創意是打破常規的,好的創意就是讓牛頭對上馬嘴。如果創意的時候只參考同行業,必然會受到限制,可能做不出好創意,或者出來的創意都與別人似曾相識,所以我們需要對其他行業進行資料收集,把其他行業的思維方式和表現手法嫁接過來。

手繪出創意雛形,手繪可以快速的把所有無形的思想通過手繪的方式表達出來,把手繪帶到創意會上去討論。這些手繪稿子可以作為設計花絮在提案檔裡展示給客戶。

方法五:開創意研討會,制定設計策略

創意研討會是解決問題的,並不是在會上臨時想方案,隨便說說而已。而且還要高效,不然就成了一群人坐在一起閒聊,既解決不了問題,還浪費大家時間。

提前把參會人員、時間、地點、主題都通知下去,有人主持,有人記錄。由主創人員把手繪的創意雛形拿出來進行創意的講解,然後再讓大家各抒己見,不管別人提什麼樣的想法和方案我們都應該洗耳恭聽,尊重別人的想法也是尊重自己,如果有疑問可以討論。

最忌諱的就是有人提出一個創意就直接否定別人的觀點甚至發生爭吵,因為創意會本身就是天馬行空,是一種非常感性的活動。如果這個時候去否定別人想法是不好的,第一沒有進行驗證怎麼知道就不行呢?第二對別人提的想法進行潑冷水會對創意會進行氛圍的干擾。

把所有的方案都討論完後,分類匯總。在分類裡進行篩選,制定設計策略,這是一個比較理性的行為。選出最適合客戶,能夠體現品牌定位,表達品牌主張同時又可執行,並且還有創意的方案。

方法六:嘗試多重表現,做到舉一反三

設計策略是設計的靈魂,每一個優秀的設計背後都是有策略、有故事的。如果只是單純的停留在表層的設計,是不能為專案解決問題,也經不起任何考驗。當然沒有好的表現,再好的設計策略也得不到實現,所以需要多重表現,做到舉一反三。

以品牌設計需求理論作為指引,參考手繪創意雛形,上電腦表現,留下表現過程便於調整。也要回過頭去看看前面所有的工作步驟,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不能完全憑藉過去的經驗來解決現在的問題,應該尋找更有效的方法。

方法七:對設計出品進行測試並且驗證

作品終於出爐了,自己創造的設計出品,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自己肯定特別有感情,怎麼看怎麼舒服簡直就是完美,挑不出任何的毛病,有一種馬上就想與客戶提案的衝動。有這樣的自信是好事情。至少滿足了創作的原則,在感動別人之前先感動自己。

但是我們也要進行測試並且驗證,聽聽別人怎麼說的,不管測試結果如何,都要認真記錄下來。如果都是好的結果一定會增強提案時候的自信心。而且這些測試投票結果可以用於提案現場,因為不管方案如何漂亮,在提案現場總會聽見一些質疑的聲音,這時候測試就擁有至高無上的話語權。

如果測試結果不一致,甚至有更好的想法,那為什麼不採納呢?因為這些想法很有可能客戶也會提出來,多聽聽別人的建議,少走彎路。然後在反復思考我們的方案該如何去優化和完善,保證最終出品沒有任何問題。

方法八:包裝客戶最關心的效果展示圖

如果我們把設計圖直接給客戶,很可能會因為客戶看不懂,而否定方案,所以應該對出品進行包裝、演繹讓客戶容易看懂。

出效果圖的時候,如果與客戶專案需求無關,就算做的再好客戶也沒有興趣。站在客戶的立場來考慮專案需要什麼,把客戶最關心的場景用效果圖的形式展現出來,用通俗易懂的言語進行描繪,把設計背景、設計理念、設計策略、設計說明等內容表達出來。

方法九:撰寫提案,多練習及提出假設

當所有的出品都已經完成了,撰寫設計提案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不是把方案直接往裡面一放就完事了,而是對整個設計案進行整體梳理。從封面、前言、目錄、市場分析、設計趨勢分析、現有設計分析、設計需求理論、設計策略、設計表現、創意說明等等形成一條線貫穿下去,具有很強的邏輯思維,環環相扣,讓誰看都一目了然。

接下來就是反復練習,讓專案成員來當客戶,類比提案。講解方案的時候應該先介紹自己,然後介紹今天提案的目的是什麼?內容是什麼?聲音洪亮,娓娓道來。

把方案講解清楚,然後讓大家來提出假設,針對問題回復提出者,這樣做的好處就是提升現場的反映速度和隨機應變的能力,防止在現場客戶提出問題來不知所措。

方法十:對出品打樣,面對面提案溝通

分享一個小故事,有一個賣瓷磚的銷售員通過自己的努力,不斷探索,在年終總結會上銷量排名第一,相比去年翻了一倍,成了當之無愧的冠軍,很多人都不理解他是怎麼做到的?

有同事就當眾向他請教,我每一次也特別努力的把品牌背景,產品功能等與客戶介紹的非常清楚,而且還向客戶承諾使用多少年,為什麼銷量還那麼差,並要求他公佈銷售秘訣。他說:“其實我沒有跟客戶介紹太多,反而準備一把小錘,當面敲瓷磚給客戶看。”

第二年他依然是銷售冠軍,全部人都驚呆了,大家都是按照他上次公佈的銷售方法去演示給客戶看的,為什麼今年他依然是第一呢?都認為他在說謊,沒有把真正的秘訣公佈出來。要求他公佈是用什麼絕招把產品賣給客戶的,他的回答讓在場的人都感到驚奇,去年我是用小錘把瓷磚敲給客戶看,而今年是我讓客戶親自拿著小錘敲瓷磚。

通過這個故事都明白為什麼要對出品進行打樣,而且做任何一件事情不能一成不變。因為電子稿是虛擬的,可以看見但是不能觸摸,所以感受也是不一樣的。就像做事一樣,說一千遍不如做一遍,讓客戶看見實物,事實勝於雄辯的時候方案自然就得到了採納。

最後一步非常重要,方案全部完成之後,不管客戶有多忙,都得想辦法約時間,不管客戶有多遠都應該當面去溝通。千萬別投機取巧直接把方案通過郵件形式發過去,發郵件只需要幾分鐘,但也可能會為此付出很大的代價。

我們從事的工作和其他行業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客戶看了檔之後如果看不懂,對方案留下不好的印象了,已經先入為主了。我們再次向客戶解釋的時候其實已經失去了本身的價值。

在當今社會發展的今天,民族品牌不斷崛起走向國際化市場,需要有很強的適應能力,適應不同國家,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平臺。設計必然是品牌背後強大的驅動力,對品牌設計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以上品牌設計十條方法論,是在專案操作中總結出來的方法論,與大家共勉!

方法三:整理調研資料,認真總結規律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好工作少不了整理,整理的目的是為後面創作做鋪墊。經過一段時間在市場上的調研,一定是帶著很多資料和想法回來的,需要整理調研資料,認真總結出規律,因為要創造出一個好設計,就需要進行徹底整理,把零碎的資訊和想法都整理出來,找出最重要的,再將其化為有形之物。

在整理的時候重新回顧一下調研過程,哪些問題還沒有瞭解徹底,哪些問題沒有得到解決,想辦法進行補救,這些調研資料都將作為我們後期創作時候的重要靈感,也是我們在與客戶提案時候強有力的證據。

方法四:收集參考資料,手繪創意雛形

經過一段時間調研,也總結出一些規律,可以上電腦做設計了嗎?答案是NO,應該進行收集參考資料,除了收集同行業的以外,更需要瞭解其他行業的,這是一個很不錯的方法。

好的創意是打破常規的,好的創意就是讓牛頭對上馬嘴。如果創意的時候只參考同行業,必然會受到限制,可能做不出好創意,或者出來的創意都與別人似曾相識,所以我們需要對其他行業進行資料收集,把其他行業的思維方式和表現手法嫁接過來。

手繪出創意雛形,手繪可以快速的把所有無形的思想通過手繪的方式表達出來,把手繪帶到創意會上去討論。這些手繪稿子可以作為設計花絮在提案檔裡展示給客戶。

方法五:開創意研討會,制定設計策略

創意研討會是解決問題的,並不是在會上臨時想方案,隨便說說而已。而且還要高效,不然就成了一群人坐在一起閒聊,既解決不了問題,還浪費大家時間。

提前把參會人員、時間、地點、主題都通知下去,有人主持,有人記錄。由主創人員把手繪的創意雛形拿出來進行創意的講解,然後再讓大家各抒己見,不管別人提什麼樣的想法和方案我們都應該洗耳恭聽,尊重別人的想法也是尊重自己,如果有疑問可以討論。

最忌諱的就是有人提出一個創意就直接否定別人的觀點甚至發生爭吵,因為創意會本身就是天馬行空,是一種非常感性的活動。如果這個時候去否定別人想法是不好的,第一沒有進行驗證怎麼知道就不行呢?第二對別人提的想法進行潑冷水會對創意會進行氛圍的干擾。

把所有的方案都討論完後,分類匯總。在分類裡進行篩選,制定設計策略,這是一個比較理性的行為。選出最適合客戶,能夠體現品牌定位,表達品牌主張同時又可執行,並且還有創意的方案。

方法六:嘗試多重表現,做到舉一反三

設計策略是設計的靈魂,每一個優秀的設計背後都是有策略、有故事的。如果只是單純的停留在表層的設計,是不能為專案解決問題,也經不起任何考驗。當然沒有好的表現,再好的設計策略也得不到實現,所以需要多重表現,做到舉一反三。

以品牌設計需求理論作為指引,參考手繪創意雛形,上電腦表現,留下表現過程便於調整。也要回過頭去看看前面所有的工作步驟,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不能完全憑藉過去的經驗來解決現在的問題,應該尋找更有效的方法。

方法七:對設計出品進行測試並且驗證

作品終於出爐了,自己創造的設計出品,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自己肯定特別有感情,怎麼看怎麼舒服簡直就是完美,挑不出任何的毛病,有一種馬上就想與客戶提案的衝動。有這樣的自信是好事情。至少滿足了創作的原則,在感動別人之前先感動自己。

但是我們也要進行測試並且驗證,聽聽別人怎麼說的,不管測試結果如何,都要認真記錄下來。如果都是好的結果一定會增強提案時候的自信心。而且這些測試投票結果可以用於提案現場,因為不管方案如何漂亮,在提案現場總會聽見一些質疑的聲音,這時候測試就擁有至高無上的話語權。

如果測試結果不一致,甚至有更好的想法,那為什麼不採納呢?因為這些想法很有可能客戶也會提出來,多聽聽別人的建議,少走彎路。然後在反復思考我們的方案該如何去優化和完善,保證最終出品沒有任何問題。

方法八:包裝客戶最關心的效果展示圖

如果我們把設計圖直接給客戶,很可能會因為客戶看不懂,而否定方案,所以應該對出品進行包裝、演繹讓客戶容易看懂。

出效果圖的時候,如果與客戶專案需求無關,就算做的再好客戶也沒有興趣。站在客戶的立場來考慮專案需要什麼,把客戶最關心的場景用效果圖的形式展現出來,用通俗易懂的言語進行描繪,把設計背景、設計理念、設計策略、設計說明等內容表達出來。

方法九:撰寫提案,多練習及提出假設

當所有的出品都已經完成了,撰寫設計提案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不是把方案直接往裡面一放就完事了,而是對整個設計案進行整體梳理。從封面、前言、目錄、市場分析、設計趨勢分析、現有設計分析、設計需求理論、設計策略、設計表現、創意說明等等形成一條線貫穿下去,具有很強的邏輯思維,環環相扣,讓誰看都一目了然。

接下來就是反復練習,讓專案成員來當客戶,類比提案。講解方案的時候應該先介紹自己,然後介紹今天提案的目的是什麼?內容是什麼?聲音洪亮,娓娓道來。

把方案講解清楚,然後讓大家來提出假設,針對問題回復提出者,這樣做的好處就是提升現場的反映速度和隨機應變的能力,防止在現場客戶提出問題來不知所措。

方法十:對出品打樣,面對面提案溝通

分享一個小故事,有一個賣瓷磚的銷售員通過自己的努力,不斷探索,在年終總結會上銷量排名第一,相比去年翻了一倍,成了當之無愧的冠軍,很多人都不理解他是怎麼做到的?

有同事就當眾向他請教,我每一次也特別努力的把品牌背景,產品功能等與客戶介紹的非常清楚,而且還向客戶承諾使用多少年,為什麼銷量還那麼差,並要求他公佈銷售秘訣。他說:“其實我沒有跟客戶介紹太多,反而準備一把小錘,當面敲瓷磚給客戶看。”

第二年他依然是銷售冠軍,全部人都驚呆了,大家都是按照他上次公佈的銷售方法去演示給客戶看的,為什麼今年他依然是第一呢?都認為他在說謊,沒有把真正的秘訣公佈出來。要求他公佈是用什麼絕招把產品賣給客戶的,他的回答讓在場的人都感到驚奇,去年我是用小錘把瓷磚敲給客戶看,而今年是我讓客戶親自拿著小錘敲瓷磚。

通過這個故事都明白為什麼要對出品進行打樣,而且做任何一件事情不能一成不變。因為電子稿是虛擬的,可以看見但是不能觸摸,所以感受也是不一樣的。就像做事一樣,說一千遍不如做一遍,讓客戶看見實物,事實勝於雄辯的時候方案自然就得到了採納。

最後一步非常重要,方案全部完成之後,不管客戶有多忙,都得想辦法約時間,不管客戶有多遠都應該當面去溝通。千萬別投機取巧直接把方案通過郵件形式發過去,發郵件只需要幾分鐘,但也可能會為此付出很大的代價。

我們從事的工作和其他行業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客戶看了檔之後如果看不懂,對方案留下不好的印象了,已經先入為主了。我們再次向客戶解釋的時候其實已經失去了本身的價值。

在當今社會發展的今天,民族品牌不斷崛起走向國際化市場,需要有很強的適應能力,適應不同國家,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平臺。設計必然是品牌背後強大的驅動力,對品牌設計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以上品牌設計十條方法論,是在專案操作中總結出來的方法論,與大家共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