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偷窺一下”|經歷“魔鬼周”的戰士們背囊裡都有什麼?

7天野外生存、晝夜連續實施、16小時的訓練課時、負重30千克的裝備、60多個課目的訓練……沒錯, 這就是武警“魔鬼周”極限訓練。 既然是“魔鬼”訓練就必定貼近實戰, 怎樣貼近實戰?那就是人裝的完美結合!對特戰人員來說, 用自身裝備滿足“走、打、吃、住、藏、管、保”的需要是必修課, 而行軍背囊中簡單實用的單兵裝具便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單兵多功能水囊:

特戰隊員的“行軍寶貝”

行軍背囊對於武警來說是必不可少的百寶箱

“緊急集合!”淩晨5:20, 特戰隊員開始了第1天的“魔鬼”極限訓練, 第1個課目是30千米長途行軍, 中間穿插10千米奔襲、5000米山地越野和500米的武裝泅渡。

開始的10多千米徒步行軍, 對特戰隊員而言只能算“熱身運動”, 隊員們從背囊中拿出壓縮乾糧開始補給。 接下來的10千米奔襲才是最難啃的“硬骨頭”, 隊員們手持一把95式自動步槍、負重30多千克的背囊, 奔襲是對體能和耐力的一大考驗,

步伐愈發艱難, 隊形逐漸淩亂, 許多隊員因缺乏水分而出現眩暈, 在最後的幾千米衝刺階段更是舉步維艱。

好在我們有“行軍寶貝”多功能水囊。 流汗缺鹽、體力透支、燥熱憋悶的時候, 隊員們及時汲取前期裝好的“生命鹽點”, 來緩解水分流失和體力消耗。 利用吸管小口汲取, 為身體充分吸收提供了極大幫助。

在500米的武裝泅渡中, 隊員們把水囊清空, 鼓足氣力吹飽水囊, 充當臨時救生圈浮在水面前行, 不但節省了體力消耗還避免了淹亡的“非戰鬥減員”。 小小的一個水囊放進背囊佔用空間小、重量極輕, 行軍中可以補水補給、入水時可充當救生衣、溫度高可以充當降溫袋、休息時可充當枕頭, 怪不得特戰隊員們稱它為“行軍寶貝”!

可折疊迷彩小帳篷:

野外露營的“溫暖空間”

背囊裡的帳篷為特戰人員野外生存提供保障

第3天魔鬼訓練, 連綿細雨不急不緩地持續著, 特戰隊員完成了山地潛伏偵察任務後開始了野外露營。 在導調組察看地形之後, 選定在一塊雜草叢生、地勢相對平坦、視野較為開闊的平地上展開了露營,

特戰隊員們卸下一天的疲憊, 從背囊中拿出一個1尺見方的迷彩硬包。

只見, 硬包一拉一提, 一個2米長、1米高左右的折疊迷彩帳篷順勢展開, 拉開魔術貼開口和拉鍊敞開“大門”, 將一塊薄薄的防潮墊平整貼在帳篷底部, 順勢從背囊內取出睡袋包, 將睡袋展開鋪在防潮墊上, 三五分鐘就完成了整個露營準備。

重量不足2.5千克的小帳篷內可容納睡袋、枕頭、防潮墊、簡易照明裝備、常用藥物等一系列露營常用物品。 參加過10多次“魔鬼周”極限訓練的特戰骨幹何英樹說道:“以前的帳篷布料一般, 帳篷內容易進水, 許多戰友會因天氣寒冷感冒、濕寒關節疼等常見問題造成‘非戰鬥減員’;現在裝備改進了,

小小的一個帳篷, 配備先進、設置合理, 為野外訓練、執行任務提供強有力的保障支撐, 這可真正實現了‘無憂機動’。 ”

多功能防毒面具:

作戰小組的必備之“攻堅利器”

掏出背囊中的防毒面具, 穿過毒氣地帶。

第5天, 據上級通報, 5名“暴恐分子”劫持人質往某城區逃竄,要求我部火速前往處置。接到命令後,特戰分隊迅速攜帶裝具登車趕往。

到達現地後,“暴恐分子”不時向特戰隊員投擲催淚彈,並在逃跑所經路段投放有毒氣體,阻止特戰隊員繼續前進,見狀,隊員們迅速從背囊裡取出防毒面具,採取利用牆角、石柱等遮蔽物遮擋和交替掩護方式,不停追擊,並與“暴恐分子”展開激烈對戰,最後,兩名被“擊斃”,三名“暴恐分子”劫持人質潛逃至居民樓。

2分鐘後,特戰隊員佩戴好防毒面具,5人一組穿過濃重的毒氣煙幕隱蔽接近“暴恐分子”,狙擊手利用防毒面具的呼氣通話裝置報告指揮員,已佔據有利位置,並借用防霧眼鏡精准指定目標,準備實施準確狙擊。

隨著指揮員一聲令下,狙擊手扣動扳機,匪首應聲倒地,其他匪徒驚慌失措相繼被捕,整個處置圓滿順利。特戰隊員卸下面具、清點裝備……據特戰隊員介紹,這款防毒面裝有防霧眼鏡、可通話裝置,面罩透光率將近90%,不但有防毒抗壓的效果,而且佩戴十分便捷。特戰隊員稱之為“攻堅利器”毫不誇張。

“魔鬼周”極限訓練的目的就在於提升特戰隊員們在複雜環境下的實戰化能力,小小的一個背囊就是他們的後勤補給庫,有效保證了任務的圓滿完成,這個背囊就是名副其實的特戰“百寶箱”。

本文刊於《中國國防報 軍事特刊》2017年3月31日7版,原標題為《“魔鬼周”:戰士背囊裡都有啥?》

作者:鐘景兵 李海德

編輯:張 鵬 董丹丹 火藝卉

值班:陳 利

5名“暴恐分子”劫持人質往某城區逃竄,要求我部火速前往處置。接到命令後,特戰分隊迅速攜帶裝具登車趕往。

到達現地後,“暴恐分子”不時向特戰隊員投擲催淚彈,並在逃跑所經路段投放有毒氣體,阻止特戰隊員繼續前進,見狀,隊員們迅速從背囊裡取出防毒面具,採取利用牆角、石柱等遮蔽物遮擋和交替掩護方式,不停追擊,並與“暴恐分子”展開激烈對戰,最後,兩名被“擊斃”,三名“暴恐分子”劫持人質潛逃至居民樓。

2分鐘後,特戰隊員佩戴好防毒面具,5人一組穿過濃重的毒氣煙幕隱蔽接近“暴恐分子”,狙擊手利用防毒面具的呼氣通話裝置報告指揮員,已佔據有利位置,並借用防霧眼鏡精准指定目標,準備實施準確狙擊。

隨著指揮員一聲令下,狙擊手扣動扳機,匪首應聲倒地,其他匪徒驚慌失措相繼被捕,整個處置圓滿順利。特戰隊員卸下面具、清點裝備……據特戰隊員介紹,這款防毒面裝有防霧眼鏡、可通話裝置,面罩透光率將近90%,不但有防毒抗壓的效果,而且佩戴十分便捷。特戰隊員稱之為“攻堅利器”毫不誇張。

“魔鬼周”極限訓練的目的就在於提升特戰隊員們在複雜環境下的實戰化能力,小小的一個背囊就是他們的後勤補給庫,有效保證了任務的圓滿完成,這個背囊就是名副其實的特戰“百寶箱”。

本文刊於《中國國防報 軍事特刊》2017年3月31日7版,原標題為《“魔鬼周”:戰士背囊裡都有啥?》

作者:鐘景兵 李海德

編輯:張 鵬 董丹丹 火藝卉

值班:陳 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