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咳嗽高發季節,這套咳嗽的小兒推拿方法,你學會了嗎

寒潮一來, 氣溫驟降。 很多寶寶一吹風一受寒就開始咳嗽。 一聲聲咳咳咳就像重錘一樣錘在所有家人的心裡, 讓大家憂心忡忡。

大家先學會下面這套推拿手法, 這是任何咳嗽都能用的推拿方法。 非常好用。 不管你學沒學過推拿, 都可以直接用。 推的時候, 只要記得力道不要太重就可以了。 因為寶寶小, 穴位淺表, 所以大致位置對, 就有效果。

主要是以下四個手法:

分推肩胛骨:從肩膀中間的肩井穴開始, 沿著肩胛骨內側緣, 從上往下、從兩邊往中間再往兩側做分推。 推的時候手要沿著肩胛骨的骨頭邊緣走, 手指要稍微用些力。

這個手法相對比較累, 做5-10次左右如果手酸了, 就換按揉肺腧+上下擦肺腧。

肺腧位於脊椎第三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

用分推肩胛骨從上往下, 推到兩塊肩胛骨最接近的地方, 從兩側往中間推, 摸到一個凹陷的地方就是肺腧。

如果擔心自己位置找的不准, 就可以再沿著脊椎摸一摸, 從大椎往下摸三個棘突, 再往旁邊開1.5寸也就是兩個手指併攏的寬度, 就是肺腧的位置。 因為孩子的身體小, 穴位緊湊, 大致位置差不多就都能刺激到。

肺腧是肺的樞紐, 對肺經及呼吸道方面的疾病有非常重要的功效。 你可以揉, 也可以用上下擦的方法, 多次反復擦, 擦1-2分鐘, 再做5-10次分推肩胛骨, 這樣效果更顯著, 分推肩胛骨會經過肩井、風門、肺腧等重要的肺部大穴, 上下擦肺腧和按揉肺腧則是刺激肺經, 寶寶咳嗽時, 堅持這兩個手法, 對肺的疏通非常有效。

除了這兩個手法, 還需要配合做按揉膻中。

膻中穴在體前正中線, 兩個乳頭連線的中點處。 這個穴位是氣之匯穴, 也就是氣都彙集到這裡。 按揉膻中對理氣效果特別好, 可以處理咳嗽、氣喘、氣短、咳喘病等症狀。

寶寶咳嗽時, 除了做背部的手法,

更應該多做按揉膻中。 按揉膻中的方法和按揉肺腧一樣, 可以一邊按揉, 一邊上下反復擦, 咳得厲害的時候多擦這個穴位, 止咳效果很好。

按揉天突。

天突位於胸骨上窩的正中處, 用拇指或中指按揉3-5分鐘。 寶寶咳嗽時, 痰音比較靠上, 或者嗓子有痰, 嗓子嘶啞, 咽喉癢痛時都可以用按揉這個穴。按的時候著力點在鎖骨窩的骨緣上,而不是往咽喉的方向用力。

任何咳嗽,都可以用這套方法。

對症處理,更能快速止咳

接著再對應進行處理。

1、如果寶寶是氣候變化引起的咳嗽,基本上只要用上面的方法,再加上對應的保暖,不讓寶寶突然吹風或受寒,寶寶就能自動好轉。

2、如果寶寶是肺熱咳嗽要馬上在處理咳嗽的同時,把肺熱的源頭消除。一般主要是清肺經

清心經

清肝經

如果肺熱特別重,可以加上清天河水。

肺熱咳嗽的食療可以用寒涼的枇杷露、秋梨膏、梨水等。但如果寶寶只有咳嗽,沒有痰,你判斷不准的話,這些食療方就先不要用。可以根據後面我關於受寒咳嗽的對症來判斷處理。

3、如果寶寶是積食性咳嗽,則需要在止咳基礎手法基礎上,加上處理積食的手法:清胃經、掐四縫、按揉板門、運內八卦。

還可以加上幫助消化,促進腸道蠕動的手法:按揉中脘

順時針摩腹

積食性咳嗽最好的食療是:白芝麻冰糖水。一小把生的白芝麻,加一小塊冰糖,然後用開水沖泡,放溫後給寶寶喝。注意是生的白芝麻,不用煮,只要開水沖泡即可。冰糖如果放得太多太甜,可以多加一些水稀釋。給寶寶喝水就可以了,不用吃芝麻。

肺熱咳嗽和積食性咳嗽都要嚴格控制飲食,以清淡的食物為主。很多媽媽一聽清淡飲食,就天天給寶寶喝粥,有的天天白米粥,有的小米粥,白菜粥、南瓜粥……,除此以外什麼也沒有。這樣的飲食是清淡,但沒有營養啊!沒有營養怎麼提升正氣怎麼止咳呢?

所以清淡的飲食不等於天天喝粥!清淡飲食是以各種營養豐富、品種豐富的蔬菜為主,豆類、根莖類、菌菇類、綠葉蔬菜、薯芋類等都可以讓寶寶吃。這些蔬菜類的都是腸胃容易消化的食物,也更容易讓寶寶消除積食。

4、如果寶寶是受寒咳嗽,因為受寒咳嗽有不同的發展階段,所以我特別重點給大家詳細解釋一下受寒咳嗽的處理方法。

陰虛受寒咳嗽的分階段對症處理辦法

陰虛受寒咳嗽與受寒感冒一樣,在剛剛開始的時候,主要要把寒散掉。

我們要在咳嗽的基本手法基礎上加上溫陽散寒的手法。

溫陽發汗的推拿手法主要是:

推三關、按揉外勞宮、按揉二扇門,掐心經、工字擦背。基本在剛剛咳嗽時,汗不會太重,每個穴位做150-200次即可。

如果寶寶是受寒,食療一定不要用錯,你可以給寶寶喝陳皮水、蘇葉水,或者吃烤橘子、蘿蔔水。在受寒咳嗽剛開始的時候,只要寒散掉,咳嗽就會消除。

當咳嗽有痰出現時,就要加上化痰手法

一般在咳嗽1-2天后,寶寶開始有痰出現,剛開始的痰基本都是清洗痰或者白色的泡沫痰。這個時候,要在咳嗽基本手法的基礎上加上化痰手法。

具體手法是:

運內八卦

按揉掌小橫紋

按揉中脘

分推膻中

分推腹陰陽

按揉豐隆。

如果寶寶清稀痰特別多,可以艾灸肺腧、豐隆和足三裡。如果寶寶有明顯的痰音,但是痰又吐不出來,這個化痰手法就能有效把痰往外引。

你還可以在這套手法基礎上,配合拍痰手法。讓寶寶趴著,呈現臀部高,頭部低的姿勢,媽媽手呈空心掌裝,從腰臀部一點一點以適中的力度往上拍,這個方法能幫助小寶寶把痰往外引。

還可以按揉肋骨,順著寶寶的肋骨一根一根輕緩地往下摸,摸到有疙裡疙瘩的地方稍作停留,用指腹揉一揉,這些地方往往也是儲留痰液的地方。

這個階段,寒雖然開始往裡走,但還沒有化為熱,所以食療方的配合上,依然需要用驅寒的方法。可以給寶寶吃鹽蒸柳丁、大蒜水或花椒燉梨。

如果寶寶咳嗽前愛吃霜淇淋、喝冷飲,看看他的舌頭有舌體胖大,或是有其他典型濕氣重的症狀,給寶寶喝蒸大蒜水止咳有效。

花椒燉梨也適合這個階段,花椒性熱,味辛,花椒燉梨既有花椒的熱性,又具有梨的涼性,能把二者的優勢結合起來,梨的涼性被花椒的熱性控制住了,而梨潤肺止咳的功效則被發揮到極致。

只是大蒜水和花椒燉梨的味道都比較偏辣,寶寶不一定能接受哦!2歲以下的寶寶不要用這兩個食療方。

如果出現咳喘,華佗夾脊一定要學會

有痰出現後,痰液會淤積在氣管,寶寶本身氣管管徑就狹窄,痰液淤堵後,會出現呼吸不暢,有的寶寶會出現“咻~咻~的哮鳴音,或是呼吸急促,這是典型的咳喘。

小兒推拿的化痰平喘的手法對於止喘效果特別好。我有好些學生之前都是一咳就喘,用了這套手法後,沒有做霧化寶寶的哮喘也止住了。如果家裡有哮喘的寶寶媽媽一定要掌握這套止喘的手法。

具體做法是:

華佗夾脊20-30分鐘,用食、中指指腹從頸部開始沿脊柱兩側,邊推邊揉。推揉時能明顯摸到孩子的脊柱。這個穴位一般寶寶都願意配合,可以多推一會,從上往下推。

逆運內八卦10分鐘

按揉足三裡5-10分鐘

這幾個都是平喘的大穴,尤其華佗夾脊和逆運內八卦,簡直是立竿見影的起到效果。

當寶寶不再是清稀痰

當寶寶不再是清稀痰,吐的痰清黃交織,有時候一圈清稀痰中央包裹著一點點黃膿痰。這就進入了寒熱交替的階段。

有些寶寶雖然有痰但是咳不出來。這個時候媽媽可以看看他的鼻涕,如果鼻涕一會清,一會黃,就是外寒裡熱。

這個時候要一邊清熱,一邊滋陰。清熱用前面肺熱咳嗽時我介紹的清熱手法即可。

與此同時,要開始滋陰。

陰陽平衡手法要堅持做,具體手法為:

推三關300次,退六腑100次;

推三關100次,退六腑300次;

推三關100次,退六腑100次。這是一套手法,全部做完一遍算一次。

其餘還有按揉二馬穴、按揉內勞宮、按揉外勞宮、按揉足三裡,按揉太溪,從上往下捏脊。

有些媽媽判斷不出寶寶到底處於哪個階段,那麼你都可以在咳嗽基礎上配合陰陽平衡的手法,效果都非常明顯。

如果這個階段沒及時處理,寶寶就會發展成氣管炎、肺炎等。咳嗽異常頻繁,有的寶寶三五分鐘咳一次,咳嗽聲音明顯變深,好像是從胸腔發出來的。這個時候的痰主要是黃綠痰或者黃膿痰。

那些陰虛嚴重的寶寶,會更快發展到這個階段。所以這個階段的處理重點是滋陰潤肺。滋陰手法每天做三次。還需要大量做清熱手法。

當有熱出現時,就可以喝枇杷露、川貝燉梨,秋梨膏,或者喝中成藥複方竹瀝口服液。魚腥草、金銀花、枇杷葉等煮水喝也可以。

當寶寶只剩幾聲殘餘的咳嗽時

一般到咳嗽最後階段,寶寶只剩幾聲咳嗽,通常會早上起床時咳幾聲,去外面跑一跑,氣管受刺激時咳幾聲,有些寶寶會習慣性咳幾嗓子。

這是咳嗽快好時的表現,這也是很多正氣不足寶寶的主要咳嗽類型。

這個階段最需要做的是:大力補脾,因為脾不足,所以殘餘的咳嗽身體沒有精力趕走,會久治不愈。當脾胃正氣充足時,咳嗽自然就會自愈。

所以咳嗽最後階段,媽媽的推拿手法要調整為補脾手法,具體操作手法為:

補脾經、補肺經、補腎經、按揉中脘、捏脊、按揉足三裡,按揉腎俞。

補脾經,補腎經要多做,可以做到800次左右,其他手法做到300-500次。

這個階段可以讓寶寶喝一些山藥水。一般3歲以下的寶寶,用6克幹山藥煮水,3歲以上的寶寶,用15克幹山藥煮水。還可以在山藥水里加牛蒡子,止咳效果會更好。

不管任何類型的咳嗽,大家都要做到嚴控飲食哦,尤其糖、蛋糕、飲料、炸雞炸薯條、披薩等一定要禁止給寶寶吃!

另外要特別提醒大家的是,處理咳嗽一定要耐心,有時候,就是要1-2周的時間才能好,大家一定要耐心哦!

咽喉癢痛時都可以用按揉這個穴。按的時候著力點在鎖骨窩的骨緣上,而不是往咽喉的方向用力。

任何咳嗽,都可以用這套方法。

對症處理,更能快速止咳

接著再對應進行處理。

1、如果寶寶是氣候變化引起的咳嗽,基本上只要用上面的方法,再加上對應的保暖,不讓寶寶突然吹風或受寒,寶寶就能自動好轉。

2、如果寶寶是肺熱咳嗽要馬上在處理咳嗽的同時,把肺熱的源頭消除。一般主要是清肺經

清心經

清肝經

如果肺熱特別重,可以加上清天河水。

肺熱咳嗽的食療可以用寒涼的枇杷露、秋梨膏、梨水等。但如果寶寶只有咳嗽,沒有痰,你判斷不准的話,這些食療方就先不要用。可以根據後面我關於受寒咳嗽的對症來判斷處理。

3、如果寶寶是積食性咳嗽,則需要在止咳基礎手法基礎上,加上處理積食的手法:清胃經、掐四縫、按揉板門、運內八卦。

還可以加上幫助消化,促進腸道蠕動的手法:按揉中脘

順時針摩腹

積食性咳嗽最好的食療是:白芝麻冰糖水。一小把生的白芝麻,加一小塊冰糖,然後用開水沖泡,放溫後給寶寶喝。注意是生的白芝麻,不用煮,只要開水沖泡即可。冰糖如果放得太多太甜,可以多加一些水稀釋。給寶寶喝水就可以了,不用吃芝麻。

肺熱咳嗽和積食性咳嗽都要嚴格控制飲食,以清淡的食物為主。很多媽媽一聽清淡飲食,就天天給寶寶喝粥,有的天天白米粥,有的小米粥,白菜粥、南瓜粥……,除此以外什麼也沒有。這樣的飲食是清淡,但沒有營養啊!沒有營養怎麼提升正氣怎麼止咳呢?

所以清淡的飲食不等於天天喝粥!清淡飲食是以各種營養豐富、品種豐富的蔬菜為主,豆類、根莖類、菌菇類、綠葉蔬菜、薯芋類等都可以讓寶寶吃。這些蔬菜類的都是腸胃容易消化的食物,也更容易讓寶寶消除積食。

4、如果寶寶是受寒咳嗽,因為受寒咳嗽有不同的發展階段,所以我特別重點給大家詳細解釋一下受寒咳嗽的處理方法。

陰虛受寒咳嗽的分階段對症處理辦法

陰虛受寒咳嗽與受寒感冒一樣,在剛剛開始的時候,主要要把寒散掉。

我們要在咳嗽的基本手法基礎上加上溫陽散寒的手法。

溫陽發汗的推拿手法主要是:

推三關、按揉外勞宮、按揉二扇門,掐心經、工字擦背。基本在剛剛咳嗽時,汗不會太重,每個穴位做150-200次即可。

如果寶寶是受寒,食療一定不要用錯,你可以給寶寶喝陳皮水、蘇葉水,或者吃烤橘子、蘿蔔水。在受寒咳嗽剛開始的時候,只要寒散掉,咳嗽就會消除。

當咳嗽有痰出現時,就要加上化痰手法

一般在咳嗽1-2天后,寶寶開始有痰出現,剛開始的痰基本都是清洗痰或者白色的泡沫痰。這個時候,要在咳嗽基本手法的基礎上加上化痰手法。

具體手法是:

運內八卦

按揉掌小橫紋

按揉中脘

分推膻中

分推腹陰陽

按揉豐隆。

如果寶寶清稀痰特別多,可以艾灸肺腧、豐隆和足三裡。如果寶寶有明顯的痰音,但是痰又吐不出來,這個化痰手法就能有效把痰往外引。

你還可以在這套手法基礎上,配合拍痰手法。讓寶寶趴著,呈現臀部高,頭部低的姿勢,媽媽手呈空心掌裝,從腰臀部一點一點以適中的力度往上拍,這個方法能幫助小寶寶把痰往外引。

還可以按揉肋骨,順著寶寶的肋骨一根一根輕緩地往下摸,摸到有疙裡疙瘩的地方稍作停留,用指腹揉一揉,這些地方往往也是儲留痰液的地方。

這個階段,寒雖然開始往裡走,但還沒有化為熱,所以食療方的配合上,依然需要用驅寒的方法。可以給寶寶吃鹽蒸柳丁、大蒜水或花椒燉梨。

如果寶寶咳嗽前愛吃霜淇淋、喝冷飲,看看他的舌頭有舌體胖大,或是有其他典型濕氣重的症狀,給寶寶喝蒸大蒜水止咳有效。

花椒燉梨也適合這個階段,花椒性熱,味辛,花椒燉梨既有花椒的熱性,又具有梨的涼性,能把二者的優勢結合起來,梨的涼性被花椒的熱性控制住了,而梨潤肺止咳的功效則被發揮到極致。

只是大蒜水和花椒燉梨的味道都比較偏辣,寶寶不一定能接受哦!2歲以下的寶寶不要用這兩個食療方。

如果出現咳喘,華佗夾脊一定要學會

有痰出現後,痰液會淤積在氣管,寶寶本身氣管管徑就狹窄,痰液淤堵後,會出現呼吸不暢,有的寶寶會出現“咻~咻~的哮鳴音,或是呼吸急促,這是典型的咳喘。

小兒推拿的化痰平喘的手法對於止喘效果特別好。我有好些學生之前都是一咳就喘,用了這套手法後,沒有做霧化寶寶的哮喘也止住了。如果家裡有哮喘的寶寶媽媽一定要掌握這套止喘的手法。

具體做法是:

華佗夾脊20-30分鐘,用食、中指指腹從頸部開始沿脊柱兩側,邊推邊揉。推揉時能明顯摸到孩子的脊柱。這個穴位一般寶寶都願意配合,可以多推一會,從上往下推。

逆運內八卦10分鐘

按揉足三裡5-10分鐘

這幾個都是平喘的大穴,尤其華佗夾脊和逆運內八卦,簡直是立竿見影的起到效果。

當寶寶不再是清稀痰

當寶寶不再是清稀痰,吐的痰清黃交織,有時候一圈清稀痰中央包裹著一點點黃膿痰。這就進入了寒熱交替的階段。

有些寶寶雖然有痰但是咳不出來。這個時候媽媽可以看看他的鼻涕,如果鼻涕一會清,一會黃,就是外寒裡熱。

這個時候要一邊清熱,一邊滋陰。清熱用前面肺熱咳嗽時我介紹的清熱手法即可。

與此同時,要開始滋陰。

陰陽平衡手法要堅持做,具體手法為:

推三關300次,退六腑100次;

推三關100次,退六腑300次;

推三關100次,退六腑100次。這是一套手法,全部做完一遍算一次。

其餘還有按揉二馬穴、按揉內勞宮、按揉外勞宮、按揉足三裡,按揉太溪,從上往下捏脊。

有些媽媽判斷不出寶寶到底處於哪個階段,那麼你都可以在咳嗽基礎上配合陰陽平衡的手法,效果都非常明顯。

如果這個階段沒及時處理,寶寶就會發展成氣管炎、肺炎等。咳嗽異常頻繁,有的寶寶三五分鐘咳一次,咳嗽聲音明顯變深,好像是從胸腔發出來的。這個時候的痰主要是黃綠痰或者黃膿痰。

那些陰虛嚴重的寶寶,會更快發展到這個階段。所以這個階段的處理重點是滋陰潤肺。滋陰手法每天做三次。還需要大量做清熱手法。

當有熱出現時,就可以喝枇杷露、川貝燉梨,秋梨膏,或者喝中成藥複方竹瀝口服液。魚腥草、金銀花、枇杷葉等煮水喝也可以。

當寶寶只剩幾聲殘餘的咳嗽時

一般到咳嗽最後階段,寶寶只剩幾聲咳嗽,通常會早上起床時咳幾聲,去外面跑一跑,氣管受刺激時咳幾聲,有些寶寶會習慣性咳幾嗓子。

這是咳嗽快好時的表現,這也是很多正氣不足寶寶的主要咳嗽類型。

這個階段最需要做的是:大力補脾,因為脾不足,所以殘餘的咳嗽身體沒有精力趕走,會久治不愈。當脾胃正氣充足時,咳嗽自然就會自愈。

所以咳嗽最後階段,媽媽的推拿手法要調整為補脾手法,具體操作手法為:

補脾經、補肺經、補腎經、按揉中脘、捏脊、按揉足三裡,按揉腎俞。

補脾經,補腎經要多做,可以做到800次左右,其他手法做到300-500次。

這個階段可以讓寶寶喝一些山藥水。一般3歲以下的寶寶,用6克幹山藥煮水,3歲以上的寶寶,用15克幹山藥煮水。還可以在山藥水里加牛蒡子,止咳效果會更好。

不管任何類型的咳嗽,大家都要做到嚴控飲食哦,尤其糖、蛋糕、飲料、炸雞炸薯條、披薩等一定要禁止給寶寶吃!

另外要特別提醒大家的是,處理咳嗽一定要耐心,有時候,就是要1-2周的時間才能好,大家一定要耐心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