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重讀脾胃論之肝克脾會生病,如果肝不克脾會出現什麼情況?

一次給留學生講課, 課中有一個學生問道, 我的脈玄, 是不是要吃點柴胡劑。 然後, 我幫她看了一下脈, 其實脈象根本不玄, 只是稍微有點力, 這種情況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是常見的。

春天升浮

肝膽升浮之氣很重要

李東垣說:《六節髒象論》雲: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者, 倉廩之本, 榮之居也。 名曰器, 能化糟粕, 轉味而入出者也。 其華在唇四白, 其充在肌, 其味甘, 其色黃。 此至陰之類, 通於土氣, 凡十一髒, 皆取決於膽也。 膽者, 少陽春生之氣, 春氣升則萬化安。 故膽氣春升, 則餘髒從之;膽氣不升, 則飧泄腸澼, 不一而起矣。

基於這種認識, 李東垣在治療脾胃虛弱的時候, 每每會在方中加入柴胡、升麻之類的藥物, 助膽氣, 從而使人體一身之氣升而不已。 在補脾胃的時候, 如果只用補氣之藥, 很多時候並不是非常管用, 而加入一些理氣的藥之後, 療效可以非常明顯地提高,

這是為何?其實, 六腑的作用就是傳化物而不藏, 所以在攝入相當部分的食物之後, 如果不把濁的排出, 人體就會負荷不起, 所以必須降濁。 如果沒有升提之氣, 很多水穀精微也不能達到頭部, 不能被充分利用, 此時也是浪費, 這是肝膽升提就非常重要了。

土要疏, 才有料

肝克脾, 最重要的是疏土

中醫五行, 大家一看到克, 就會很自然的想到疾病, 比如肝克脾則相應地出現脾胃病, 脾克腎則相應地想到腎病, 實則不然。 如果沒有木疏土, 則土會板實不靈, 中國古人所謂的稼穡, 其實一個最重要的環節就是翻土, 或者說疏土。 在五行的關係中, 疏土其實就是木土之間的關係, 只有木土之間和諧了, 也就是說木克土, 肝克脾, 這時才會是肝的疏泄功能和脾的運化功能同時正常, 在脈象上則表現為脈和緩有力, 但有點玄象。

肝不疏脾, 會是什麼結果?

五行之間

在肝脾不和的案例中, 絕大多數都是以肝脾不和, 肝木旺盛克制脾土太過, 所以會有腹痛、腹瀉等情況出現, 這時絕大多數的脈象都是玄脈。 這時肝木疏泄太過引起的, 還有一種情況則是肝木疏泄不及, 導致脾的運化功能不能正常發揮, 所以此時就不僅僅是補脾胃了, 還需要疏肝。

因為肝木的疏泄其實是人體的一股力量, 當疏泄不夠的時候, 人就自然沒有力量了,

這就是《黃帝內經》所謂的“肝為疲極之本”。 當肝疏泄不及的時候, 就表現出了脾胃病的本脈, 所謂的“緩”脈, 此時人表現為無力, 對於男人來說就會陽痿。

所以李東垣說“胃為十二經之海, 十二經皆稟血氣, 滋養於身, 脾受胃之稟, 行其氣血也。 脾胃既虛, 十二經之邪, 不一而出。 假令不能食而肌肉削, 乃本病也。 其右關脈緩而弱, 本脈也。 ”當肝不疏脾土的時候, 開始出現胸悶、四肢無力、運化不起等等情況。

最近時間出現的很多疾病, 比如感冒很難治療, 其實根本原因就是在於肝不克脾, 出現了內傷, 所以往往在藥方中加點黃芪、黨參助一下生髮之氣, 便可獲得療效。

慶餘閣系列

從零開始學原汁原味中醫,歡迎品讀慶餘閣出品《學中醫,用中醫》,具體內容歡迎點擊瞭解更多!

慶餘閣系列

從零開始學原汁原味中醫,歡迎品讀慶餘閣出品《學中醫,用中醫》,具體內容歡迎點擊瞭解更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