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大學生上課睡覺就該失業?大學生:這樣的課不睡都對不起自己!

包分配制度廢除之後大學不再是鐵飯碗, 學生畢業要自己找工作按理來說學習的積極性應該大大增加, 然而事實是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一年不如一年, 上課睡覺玩手機, 老師講老師的自己玩自己的, 期末六十分萬歲, 多一分浪費。 難怪人民曰報痛批大學生:不失業都天理難容。

大學生的積極性到底去哪裡了?上課睡覺是大學生不對但是完全是大學生的責任嗎?學校、老師是否也應該反思一下呢?

大學的課程設置

大學的課程主要分為專業課和公共(通識)課, 專業課和公共課都又分為選修和必修兩種, 不同的課程學生和老師的重視程度不同:最為重視的是專業必修課其次是專業選修最後的是公共必修課。 因此學生在上不同課程時候發認真程度也會不同。

大學的考試方式

如今幾乎所有的大學都實行學分制和過程性評價, 期末考試只是最終成績的一部分, 期末考試又分為考試和考察。 過程性評價中的“平時分”大多為人情分關係分和老師走得越近分越高, 一般不會太低。 學生在期末無需考多少分就能通過, 拿到學分。 學習積極性大大下降。 

學校對成績的要求

幾乎所有的大學都會對學生的掛科率有要求, 掛科率太高老師都會被問責, 以至於部分老師在考試之前劃重點甚至透題。 一些平時好好學習的同學在期末考試的時候甚至不如平時不學的人分高, 學習積極性受挫。 難怪有人戲稱大學是十六周的幼稚園和兩周的高三。

老師的“懶散”和對未來的迷茫

大學裡的部分老師科研為重教學卻不放在心上, 講課所用的課件是用了很多年了, 部分知識已經和課本脫節。 再加上大部分的學生畢業之後都會從事與專業無關的工作, 不知課本知識的用處, 學習積極性當然也會下降。

雖說學校和老師也有責任但是最主要的還是大學生, 畢竟將來要步入社會的是大學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