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溥儀幾乎散盡珍寶,但唯獨珍藏這一件,無償上交國家後成鎮館之寶

從中國古代王朝來看, 最後一個王朝清朝絕對是一個喜歡搜集天下珍寶的朝代。 從康熙開始, 就有意識的搜集天下珍寶, 尤其是乾隆, 因為對漢文化的崇拜, 因此對於中國古代各種字畫、印章、書籍、古玩、陶瓷等是尤其熱衷。 在乾隆一生中搜集的珍寶高達幾十萬件, 而且件件都是珍品, 價值連城。

後來到了慈禧, 那也是個珍寶狂人, 尤其喜歡玉器, 珍珠瑪瑙, 夜明珠等等, 可以說, 整個清朝皇帝幾乎將天下無價珍寶一掃而空。 最輝煌的圓明園就是這個基礎上建立的, 裡面的珍寶堪稱中國古代文化文物的寶庫, 所收藏的珍寶不計其數。 而英法聯軍打進北京, 一搶而空, 更是一把火燒了個精光。

但是, 當時紫禁城珍寶仍是很多, 即使到了溥儀時代, 珍寶歷經百年搶掠, 還剩下很多間珍寶房。 在溥儀時代, 太監點燃一座珍寶坊, 最後無法統計燒了多少珍寶, 但是燒剩下的金銀殘渣有十幾萬斤, 可見這個數量。 即使這樣, 溥儀在後期的生活中, 通過不斷變賣珍寶, 小日子也是過的十分滋潤。

在1924年, 被從皇宮趕出來後, 也隨身攜帶了幾箱子無價之寶, 都是體積小但值錢的寶貝, 主要是古代著名的字畫真跡, 還有一些重要文物。 此後, 無論在天津, 還是去了東北, 其一路不知道散了多少珍寶, 而且在長春還建了一個珍寶房, 雖然最後被搶, 但是, 足以可見珍寶的數量。

溥儀到後期, 沒錢就賣珍寶, 屬下立功沒東西賞賜也用珍寶。 甚至二戰後被抓到蘇聯, 也不斷用珍寶收買士兵守衛。 總結來看, 溥儀這一路, 可謂是一路散寶, 這對中華來說是難以挽回的損失。 但是, 溥儀雖然對珍寶不愛惜, 到處散, 但是有一樣珍寶他從不示人, 而且一直貼身攜帶, 直到最後。

這件珍寶就是著名的乾隆“田黃三連印章”, 這個是乾隆最喜歡的印章, 也是乾隆一生唯一的田黃三連印章, 由兩枚方形印章和一枚橢圓形印章組成。 而乾隆皇帝是大清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同時也是所謂康乾盛世的創造者, 因此溥儀從小就崇拜乾隆, 以其為榜樣, 振興大清。

而這田黃三連印章,那是最為珍貴的珍寶,價值無法用金錢來衡量。而溥儀一直隨身攜帶,直到回國在撫順接受改造後,才將這無償上交國家,歸入故宮。在當時,這珍寶上交的時候,當即成為故宮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即使到現在依然如此,禁止對外展出。如果說溥儀做的對的事不多,但是這件絕對是貢獻,為中國留下珍寶。

探究歷史真相,發現背後故事!對待歷史,必須較真!更多精彩請關注【歷史真相背後】

而這田黃三連印章,那是最為珍貴的珍寶,價值無法用金錢來衡量。而溥儀一直隨身攜帶,直到回國在撫順接受改造後,才將這無償上交國家,歸入故宮。在當時,這珍寶上交的時候,當即成為故宮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即使到現在依然如此,禁止對外展出。如果說溥儀做的對的事不多,但是這件絕對是貢獻,為中國留下珍寶。

探究歷史真相,發現背後故事!對待歷史,必須較真!更多精彩請關注【歷史真相背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