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突擊訓練傷腳踝 強行備戰致骨折 “跑馬的漢子”訓練不當頻受傷

4月9日, 第二屆“漢馬”正式開跑。 今天(6日), 記者從武漢市第一醫院骨科獲悉, 最近一個多月, 每天都會接診在備戰“漢馬”時因鍛煉方式不當頻頻受傷的跑友, 不少人甚至無奈棄賽。 “運動和損傷是同時存在的。 ”武漢市第一醫院骨運動醫學科副主任醫師凃峰提醒, 掌握“跑馬”的技巧, 才能預防運動損傷的發生, 安全跑完“漢馬”。

強化訓練一周練“廢”腳踝

28歲的劉先生是個網球發燒友, 去年又迷上了“跑馬”。 得知自己中簽“半馬”後, 一個月前他制定了“強化訓練方案”:一週三次的網球變成一週五次, 聘請私教進行增肌訓練,

每天跑10公里。

堅持了半個月後, 他發現右踝紅腫, 一走路就刺痛不已, 跑到藥店買了雲南白藥噴塗也不見效, 這才找到市一醫院骨科。 檢查沒有發現骨裂骨折, 根據症狀凃峰診斷為突擊過猛訓練導致的踝關節韌帶損傷, 建議他立即停止跑步, 需要嚴格制動休息三周。 一算日子, 會錯過這次“漢馬”, 劉先生懊悔不已。

強行備戰引發“疲勞性骨折”

唐先生3個月前開始備戰“漢馬”:每天至少跑15公里。 一周前, 他的右腳前掌跑久了就疼, 還有些紅腫, 到市一醫院拍片並無大礙, 凃峰接診後建議他停跑一個星期。 唐先生回家後沒當回事, 繼續跑步。 昨天早上, 他跑了不到半小時, 腳掌突然疼痛難忍, 無法挨地。 家人趕來把他送到市一醫院,

X片檢查顯示左腳第二蹠骨骨折, 只能棄賽。

沒摔沒崴, 能跑能跳為啥就骨折了?唐先生很是疑惑。 骨科主任程安源告訴他, 這叫“疲勞性骨折”, 是慢性損傷累積而成的。 大多是長期超負荷運動、用力不均、姿勢錯誤、地面太硬或者跑步鞋減震性能低等引起的。 他解釋, 這種骨折都是小的撕脫性骨折, 注意休息骨頭很快就會修復。 遺憾地是, 許多人沒有引起重視, 強行運動雪上加霜只能“動刀”。

比賽前3天降低運動量

“跑馬最容易出現肌肉痙攣、肌肉拉傷和關節扭傷。 ”程安源解釋, 跑步前的身體拉伸和熱身極為重要, 它能增加肌肉活性, 減少運動中的拉傷撕裂。 跑步時一旦出現抽筋, 馬上停下來將腿伸直, 用手將腳背向後扳, 痙攣緩解後輕輕按揉小腿肚中間凹陷處的承山穴。

程安源不建議“裸跑”。 他說, 馬拉松是在挑戰體能極限, 沒有任何準備就輕易上陣, 最容易導致運動損傷甚至出現意外。 程安源說, 衣服和鞋子一定要是之前穿過的, 壓縮衣最好, 鞋子大半碼。 他解釋, 幾十公里跑下來, 新衣新鞋上的小線頭都可能把皮膚磨破。 壓縮衣能幫助血液迅速回流;距離跑長了腳會腫脹, 大半碼的鞋這時會剛剛好。 襪子要專業的吸汗無縫短襪, 防止腳起泡。

平時跑步腿愛抽筋的人, 在隨身的物資包裡帶2根香蕉, 備上運動鹽丸、能量膠和肌內效貼。 程安源透露, 流汗多, 電解質和鹽分大量丟失, 容易發生肌肉痙攣。 香蕉補鉀。 運動鹽丸補充鹽分, 開跑5-10公里後就可以吞一顆;能量膠迅速補充體力,

改善身體疲勞狀態;肌內效貼貼在關節處, 能提高肌肉和關節的興奮性和穩定性。 “這些都是專業選手的必須裝備, 能為‘跑馬’助力。 ”

程安源提醒, 比賽前三天降低運動量, 只需要保持訓練強度即可。 一旦中途出現踝關節扭傷, 足底、跟腱或是膝關節疼痛, 應馬上到急救點處理。 症狀較輕, 可到附近補給應急處冰敷噴藥;症狀嚴重時, 聽從醫生建議放棄比賽。 倘若執意堅持, 很可能會造成跟腱斷裂、骨骼錯位等永久性損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