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唱戲的母親(民間故事)

這已經是我第六次勸母親不要去了。 母親依然不聽, 她說, 她要為正在沒落的花鼓戲做點事, 然後, 匆匆離去。

母親美妙的歌喉在十裡八鄉是出了名的, 一首她自創自演的《元宵探親》, 多年來一直為鄰里所津津樂道。 我記憶中的春節, 都是在母親的戲聲中度過的, 從初一到十五, 從一個鄉鎮到另一個鄉鎮。 七八個人的戲團後, 往往跟著幾十號人, 有老有小, 大家就這麼跟著, 從一家到另一家。 但讀高中後, 我再也沒跟著母親出去。 主要是看戲的人少了, 唱戲的也要錢了, 錢少了還不樂意。 在學校裡, 我也往往成為大家嘲笑的對象,

只因有個“討錢”的母親。 我試圖勸過母親, 母親說:“不唱, 哪裡給你弄生活費去。 ”我無言以對。

大學畢業後, 我有了穩定的工作, 我以為母親能停下來, 但沒想到她更加忙碌了。 她說想策劃一個花鼓戲協會, 把全市所有愛唱花鼓戲的人都組織起來。 事是件好事, 但操作起來卻很麻煩了。 這不, 週一我剛到辦公室, 父親的電話就來了, 父親說, 你快來醫院吧, 你母親被人推下山坡了。

攔了輛的士, 直奔醫院, 在繳費的隊伍裡, 看到父親和鄰村的郭大叔。 郭大叔邊掏錢邊說:“大兄弟, 我也不是故意的, 是你媽一時沒站穩。 ”原來, 郭大叔的妻子是一名花鼓戲實力唱將。 母親力邀她擔任協會的秘書長一職, 她也高興地答應了,

也許是太興奮, 回家的路上沒注意, 就被摩托車撞到了。 郭大叔將責任推到了母親的身上, 來找麻煩, 一激動, 一推, 沒防備的母親便滾下了坡。

幸好不是重傷, 母親在醫院待了一周就出院了, 是我去接的。 父親在家裡忙活著, 說要辦一個豐盛的晚宴, 好好給母親補補身子。 剛要去坐車, 母親突然又說:“不對, 我應該去趟醫院, 同室的病友說她有個董事長朋友, 也是個戲迷, 我看能不能問到地址, 去拜訪一下, 說不定, 還能成為協會的贊助商呢。 ”我知道母親是一個說到做到的人, 只好連忙勸她:“又不急在這一時。 快回家吧, 飯都涼了。 ”母親走了幾步, 轉頭, 若有所思地說:“你看, 在醫院耽擱了一周, 事情都堆積如山了, 做完一件事, 心裡便少了一件事啊。

”說完, 便頭也不回地走了。

母親跟我常說的一句就是:“前二十年, 我是給自己唱戲。 後三十年, 我要給別人唱戲。 ”母親並非只是說說, 為了策劃花鼓戲協會, 她把這輩子所有的積蓄都貼進去了, 又忙裡忙外地準備了整整半年。 母親就是這樣執著的人, 每一件事情, 她都力爭做到盡善盡美。

但母親的心血並沒有白費, 半年後, 花鼓戲協會正式宣告成立了。 那天, 會場裡是人山人海。 母親還饒有興致地和市長合唱了一首《劉海砍樵》, 那熟悉的戲詞, 我從小就聽母親唱過無數遍, 那是母親用心去演繹的戲曲。 聽著, 聽著, 不知何時, 我的眼前便一片模糊了, 是忍不住的淚水模糊了眼睛。

而母親依然沉醉在自己的戲詞裡,

我看見, 在鮮花映照的舞臺上, 母親的臉色, 紅潤而幸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