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中國最牛的縣塔什庫爾幹,一縣對三國

在我國2800多個縣一級的行政區劃單位中,最西端帕米爾高原上的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 絕對算得上特徵鮮明、無可替代。 世界著名的幾座高大山脈—昆侖山、喀喇昆侖山、興都庫什山、薩雷闊勒嶺在這裡集結, 把塔什庫爾幹縣托舉到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 更奇特的是,該縣還有著全國其它縣不具備的特點:一縣對三國……

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以下簡稱塔縣), 地處新疆的西南端, 面積2.5萬平方公里, 人口4.1萬。 這個看似不起眼的一個縣, 卻有著不一般的身世和地位。 整個縣境只有兩種地形—山地和谷地, 山地是昆侖山、喀喇昆侖山這樣的世界級巨型山系, 葉爾羌河及其支流切開大山構成這裡峻嶺連綿、溝穀縱橫的世界。

塔什庫爾幹的縣域輪廓呈南北狹長形,整個西半部縣界, 同時是我國與他國的國界, 從北向南, 塔什庫爾幹分別與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喀什米爾巴基斯坦實際控制區)三國接壤,

國際通道作用突顯。

南部與巴基斯坦的國界線上,四座海拔超過8000米的雪峰, 以世界第二高峰喬戈裡峰為首依次排開, 在克勒青河谷中, 可將四座雪峰同時收入眼底。

在中國, 除塔什庫爾幹縣,再找不到第二個縣, 能夠同時與三個國家接壤。 塔什庫爾幹縣的邊界線總長度為888.5公里, 占中國陸地邊界線長度的4%。 西北與塔吉克斯坦接壤, 邊界線長197公里;西部通過瓦罕走廊與阿富汗接壤, 邊界線長92.4公里;西南與巴基斯坦接壤, 邊界線長599.1公里。

塔什庫爾幹縣有兩個對外開放的一類口岸:中巴紅其拉甫口岸、中塔卡拉蘇口岸和一個待開放的中阿口岸。

塔什庫爾幹有一座古城遺址, 名為石頭城, 其實, “塔什庫爾幹”這個詞的意思在波斯語和突厥語中都有“石頭城”的意思。 這座城在歷史上很早就有人提到它了, 大約在西元150年, 古希臘地理學家托勒密在《地理志》中寫道:有一條古道通往出產絲綢的賽裡斯國, 這條道路要經過一個叫“石塔”的地方中轉。

這個“石塔”, 經專家考證,就是今天塔什庫爾幹的石頭城。 而托勒密說他獲得的這條資訊還是來自另外一個地理學家記錄的一個馬其頓商人的話。 由此可見石頭城存在的時間之早。 現在塔縣的石頭城遺址, 經過考古挖掘證明是在1500多年前修建的, 在此之前應該有更古老的石頭城。

托勒密的記載還有一個有價值的地方, 即石頭城是一個絲綢貿易的中轉站。 直到今天, 一直有人認為絲綢之路上的絲綢貿易是沒經過中轉, 由駝隊馱著絲綢一直從長安走到了羅馬。 這是不可能的, 石頭城僅僅是諸多中轉站中的一個, 絲綢之路上的貿易應該是接力式的。

不僅僅是商人走這條路, 一些為了國家的使命、個人的理想而走上這條路的也大有人在,

而走上這條路不在石頭城駐足是不可能的, 因為這是一條河谷, 道路在河谷中, 無其他路可走。

西元前139年, 張騫出使西域, 越過帕米爾, 到達了今烏茲別克斯坦、阿富汗一帶, 張騫究竟是怎樣到達那裡和怎樣回來的, 史書並無介紹, 但是, 專家們分析來分析去, 認為張騫只有走這條路, 住過石頭城才是合理的解釋。

後來走這條路的一些名人,史書都有記載。 例如唐代高僧玄奘自印度取經回國, 途經盤陀國, 他在《大唐西域記》中描寫了這個國家的風俗、物產、宗教等, 這個盤陀國的國都就在今天的塔縣;東晉的高僧法顯、北魏時期的宋雲、慧生都經過塔縣去西域;一些西方探險家如斯坦因、斯文•赫定, 基督教教士鄂本篤等,也都曾到過塔縣。

石頭城旁流淌著塔什庫爾幹河(注:葉爾羌河的支流),城就坐落在河谷中。塔什庫爾幹河的西面,是帕米爾高原東部邊緣的一條著名山脈—薩雷闊勒嶺;東面是昆侖山脈的西段—西昆侖。古老的絲綢之路順著葉爾羌河谷而形成。

這條路是怎樣打通的呢?概括起來說是這樣的:兩列南北向的大山隔斷了東西方的交通,河流把兩列大山切開了若干個東西向的通道,絲綢之路就是沿著這幾條通道,翻越了兩列大山,把東西方連接起來,這其中,兩列大山之間夾著的石頭城是東西方連接的節點。

無論是從東西南北哪一個方向來的人,也無論是商人、使者、行旅,還是取經者、傳道人,走到此處,都已經身心疲憊、心力交瘁、步履艱難,這時,他們的前方出現了一座炊煙嫋嫋的城—坐落在塔什庫爾幹河谷中的石頭城,對他們而言,就像久困沙漠中的人見到了水,遠航大洋中的人見到了陸地……

塔里木河有三大支流,其中之一是葉爾羌河。葉爾羌河的上游和中游在塔縣境內流淌。這一帶正是帕米爾山結所在的地方,喀喇昆侖山、西昆侖山、興都庫什山、薩雷闊勒嶺等數條大山在此彙聚。葉爾羌河發源於喀喇昆侖山脈,上游的一條條支流深切於一條條大山中,造就了一條條景色壯麗的峽谷。克勒青河谷是其中的佼佼者。

克勒青河谷最壯麗的景觀是雪峰與冰川。這裡是世界上海拔8000米以上的雪峰最集中的地方。世界上共有14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雪峰,這裡就有4座。在河谷中4座高峰:喬戈裡峰(海拔8611米)、布洛阿特峰(海拔8051米)、加舒爾布魯木Ⅱ峰(海拔8034米)、加舒爾布魯木Ⅰ峰(海拔8068米)相繼排開,這種景觀確實罕見。

克勒青河谷夾在喀喇昆侖山脈與阿吉爾山脈之間,其中,喀喇昆侖山脈比阿吉爾山脈的山體高大,4座8000米以上的山峰全在喀喇昆侖山脈一側。

克勒青河谷也是大冰川的彙聚之地。河谷中的音蘇蓋提冰川長達42公里,是中國最長的冰川。

克勒青河谷的冰川不是普通的冰川,許多冰川上發育冰塔林。冰塔林是由於陽光近乎垂直照射在冰川之上,使冰川上的裂隙不斷加深後形成的,當然還有一些其它條件,比如冰川所處的位置應是中低緯度,還有冰川所在山谷的走向等,這些條件缺一不可,因此,冰塔林這種景觀是很罕見的。

冰塔晶瑩剔透,如林矗立,隨冰川前行,如白帆片片,水晶顆顆……

如果說葉爾羌河谷上游的支流克勒青河谷以雪峰、冰川和冰塔林取勝的話,那麼,葉爾羌河中游河谷的杏花村則是其迷人之處。誰會想到這些被葉爾羌河切開的海拔4000多米的大山深處藏著一個個杏花村呢?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杏花是與江南聯繫在一起的。“鐵馬、秋風、塞北;杏花、春雨、江南。”這兩句在中國影響很大,以致於人們把杏花當成了江南特有的符號,事實完全不是這樣,杏花在北方,尤其在西北新疆分佈最廣、開得最盛,因為就杏樹的習性而言,它更喜歡乾燥的西北,而不喜歡多雨的江南。

在葉爾羌中游水系的一條條河谷中,每當有一條支流匯入主流時,支流所攜的泥沙會在交匯處堆積形成一個沖積扇,這種沖積扇往往是人類生活的地方,會形成一個小村莊,葉爾羌河谷中星羅棋佈著這樣的村莊。

每年4月,積雪初融,地土增溫,一株株杏樹率先綻放,把河灣處的一個個小村莊淹沒在一片粉紅的花海中。你順著河谷駕車而行,隨著河流宛轉流淌,經常是一個急彎轉過,迎面給你一個驚喜:一個杏花掩映的村莊出現在你的面前,杏花朦朦朧朧,如煙似霧,好像是一片粉紅的祥雲飄落在河谷之中。似乎古詩“柳暗花明又一村”,寫的就是這葉爾羌河谷。

杏樹是這裡的主要樹種,杏子、杏幹、杏仁是葉爾羌河谷中的主要物產,杏花盛開是河谷中每年一場的花事,因此,這裡的村莊每一個都是“杏花村”。

基督教教士鄂本篤等,也都曾到過塔縣。

石頭城旁流淌著塔什庫爾幹河(注:葉爾羌河的支流),城就坐落在河谷中。塔什庫爾幹河的西面,是帕米爾高原東部邊緣的一條著名山脈—薩雷闊勒嶺;東面是昆侖山脈的西段—西昆侖。古老的絲綢之路順著葉爾羌河谷而形成。

這條路是怎樣打通的呢?概括起來說是這樣的:兩列南北向的大山隔斷了東西方的交通,河流把兩列大山切開了若干個東西向的通道,絲綢之路就是沿著這幾條通道,翻越了兩列大山,把東西方連接起來,這其中,兩列大山之間夾著的石頭城是東西方連接的節點。

無論是從東西南北哪一個方向來的人,也無論是商人、使者、行旅,還是取經者、傳道人,走到此處,都已經身心疲憊、心力交瘁、步履艱難,這時,他們的前方出現了一座炊煙嫋嫋的城—坐落在塔什庫爾幹河谷中的石頭城,對他們而言,就像久困沙漠中的人見到了水,遠航大洋中的人見到了陸地……

塔里木河有三大支流,其中之一是葉爾羌河。葉爾羌河的上游和中游在塔縣境內流淌。這一帶正是帕米爾山結所在的地方,喀喇昆侖山、西昆侖山、興都庫什山、薩雷闊勒嶺等數條大山在此彙聚。葉爾羌河發源於喀喇昆侖山脈,上游的一條條支流深切於一條條大山中,造就了一條條景色壯麗的峽谷。克勒青河谷是其中的佼佼者。

克勒青河谷最壯麗的景觀是雪峰與冰川。這裡是世界上海拔8000米以上的雪峰最集中的地方。世界上共有14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雪峰,這裡就有4座。在河谷中4座高峰:喬戈裡峰(海拔8611米)、布洛阿特峰(海拔8051米)、加舒爾布魯木Ⅱ峰(海拔8034米)、加舒爾布魯木Ⅰ峰(海拔8068米)相繼排開,這種景觀確實罕見。

克勒青河谷夾在喀喇昆侖山脈與阿吉爾山脈之間,其中,喀喇昆侖山脈比阿吉爾山脈的山體高大,4座8000米以上的山峰全在喀喇昆侖山脈一側。

克勒青河谷也是大冰川的彙聚之地。河谷中的音蘇蓋提冰川長達42公里,是中國最長的冰川。

克勒青河谷的冰川不是普通的冰川,許多冰川上發育冰塔林。冰塔林是由於陽光近乎垂直照射在冰川之上,使冰川上的裂隙不斷加深後形成的,當然還有一些其它條件,比如冰川所處的位置應是中低緯度,還有冰川所在山谷的走向等,這些條件缺一不可,因此,冰塔林這種景觀是很罕見的。

冰塔晶瑩剔透,如林矗立,隨冰川前行,如白帆片片,水晶顆顆……

如果說葉爾羌河谷上游的支流克勒青河谷以雪峰、冰川和冰塔林取勝的話,那麼,葉爾羌河中游河谷的杏花村則是其迷人之處。誰會想到這些被葉爾羌河切開的海拔4000多米的大山深處藏著一個個杏花村呢?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杏花是與江南聯繫在一起的。“鐵馬、秋風、塞北;杏花、春雨、江南。”這兩句在中國影響很大,以致於人們把杏花當成了江南特有的符號,事實完全不是這樣,杏花在北方,尤其在西北新疆分佈最廣、開得最盛,因為就杏樹的習性而言,它更喜歡乾燥的西北,而不喜歡多雨的江南。

在葉爾羌中游水系的一條條河谷中,每當有一條支流匯入主流時,支流所攜的泥沙會在交匯處堆積形成一個沖積扇,這種沖積扇往往是人類生活的地方,會形成一個小村莊,葉爾羌河谷中星羅棋佈著這樣的村莊。

每年4月,積雪初融,地土增溫,一株株杏樹率先綻放,把河灣處的一個個小村莊淹沒在一片粉紅的花海中。你順著河谷駕車而行,隨著河流宛轉流淌,經常是一個急彎轉過,迎面給你一個驚喜:一個杏花掩映的村莊出現在你的面前,杏花朦朦朧朧,如煙似霧,好像是一片粉紅的祥雲飄落在河谷之中。似乎古詩“柳暗花明又一村”,寫的就是這葉爾羌河谷。

杏樹是這裡的主要樹種,杏子、杏幹、杏仁是葉爾羌河谷中的主要物產,杏花盛開是河谷中每年一場的花事,因此,這裡的村莊每一個都是“杏花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