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為什麼解放軍的步槍上都不裝瞄準鏡?原來這才是真實原因

經常看軍事節目的朋友們想必都發現了這樣一個問題:其他國家的突擊步槍上都安裝有瞄準鏡, 唯獨解放軍沒有。 對於這個問題, 鐵血軍也查閱了資料, 發現這主要是有三個原因。

首先, 經濟成本太高。 美軍兵力低於我國3倍, 一直瞄準鏡成本1萬左右, 中國軍人有多少?瞄準鏡不宜保存, 壽命也就幾年, 訓練中產生磨損, 損壞等等都是不可避免的成本。

第二, 實用性不強。 瞄準鏡其實就是放大鏡,

視野小, 適合狙擊槍這類的精准打擊, 而且會影響對周圍情況的觀察, 如果這時有敵人出現在身旁, 是很危險的。 另外在實戰中, 目標是不斷移動的, 很容易脫離瞄準鏡視線, 瞄準鏡這時候的作用就不大了。

第三, 有瞄準鏡的説明可以是士兵目標命中率大大提高,

長時間的使用會讓士兵產生心理依賴, 覺得自己就是神槍手, 如果這時候給一把沒有瞄準鏡的步槍, 擊中目標率可想而知, 戰場上瞬息萬變, 士兵的適應各種條件下的生存之戰, 命中率更是生存之本, 人們用慣了打火機, 誰還會鑽木取火?

中國非特殊兵種外市所有步槍均不配備瞄準鏡的, 緣由不過兩點 :

一是沒錢 我國軍事配備還是以大中型配備 高新技術配備優先 軍事保證後勤建設跟進 光學瞄具其實不廉價 輕兵器及其配件要為前二者讓路

二是不熟 我軍臨時沒有少量適用光學瞄具的經歷 招致從消費設想到運用配備都有一定的落伍

三點一線的方式可謂歷史悠久, 人類自然本能, 不僅不會有損耗, 而且效果還算可以。

在合成戰鬥中, 基本作戰單元是營。 在裝備建設上, 絕對不是這個營的火力越遠越猛越好, 而是要合理裝備遠中近程火器, 滿足在進攻縱深或者防禦縱深內具備全面的遠中近程火力配系。 以一個摩步營/機步營/裝步營為例。 他的火力配系是有梯次的, 由遠至近分別是

5000-2000米:各種口徑迫擊炮

2000-1000米:步戰車、裝甲輸送車載的各種口徑機炮

1000-500米:反坦克火箭筒

1500-200米:重機槍和高射機槍(平射)

1000-200米:槍榴彈

800米以內:狙擊步槍、輕機槍

所以可以看出, 瞄準鏡只能把步槍手的火力延伸到300-500左右的距離, 而在這個距離上,有槍榴彈、有輕/重機槍和平射高機,有狙擊步槍,甚至步戰車和裝甲輸送車的機槍機炮,火箭筒都可以覆蓋這個距離上的目標,所以給步槍加個瞄準鏡,確實沒有太大作用。

對於步兵班的步槍手來說,最重要的是“200米內硬功夫”,在200-100米這個距離上,步兵要能射擊、能躍進,瞄準鏡雖然能夠提高射擊精度,但是作用有限,用了瞄準鏡反而還限制了戰術動作、限制了視野,還增加了攜行裝具。特別是如果200米內還用瞄準鏡,還極大增加了瞄準時間,射手要暴露的時間更長,因為200米距離上要精准射擊,難度是遠大于100米的,射手的心理要很平靜才能做到手不抖的據槍,要瞄很長時間才能保證上靶。戰場上你還在那慢慢瞄呢,人家200米外一個短點射就把你幹掉了,至少一個連射就壓制住你讓你沒法精確瞄準了,甚至都已經沖到你面前了。依靠短點射的火力密度完全可以彌補射擊精度。所以現在包括美國在內世界主要軍事強國的訓練大綱發展趨勢是減少射擊精度要求的。

原因其實大家想想也知道

而在這個距離上,有槍榴彈、有輕/重機槍和平射高機,有狙擊步槍,甚至步戰車和裝甲輸送車的機槍機炮,火箭筒都可以覆蓋這個距離上的目標,所以給步槍加個瞄準鏡,確實沒有太大作用。

對於步兵班的步槍手來說,最重要的是“200米內硬功夫”,在200-100米這個距離上,步兵要能射擊、能躍進,瞄準鏡雖然能夠提高射擊精度,但是作用有限,用了瞄準鏡反而還限制了戰術動作、限制了視野,還增加了攜行裝具。特別是如果200米內還用瞄準鏡,還極大增加了瞄準時間,射手要暴露的時間更長,因為200米距離上要精准射擊,難度是遠大于100米的,射手的心理要很平靜才能做到手不抖的據槍,要瞄很長時間才能保證上靶。戰場上你還在那慢慢瞄呢,人家200米外一個短點射就把你幹掉了,至少一個連射就壓制住你讓你沒法精確瞄準了,甚至都已經沖到你面前了。依靠短點射的火力密度完全可以彌補射擊精度。所以現在包括美國在內世界主要軍事強國的訓練大綱發展趨勢是減少射擊精度要求的。

原因其實大家想想也知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