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電視節目如何利用新媒體,你心裡還沒點數嗎?

文/國家廣電智庫

隨著傳播管道日益多樣化和傳媒格局的深刻變化, 特別是新型移動媒體的崛起, 眾多傳統電視人正愈加重視新媒體, 想方設法利用新媒體擴大電視節目的傳播。 但是, 如何真正精准有效實施電視節目的融媒體傳播, 切實提高電視節目的傳播力影響力, 本文提出的三個方面值得思考。

結合近年來的具體實踐, 我們認為, 要做好電視節目的新媒體傳播, 應著力強化以下三個方面。

一、深挖內容, 碎片傳播

在媒介融合時代, 移動互聯、碎片化傳播已經養成受眾多屏互動、快速閱讀收看的習慣,

電視觀眾邊看電視邊看手機已是趨勢。 新媒體大量稀釋了受眾看電視的時間, 個人收視時間被嚴重分割, 瞬間收視, 短暫停留, 迅速遺忘的特點對電視節目的傳統傳播模式帶來極大挑戰。 不少傳統電視人及時把握新媒體傳播特點, 對現有資源進行整合再利用, 以短視頻的方式, 實現電視節目全方位傳播, 促成節目內容走紅。

短視頻碎片化、重點突出的特點, 符合當下受眾獲取資訊的習慣。 浙江衛視《漢字風雲會》製作方特意製作了認識易錯字的短視頻《考你個字》專用於網上流傳, 不少年輕人頻頻在朋友圈轉發, 擊中的全是人們常用易錯字的軟肋, 調侃要回爐上小學。

二、抓住細節, 巧設議題

細節是電視節目中容易錯過但卻引人注意的亮點, 抓住節目中的細節, 意味著抓住了節目中的記憶點。 運用新媒體重點宣傳電視節目中的記憶點, 即能有效吸引受眾注意, 又可以不留痕跡顯露出節目的風格、氣質與特色。

三、加強互動, 融入社交

在媒介融合時代, 媒體的社交屬性日益突出。 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智慧手機的普及, 打破以往傳播者傳播, 受眾接收的單向傳播模式。 受眾可以通過網路向傳播者提出回饋與傳播者及時互動, 甚至生成UGC內容, 表達受眾的觀點和意見。 這種雙向傳播, 互動交流的傳播模式以情感為基礎,

與受眾保持更緊密的聯繫, 更有利於提高受眾粘度。 《開學第一課》節目積極啟動線上線下的互動, 在節目播出過程中, 觀眾可以掃描螢幕中的二維碼, 獲取整台節目的內容要點, 並可將節目觀後感通過微信、央視影音用戶端等管道進行線上投遞。 《開學第一課》等不少節目通過新媒體實現與受眾場內場外的互動, 極大提升了節目的收視率和關注度, 產生了很好的效果。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