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美男子”未老,尚能食米一鬥!國產殲

如果說有一型戰鬥機見證了中國近40年航空工業的發展, 那它一定是殲-8。 從最初的裸奔狀態, 到現在可與三代機抗衡, 殲-8篳路藍縷, 砥礪前行。

殲-8的研發始於1964年, 當時的背景是中國頻繁受到敵對高空偵察機的騷擾, 需要一種高空高速的戰鬥機執行截擊任務。 基於既有條件, 最初的殲-8基本可以看做是殲-7放大版:拉長機身, 加一台發動機變為雙發。

1969年, 殲-8的基本型首飛成功, 但一直到1979年才設計定型, 可見當次中國航空技術的薄弱。 殲-8基本型的部分技術指標達到了設計的要求, 比如高空2.2馬赫的速度, 2萬米的升限。 但該機連個雷達都沒有, 完全不具備全天候作戰能力, 只能白天飛, 因此也被稱為殲-8白。

加裝小型雷達並於1985年定型的殲-8I也好不到哪去, 別說跟已經服役的F-15、F-16還有蘇-27它們比, 就是同屬二代機的F-4都比不過。 殲-8基本型和殲-8I型並沒有生產多少, 目前已經全部退役。

殲-8I

為了不被世界先進水準越拉越遠, 空軍決定對殲-8進行大改。 最明顯的變化就是把機頭進氣改為兩側進氣, 將機頭空出的空間安裝更大的火控雷達。 這一大改的型號就是殲-8II。

1984年, 殲-8II首飛成功, 1988年設計定型。 依靠推力更大的發動機和至少有比沒有強的火控雷達, 殲-8II在保證基本型的飛行指標前提下, 獲得了全天候作戰能力並且可以使用近距離空對空導彈。 然而, 由於配套的霹靂-4中距空對空導彈研製進度滯後(霹靂-4甚至在1985年下馬了), 殲-8II一直不具備視距外攻擊能力。 因此該型號飛機只生產了十幾架, 用於訓練和科研, 並未進入部隊服役。

殲-8II原型機

為了進一步提高殲-8II的戰鬥力, 八十年代末期, 中國啟動了名為“和平珍珠”的殲-8II升級計畫。 該計畫的核心就是為殲-8II換裝F-16使用的APG-66火控雷達, 使用美制航電系統。 然而, 該計畫不久被終止, 兩架殲-8II樣機也被運回國。

雖然這次合作被迫流產, 但通過這次合作, 中國科研人員也瞭解到西方國家航電技術的設計思維和經驗,

這為後期的自行研發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空軍博物館裡的殲-8II, 就是當年的樣機

到了九十年代, 在殲-10遙遙無期, 蘇-27杯水車薪的時候 , 沈飛開始了“八三工程”即殲-8III的研製計畫。 具體來說, 就是換裝了新型雷達、航電, 甚至新型WP-14發動機的全新殲-8。 自然, 這款基於自主力量的殲-8III被寄予了厚望。

然而, 由於技術儲備薄弱, 再加上嚴重不靠譜的WP-14發動機, 殲-8III的研製極為不順利, 4架原型機墜毀2架。 2001年, “八三工程”終止。

南昌航空航太學院門口的殲-8III原型機

與此同時, 殲-8II的另一個改進計畫卻獲得成功。 1995年, 換裝了新型208雷達(其實也不咋地)的殲-8B, 在西北靶場使用阿斯派德彈(AA彈)首次在視距外打靶成功,獲得了超視距作戰能力。至此,殲-8終於實現了30年前就定下的目標。

A彈

1996年,具備了空戰加油能力的殲-8D開始服役。殲-8D的技術指標與殲-8B基本一致,一次空中加油之後作戰半徑達到了1200km,它的出現緩解了我國空軍在遠海毫無存在感的尷尬局面。

殲-8D

實際上,在90年代,受制于208雷達性能的缺陷以及A彈的數量不足,殲-8B/D的超視距作戰能力很有。2000年,在殲-8D基礎上研製的殲-8H首飛成功。殲-8H換裝了國產1471火控雷達,可以使用國產的霹靂-11中距空對空導彈,超視距作戰能力得到強化。2001年,殲-8H試射霹靂-11成功,2004年服役。

殲-8H

而隨著技術的積累和進步,當年被下馬的殲-8III也得以復活。新版本被稱為殲-8F,換裝了推力更大的WP-13PII發動機。而它憑藉以1492脈衝多普勒雷達為核心的火控系統甚至具備了發射霹靂-12的能力,要知道,早期的殲-10都不具備這個能力。憑藉強大的航電系統,殲-8F還擁有對地精確打擊和發輻射作戰能力,具備了多用途作戰能力,戰鬥力全面提升,已經不輸於部分第三代戰鬥機。

2002年,殲-8F服役。目前空軍正逐步把現有的殲-8D按照F型的標準升級改造。

殲-8F

從當年的“和平鴿”到現在的多面手,殲-8家族的發展歷程就是中國航空工業的發展史的寫照。作為一型准三代水準的戰鬥機,殲-8至少還要戰十年。

在西北靶場使用阿斯派德彈(AA彈)首次在視距外打靶成功,獲得了超視距作戰能力。至此,殲-8終於實現了30年前就定下的目標。

A彈

1996年,具備了空戰加油能力的殲-8D開始服役。殲-8D的技術指標與殲-8B基本一致,一次空中加油之後作戰半徑達到了1200km,它的出現緩解了我國空軍在遠海毫無存在感的尷尬局面。

殲-8D

實際上,在90年代,受制于208雷達性能的缺陷以及A彈的數量不足,殲-8B/D的超視距作戰能力很有。2000年,在殲-8D基礎上研製的殲-8H首飛成功。殲-8H換裝了國產1471火控雷達,可以使用國產的霹靂-11中距空對空導彈,超視距作戰能力得到強化。2001年,殲-8H試射霹靂-11成功,2004年服役。

殲-8H

而隨著技術的積累和進步,當年被下馬的殲-8III也得以復活。新版本被稱為殲-8F,換裝了推力更大的WP-13PII發動機。而它憑藉以1492脈衝多普勒雷達為核心的火控系統甚至具備了發射霹靂-12的能力,要知道,早期的殲-10都不具備這個能力。憑藉強大的航電系統,殲-8F還擁有對地精確打擊和發輻射作戰能力,具備了多用途作戰能力,戰鬥力全面提升,已經不輸於部分第三代戰鬥機。

2002年,殲-8F服役。目前空軍正逐步把現有的殲-8D按照F型的標準升級改造。

殲-8F

從當年的“和平鴿”到現在的多面手,殲-8家族的發展歷程就是中國航空工業的發展史的寫照。作為一型准三代水準的戰鬥機,殲-8至少還要戰十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