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親愛的暨南,111歲生日快樂!(附五校區擬人形象)

111周年, 在暨大, 我們不孤單!

暨南大學111周年校慶翩然而至

等等, 111這個數字看起來是否太過孤單?

暨南人用他們的故事告訴你:

只要有TA的陪伴,

在暨南園的年月從未寂寞

借校慶到來之際, 與你分享那些溫暖的時光

01

“我認識你, 永遠記得你。

那時候, 你還很年輕, 人人都說你美,

現在, 我特地來告訴你,

對我來說, 我覺得現在你比年輕的時候更美,

那時你是年輕女人, 與你那時的面貌相比,

我更愛你現在飽經風雨的面容。 ”

我校原黨委副書記朱明和原宣傳部部長張茵林是一對夫妻, 年近期頤的兩人已攜手走過了近七十年的時光。 二人相識於北京的一個訓練班, 由於工作上的交集和熟人的撮合, 漸生情愫並最終步入婚姻殿堂。

如今朱明已有九十五歲的高齡了, 時常因為耳背而難以聽清旁人說的話。 每當這時, 張茵林便不厭其煩地一遍遍重複著, 做他的“第三只耳朵”。

張茵林表示到了這個年紀, 就會注意活動。 “現在很多像我們這種歲數的人一般就是躺在床上不動啦。 但我覺得能走路還是一定要堅持走路, 只是不要走得太累。 ”兩位老人家每天一定要緊緊牽著手走路, 平時認識的老夥計遇到他們時就會笑著說:“你看看他們成天拉著手。

原在我校學生處工作的方文輝和在理工學院工作的陳碧美這對夫妻之間沒有太多親密互動

卻自有一番脈脈溫情在其間

甚至還互相打趣對方不夠“romantic”

我們都知道, 多年攜手相伴

romance早就融入在他們舉手投足間,

不必多言

出生于印尼的方文輝, 高中畢業之後就立志回到中國, 為祖國的蓬勃發展添磚加瓦, 於是他來到了暨大。 “60年代的時候, 祖國真的很困難。 但是我們當時都有一股愛國熱情, 回到了祖國很開心, 並不覺得辛苦。 ”方老師笑著說。

同是印尼歸僑的陳碧美與方文輝同年考入暨大。

若不是因為都熱愛著舞蹈, 就讀於不同專業的他們, 也許並不會相遇。 “我們在這校園裡相遇, 一顆顆美好的心靈, 一串串青春的足跡。 ”暨南大學100周年校慶時, 方老師和陳老師還曾同台演出。 當年在暨大讀書時, 方文輝是舞蹈隊隊長, 繼而又擔任了文工團團長, 在團裡, 他結識了能歌善舞的陳碧美。

“我後來聽人家說”, 陳碧美提起, “有學生半夜在宿舍打麻將, 他(方老師)知道後就過去, 敲門他們不開, 然後他讓人兩手抓著他的腳, 就從對面樓的視窗爬進去宿舍去了。 七樓啊!我說兩個手怎麼會頂得住你的身體呢?如果你真的掉下來怎麼辦啊!”

方老師俏皮地回應:“我哪敢跟你講啊。 ”

02

對番禺校區經濟學院經濟統計學專業2015級本科生楚博家而言,讓她不再孤單的,是一本看似平平無奇的筆記本:

上面寫著隱秘的日記和悄悄話,也記錄著稚嫩的競選詞和演講稿;

年少時寫的長詩短句和歌詞,都充斥著那會簡單卻細膩的小心思,已記不清撕掉的那頁都寫了什麼,但永遠銘記寫下“高中再見”時的心情;

多了和廣州夏天的合照,多了印有JNU的名片門票刻章;

這個本子從北方顛簸到南方一共七個冬夏,翻開那些過往都會讓人安心,合上的時候便握緊勇氣。

對番禺校區綜合管理部招待所工作人員的黎少甜而言,這個給予她長久陪伴的TA不是其他,正是她所在的一畝三分地:

在暨南大學和我“相處”時間最久的,恐怕就是招待所的房間了。

“這些房間是我的職責所在,讓教師在上課的間隙可以在這邊休息,不用把時間都花在往返番禺校區和本部的路程上,這裡能夠給他們提供一個舒服、安靜的休息空間。看到教師們能夠休息好,這樣我就很欣慰了。”

受訪者:

華文學院漢語言專業2015級本科生 李嘉麗

在暨南,儘管吉他陪伴,一人練習依舊是十分孤單的體驗,但當吉他愛好者們齊聚一堂,那便大不一樣。

大一時,我加入了暨大華文學院的吉他社,就這樣開始了和大家練琴的故事。

雖然剛開始練琴時,大家都有點放不開。但是到了後期,各位紛紛“暴露本性”,很是活躍。到了這一屆,我們作為主力,可愛活潑的師弟師妹們紛紛加入,吉他社的氣氛變得更好了。

換屆的時候,社長問我們留不留部,所有人都不假思索地說要留,這讓我覺得很感動。後來社長畢業了,我們每一個人都彈了一首歌歡送社長,最後還拍了全家福。

很開心可以在暨大遇到這群小夥伴,他們是我很要好的朋友,有他們,我在暨大不孤單。

受訪者:

新聞與傳播學院廣播電視學系2014級本科生 鐘曦晨

大學四年,兩次省賽,一次出訪,數不清的團練和集訓,作為暨南大學學生藝術團舞蹈團的團長之一,我的大學生活因此繽紛多彩。

入團以來,我的團服、比賽紀念T恤至少有十五件,色彩斑斕。如果只能留一件的話,我會選擇深藍色的那件團服,因為這是我的第一件團服,是一件限量版團服。現在在團的團員,也只有我有這件團服了。

零基礎入團,我靠老師和學長學姐的指導走到今天,對舞蹈的領悟力、對音樂的感悟、對肢體的控制力還有那種堅韌、不怕苦的精神,都是我在團裡磨出來的。比賽和出訪的集訓強度非常大,但是當拿到一等獎的時候,那種成就感和被認可的感覺會讓人覺得一切都非常值得。而且在訓練中建立起的感情和其他組織是很不一樣的,我會覺得大家就是一家人,一起吃飯,一起努力,一起為同一個目標去奮鬥,非常熱血。

110周年校慶時,我曾用舞蹈為暨大慶生。111周年,希望我能繼續用舞蹈為暨大送上最精美的生日賀禮。I LOVE JNU!

受訪者:

口腔醫學院口腔醫學專業2015級本科生 葉輝生

大一的時候,我通過面試進入勤助人力資源部,並擁有了這一件藏青色的勤助工作服。接下來的兩年時光裡,它一直陪伴著我成長。

它很普通,卻不平凡地見證了我的第一次公眾演講,第一次組織活動,第一次在大學度過的生日,第一次表演,第一次做面試官,第一次受挫。如今,我因學業繁忙而離開了勤助,但這件工作服卻依舊掛在我的衣櫃裡。

每當我看到它,就會想起在勤助的那些動人時光,想起勤助裡那些熱心而優秀的工作夥伴,就會覺得在追逐夢想的路上不再孤單,因為我知道這條路上不只有我,還有他們。

受訪者:

體育學院教師 王小帥

這是一個陪伴我多年的排球。

來了暨大教書以後,排球也一直是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是我的事業更是我生活中快樂的源泉。當工作很忙或者心情很不好的時候,找上一群朋友打一場排球賽心情就會好很多。在暨大帶領女子排球隊,與隊員一起訓練一起比賽一起笑一起鬧一起成長......我來自山東,跨越了大半個中國來到了暨大,是排球讓我不再孤單,排球讓我結識到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擁有了許多真摯的友誼。

與排球有關的故事太多太多,是它讓我的生活不再孤單。

受訪者:

文學院歷史系教師 梁敏玲

這個東西是我教的動漫課結課後,學生作為禮物送給我的。當時看到的時候就覺得非常的感動與驚喜。

因為那節課是在南校上,所以我當時每次都要傍晚坐校車過去,上完課在坐校車回來,有的時候真的覺得挺辛苦的,但是同學們的反應都很好,就覺得自己辛苦也值了。

直到現在,我和那些學生都還有聯繫,這些禮物也還擺在我家裡。真的覺得遇見你們真好,有你們在,我在暨大一點也不孤單。

03

歷經三落三起,五次播遷

如今,暨南大學三地五校區

像一個溫暖的大家庭,從不孤單。

文質彬彬的本部大哥

活潑開朗、陽光熱情的混血兒華文小姐姐

優雅而又富有魅力的深旅二哥

氣質出眾的文藝珠區少女

年紀雖小卻穩重聰明的番禺弟弟

本部大哥

回首大家的成長路程,實在讓我這個大哥感慨良多。從一到五,看著我們的暨南大家庭一點一點壯大,謝謝弟弟妹妹們!你們的存在,讓我不再孤單……

華文妹妹,珠區妹妹,番禺弟弟,深旅弟弟

華文:111,有你們,我不孤單。

番禺:抱抱大家,生日快樂啊~

深旅:今年大家很棒!接下來繼續努力,變得更加優秀吧。

珠區:比心大哥~和你們在一起,每一天都很幸福!

又到了這一天,

想把過去一年的成就向你娓娓道來,

想把離開多年的思念對你一一述說。

在你懷裡,我從未感到孤單;

離你遠去,我依然心系著你。

暨南大學

祝你111周年校慶快樂!

采寫 | 餘佩掀 易靜 徐溦 張宇朦 蔡穎怡 黃昭穎 蔣雨妍 葉正芃

攝影 | 朱嘉琪

繪圖&人設 | 梁雅媛 呂楚悅 馮彬婕

gif製作 | 楊怡

排版 | 劉詩琨

責任編輯 | 杜明燦 李梅

網路編輯 | 吳曉媛

02

對番禺校區經濟學院經濟統計學專業2015級本科生楚博家而言,讓她不再孤單的,是一本看似平平無奇的筆記本:

上面寫著隱秘的日記和悄悄話,也記錄著稚嫩的競選詞和演講稿;

年少時寫的長詩短句和歌詞,都充斥著那會簡單卻細膩的小心思,已記不清撕掉的那頁都寫了什麼,但永遠銘記寫下“高中再見”時的心情;

多了和廣州夏天的合照,多了印有JNU的名片門票刻章;

這個本子從北方顛簸到南方一共七個冬夏,翻開那些過往都會讓人安心,合上的時候便握緊勇氣。

對番禺校區綜合管理部招待所工作人員的黎少甜而言,這個給予她長久陪伴的TA不是其他,正是她所在的一畝三分地:

在暨南大學和我“相處”時間最久的,恐怕就是招待所的房間了。

“這些房間是我的職責所在,讓教師在上課的間隙可以在這邊休息,不用把時間都花在往返番禺校區和本部的路程上,這裡能夠給他們提供一個舒服、安靜的休息空間。看到教師們能夠休息好,這樣我就很欣慰了。”

受訪者:

華文學院漢語言專業2015級本科生 李嘉麗

在暨南,儘管吉他陪伴,一人練習依舊是十分孤單的體驗,但當吉他愛好者們齊聚一堂,那便大不一樣。

大一時,我加入了暨大華文學院的吉他社,就這樣開始了和大家練琴的故事。

雖然剛開始練琴時,大家都有點放不開。但是到了後期,各位紛紛“暴露本性”,很是活躍。到了這一屆,我們作為主力,可愛活潑的師弟師妹們紛紛加入,吉他社的氣氛變得更好了。

換屆的時候,社長問我們留不留部,所有人都不假思索地說要留,這讓我覺得很感動。後來社長畢業了,我們每一個人都彈了一首歌歡送社長,最後還拍了全家福。

很開心可以在暨大遇到這群小夥伴,他們是我很要好的朋友,有他們,我在暨大不孤單。

受訪者:

新聞與傳播學院廣播電視學系2014級本科生 鐘曦晨

大學四年,兩次省賽,一次出訪,數不清的團練和集訓,作為暨南大學學生藝術團舞蹈團的團長之一,我的大學生活因此繽紛多彩。

入團以來,我的團服、比賽紀念T恤至少有十五件,色彩斑斕。如果只能留一件的話,我會選擇深藍色的那件團服,因為這是我的第一件團服,是一件限量版團服。現在在團的團員,也只有我有這件團服了。

零基礎入團,我靠老師和學長學姐的指導走到今天,對舞蹈的領悟力、對音樂的感悟、對肢體的控制力還有那種堅韌、不怕苦的精神,都是我在團裡磨出來的。比賽和出訪的集訓強度非常大,但是當拿到一等獎的時候,那種成就感和被認可的感覺會讓人覺得一切都非常值得。而且在訓練中建立起的感情和其他組織是很不一樣的,我會覺得大家就是一家人,一起吃飯,一起努力,一起為同一個目標去奮鬥,非常熱血。

110周年校慶時,我曾用舞蹈為暨大慶生。111周年,希望我能繼續用舞蹈為暨大送上最精美的生日賀禮。I LOVE JNU!

受訪者:

口腔醫學院口腔醫學專業2015級本科生 葉輝生

大一的時候,我通過面試進入勤助人力資源部,並擁有了這一件藏青色的勤助工作服。接下來的兩年時光裡,它一直陪伴著我成長。

它很普通,卻不平凡地見證了我的第一次公眾演講,第一次組織活動,第一次在大學度過的生日,第一次表演,第一次做面試官,第一次受挫。如今,我因學業繁忙而離開了勤助,但這件工作服卻依舊掛在我的衣櫃裡。

每當我看到它,就會想起在勤助的那些動人時光,想起勤助裡那些熱心而優秀的工作夥伴,就會覺得在追逐夢想的路上不再孤單,因為我知道這條路上不只有我,還有他們。

受訪者:

體育學院教師 王小帥

這是一個陪伴我多年的排球。

來了暨大教書以後,排球也一直是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是我的事業更是我生活中快樂的源泉。當工作很忙或者心情很不好的時候,找上一群朋友打一場排球賽心情就會好很多。在暨大帶領女子排球隊,與隊員一起訓練一起比賽一起笑一起鬧一起成長......我來自山東,跨越了大半個中國來到了暨大,是排球讓我不再孤單,排球讓我結識到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擁有了許多真摯的友誼。

與排球有關的故事太多太多,是它讓我的生活不再孤單。

受訪者:

文學院歷史系教師 梁敏玲

這個東西是我教的動漫課結課後,學生作為禮物送給我的。當時看到的時候就覺得非常的感動與驚喜。

因為那節課是在南校上,所以我當時每次都要傍晚坐校車過去,上完課在坐校車回來,有的時候真的覺得挺辛苦的,但是同學們的反應都很好,就覺得自己辛苦也值了。

直到現在,我和那些學生都還有聯繫,這些禮物也還擺在我家裡。真的覺得遇見你們真好,有你們在,我在暨大一點也不孤單。

03

歷經三落三起,五次播遷

如今,暨南大學三地五校區

像一個溫暖的大家庭,從不孤單。

文質彬彬的本部大哥

活潑開朗、陽光熱情的混血兒華文小姐姐

優雅而又富有魅力的深旅二哥

氣質出眾的文藝珠區少女

年紀雖小卻穩重聰明的番禺弟弟

本部大哥

回首大家的成長路程,實在讓我這個大哥感慨良多。從一到五,看著我們的暨南大家庭一點一點壯大,謝謝弟弟妹妹們!你們的存在,讓我不再孤單……

華文妹妹,珠區妹妹,番禺弟弟,深旅弟弟

華文:111,有你們,我不孤單。

番禺:抱抱大家,生日快樂啊~

深旅:今年大家很棒!接下來繼續努力,變得更加優秀吧。

珠區:比心大哥~和你們在一起,每一天都很幸福!

又到了這一天,

想把過去一年的成就向你娓娓道來,

想把離開多年的思念對你一一述說。

在你懷裡,我從未感到孤單;

離你遠去,我依然心系著你。

暨南大學

祝你111周年校慶快樂!

采寫 | 餘佩掀 易靜 徐溦 張宇朦 蔡穎怡 黃昭穎 蔣雨妍 葉正芃

攝影 | 朱嘉琪

繪圖&人設 | 梁雅媛 呂楚悅 馮彬婕

gif製作 | 楊怡

排版 | 劉詩琨

責任編輯 | 杜明燦 李梅

網路編輯 | 吳曉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