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標準修改,睡一覺醒來就被高血壓了,要不要立即服藥?

在資訊發達的今日, 我們並不缺健康資訊, 而是需要時刻用理性去分辯真偽。 用您的一雙慧眼, 去把握各種說辭的虛實, 厘清其中的脈絡。 如此, 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健康之路。 《健康思通》今天與您一起思考高血壓的新標準。

北京時間2017年11月14日6點, 美國加州13日14點, 美國心臟協會AHA在開會, 發佈了新版的高血壓標準。 看到消息的本人很糾結, AHA時隔14年重新定義高血壓, 原標準的≥140/90mmHg, 被 ≥130/80mmHg取代。 通過調理已將血壓控制在130一線的我, 靠在沙發上陷入迷茫, 那一刻, 感覺心跳加快, 覺得血壓被專家氣得升高了。 這叫什麼事兒呀。

這是AHA自2003年以來首次更新美國的血壓檢測和治療指南, 不僅降了高血壓門檻, 還取消了以往的高血壓前期這個類別, “緩期執行”都不給, 沒有“察看期”, 做為一個較長時期內被暫時放在健康臨界範圍內觀察的人, 本人感覺比那些違反校規和黨紀的人待遇還差。

據專家們說, 按照新的標準, 美國高血壓的診斷人數會一夜間增加14%, 他們說, 降診斷數值, 是為了早期干預, 以防止血壓進一步升高和高血壓併發症的發生。 美國, 科技發達, 在醫學界有話語權, AHA發聲, 想必中國也要開會, 很快也會跟進修改診斷標準和治療指南。 是呢, 不國際化, 不跟著美國, 論文都不好發表, 高大上的業界期刊好多都在人家那兒呢。

高血壓的標準到底是什麼?我一直都在思考, 高不高要不要考慮種族差異和個體差異?如果美國人的標準是“金標準”, 為什麼要從最早的150/100mmHg降到140/90mmHg, 再調低到現在的130/80mmHg?是不是一定要吃藥把血壓控制在125/75mmHg?只考慮降血壓, 會不會帶來低血壓和腦灌不足呢?本人不陰險, 不懷疑專家們拿藥廠回扣, 但我們是不是應該考慮一下強化降糖的經驗, 事實是, 上世紀70年代強化降糖剛開始的時候, 都覺得效果不錯,

但長期隨訪後發現, 並沒有影響到終極的全因死亡率。

我們知道, 高血壓研究多年已經證實, 家族史是高血壓發病的獨立危險因素, 有家族史的人比其他人發病的年齡更提前, 血壓水準也更高;另外, 就是隨著年齡的增加, 發病率也上升, 在老年人中, 高血壓較普遍;此外,還有性別、超重與肥胖、糖尿病、血脂水準、飲酒及吸煙等生活習慣、膳食結構、是否參與體力活動和鍛煉、睡眠品質、精神狀態等多種因素。這些都不論,就測一下,132/85mmHg,昨天我還好著呢,今天按美國人的標準我這就被高血壓了?內心撥涼得緊啊。

血壓達標了,是不是要開始吃藥?以往的治療指南是60歲以上,超過150/90mmHg啟動藥物治療,60歲以下和患糖尿病或慢性腎病的,超過140/90mmHg就上藥。新的診斷標準出來,上藥的那條線估計也要往下調。稍值得欣慰的是,AHA對按新定義剛增加的,以前屬高血壓前期類別中的人,是建議改善生活方式。還沒指示“您這是病,得馬上吃藥”。

最新的調查結果顯示,我國高血壓患者中,僅有23.8%血壓得到控制,患者的實際堅持用藥時間僅為140到200天,很多人是憑感覺停藥。而降壓治療的關鍵是血壓達標和達標時間,有指南推薦,1月不達標就應調整用藥。如果標準跟著美國人修改,需要服藥的人增多,需要服藥的時間也延長,是不是更多人更不能堅持規範治療?我們給報銷的是什麼品質的藥?沒多大事也跟著吃,是不是真的好?我國如何跟進修改診斷標準和治療指南,師母已呆吧。

愛誰,就把健康傳給誰。

你的健康,我的關注。專業人員製作,以科學與人文視角多維度觀察生命健康,包括醫事、史話、日常、展望、心理、房內等系列,內容為作者魏巨集嶺及團隊原創作品。拒絕未經許可的一切形式的盜用、盜鏈及轉載,否則將依據相關法律予以追究。

高血壓較普遍;此外,還有性別、超重與肥胖、糖尿病、血脂水準、飲酒及吸煙等生活習慣、膳食結構、是否參與體力活動和鍛煉、睡眠品質、精神狀態等多種因素。這些都不論,就測一下,132/85mmHg,昨天我還好著呢,今天按美國人的標準我這就被高血壓了?內心撥涼得緊啊。

血壓達標了,是不是要開始吃藥?以往的治療指南是60歲以上,超過150/90mmHg啟動藥物治療,60歲以下和患糖尿病或慢性腎病的,超過140/90mmHg就上藥。新的診斷標準出來,上藥的那條線估計也要往下調。稍值得欣慰的是,AHA對按新定義剛增加的,以前屬高血壓前期類別中的人,是建議改善生活方式。還沒指示“您這是病,得馬上吃藥”。

最新的調查結果顯示,我國高血壓患者中,僅有23.8%血壓得到控制,患者的實際堅持用藥時間僅為140到200天,很多人是憑感覺停藥。而降壓治療的關鍵是血壓達標和達標時間,有指南推薦,1月不達標就應調整用藥。如果標準跟著美國人修改,需要服藥的人增多,需要服藥的時間也延長,是不是更多人更不能堅持規範治療?我們給報銷的是什麼品質的藥?沒多大事也跟著吃,是不是真的好?我國如何跟進修改診斷標準和治療指南,師母已呆吧。

愛誰,就把健康傳給誰。

你的健康,我的關注。專業人員製作,以科學與人文視角多維度觀察生命健康,包括醫事、史話、日常、展望、心理、房內等系列,內容為作者魏巨集嶺及團隊原創作品。拒絕未經許可的一切形式的盜用、盜鏈及轉載,否則將依據相關法律予以追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