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任性的根源:爸爸去哪兒了?媽媽是超人!

前段時間, 一篇題為《我的媽媽是超人, 我的爸爸去哪兒了?》的作文刷爆了朋友圈, 雖然這只是一篇小學生作文, 但對於各個年齡段孩子的家庭, 都是一個警醒。

缺失的父親,

焦慮的母親,

失控的孩子。

越來越多的家庭陷入這種角色迷失的模式, 諸多家庭問題由此產生, 你的家庭是否也有同樣問題?

淪陷在父教缺失的時代

古語說“養不教, 父之過”, 而這個時代似乎越來越缺乏“父親的教育”。

原始社會中, 爸爸會帶孩子出門打獵, 去探索世界, 爸爸對於孩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現在, 爸爸雖是家庭名義上的重要角色, 但常以工作為藉口逃避對家庭的照顧, 也就成為家庭關係中一個影子式的爸爸。

甚至對某些爸爸而言, 家庭淪為了不得不回的旅館。

如果在情感、陪伴、尊重、親密或在問題解決方面, 爸爸為孩子提供的支持都不多, 那就說明父親在孩子成長中並沒有承擔應盡的責任。

焦慮的媽媽如影隨形

與此同時, 當孩子擁有一個缺席的父親, 老天還會給他一個焦慮的媽媽。

丈夫成了家庭中的隱形人, 母親則會慢慢地把感情和注意力從丈夫身上抽離出來, 寄託在孩子身上。

但孤軍奮戰的女人會難以避免的陷入孤獨感和不安全感中,

又會不自覺的把家轉化為她痛苦的工作場所, 用讓人窒息的愛和焦慮將孩子包裹起來, 造成過度依賴或者母子矛盾。

孩子更多地被母親的世界所籠罩裡, 而不是家庭的世界, 夫妻情感、親子關係、孩子教育的問題也接撞而來。

失控的孩子

有多少孩子教育的問題, 就有多少夫妻矛盾問題。

有一個不顧家、不關心妻兒的丈夫, 必然有一個很寂寞孤獨的女人。 看似是親子的問題, 其實是夫妻情感的問題。

可媽媽那本應由丈夫承擔的焦慮和需要, 都被投射到孩子身上, 孩子在各種情緒中如困獸一般壓抑、掙扎、暴虐、偽裝。

成為媽媽“替代丈夫”的孩子, 會過早的承擔起成人的角色, 家裡會出現小大人, 或者孩子會“永遠做媽媽的好孩子”而進入那種拒絕成長, 依賴性強的狀態, 沒辦法探索社會, 融入社會。

但當孩子開始失控, “缺失的父親、焦慮的母親、失控的孩子”, 又會使得家庭系統重新達到一種病態的平衡。 因為教育孩子的矛盾會升級成家庭的主要矛盾,

從而掩飾了很多問題, 讓婚姻能夠維持。

但是, 這絕對不是一個有活力、有彈性、有生命力的婚姻。

給爸爸的建議

1.

爸爸要融入家庭。 教育家孫雲曉說:中國的父教缺失是我們民族很大的隱患。 父教缺失, 會讓孩子一輩子都缺鈣。 爸爸在家庭中要有存在感, 要經常跟家人互動, 不要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工作上, 每天回家陪家人一起吃晚飯, 跟媽媽秀恩愛, 陪孩子玩十分鐘的遊戲, 背著媽媽說幾句悄悄話, 對家庭事務發表意見, 塑造丈夫和父親的家庭形象。

2.

爸爸要教育孩子。 很多家庭認為教育年幼孩子是媽媽應該做的事, 但是幼年的孩子, 本來就跟媽媽比較親近, 如果爸爸不介入教育, 孩子很難跟爸爸建立親密的關係, 而且,爸爸能教給孩子很多本領,是媽媽很難辦到的。

給媽媽的建議

1.

在家庭中,媽媽不能把親子關係放在第一位,夫妻關係才是家庭生活的重中之重。一個家庭中,夫妻關係不好,對孩子的教育肯定好不了。媽媽們不能只關注孩子,也要多照顧丈夫的感受,關心體貼丈夫,處理好夫妻關係。

2.

壓抑自己的脾氣,做個溫柔可親的媽媽。焦慮暴躁的媽媽只會加劇孩子的失控,只有溫柔可親的媽媽才能走進孩子的心靈,給孩子成長的力量。

一個融進家庭的爸爸,一個溫柔可親的媽媽,才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而且,爸爸能教給孩子很多本領,是媽媽很難辦到的。

給媽媽的建議

1.

在家庭中,媽媽不能把親子關係放在第一位,夫妻關係才是家庭生活的重中之重。一個家庭中,夫妻關係不好,對孩子的教育肯定好不了。媽媽們不能只關注孩子,也要多照顧丈夫的感受,關心體貼丈夫,處理好夫妻關係。

2.

壓抑自己的脾氣,做個溫柔可親的媽媽。焦慮暴躁的媽媽只會加劇孩子的失控,只有溫柔可親的媽媽才能走進孩子的心靈,給孩子成長的力量。

一個融進家庭的爸爸,一個溫柔可親的媽媽,才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