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大荔似仙渠村打造“李子村”

李子花開

似仙渠村村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的翟變林在李子園內指導工作

地處大荔縣段家鎮的“山溝溝”似仙渠村, 與蒲城縣隔著洛河相望, 過去是個比較貧窮的村子, 天旱塵土飛、下雨泥滿身, 村子有400多戶人家, 娃娃們說個媳婦都是難上難。 4月4日, 在一片李子樹林中記者見到了被群眾成為“拼命三娘”的村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的翟變林, 她指著眼前花開茂盛的李子園,

對今年的收成充滿了信心, 說如果天氣沒有意外的話, 4千多畝李子產值收入可上三千多萬, 如今, 這裡已成了遠近聞名的“李子村”, 李子收入占到群眾總收入的80%以上。

在翟變林的家中, 記者看到牆上掛滿了群眾送的感謝她的錦旗, 讓人由衷的感到這位風風火火、56歲農村女性的偉大。

“我當村幹部, 也不想圖回報, 就是看到黨的政策好, 家裡這麼多年富了起來, 孩子們和丈夫大力支持我為村上幹點實事, 為家鄉做點好事、善事, 也對得起養我50來年“山溝溝”這片水土, 這也就是她當村幹部的“座右銘”。 翟變林是2013年被大家推舉為段家垣首位女性村支付兼村委會主任開始“一肩挑”, 四年時間, 她在鎮黨委、政府的支持幫助下, 摸索創新的一套適合農村工作的“三部曲”工作法, 一是“融入”工作法。 能夠始終同鄉親“打”成一片, 凡事帶頭, 親力親為。 誰家的老人啥情況, 誰家有幾個小孩, 她都瞭若指掌。 二是“透明”工作法。 凡涉及集體的事情, 都能夠堅持做到公開化, 能夠積極主動聽取群眾的意見和呼聲。
三是“一線”工作法。 大小事情都能夠堅持到一線瞭解、協調、解決, 真正做到了走進每家門、掌握每家情。

2013年她剛一上任, 就碰上難題, 洛河的兩個二級抽水站因種種原因擱淺, 天大旱眼巴巴的澆不上水, 她趕忙跑到有關部門求援跑資金, 又拿出自家的煙酒招待,

動員了村子的好友, 不要工資, 義務栽了五個電杆和架起線路, 很快修復了水站, 讓四千多畝地喝上救命水, 同時, 也讓群眾澆地的費用從原來的50元降到35元, 上任一炮打響, 讓群眾刮目相看, 有了這樣的村幹部, 大家心裡踏實多了。 群眾的事情無小事, 似仙渠30多年來, 群眾吃水都要到一公里外的水井拉水吃, 實在不方便, 她看在眼裡, 跑到縣上找到水務部門, 拿下飲水工程項目, 不到一個月時間就把自來水引到各家各戶, 解決了吃水這一大難題。 當來到她的家裡, 第一眼就看到該村五組群眾送來“為民謀福好村官”的大紅錦旗, 經村民介紹, 原來是從似仙渠村到最邊緣五組這個村子, 三公里的爛泥路, 30多年來,群眾平時出行都非常困難,更談不發展經濟,就因為路不行,群眾種的水果到成熟季節根本無法拉運出去、村子孩子說個媳婦更是難以上青天,翟變林看在眼裡、想在心裡,去年的九月,她通過走訪群眾、實地查看道路後,立即召開班子碰頭會,拿出具體實施的方案,把為五組修路作為村委會頭等大事來抓,隨後,她先後多次跑到有關部門,申請資金跑專案,前後用了一個多月時間修好了一條通村水泥路,圓了群眾的夢,五組群眾自發的敲鑼打鼓為她送來了錦旗。

為幫助群眾發展產業,她瞅准似仙渠村溝壑溫差大,最適合李子的種植,所栽植的黑皮李子靠獨特的自然環境,成熟後的黑李子自然潮上薄薄一層白霜,顏色和味道十分誘人,而吸引了全國各地的客商,她抓住這一特色,在新品種和新技術上幫助群眾發展李子產業,先後引進美國和外地的兩個新品,並從技術、管理、銷售為群眾提供方便,使李子產業從原來的一千畝發展到如今的四千多畝,占到耕地的90%左右,畝收入在一萬多元,成為群眾的搖錢樹,打造出遠近聞名的“李子村”。

翟變林用她的“三部曲”工作法,讓村子美了起來、富了起來,四年間,生產路從原來的三米土路變成七米寬的水泥路、並實現了村村通;村上廣場安裝了健身器材、100多盞路燈讓村子夜晚如晝、廣場舞和民樂園讓村子和城裡人媲美,把個“山溝溝”的似仙渠村點綴的無比美麗。(通訊員:李世居 席馮延)

30多年來,群眾平時出行都非常困難,更談不發展經濟,就因為路不行,群眾種的水果到成熟季節根本無法拉運出去、村子孩子說個媳婦更是難以上青天,翟變林看在眼裡、想在心裡,去年的九月,她通過走訪群眾、實地查看道路後,立即召開班子碰頭會,拿出具體實施的方案,把為五組修路作為村委會頭等大事來抓,隨後,她先後多次跑到有關部門,申請資金跑專案,前後用了一個多月時間修好了一條通村水泥路,圓了群眾的夢,五組群眾自發的敲鑼打鼓為她送來了錦旗。

為幫助群眾發展產業,她瞅准似仙渠村溝壑溫差大,最適合李子的種植,所栽植的黑皮李子靠獨特的自然環境,成熟後的黑李子自然潮上薄薄一層白霜,顏色和味道十分誘人,而吸引了全國各地的客商,她抓住這一特色,在新品種和新技術上幫助群眾發展李子產業,先後引進美國和外地的兩個新品,並從技術、管理、銷售為群眾提供方便,使李子產業從原來的一千畝發展到如今的四千多畝,占到耕地的90%左右,畝收入在一萬多元,成為群眾的搖錢樹,打造出遠近聞名的“李子村”。

翟變林用她的“三部曲”工作法,讓村子美了起來、富了起來,四年間,生產路從原來的三米土路變成七米寬的水泥路、並實現了村村通;村上廣場安裝了健身器材、100多盞路燈讓村子夜晚如晝、廣場舞和民樂園讓村子和城裡人媲美,把個“山溝溝”的似仙渠村點綴的無比美麗。(通訊員:李世居 席馮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