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喜訊!江蘇唯一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的作品是……

在今天召開的江蘇省第十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表彰儀式上, 我市選送的話劇《雨花臺》獲榮譽獎, 電視劇《於無聲處》、電視紀錄片《百年南京》《延安十三年》、廣播劇《南京審判》、歌曲《信仰之歌—雨花頌繫列歌曲》、圖書《向日葵中隊》獲優秀作品獎, 市委宣傳部獲“組織工作獎”, 連續兩屆總成績列全省第一。 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曹路寶代表南京市領取了“組織工作獎”。 此前, 在今年9月27日在京召開的全國第十四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表彰座談會上, 話劇《雨花臺》榮獲“優秀作品獎”, 位元列戲劇類第一名,

也是江蘇省13個設區市唯一一部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的作品。

近年來, 我市以“五個一工程”為龍頭, 從政策保障、激勵機制、專案建設、主題創作等方面著手, 狠抓精品生產的推進落實。

一、強化政策保障, 加大引導激勵力度

南京市每年劃撥1000萬元用於對影視(動漫)、廣播劇、文學圖書、戲劇(戲曲)、歌曲、美術(含攝影)類的重點創作專案進行資助, 4年來已對100多部文藝作品進行了資助, 其中多部作品獲得省和國家級獎項, 如電視劇《於無聲處》在央視一套黃金時間播出並斬獲“飛天獎”、話劇《民生巷11號》獲省文華大獎、圖書《向日葵中隊》入選中宣部“優秀兒童文學出版工程”等。

根據中央和省委關於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文件和會議精神, 去年我市出臺了《中共南京市委關於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實施意見》, 確立了努力實現“精品紛呈、人才湧現、陣地穩固、群眾認同”的文藝發展目標,

在附件部分還明確了南京市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八項重點工程, 包括精品生產工程、文化惠民工程、文脈傳承工程、戲曲振興工程、陣地固基工程、文藝隊伍提升工程、文化人才登峰工程、政策保障工程, 並明確了責任單位。 在全省率先、全國領先設立了3000萬元規模的南京藝術基金, 今年將正式全面啟動, 重點扶持主旋律作品的創作生產, 為高品質的文藝創作項目提供了有力的資金保障。 去年, 南京市還出臺了《關於支持戲曲傳承發展的實施意見》, 提出了加強戲曲保護與傳承, 加大戲曲創作扶持力度等11項重點任務。 《實施意見》提出進一步加大對戲曲創作的扶持力度, 確保每年推出2部優秀原創戲曲劇本和1台優秀戲曲劇碼。
黨委、政府對文藝工作的重視, 為南京文藝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環境、提供了有力政策保障。

二、強化項目建設, 把文藝創作落到實處

為了把文藝創作落到實處,南京市重點抓好文藝創作專案,一是對全市的文藝創作專案做好統籌規劃,做好文藝創作中長期規劃和年度創作計畫。每隔3年就發佈一次《南京市文藝創作規劃》,對3年內各門類藝術創作的數量、內容、重點、週期等進行規劃設計,加強對文藝創作生產的內容引導,並每年發佈一次年度重點文藝創作題材規劃要點作為南京市重點文藝作品資助專案申報和評審的重要依據。

二是抓好文藝創作專案的組織領導和考評。市文廣新局、市文聯、南京廣電集團、南京文投集團等創作生產單位,每年都排出一批重點創作項目,主要領導親自抓,明確時間表、路線圖和責任人。市文廣新局主抓舞臺藝術和美術作品的創作生產;市文投集團集中抓好舞臺藝術生產,每年生產至少2-3台原創劇碼;南京廣電集團著力抓好紀錄片、電視劇、廣播劇、歌曲的創作生產;市文聯著力抓好文藝類圖書、歌曲等門類的創作。要求各區確保每年推出1-2個文藝精品,推出一批群眾喜聞樂見、接地氣的群文優秀原創作品。我市每年還召開一次文藝創作專案點評會,對前一年的文藝創作專案進行盤點總結,梳理明確當年的重點文藝創作專案,並明確各有關單位的責任。對文藝創作的考評也被納入到宣傳文化系統單位的績效考核之中。

三、強化主題創作,

發揮文藝作品的感染力、影響力

近年來,結合建黨95周年、南京大屠殺死難者80周年祭等重要契機,南京市加強對重大主題和題材創作的策劃引導,推出了一批反映時代主旋律、凸顯城市特點、群眾喜聞樂見的優秀作品。如根據習總書記視察江蘇講話的要求和指引,圍繞用好用活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組織開展了以反映雨花英烈精神、南京解放、國共談判等題材的系列文藝創作及演出活動。

如話劇《雨花臺》邀請了國內著名編劇和導演參與主創,自2015年9月首演已來,該劇已演出112場(其中包括由中宣部、教育部主辦的全國高校100場巡演),觀眾達14萬餘人次,在黨員幹部、高校學子中引起了強烈反響,成為現象級文化現象。該劇還入選第十一屆中國藝術節“文華大獎”終評劇碼和江蘇省第三屆藝術節優秀劇碼。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新聞和報紙摘要”、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等中央媒體都對巡演進行了報導,央視《焦點訪談》還專門做了一期專題節目。去年“七·一”前夕,南京市話劇團還應中央電視臺和江蘇電視臺邀請,在央視《偉大的旗幟——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五周年電視文藝特別節目》和江蘇台《信仰之光——江蘇省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文藝演出》中演出了話劇《雨花臺》片段,並成為亮點。

我市還推出了《信仰之歌—雨花頌繫列歌曲》,籌畫拍攝電視劇《南京談判》,出版了《雨花英烈家書》、《雨花英烈口述史》等作品。另一方面,為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近年來南京市深入挖掘歷史文化資源,著重創作了一批以南京歷史文化為題材的各門類文藝作品,如打磨話劇《民生巷11號》、越劇《莫愁女》,複排京劇《胭脂河》,創排話劇《楊仁山》、《風雨秦淮》,越劇《烏衣巷》、青春版《紅樓夢》,京劇《大明城牆》,民樂情景劇《桃花扇》等。

為了把文藝創作落到實處,南京市重點抓好文藝創作專案,一是對全市的文藝創作專案做好統籌規劃,做好文藝創作中長期規劃和年度創作計畫。每隔3年就發佈一次《南京市文藝創作規劃》,對3年內各門類藝術創作的數量、內容、重點、週期等進行規劃設計,加強對文藝創作生產的內容引導,並每年發佈一次年度重點文藝創作題材規劃要點作為南京市重點文藝作品資助專案申報和評審的重要依據。

二是抓好文藝創作專案的組織領導和考評。市文廣新局、市文聯、南京廣電集團、南京文投集團等創作生產單位,每年都排出一批重點創作項目,主要領導親自抓,明確時間表、路線圖和責任人。市文廣新局主抓舞臺藝術和美術作品的創作生產;市文投集團集中抓好舞臺藝術生產,每年生產至少2-3台原創劇碼;南京廣電集團著力抓好紀錄片、電視劇、廣播劇、歌曲的創作生產;市文聯著力抓好文藝類圖書、歌曲等門類的創作。要求各區確保每年推出1-2個文藝精品,推出一批群眾喜聞樂見、接地氣的群文優秀原創作品。我市每年還召開一次文藝創作專案點評會,對前一年的文藝創作專案進行盤點總結,梳理明確當年的重點文藝創作專案,並明確各有關單位的責任。對文藝創作的考評也被納入到宣傳文化系統單位的績效考核之中。

三、強化主題創作,

發揮文藝作品的感染力、影響力

近年來,結合建黨95周年、南京大屠殺死難者80周年祭等重要契機,南京市加強對重大主題和題材創作的策劃引導,推出了一批反映時代主旋律、凸顯城市特點、群眾喜聞樂見的優秀作品。如根據習總書記視察江蘇講話的要求和指引,圍繞用好用活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組織開展了以反映雨花英烈精神、南京解放、國共談判等題材的系列文藝創作及演出活動。

如話劇《雨花臺》邀請了國內著名編劇和導演參與主創,自2015年9月首演已來,該劇已演出112場(其中包括由中宣部、教育部主辦的全國高校100場巡演),觀眾達14萬餘人次,在黨員幹部、高校學子中引起了強烈反響,成為現象級文化現象。該劇還入選第十一屆中國藝術節“文華大獎”終評劇碼和江蘇省第三屆藝術節優秀劇碼。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新聞和報紙摘要”、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等中央媒體都對巡演進行了報導,央視《焦點訪談》還專門做了一期專題節目。去年“七·一”前夕,南京市話劇團還應中央電視臺和江蘇電視臺邀請,在央視《偉大的旗幟——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五周年電視文藝特別節目》和江蘇台《信仰之光——江蘇省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文藝演出》中演出了話劇《雨花臺》片段,並成為亮點。

我市還推出了《信仰之歌—雨花頌繫列歌曲》,籌畫拍攝電視劇《南京談判》,出版了《雨花英烈家書》、《雨花英烈口述史》等作品。另一方面,為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近年來南京市深入挖掘歷史文化資源,著重創作了一批以南京歷史文化為題材的各門類文藝作品,如打磨話劇《民生巷11號》、越劇《莫愁女》,複排京劇《胭脂河》,創排話劇《楊仁山》、《風雨秦淮》,越劇《烏衣巷》、青春版《紅樓夢》,京劇《大明城牆》,民樂情景劇《桃花扇》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