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九景衢鐵路12月通車!直達景德鎮、婺源、黃山風景美到令人窒息!

12月15日

九景衢鐵路將正式通車運行!

為什麼說武漢人會有福了?

因為它的開通,

將給大家帶來一條高顏值的黃金旅遊線路!

屆時,

武漢將新開到

景德鎮、婺源、黃山等地的直達動車

坐上這趟列車

武漢到景德鎮只要2個多小時,

到婺源、三清山、黃山也就2~3個小時!

九景衢鐵路將與已開通的武(漢)九(江)客專相連, 屆時, 將增開

武漢-九江-鄱陽-景德鎮-婺源-衢州-金華-杭州東;

武漢-九江-鄱陽-景德鎮-婺源-衢州-金華-永康-溫州南;

武漢-九江-鄱陽-景德鎮-婺源-上饒-武夷山-古田-福州;

武漢-九江-鄱陽-景德鎮-婺源-黃山北等方向的動車。

目前, 相關城市之間的時刻表和票價尚未公佈。

婺 源

婺源是個神奇的地方!春天, 它有金黃碧透的油菜花;在深秋, 婺源的稻穗熟了, 金燦燦的稻田, 綠油油的山, 白花花的雲。

婺源向你詮釋了什麼才是“烏托邦” 式的理想家園:被淡淡炊煙籠罩的馬頭牆、山間梯田抽象的線條、暮色中騎在牛背上的村 童、幽靜的孤舟野渡、倒映在清澈山澗裡的火紅的楓葉……一切都讓人陡然間心靜如水,

恍若隔世。

【 篁嶺 】

江西婺源的篁嶺, 是一座藏在深山中的小村, 近幾年因“曬秋”而迅速走紅, 聞名遐邇。 篁嶺以其獨特的民居結構在婺源古村落中獨樹一幟。

據說,一個人的一生,一定要看一次篁嶺的曬秋。“窗銜篁嶺千葉匾,門聚幽篁萬畝田”,秋天不去篁嶺看一次曬秋,就不知道秋收竟然可以這麼美~

“地無三尺平”的篁嶺古村,民居受地形限制高低排布、錯落搭建,村民曬晾農作物只能使用竹匾曬在自家眺窗前木架上,形成特有的“曬秋”農俗景觀。

【 江嶺 】

江嶺是婺源的王牌景點也是最值得去的地方。春天的時候,那裡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呈梯田狀,從山頂鋪散到山谷下。

站在山頂望去,腳下大片的山谷內,油菜花層層疊疊,一望無際,中間圍攏著幾個小小的村落,黑瓦白牆的徽派民居夾雜在一片金黃之間,在婺源再沒有比這更壯觀而令人驚喜的了。

【李坑 】

李坑是一個以李姓聚居為主的古村落,距婺源縣城12公里,有烏鎮的建築景觀,又有兔耳嶺怪石景觀,李坑的建築風格獨特,是著名的徽派建築,給人一種安靜、祥和的感覺。

村外兩條山溪在村中匯合為一條小河,溪河兩岸均傍水建有徽派民居,河上建有各具特色的石拱橋和木橋。河水清澈見底,河邊用石板鋪就洗菜、洗衣的溪埠。山光水色與古民居溶為一體,相得益彰,活生生一幅“小橋流水人家”寧靜景象。

【彩虹橋】

婺源有一種頗有特色的橋——廊橋,所謂廊橋就是一種帶頂的橋,這種橋不僅造型優美,最關鍵的是,它可在雨天裡供行人歇腳。宋代建造的古橋——彩虹橋是婺源廊橋的代表作。這座橋取唐詩“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的意思取名。

橋長140米,橋面寬3米多,4墩5孔,由11座廊亭組成,廊亭中有石桌石凳。彩虹橋周圍景色優美,青山如黛,碧水澄清,坐在這裡稍作休憩,流覽四周風光,會讓人深深體驗到婺源之美。

景 德 鎮

都知道景德鎮是“千年瓷都”,可是你知道為什麼嗎?在宋朝景德年間(西元1004年),宋真宗對這裡產的青白瓷愛不釋手,便將自己的年號“景德”賜予了這座小鎮,從此便有了——景德鎮,在古代這是至高無上的榮譽!

景德鎮不大,大部分景區都在市區,而且市區的景點公車都到,也極大的方便了自由行的遊客們。

【 古窯民俗博覽區 】

古窯民俗博覽區是全國唯一一個以陶瓷文化為主題個國家AAAAA級景區,在這裡你可以看到古代制瓷作坊、世界上最古老制瓷生產作業線、宋代龍窯、元代饅頭窯、明代葫蘆窯、清代鎮窯、風火仙師廟、瓷行等景點,向人們展示了古代景德鎮手工制瓷的工藝過程。

當然古窯可不僅僅是這些,還有各代燒窯的窯爐,都是傳統工藝的柴窯哦,而且每年都有不同的柴窯複燒!

【 禦窯廠 】

禦窯廠是國家AAAA級景區,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不要問為什麼名氣那麼大,這麼說吧,明、清兩朝皇上御用瓷器均出於此,是禦窯而不是官窯哦。當代拍賣的瓷器明成化“雞缸杯”、元青花“鬼穀子下山”等均出於此,這價值不言而喻!

【浮梁古縣衙】

浮梁古縣衙,國家AAAA級景區,全國唯一一個正五品的縣衙。正常的縣衙都是七品縣衙,縣太爺俗稱七品芝麻官,為什麼這裡的縣衙是正五品的呢?

有兩種說法:一是,唐朝設縣至今,一千多年來,一直是盛產茶葉的富庶之地。明清瓷器製作工藝逐漸達到高峰,景德鎮陶瓷更是當時瓷器中的翹楚,浮梁最昌盛時,國庫十分之一的茶稅和三分之一的瓷器均出自這裡,經濟基礎決定社會地位,朝廷為了彰顯浮梁的重要性,賜浮梁縣令五品官銜。

另一種說法,景德鎮歷史上一直是浮梁縣的一個鎮,景德鎮有朝廷設立的禦窯廠,皇帝派有五品的督陶官。為了方便管理,所以也欽賜浮梁縣令為五品縣令。

景德鎮不光是有瓷器,

還有不錯的山水風光!

【 高嶺·瑤裡風景名勝區 】

這裡有山、有水、有古鎮、有瀑布,是國家AAAA級景區,景德鎮市的後花園。

【 洪岩仙境 】

洪岩仙境距景德鎮70公里,據說太平天國洪秀全曾經盤踞此地。洪岩洞是中生代形成的石灰岩溶洞,距今已有一億多年,洞中石鐘乳遍佈上下,錯落有致,晶瑩絢麗,美不勝收,千姿百態,鬼斧神工。

黃 山 市

【黃山】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無論是豔陽高照下顯現出的鐵骨崢嶸之陽剛之美,還是雲遮霧繞下若隱若現的嫵媚之美,亦或是陽春三月裡漫山遍野盛開的鮮花透出的浪漫之美,黃山,都只有親身感受才能體會。

【宏村】

一千年前徽州先人根據仿生學原理以一條水牛的形狀設置的村莊,依山傍水,充分顯示了天人合一的居住理念。粉牆黛瓦映照南湖美若丹青,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數百戶粉牆青瓦、鱗次櫛比的古民居群,村內,以正街為中心,層樓疊院,街巷婉蜒曲折,路面用一色青石板鋪成。好似一副完美的水墨畫。

宏村之美在它的粉牆青瓦,水渠蜿蜒,庭院牆頭的青藤石木。山因為水的存在而充滿靈性,水因為山的依傍更增加了磅礴深邃的氣勢。黃山是巨集村綠色的背景,宏村是黃山靈動的點綴,宏村正處在山環水繞之中。

【西遞】

西遞為世界文化遺產地,也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以世外桃源般的田園風光、保存完好的村落形態、工藝精湛的徽派民居和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內涵而聞名天下,被譽為"畫中的村莊"。

“白雲深處仙境,桃花源裡人家”描繪的就是西遞古村,有人說,這裡就是陶淵明筆下《桃花源記》裡的那個桃花源,的確,它地域偏僻,遠離塵囂,好像並沒有被現代社會的文明波及,還保留著青山綠水、院落村居。

武 夷 山

【武夷宮】

武夷宮景區是武夷山國家風景名勝區的核心部分,又稱“武夷宮”,景區位於九曲溪筏遊的終點晴川。武夷宮又名會仙觀、沖佑觀、萬年宮,是歷代帝王祭祀武夷神君的地方,也是宋代全國六大名觀之一。前臨溪流,背倚秀峰,沃野碧川,巧構林立,為遊客集中輻輳之處。始建于唐天寶年間(西元742-755年),至今有1000多年歷史。

【青龍瀑布】

武夷山青龍瀑布景區位於大峽谷漂流區上游,相距1公里。瀑布由三級大瀑布群組合而成,全長200余米,落差120米,最寬處40余米。

步入瀑布群,沿途灌木蒼蔭,飛蟲鳥語、山花浪漫,珍禽動物隱現山中。沿赤壁拾級而上,水氣濛濛,迎面撲來,宛如進入冰雪世界。眼前猶如一條青龍奔騰呼嘯而下,跌落在石壁之上,形成大大小小的瀑布群。遠眺瀑布,仿佛無源之水,直通天際,被譽為天然氧吧。

【 武夷山自然保護區 】

武夷山自然保護區以山貌雄偉和生物多樣性而聞名於世,地跨福建省武夷山、建陽、光澤三市,江西省鉛山縣處,總面積為56527.4公頃,主峰黃崗山位於江西省鉛山縣境內,其最高峰海拔2157.8米,為大陸東南第一峰,是整個華東六省一市地區的最高山峰,號稱“華東屋脊”。

據說,一個人的一生,一定要看一次篁嶺的曬秋。“窗銜篁嶺千葉匾,門聚幽篁萬畝田”,秋天不去篁嶺看一次曬秋,就不知道秋收竟然可以這麼美~

“地無三尺平”的篁嶺古村,民居受地形限制高低排布、錯落搭建,村民曬晾農作物只能使用竹匾曬在自家眺窗前木架上,形成特有的“曬秋”農俗景觀。

【 江嶺 】

江嶺是婺源的王牌景點也是最值得去的地方。春天的時候,那裡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呈梯田狀,從山頂鋪散到山谷下。

站在山頂望去,腳下大片的山谷內,油菜花層層疊疊,一望無際,中間圍攏著幾個小小的村落,黑瓦白牆的徽派民居夾雜在一片金黃之間,在婺源再沒有比這更壯觀而令人驚喜的了。

【李坑 】

李坑是一個以李姓聚居為主的古村落,距婺源縣城12公里,有烏鎮的建築景觀,又有兔耳嶺怪石景觀,李坑的建築風格獨特,是著名的徽派建築,給人一種安靜、祥和的感覺。

村外兩條山溪在村中匯合為一條小河,溪河兩岸均傍水建有徽派民居,河上建有各具特色的石拱橋和木橋。河水清澈見底,河邊用石板鋪就洗菜、洗衣的溪埠。山光水色與古民居溶為一體,相得益彰,活生生一幅“小橋流水人家”寧靜景象。

【彩虹橋】

婺源有一種頗有特色的橋——廊橋,所謂廊橋就是一種帶頂的橋,這種橋不僅造型優美,最關鍵的是,它可在雨天裡供行人歇腳。宋代建造的古橋——彩虹橋是婺源廊橋的代表作。這座橋取唐詩“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的意思取名。

橋長140米,橋面寬3米多,4墩5孔,由11座廊亭組成,廊亭中有石桌石凳。彩虹橋周圍景色優美,青山如黛,碧水澄清,坐在這裡稍作休憩,流覽四周風光,會讓人深深體驗到婺源之美。

景 德 鎮

都知道景德鎮是“千年瓷都”,可是你知道為什麼嗎?在宋朝景德年間(西元1004年),宋真宗對這裡產的青白瓷愛不釋手,便將自己的年號“景德”賜予了這座小鎮,從此便有了——景德鎮,在古代這是至高無上的榮譽!

景德鎮不大,大部分景區都在市區,而且市區的景點公車都到,也極大的方便了自由行的遊客們。

【 古窯民俗博覽區 】

古窯民俗博覽區是全國唯一一個以陶瓷文化為主題個國家AAAAA級景區,在這裡你可以看到古代制瓷作坊、世界上最古老制瓷生產作業線、宋代龍窯、元代饅頭窯、明代葫蘆窯、清代鎮窯、風火仙師廟、瓷行等景點,向人們展示了古代景德鎮手工制瓷的工藝過程。

當然古窯可不僅僅是這些,還有各代燒窯的窯爐,都是傳統工藝的柴窯哦,而且每年都有不同的柴窯複燒!

【 禦窯廠 】

禦窯廠是國家AAAA級景區,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不要問為什麼名氣那麼大,這麼說吧,明、清兩朝皇上御用瓷器均出於此,是禦窯而不是官窯哦。當代拍賣的瓷器明成化“雞缸杯”、元青花“鬼穀子下山”等均出於此,這價值不言而喻!

【浮梁古縣衙】

浮梁古縣衙,國家AAAA級景區,全國唯一一個正五品的縣衙。正常的縣衙都是七品縣衙,縣太爺俗稱七品芝麻官,為什麼這裡的縣衙是正五品的呢?

有兩種說法:一是,唐朝設縣至今,一千多年來,一直是盛產茶葉的富庶之地。明清瓷器製作工藝逐漸達到高峰,景德鎮陶瓷更是當時瓷器中的翹楚,浮梁最昌盛時,國庫十分之一的茶稅和三分之一的瓷器均出自這裡,經濟基礎決定社會地位,朝廷為了彰顯浮梁的重要性,賜浮梁縣令五品官銜。

另一種說法,景德鎮歷史上一直是浮梁縣的一個鎮,景德鎮有朝廷設立的禦窯廠,皇帝派有五品的督陶官。為了方便管理,所以也欽賜浮梁縣令為五品縣令。

景德鎮不光是有瓷器,

還有不錯的山水風光!

【 高嶺·瑤裡風景名勝區 】

這裡有山、有水、有古鎮、有瀑布,是國家AAAA級景區,景德鎮市的後花園。

【 洪岩仙境 】

洪岩仙境距景德鎮70公里,據說太平天國洪秀全曾經盤踞此地。洪岩洞是中生代形成的石灰岩溶洞,距今已有一億多年,洞中石鐘乳遍佈上下,錯落有致,晶瑩絢麗,美不勝收,千姿百態,鬼斧神工。

黃 山 市

【黃山】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無論是豔陽高照下顯現出的鐵骨崢嶸之陽剛之美,還是雲遮霧繞下若隱若現的嫵媚之美,亦或是陽春三月裡漫山遍野盛開的鮮花透出的浪漫之美,黃山,都只有親身感受才能體會。

【宏村】

一千年前徽州先人根據仿生學原理以一條水牛的形狀設置的村莊,依山傍水,充分顯示了天人合一的居住理念。粉牆黛瓦映照南湖美若丹青,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數百戶粉牆青瓦、鱗次櫛比的古民居群,村內,以正街為中心,層樓疊院,街巷婉蜒曲折,路面用一色青石板鋪成。好似一副完美的水墨畫。

宏村之美在它的粉牆青瓦,水渠蜿蜒,庭院牆頭的青藤石木。山因為水的存在而充滿靈性,水因為山的依傍更增加了磅礴深邃的氣勢。黃山是巨集村綠色的背景,宏村是黃山靈動的點綴,宏村正處在山環水繞之中。

【西遞】

西遞為世界文化遺產地,也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以世外桃源般的田園風光、保存完好的村落形態、工藝精湛的徽派民居和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內涵而聞名天下,被譽為"畫中的村莊"。

“白雲深處仙境,桃花源裡人家”描繪的就是西遞古村,有人說,這裡就是陶淵明筆下《桃花源記》裡的那個桃花源,的確,它地域偏僻,遠離塵囂,好像並沒有被現代社會的文明波及,還保留著青山綠水、院落村居。

武 夷 山

【武夷宮】

武夷宮景區是武夷山國家風景名勝區的核心部分,又稱“武夷宮”,景區位於九曲溪筏遊的終點晴川。武夷宮又名會仙觀、沖佑觀、萬年宮,是歷代帝王祭祀武夷神君的地方,也是宋代全國六大名觀之一。前臨溪流,背倚秀峰,沃野碧川,巧構林立,為遊客集中輻輳之處。始建于唐天寶年間(西元742-755年),至今有1000多年歷史。

【青龍瀑布】

武夷山青龍瀑布景區位於大峽谷漂流區上游,相距1公里。瀑布由三級大瀑布群組合而成,全長200余米,落差120米,最寬處40余米。

步入瀑布群,沿途灌木蒼蔭,飛蟲鳥語、山花浪漫,珍禽動物隱現山中。沿赤壁拾級而上,水氣濛濛,迎面撲來,宛如進入冰雪世界。眼前猶如一條青龍奔騰呼嘯而下,跌落在石壁之上,形成大大小小的瀑布群。遠眺瀑布,仿佛無源之水,直通天際,被譽為天然氧吧。

【 武夷山自然保護區 】

武夷山自然保護區以山貌雄偉和生物多樣性而聞名於世,地跨福建省武夷山、建陽、光澤三市,江西省鉛山縣處,總面積為56527.4公頃,主峰黃崗山位於江西省鉛山縣境內,其最高峰海拔2157.8米,為大陸東南第一峰,是整個華東六省一市地區的最高山峰,號稱“華東屋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