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研學旅行納入中小學必修課程

教育部近日印發《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 根據《綱要》, 包括研學旅行在內的綜合實踐活動是國家義務教育和普通高中課程方案規定的必修課程, 與學科課程並列設置, 是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自小學一年級至高中三年級全面實施。

《綱要》提出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目標:小學階段, 通過親歷、參與少先隊活動、場館活動和主題教育活動, 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 獲得有積極意義的價值體驗;初中階段, 積極參加班團隊活動、場館體驗、紅色之旅等, 親歷社會實踐,

加深有積極意義的價值體驗;高中階段, 通過自覺參加班團活動、走訪模範人物、研學旅行、職業體驗活動, 組織社團活動, 深化社會規則體驗、國家認同、文化自信, 初步體悟個人成長與職業世界、社會進步、國家發展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關係。

《綱要》提出了綜合實踐活動的主要方式及其關鍵要素, 具體包括考察探究、社會服務、設計製作、職業體驗等。 其中, 考察探究是學生基於自身興趣, 在教師的指導下, 從自然、社會和學生自身生活中, 選擇和確定研究主題, 開展研究性學習, 在觀察、記錄和思考中, 主動獲取知識、分析並解決問題的過程, 如野外考察、社會調查、研學旅行等。 在課時安排方面, 《綱要》要求, 小學1-2年級, 平均每週不少於1課時;小學3-6年級和初中,

平均每週不少於2課時;高中執行課程方案相關要求, 完成規定學分。 教育部還同時發佈了《考察探究活動推薦主題及其說明》, 其中一項推薦主題為“家鄉生態環境考察及生態旅遊設計”, 具體內容包括設計方案實地考察家鄉的濕地、森林、草原等自然生態環境;對當地生物多樣性及保護情況進行研究, 採訪當地居民, 瞭解自然生態環境變化, 提出保護建議;結合當地獨特的自然生態條件, 設計開展生態旅遊的方案, 在一些景點進行生態旅遊的導覽和講解服務, 增強熱愛家鄉、保護家鄉自然生態環境的意識。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