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自然水域野釣選釣位技巧,遇到這樣的釣位不能錯過

在自然水域中作釣選到一個好的釣位對於釣友來說很重要。 一般來說, 一個好的釣位要同時滿足有魚和利於操作的條件。 釣位中有魚要從利於魚兒藏身、食物豐富、魚的洄游路徑三方面考慮, 釣友在具體作釣期間還要結合作釣當天的天氣、風向、水溫、溶氧性等情況制定作釣策略。 而有利於操作則要從作釣位置地勢平坦、有足夠的遛魚空間、保證釣友安全等方面綜合考慮。 為了讓更多釣友在野釣期間更好地選擇釣位, 今天我們就為大家介紹一部分相關技巧, 希望釣友喜歡!

一、水的深度

淺水處的魚受外界環境影響比較大,

外界的嘈雜聲、鳴笛聲、腳步聲都會驚擾它們, 相反的深水處的魚受外界環境影響小, 利於藏身, 這是很基本的作釣常識。 不過究竟多深的水算深水, 多淺的水算淺水, 並沒有很清晰的規定。 我覺得在沒有水草藻類等水生植物的亮水面, 水深低於一米就算淺水了。 所謂的深水也並非越深越好, 水越深溶氧性就會降低, 食物匱乏, 不利於魚群生存。 在大多數情況下, 如果水深超過十米就要小心些了。 當然這裡說的並不是絕對的, 釣友釣鰱鱅和高密度鯽魚時可以釣很淺, 前往水庫釣青魚時要選擇釣位在十幾米甚至二十幾米的深度。 春季釣魚時, 釣位儘量選在回溫比較快的淺水水域, 深秋和冬季釣魚時則要選在深水。

二、水生植物

水草叢生的地方便於魚群和浮游動物藏身, 浮游動植物能供魚群進食, 而且白天水草還會通過光合作用釋放氧氣, 魚群在溶氧充足的水域中會很活躍。

水草比較多的地方, 雜草亂石等障礙物比較多, 我們建議釣友採用懸墜釣法,

這種釣法可以將魚餌和魚鉤直上直下地放入草窩, 釣友在選擇釣位一定要遵守“近草不釣草”的作釣原則。 釣友如果是在一大片水草的邊緣地帶使用懸墜釣法, 釣餌落水點和水草之間的距離不要超出一米, 這樣可以將水草中的魚群引誘出來。 在兩大塊水草中間的亮水區作釣, 釣餌落水點要靠近某一側的水草。 如果水草已經形成半月灣, 且面積不大, 我們建議大家選擇釣位在水灣的中間, 反之則要靠近一側的水草下鉤。 在亮水面作釣, 儘量在水中植物中間或邊緣作釣。

不過在實際作釣期間, 釣友並不能一眼就看到作釣位置是否有水草, 有時候雖然水面沒有雜草, 但水底卻有。 釣友遇到這種情況,

用懸墜釣法之前要先將水下雜草撈出來。

三、岸邊生活垃圾

在岸邊有雞、鴨、豬、羊等動物養殖場的水庫, 岸邊的居民會將生活垃圾排入作釣水域, 日積月累之後這些位置會有大量有機物堆積, 成為魚群覓食的天然場所。 釣友在這樣的水域野釣,

選擇釣位時儘量尋找這些位置。 不過, 這樣的水域一般比較肥, 魚群食物充足, 釣友在配製魚餌時要花一番心思。 此外, 低氣壓天氣中, 這些位置容易缺氧, 作釣效果不好。

四、進出水口

在大中型水庫的上游位置, 常常會有一些溪流彙集成的進水口, 這裡水流常年流動,氧氣充足,活水中還常常夾帶一些植物種子、落水的小動物或有機碎屑,為魚群提供豐富的食物,是不少魚喜歡棲息的場所,也是釣友選擇釣位的黃金位置。釣友在這裡野釣,需要注意降雨天。因為降雨天進水口會會流入大量渾水,含有大量泥沙的渾水會造成魚呼吸困難,也不利於浮漂和釣餌的穩定。這時候可將釣位選在渾水和清水的交界處,最好選靠近清水一側的位置。

這裡水流常年流動,氧氣充足,活水中還常常夾帶一些植物種子、落水的小動物或有機碎屑,為魚群提供豐富的食物,是不少魚喜歡棲息的場所,也是釣友選擇釣位的黃金位置。釣友在這裡野釣,需要注意降雨天。因為降雨天進水口會會流入大量渾水,含有大量泥沙的渾水會造成魚呼吸困難,也不利於浮漂和釣餌的穩定。這時候可將釣位選在渾水和清水的交界處,最好選靠近清水一側的位置。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