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民進先賢」趙朴初:“客來問我養生方,無他奉告惟蔬食”

1907年11月5日, 一個普通的嬰兒降生于安徽安慶, 這就是趙朴初。 2000年5月21日, 趙朴初已經走完他在人世間所要歷經的一切, 最終在北京闔上雙目, 享年93歲。 他是中國著名的佛教領袖, 社會活動家, 書法家和詩人。 當然坊間還將其視為著名長壽老人之一, 對他的養身故事津津樂道。

趙朴初真正的養生措施是什麼呢?

1999年, 趙朴初寄給養生專家姚品榮的書信中寫道, 曾有專門提及, 其稱:“弟今年九十有二, 在同輩人中, 堪稱健談者。 蔬食已七十年, 每日兩菜一湯。 每晨起床前摩腹二百次左右, 消化系統良好。 所謂養生之道唯在此而已。 近有詩雲:‘不知肉味七十年, 虛度自漸已九十;客來問我養生方, 無他奉告惟蔬食。 ’”

而姚品榮總結了趙朴初的養生經驗主要有三條:一蔬食, 二按摩, 三夢想。 姚品榮稱:“這三條養生內容很實在, 很全面。 按摩是運動, 蔬食是營養, 夢想是一個人的支撐。

在日常的飲食方面, 趙朴初尤其注重, 正如趙朴初給十方齋題的詞所稱:“素食養生延年益壽”。 他堅持的養生之法首先是蔬食, 也就是多吃素食、粗食, 尤其是新鮮的蔬菜瓜果。 素食自不待言。 粗食一般指大米和麵粉以外的糧食, 與“細糧”相對。 它大致分為三種:一是玉米、小米、高粱、燕麥等穀物類;二是雜豆類, 比如黃豆、綠豆、紅豆、豌豆等;三是紅薯、馬鈴薯、山藥等塊莖類。 粗食有助於消化系統的正常運轉, 亦可降低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等的風險。 當然, 凡事需適度, 過多的粗食也對身體有害。 趙朴初曾有養生聯:“蔬食七十年未嘗不飽, 曲巷半世紀足以忘憂。 ”他二十多歲就開始堅持蔬食, 每天兩菜一湯。 不過趙朴初並未忌牛奶、雞蛋,

這也保障了他身體所需的營養。 當然, 趙朴初食素並不只是出自養生的考慮, 也是信仰所致——趙朴初信佛。

其次, 所謂養生經驗裡, 大抵都有一條:“生命在於運動”。 各人運動方式不盡相同。 不過縱觀長壽者們所述的“養生經”, 不難發現“按摩”運動在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趙朴初也不例外。 他在給上文姚品榮信時曾說自己要“每晨起床前摩腹二百次左右, 消化系統良好”。 趙朴初按摩腹部的主要目的和收益是促進消化系統健康。 從現代醫學來看, 摩腹的確可以增強腸胃等器官功能, 促進食物消化和吸收。 不僅如此, 這還有助於改善大小腸的蠕動作用, 利於排便, 防止便秘。 這些問題雖小, 但對老年人的健康卻是至關重要的。

趙朴初每次摩腹, 右手掌心貼腹, 雙手交疊, 以順時針摩腹, 由肚臍向外擴大到全腹部再縮小, 大概一百下左右;之後雙手位置交換, 以同樣的方式逆時針按摩腹部。 這種方式與北宋政和年間《聖濟總錄》中提到的一種方法相似。 趙朴初自認為這種按摩方法對他的消化系統健康裨益極大。 不過, 這些按摩運動多是起錦上添花的輔助改善作用, 並不能醫治病變。

最後, 我們要談到的就是趙朴初養生的最重要的經驗——夢想了。 與其說夢想, 倒不如說是心境。 正如《寬心謠》與趙朴初養生聯所言, 心寬以養天年。 “相由心生”, 趙朴初心境淡泊, 歡喜常在, 少受外物蠅營狗苟所累, 自然可以靜心養神以養天年。 趙朴初所信奉的佛教所擁有的氣質給他打下了深刻烙印。

他作為佛教領袖的慈悲心懷, 堅持“無我利他, 度生無倦”的信仰, 也使得他心靈純淨, 利於身體康健。 當然, 信仰也好, 氣質也罷, 個人最重要的是靈台清明, 明白自做什麼抑或渴望什麼, 同時擁有行動力和毅力。 這才是長壽得以成功或者說得以有意義的關鍵。 不然, 渾渾噩噩或身心疲憊的長壽時光, 也不過是另一種意義上的死亡罷了。

從趙朴初遺囑偈語中, 即:“生固欣然, 死亦無憾。 花落還開, 水流不斷。 我兮何有, 誰歟安息。 明月清風, 不勞尋覓”, 也可看出他的人生境界與大徹大悟, 這也對他的長壽很有幫助。 除此之外, 趙朴初愛好書法, 尤其喜歡李泰和、蘇子瞻之書。 他每天練習書法, 從未間斷。 書法練習需凝神靜氣, 以全身之力驅動,對趙朴初的精神和身體都是種鍛煉。

趙朴初晚年,一則相傳是他作品的《寬心謠》流傳甚廣,具體內容如下:

日出東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

遇事不鑽牛角尖,身也舒坦,心也舒坦;

每月領取養老錢,多也喜歡,少也喜歡;

少葷多素日三餐,粗也香甜,細也香甜;

新舊衣服不挑揀,好也禦寒,賴也禦寒;

常與知己聊聊天,古也談談,今也談談;

內孫外孫同樣看,兒也心歡,女也心歡;

全家老少互慰勉,貧也相安,富也相安;

早晚操勞勤鍛煉,忙也樂觀,閑也樂觀;

心寬體健養天年,不是神仙,勝似神仙。

據說這是趙朴初92歲所作,凝結其養生經驗,眾多報刊紛紛刊載,被多人奉為寶典。但實際上,這並非趙朴初所作。在他生前,他一位親戚曾當面問過趙朴初此事,但他否認這是自己的作品。趙朴初去世後,又有客就此事特意向趙的夫人陳邦織求證,陳邦織證實《寬心謠》並非趙朴初所作。不過,這首《寬心謠》的一些觀點確實與趙朴初的主要養生觀點不謀而合,比如多吃蔬菜,勤加鍛煉,以及最重要的放寬心情,知足常樂,保持樂觀從容的心境。

趙朴初的三條養生經驗的確實比較有參考價值。不過,養生健體是一個綜合而系統的過程,單一的蔬食、按摩或夢想或許都無法做到。它是這些土壤共同培育的花朵。

☀趙朴初書法

此外,趙朴初在晚年所寫的“人生七悟”中所寫的人生體會,更值得後人養生借鑒,如:

第二,高興:高官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夀,高夀不如高興,高興了就好;只有高興是“現款”,其他至多不過是“支票”而已。

第三,自己的:地位是暫時的,榮譽是過去的,健康是自己的。

第六,懷舊:常想一二忘八九,健康長壽樣樣有:老當益壯天地寬,滿目青山松和柳。

第七,直面死亡:生老病死,自然規律,人人平等,要有思想準備;一旦閻王策小鬼來叫,無牽無掛無語,跟上走就是了。

這些感悟都很通俗平實,希望對後人有所幫助。

作者:張澤文

編輯:陳曉燕 田萌

文史e家原創內容

如需轉載,

請聯絡我們獲取版權

好文推薦:點擊文字,立即查閱

《捍衛者》背後的歷史真相:姚子青營到底有沒有全員殉國?
【家風】林則徐的廉與儉
【人物】他是最早的官派留學生,他是禁毒先鋒,他是清華第一任校長,還 是中國早期媒體從業者的典範……

李烈鈞:“五子從軍”為抗戰

【盤點】“大內高手”——細數孫中山的“中南海保鏢”們,有男有女有老外

韓複榘之後的第三集團軍

【解密】蔣介石三次下野與家族關係

【人物春秋】打手、舵手、推手:蔣經國的一生

【權威解讀】日本戰史中的國民黨正面戰場

【名家論史】馬勇:為什麼說甲午戰爭日本“太小人”

以全身之力驅動,對趙朴初的精神和身體都是種鍛煉。

趙朴初晚年,一則相傳是他作品的《寬心謠》流傳甚廣,具體內容如下:

日出東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

遇事不鑽牛角尖,身也舒坦,心也舒坦;

每月領取養老錢,多也喜歡,少也喜歡;

少葷多素日三餐,粗也香甜,細也香甜;

新舊衣服不挑揀,好也禦寒,賴也禦寒;

常與知己聊聊天,古也談談,今也談談;

內孫外孫同樣看,兒也心歡,女也心歡;

全家老少互慰勉,貧也相安,富也相安;

早晚操勞勤鍛煉,忙也樂觀,閑也樂觀;

心寬體健養天年,不是神仙,勝似神仙。

據說這是趙朴初92歲所作,凝結其養生經驗,眾多報刊紛紛刊載,被多人奉為寶典。但實際上,這並非趙朴初所作。在他生前,他一位親戚曾當面問過趙朴初此事,但他否認這是自己的作品。趙朴初去世後,又有客就此事特意向趙的夫人陳邦織求證,陳邦織證實《寬心謠》並非趙朴初所作。不過,這首《寬心謠》的一些觀點確實與趙朴初的主要養生觀點不謀而合,比如多吃蔬菜,勤加鍛煉,以及最重要的放寬心情,知足常樂,保持樂觀從容的心境。

趙朴初的三條養生經驗的確實比較有參考價值。不過,養生健體是一個綜合而系統的過程,單一的蔬食、按摩或夢想或許都無法做到。它是這些土壤共同培育的花朵。

☀趙朴初書法

此外,趙朴初在晚年所寫的“人生七悟”中所寫的人生體會,更值得後人養生借鑒,如:

第二,高興:高官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夀,高夀不如高興,高興了就好;只有高興是“現款”,其他至多不過是“支票”而已。

第三,自己的:地位是暫時的,榮譽是過去的,健康是自己的。

第六,懷舊:常想一二忘八九,健康長壽樣樣有:老當益壯天地寬,滿目青山松和柳。

第七,直面死亡:生老病死,自然規律,人人平等,要有思想準備;一旦閻王策小鬼來叫,無牽無掛無語,跟上走就是了。

這些感悟都很通俗平實,希望對後人有所幫助。

作者:張澤文

編輯:陳曉燕 田萌

文史e家原創內容

如需轉載,

請聯絡我們獲取版權

好文推薦:點擊文字,立即查閱

《捍衛者》背後的歷史真相:姚子青營到底有沒有全員殉國?
【家風】林則徐的廉與儉
【人物】他是最早的官派留學生,他是禁毒先鋒,他是清華第一任校長,還 是中國早期媒體從業者的典範……

李烈鈞:“五子從軍”為抗戰

【盤點】“大內高手”——細數孫中山的“中南海保鏢”們,有男有女有老外

韓複榘之後的第三集團軍

【解密】蔣介石三次下野與家族關係

【人物春秋】打手、舵手、推手:蔣經國的一生

【權威解讀】日本戰史中的國民黨正面戰場

【名家論史】馬勇:為什麼說甲午戰爭日本“太小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