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浸漆掛漆量,做電機的,你應該知道這個很重要,怎麼才最好

電機浸漆工序是所有電機生產廠家非常重視的重要生產環節, 畢竟浸漆品質水準的高低直接決定了電機的內在品質, 繞組能否獲得適宜的掛漆量, 是確保電機可靠性、延長電機使用壽命的必要條件。

有不少電機同仁覺得:不就是提高繞組絕緣處理品質的問題嗎?但對於電機人都耳熟能詳的這樣一件事情, 真正能做到能做好卻並不簡單。 Ms.參今天就與大夥談談電機繞組的掛漆量問題。

掛漆量過低達不到繞組絕緣處理的目的;但掛漆量過高又會導致絕緣處理效果不佳——在生產過程中將伴隨產生漆層的開裂和氣泡, 從綜合經濟效益分析, 必將增加漆的耗量, 增加了產品成本。

從電機的熱傳導理論分析, 或從浸漬漆的固化機理分析, 繞組掛漆量可分解為槽內繞組掛漆量、端部繞組掛漆量和端部繞組表面漆膜共三個部分。

一般來說, 繞組槽內的掛漆量越高越好;繞組端部則宜適中, 漆包線之間、上下層繞組之間以填滿為好, 而繞組在相鄰兩槽之間形成的空間以不填滿為佳;端部繞組表面的漆膜則以薄層為優。 但如何能做到適宜, 則會涉及到很多的因素, 不同的產品、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工藝會導致不同的結果。

影響掛漆量的因素

浸漬漆固化物

不同的浸漬漆比重不同, 固化體系的交鏈反應後生成的固化物比重相應的也不相同, 因此填充同體積繞組空隙的固化物重量也就會有差別, 繞組掛漆量的差異也就應運而生。

浸漬漆本身的特性

對於不同漆和不同種類的漆包線, 有不同的漆的掛漆量。 繞組端部表面漆膜的厚度和重量, 實際上是由浸漬漆本身掛漆量所決定的。

結構零件的材料

繞組絕緣系統的結構零件採用不同的材料, 浸潤漆量差異甚大。 產品進行結構設計時, 電機繞組絕緣系統的結構零件尺寸和數量, 都關係到掛漆量的變化。

產品設計

磁設計的槽滿率直接決定了繞組直線部分漆的充填量,

除了鐵心長度和槽形結構尺寸外, 槽滿率是決定槽內掛漆量的主要因素。

製造工藝

產品製造時, 繞組採用對繞、疊繞等不同型式, 會導致繞組有不同的端部漆層結構。 尤其是繞線的鬆緊程度, 銅線在端部排列的位置, 也同樣決定了繞組端部漆的充填量。

綜上所述, 電機的核心和要害部分是繞組和絕緣, 這也是不少電機廠家花大價錢配備好的浸漆設備, 開展實質性的設計評價和工藝研究的關鍵所在。

從實際的跟蹤檢測可以發現, 同一個規格產品同一批次出來的繞組掛漆量也會有很大的差異, 對於掛漆量少的產品, 電機繞組溫升相對要高很多;但同樣, 單單的掛漆量高也不一定能保證繞組的絕緣效果,

漆與部件、環境等關聯因素的適宜性是工藝控制的關鍵。 去不同的電機生產廠家, 共同的特點是其浸漆工藝不願意讓人知曉, 因為其品質控制的關鍵和過人之處可能也就在於此。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