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觀瀾古墟—貴湖塘老圍將打造成觀瀾文化旅遊新地標

未來 10 年, 運營商深圳羽翎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將聯手各方, 通力合作, 以 "DOT", 最大化地實現文物保護與文化發展 " 兩條腿 " 走路。 在龍華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下, 觀瀾古墟的保護性開發工作列入了龍華區 2017 年的重點工作。

▲觀瀾古墟改造效果圖

觀瀾古墟及貴湖塘老圍均屬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根據招標條款, 對其進行保護性開發必須遵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對文物保護的要求, 將由政府主導實施古建築的修繕、市政管網配套、風貌提升建設後移交;後續運營中, 古墟片區餐飲業態面積占比不得超過 30%, 貴湖塘片區餐飲業態面積占比不得超過 15%;在運營過程中如需對建築進行裝修、修繕等施工行為, 方案必須報招標人審查。

為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有特色, 為客家人、觀瀾人留住 " 根 ", 遵循尊重街區原貌、保留原有特色的原則, 將在觀瀾古墟特設 " 原貌恢復 " 業態,

引導社會運營單位對具備歷史印記的商家進行原貌恢復;對觀瀾古墟的業態設置多樣化, 以期重現古墟昔日繁華;貴湖塘老圍業態佈置包含教育培訓類, 以貼合貴湖塘內含有私塾學校的背景, 宣揚客家文化傳承精神。

為打造觀瀾乃至深圳的文化旅遊地標, 觀瀾古墟—貴湖塘老圍專案的運營必須跳出純商業開發的舊路, 通過業態佈置、文化推廣投入等規定, 將觀瀾古墟—貴湖塘老圍打造成為客家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 根據招標條款, 古墟內文化產業及非經營性業態面積占比不低於 55%, 貴湖塘老圍內文化產業及教育培訓類面積占比不低於 70%;古墟片區須包含非經營性業態, 包括展覽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傳統技藝類、原貌恢復類、博物館、郵局等,

面積占比不低於古墟總建築面積的 20%。

深圳晚報記者 黃明鋼 通訊員 柯遵群 見習編輯 林銳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