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別人家的大學校園——奧地利維也納經濟大學(WU)

別人家的大學校園——奧地利維也納經濟大學(WU)

維也納經濟大學

維也納經濟大學(Vienna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簡稱WU。 德語名Wirtschaftsuniversität Wien)始建於1898年, 是一所擁有100多年悠久歷史的綜合性大學。 它是歐洲最大的經濟類大學, 也是奧地利唯一專門教授經濟學的大學, 它在經濟與工商管理領域享有很高的國際聲譽。 其在校註冊生約為22000人, 其他為旁聽生, 共計45000多人。

新校區規劃建設

WU新校區的建設體現了大學進一步提高其在歐洲商學院中的領先地位的雄心。 校園建築包括不同的系館、圖書館和學習中心、教學中心、管理樓、學生中心。 具體功能除了傳統的基礎設施如教室、圖書館和辦公室外,

校園還提供了一些對開放的設施如餐館、咖啡館、麵包店、超市、書店、兒童保育中心和體育中心等。 校園建築分別由七個國際知名建築師事務所(包括組合)設計。

穀歌地球中的WU校園, 校園南鄰城市公園, 北鄰維也納博覽館。

整個校園緊湊、隨意的肌理與我們國內常見的校園完全不同。

帶有盲文的校園導視圖清晰地表達出校園的脈絡——一條貫穿首尾的大道將各個建築串聯起來, 沒有嚴謹的軸線、對稱, 沒有主樓副樓, 大家都是平等地組合在一起。 各樓的平面形式也較為自由。

從西南向鳥瞰整個校園(穀歌地球裡的三維模型), 建築形式多樣豐富。

從東南角鳥瞰整個校園(穀歌地球裡的三維模型)

EA行政學院——建築師:馬德里 NO.MAD事務所

建築分為三個功能區:四層的開放辦公室、行政學院學生的教學和自學區、一樓的多用途空間。 除此之外, 大樓還有對公眾開放的底層咖啡廳和屋頂餐廳及酒吧。

大樓外立面以玻璃幕牆為主, 除了不同方向的出挑外, 外觀相對較為平淡。

EA行政學院大樓外觀(圖片來源於網路)

D5系館樓——Holzer Kobler事務所+Freimüller Söllinger事務所

總建築面積約10,500m², 包含有戰略與創新系、WU人口統計學團隊、維也納人口學研究所、Sigmund Freud 大學。 建築形式同樣較為平淡。

較為平常的大樓外觀

AD管理樓+D3系館樓 ——建築師:倫敦CRAB工作室

組合體總建築面積約20,000m²,D3 包括了三個系、 四個研究所、法律圖書館、研討會和專案室等;AD是大學行政管理大樓,其底層設有麵包店、咖啡館。

D3大樓外輪廓線非常豐富,高差也較多,它與AD大樓一起圍合出多樣性的豐富的室外空間。

上整個建築最大的特點是其條紋狀的色彩變化,顏色從淺米色過渡到黃色、橙色。外牆以水準和垂直安裝的天然木板作為裝飾,也能產生一定的遮陽效果。按我們的固有思維邏輯,很容易將它與“幼稚園”聯繫在一起。

西側遠觀AD+D3

沿中心道路看AD大樓

東側看AD+D3,建築圍合出來的室外空間更為豐富。

窗臺構造細部,避免了污漬的形成。

天然木板裝飾構造細部

D4——建築師:巴賽隆納CARME PINÓS工作室

總建築面積約16,000m²,包含有三個系、五個研究所。入口門廳作為主要的交通樞紐可去往各部分功能空間。整個建築採用黑白兩色,俄羅斯方塊式的窗洞形成了建築顯著的外觀形式。塗料、金屬拉伸板網、金屬穿孔板遮陽窗扇是建築表皮的主要材料。

西側遠看D4大樓和AD大樓

從東側學習中心看分叉的D4大樓

俄羅斯方塊式的窗洞

深灰色金屬拉伸板網立面

金屬穿孔板遮陽窗扇

從建築北部向東看LC,兩個建築在黑白色彩上“有意或者無意”的巧合。

LC (學習中心) 建築師:Zaha Hadid

學習中心的建築師是整個校園建築中聲名最為顯赫的,也自然地獲得了更多的關注。當然與紮哈的其它作品相比,或許本建築並不是最為傑出的作品。

學習中心總建築面積約41,000m²,除了圖書館和學習空間外,還設有商店、禮儀廳、俱樂部休息室、國際辦公室和ZBP 職業中心。

建築體塊以黑白兩色明顯分為兩部分,中間以玻璃幕牆分隔,其中黑色體塊部分向廣場延伸出巨大的懸臂體塊,形成了建築的標誌性,也限定了主要建築的入口。建築外立面採用了開縫式的纖維增強水泥板。

進入內部, 巨大的中庭空間和螺旋回轉的坡道及走廊成為空間主要的特徵。

LC的模型

從D4看學習中心

巨大的懸挑體塊成為入口的顯著標誌

入口

白與黑、流線型

纖維增強水泥板幕牆

明顯紮哈風格的室內空間一覽

D1系館樓+TC教學中心——建築師:維也納BUS事務所

總建築面積約34,000m²。DI大樓包括了國際貿易系和六個研究所;教學中心(TC)為多達5000學生同時提供教學和學習空間,除此之外它還容納了大學的所有大型禮堂, 其中最大的能容納650名學生。教學中心和D1系館大樓之間為能容納600人的mensa(德語食堂意)餐廳。

外牆鏽紅色的耐候鋼板成為建築最為顯著的特徵,甚至因此成為校園裡最為靚麗的一道風景。

D1系館大樓和中間的餐廳

D1系館大樓面向校園中心通道的入口

餐廳

左側的D1大樓、右側的教學中心以及中間的餐廳

屋頂花園和教學中心北側部分

教學中心的耐候鋼板外牆及穿孔耐候鋼板遮陽門窗

D2系館樓+SC學生中心——建築師:日本阿部仁史(Hitoshi Abe)事務所

總建築面積約23,000m²。D2大樓由五個系、一個研究所、商業語言圖書館和一個超市組成。塊狀的學生中心(SC)部分包含三個場館的體育中心、公共日托中心以及奧地利學生會辦公室,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書店和一個休閒酒吧風格的餐廳。

據說設計的靈感來自於法國的“千層糕”,黑白兩色、錯動的窗戶,但整體的外觀感受較為機械,缺乏創造力。

其它

機動車:整個校園的地面上沒有機動車,機動車停放在地下部分,這種設計給地面空間帶來了極大的釋放,完全杜絕了機動車給環境帶來的負面影響。整個室外空間變得更加均質、流通、無障礙,人的活動也更為隨意放鬆。

地下部分通過適當的開口及採光天窗減少了地下空間的封閉感。

在國內,許多住區已然做到了人車分流、地面無車的設計,但大學校園在人車分流上還欠缺重視,校園室外空間不斷被機動車道、馬路牙子、綠地等等分割得支離破碎,在室外空間,人的心理上也更為緊張。

環境景觀:整個校園的景觀更為自然親切,沒有刻意的、無聊的人工圖案。室外空間裡的傢俱同樣是經過設計的特定產品。

校園一隅的休息座椅

鍍鋅鋼管的自行車位,簡單真實。

鏡面不銹鋼飾面的設備用房(或是地下通風管井)

活動的餐車同樣具有設計氣息

整個校園建築就是一本建築外表皮材料的集成教科書,塗料、耐候鋼板、鋅鋼、金屬絲網、穿孔金屬板、天然木板、幕牆、纖維水泥板等等不一而足。

國內大學校園的規劃建設

規劃、建築設計不可避免地受外在的政治、經濟、人文環境的影響,也不可避免地受規劃師、建築師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影響。從維也納經濟大學校園的規劃和設計案例分析,雖然不見得每個建築都是精品,但我們還是很容易就感受到自由、平等、開放的氣息以及真正的人本態度,這和我們在國內大學校園裡常常感受到的等級、威嚴、秩序、假大空以及八股文似的規劃建築設計形成了截然對比。

建築師在此之大環境中能做什麼?是被動接受、刻意逢迎還是盡力說服、努力改變?至少,國內“狂妄的建築師”王澍和他設計的中國美院象山校區給我們樹立了一個標杆。

國內常見的四平八穩的校園規劃(圖片來源於穀歌地球)

國內常見的四平八穩的大學建築(圖片來源於網路)

不走平常路的中國美院象山校區

不走平常路的中國美院象山校區建築

(關於維也納經濟大學的單體建築我們的分析更多地局限於室外形式,室內空間受時間限制尚未有深刻體驗。本文所述也僅是作者個人觀點,讀者抱著批判的態度更為有益。)

予人玫瑰,手有餘香……如認可本文內容,請將其轉發給更多需要的人士!

“建材U選”網站:WWW.BML365.COM

所有未特殊注明的實景照片及文字版權屬“建構物語”所有。

歡迎微信轉載,其它轉載請至“網站/APP”中查看轉載規則。

較為平常的大樓外觀

AD管理樓+D3系館樓 ——建築師:倫敦CRAB工作室

組合體總建築面積約20,000m²,D3 包括了三個系、 四個研究所、法律圖書館、研討會和專案室等;AD是大學行政管理大樓,其底層設有麵包店、咖啡館。

D3大樓外輪廓線非常豐富,高差也較多,它與AD大樓一起圍合出多樣性的豐富的室外空間。

上整個建築最大的特點是其條紋狀的色彩變化,顏色從淺米色過渡到黃色、橙色。外牆以水準和垂直安裝的天然木板作為裝飾,也能產生一定的遮陽效果。按我們的固有思維邏輯,很容易將它與“幼稚園”聯繫在一起。

西側遠觀AD+D3

沿中心道路看AD大樓

東側看AD+D3,建築圍合出來的室外空間更為豐富。

窗臺構造細部,避免了污漬的形成。

天然木板裝飾構造細部

D4——建築師:巴賽隆納CARME PINÓS工作室

總建築面積約16,000m²,包含有三個系、五個研究所。入口門廳作為主要的交通樞紐可去往各部分功能空間。整個建築採用黑白兩色,俄羅斯方塊式的窗洞形成了建築顯著的外觀形式。塗料、金屬拉伸板網、金屬穿孔板遮陽窗扇是建築表皮的主要材料。

西側遠看D4大樓和AD大樓

從東側學習中心看分叉的D4大樓

俄羅斯方塊式的窗洞

深灰色金屬拉伸板網立面

金屬穿孔板遮陽窗扇

從建築北部向東看LC,兩個建築在黑白色彩上“有意或者無意”的巧合。

LC (學習中心) 建築師:Zaha Hadid

學習中心的建築師是整個校園建築中聲名最為顯赫的,也自然地獲得了更多的關注。當然與紮哈的其它作品相比,或許本建築並不是最為傑出的作品。

學習中心總建築面積約41,000m²,除了圖書館和學習空間外,還設有商店、禮儀廳、俱樂部休息室、國際辦公室和ZBP 職業中心。

建築體塊以黑白兩色明顯分為兩部分,中間以玻璃幕牆分隔,其中黑色體塊部分向廣場延伸出巨大的懸臂體塊,形成了建築的標誌性,也限定了主要建築的入口。建築外立面採用了開縫式的纖維增強水泥板。

進入內部, 巨大的中庭空間和螺旋回轉的坡道及走廊成為空間主要的特徵。

LC的模型

從D4看學習中心

巨大的懸挑體塊成為入口的顯著標誌

入口

白與黑、流線型

纖維增強水泥板幕牆

明顯紮哈風格的室內空間一覽

D1系館樓+TC教學中心——建築師:維也納BUS事務所

總建築面積約34,000m²。DI大樓包括了國際貿易系和六個研究所;教學中心(TC)為多達5000學生同時提供教學和學習空間,除此之外它還容納了大學的所有大型禮堂, 其中最大的能容納650名學生。教學中心和D1系館大樓之間為能容納600人的mensa(德語食堂意)餐廳。

外牆鏽紅色的耐候鋼板成為建築最為顯著的特徵,甚至因此成為校園裡最為靚麗的一道風景。

D1系館大樓和中間的餐廳

D1系館大樓面向校園中心通道的入口

餐廳

左側的D1大樓、右側的教學中心以及中間的餐廳

屋頂花園和教學中心北側部分

教學中心的耐候鋼板外牆及穿孔耐候鋼板遮陽門窗

D2系館樓+SC學生中心——建築師:日本阿部仁史(Hitoshi Abe)事務所

總建築面積約23,000m²。D2大樓由五個系、一個研究所、商業語言圖書館和一個超市組成。塊狀的學生中心(SC)部分包含三個場館的體育中心、公共日托中心以及奧地利學生會辦公室,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書店和一個休閒酒吧風格的餐廳。

據說設計的靈感來自於法國的“千層糕”,黑白兩色、錯動的窗戶,但整體的外觀感受較為機械,缺乏創造力。

其它

機動車:整個校園的地面上沒有機動車,機動車停放在地下部分,這種設計給地面空間帶來了極大的釋放,完全杜絕了機動車給環境帶來的負面影響。整個室外空間變得更加均質、流通、無障礙,人的活動也更為隨意放鬆。

地下部分通過適當的開口及採光天窗減少了地下空間的封閉感。

在國內,許多住區已然做到了人車分流、地面無車的設計,但大學校園在人車分流上還欠缺重視,校園室外空間不斷被機動車道、馬路牙子、綠地等等分割得支離破碎,在室外空間,人的心理上也更為緊張。

環境景觀:整個校園的景觀更為自然親切,沒有刻意的、無聊的人工圖案。室外空間裡的傢俱同樣是經過設計的特定產品。

校園一隅的休息座椅

鍍鋅鋼管的自行車位,簡單真實。

鏡面不銹鋼飾面的設備用房(或是地下通風管井)

活動的餐車同樣具有設計氣息

整個校園建築就是一本建築外表皮材料的集成教科書,塗料、耐候鋼板、鋅鋼、金屬絲網、穿孔金屬板、天然木板、幕牆、纖維水泥板等等不一而足。

國內大學校園的規劃建設

規劃、建築設計不可避免地受外在的政治、經濟、人文環境的影響,也不可避免地受規劃師、建築師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影響。從維也納經濟大學校園的規劃和設計案例分析,雖然不見得每個建築都是精品,但我們還是很容易就感受到自由、平等、開放的氣息以及真正的人本態度,這和我們在國內大學校園裡常常感受到的等級、威嚴、秩序、假大空以及八股文似的規劃建築設計形成了截然對比。

建築師在此之大環境中能做什麼?是被動接受、刻意逢迎還是盡力說服、努力改變?至少,國內“狂妄的建築師”王澍和他設計的中國美院象山校區給我們樹立了一個標杆。

國內常見的四平八穩的校園規劃(圖片來源於穀歌地球)

國內常見的四平八穩的大學建築(圖片來源於網路)

不走平常路的中國美院象山校區

不走平常路的中國美院象山校區建築

(關於維也納經濟大學的單體建築我們的分析更多地局限於室外形式,室內空間受時間限制尚未有深刻體驗。本文所述也僅是作者個人觀點,讀者抱著批判的態度更為有益。)

予人玫瑰,手有餘香……如認可本文內容,請將其轉發給更多需要的人士!

“建材U選”網站:WWW.BML365.COM

所有未特殊注明的實景照片及文字版權屬“建構物語”所有。

歡迎微信轉載,其它轉載請至“網站/APP”中查看轉載規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