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秀山:統籌城鄉“一盤棋” 教育均衡“風景秀”

朝氣蓬勃的秀山少年

科技創新學習

邊城秀山,一座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自然資源豐富、人文底蘊深厚、民族特色濃郁的魅力城市,因為獨特的區位優勢成為重慶市連接東南沿海的“橋頭堡”,成渝經濟圈連接“珠三角”、“長三角”的重要通道。

教育興,則文化興;教育盛,則城市盛。 秀山縣歷來重視教育,把教育當做最重要的民生工程來抓。 秀山縣委書記王傑表示,抓教育就是抓發展,抓教育就是抓民生。

教育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必須要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秀山縣縣長向業順也在調研中多次強調,要毫不動搖地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辦好人民滿意教育。

秀山,這座兼具歷史厚重感與時代鮮活度的城市,在推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中,全力以赴“補短板”、多管齊下“強根基”、盤活資源“搭路子”、民生關愛“全方位”,帶來了教育新氣象、新面貌。 如今,秀山縣以建設武陵山區教育高地為目標,在均衡、公平的發展道路上闊步向前。

全力以赴“補短板” 硬措施讓學校面貌換新顏

走進秀山縣龍池鎮中心校,孩子們臉上洋溢的微笑格外打動人。 一名在塑膠操場上“撒歡”的六年級學生說:“以前學校操場是煤渣鋪設的,一到雨天我們就沒法活動,現在天天都能盡情運動,我們很開心。

讓孩子們開心的事情還多著呢。 秀山縣實施均衡教育建設以來,縣政府先後投入了2000多萬元對該校進行改擴建,不僅修了塑膠操場,還建設了標準化食堂,教學樓、教室內班班通、電子白板一應俱全,實驗室、圖書室等六大功能室也全部配備齊全。

辦學條件改善後,學校的內涵發展也逐步跟進。 對此,學校校長費貴成頗為興奮和自豪:“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創建工作,讓我們農村學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讓農村孩子們享受到更好的教育,家長滿意度也提升了。 ”

家長滿意度提升背後是秀山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強有力的支持。

近年來,滾動實施了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農村薄弱學校改造工程、農村薄弱學校食堂建設工程、全面改造農村薄弱學校建設工程、農村學校教師周轉宿舍建設工程“五大”教育專案,累計完成投資5.85億元,新增義務教育學校校地176畝,改擴(遷)建校舍面積37萬平方米。

為緩解城市化進程引發的教育資源新的供給矛盾,秀山縣先後投入2.8億元,新建了鳳翔小學、鳳凰中學、清溪場鎮中心校,擴建了迎鳳小學、第一民族小學、東風路小學。 累計投入0.47億元,對龍池中學、岑龍小學、涼橋小學等12所農村寄宿制學校實施了改擴建,新增校地10畝,改善和新增床位4700個,大大改善農村寄宿學生的學習、生活條件。

近年來,秀山縣先後規劃和實施了教育重點專案181個,全面改善了辦學條件,縮小了城鄉、校際差距。

尤其是對硬體功能設施的配置與提檔升級,秀山縣也毫不含糊。

近3年來,秀山縣先後投入1.2億元,對六大功能室、實驗室等裝備進行提檔升級。 現在全縣生均設備達成率、校園網配齊率、校園安全監控系統配齊率、多媒體設備配齊率等多項資料均達到100%。

一項項真金白銀的付出,一個個重點專案的落實,離不開秀山縣委縣政府以及各部門對教育工作的傾情支持。 近年來,秀山堅持“凡是教育發展的事情一定優先辦理,凡是教育發展的困難一定優先解決”的原則,在全縣形成關心、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圍。

秀山縣委、縣政府定期召開專題會議,部署全縣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統籌協調解決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中的重大問題。 縣委書記王傑、縣長向業順等秀山縣四大班子領導深入城鄉學校調研指導、檢查督促,確保城鄉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創建工作強力推進、取得成效。

縣級相關職能部門還建立了教育發展聯席會制度,共同為教育均衡發展護航,並為教育開闢“綠色通道”,確保學校發展中的項目規劃、征地拆遷、項目建設、兩證辦理等難點問題得以妥善解決。

秀山人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上下齊心,團結協作、攻堅克難,共創盛舉”的內涵,他們正不斷彙聚力量,努力開創秀山教育新境界。

多管齊下“強根基” 暖心政策讓農村教師幹得歡

教師是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根本要素。在秀山縣看來,要實現教育均衡發展,第一要務就是要注重教師隊伍的建設,提高區域教師隊伍的整體發展水準。

“為那些山村孩子的發展奠定一定基礎,讓他們走出大山,幸福地生活,才是我的責任,才是我的價值,才能讓我心安!”這是秀山縣隘口鎮涼橋小學冉波老師不變的教育初衷。

冉波堅守鄉村教育幾十年來,堅持用高尚的師德陶冶孩子的情操,樹立全面發展的教育品質觀,立志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基,勤懇工作,不計得失,無私奉獻,先後被評為“重慶敬業奉獻好人”、“秀山縣首屆先進工作者”、“全國模範教師”等。

“師德是教師的生命,是教師的立業之根本。”秀山縣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秀山把師德師風建設作為教師素質提升工程的首要任務,建立和完善教師職業道德的評價、考核、獎懲機制,開展師德師風專項整治行動和主題學習活動,形成了以主題活動強化師德、先鋒示範引領師德、深層交流促進師德、搭建平臺踐行師德的良好氛圍。

師德師風建設工作的推進,大大提升了全縣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準,秀山縣湧現了一大批優秀的師德師風模範。涼橋村小教師冉波被評為“2015年全國優秀德育工作者”,並被推選為“2016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候選人”;矮坳小學教師喻朝幹2015年被評為“全國優秀班主任”,並被推選為“重慶市2017年教書教育人楷模宣傳人選”……

在大力推進師德師風建設的同時,秀山縣還著力促進鄉村教師隊伍的發展,重點加強對農村教師的培訓力度,提升鄉村教師的專業技能。

據悉,2014年至2016年,秀山縣每年投入600多萬元,實現農村教師培訓經費政府全保障。近3年,秀山縣累計培訓農村教師10000多人次,選送3800人次參加國家級和市級培訓。“參加鄉村校長國培大大提高了自己的學校管理能力,更新了管理理念,有效促進了學校的規範化管理和教學品質的提升。”參加過鄉村校長發展國培項目的湧洞鄉川河村小負責人陳志祥收穫頗豐。

在開展國培、市培之餘,秀山縣每年還選派50名以上的城區學校骨幹教師、名教師、學科帶頭人到農村學校支教。到目前為止,教師交流面達9.6%,校級幹部交流面達9.2%,有效推動了城鄉教師能力素養的均衡。

既要“能發展”,還要“留得下”、“能穩住”。

秀山縣採取了一系列具體舉措,推進鄉村教師關愛計畫,逐步提高鄉村教師的待遇,全面實施鄉村教師崗位生活補貼、工作津貼、鄉鎮工作補貼。僅2016年,落實鄉村教師崗位補助1394.2350萬元,惠及3228名教師。此外,出臺相關政策在教師評優晉級時向鄉村教師傾斜,努力改善農村教師生活條件,建成農村教師周宿舍600多套,促進農村教師隊伍越來越穩定。

值得一提的是,為滿足全縣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需求,近年來,秀山縣還科學規劃人才引進工作,根據教學需要和現有師資結構實際,通過“雙特計畫”、免費師範生雙選、公開招聘等方式,為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補充了音樂、體育、美術、英語等緊缺學科教師,並定向培養農村全科教師220多人,農村教師學科結構得到不斷優化。

盤活資源“搭路子” 捆綁幫扶讓城鄉學校齊步走

教育改革的目的就是讓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讓區域內的每一個孩子都能享受到好的教育,都能夠幸福成長。

儘管秀山義務教育均衡工作已經取得顯著成效,但困擾秀山教育人的問題依然不少,優質校與薄弱校在辦學理念、師資、教育教學管理、影響力等方面的差距並沒有完全縮小。如何破解?

平凱中學的發展可謂給了我們一個啟示。

3年前,地處城郊結合部的平凱中學面臨著教師化老齡化嚴重、觀念陳舊、教學品質差,優質生源流失嚴重,學生行為習慣較差等問題。為了打破這一局面,在秀山縣教委的支持下,學校與鳳凰中學簽訂捆綁幫扶發展協定,鳳凰中學對平凱中學進行全方位的幫扶與指導。

如何讓這所建校多年的老校煥發出新生機?兩校通過管理幹部互派、教師結對幫扶、定期開展教研、德育活動等,積極開展了多形式、有特色、富有成效的聯動活動。

3年後,平凱中學升入普通高中人數從原來的十幾人提升至64人,老師們實現了從“要我發展”到“我要發展”的深層變化,學校得到家長的高度肯定和社會的廣泛認可。

從一所招生困難的薄弱學校到百姓認可的好學校,平凱中學的完美蝶變正是對秀山縣著力推進城市學校與農村學校“點對點”捆綁幫扶,實現城鄉優質教育資源分享的最好印證。

據悉,秀山縣在今年7月已完成第一輪城鄉學校捆綁幫扶工作,26所學校通過校長和教師的對接互換,更新農村學校教育理念,優化農村學校教育管理,提升農村學校辦學水準,有效推進了全縣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今年8月,全縣啟動了第二輪城鄉學校捆綁幫扶工作,共有20所城鄉學校被確定為捆綁幫扶學校。

在縣域開展“點對點”捆綁幫扶的同時,秀山縣還穩步推進與主城名校的合作幫扶。目前,秀山縣鳳翔小學、洪安鎮中心校、清溪場鎮中學等8所中小學分別與主城的謝家灣小學、人民小學、重慶一中等8所中小學開展合作幫扶活動。

“開展主城名校合作幫扶,充分發揮了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引領作用。”秀山縣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在引進主城優質學校的辦學思想、管理理念的同時,可以有效縮小秀山縣與主城教育發展的區域差距,促進教育均衡發展。

無論是點對點捆綁幫扶,還是與名校合作,均突出了教育資源的整合和共用,擴大了優質資源輻射範圍,有力地促進了秀山縣教育均衡發展。

民生關愛“全方位” 惠民工程讓孩子上好學

“拿到新鞋子我真的很開心,很感謝學校圓了我的這個小心願。”去年中秋節,秀山縣蘭橋鎮中心校的留守兒童學生小楊收到了學校送給他的“心願單”禮物——一雙新球鞋後激動地說道。

除了他之外,學校其他的留守兒童也紛紛收到了自己“心願單”上的禮物——一個新書包、一套圖書。據悉,每年藍橋鎮中心校都會開展“我有一個小心願”活動,讓學校留守兒童寫出自己的心願,學校領導及老師幫其完成。同時,每年在中秋節或端午節等節日期間,學校還會開展留守兒童座談會,瞭解他們在學習、生活上的困難。

事實上,像蘭橋鎮中心校這樣用心用情關注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學校在秀山縣並不是個例。

教育是民生之基,留守兒童的教育與發展更是教育民生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為了讓全縣1.3萬余名留守兒童感受到教育的溫度,彌補他們因家長“缺位”而缺少的成長快樂,秀山縣做了一系列的實踐與探索。

對於留守兒童的關愛,秀山縣做到“常態化”、“制度化”。

建立留守兒童檔案統計和資訊報送制度,各校建立詳細準確的留守兒童電子檔案,並根據學生變動情況,及時補充或變更有關內容;同時,還建立和完善留守兒童結對幫扶制度,聘請教職工擔任“代理家長”,採用“一對一”、“一對多”等方式,為每個留守兒童安排幫扶教師,幫扶教師定期向監護人回饋留守兒童在校的情況,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留守兒童的關愛保護與心理健康也是秀山縣關注的重點。

建成留守兒童之家135個、村圖書室200餘個,實現留守兒童活動陣地全覆蓋;為12所學校設立了“心理諮詢室”,並配置專(兼)職心理輔導教師,幫助留守兒童消除不良情緒,樹立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定期安排健康體檢和開展富有親情的關愛活動,促進關愛工作向縱深發展,讓留守兒童切身感受到教育帶來的溫暖。

教育民生行動並不僅限於此。不能讓一個學生因為貧困而失學,更是秀山教育均衡發展的基本底線。

近幾年,秀山縣先後投入資金2.7億元,落實從學前、義教、普高、職高到大學的各類資助政策,惠及學生13.05萬人次。同時,秀山縣政府還滾動設立了教育扶貧資助基金1000萬元,按1000—3000元/學期·人的標準資助深度貧困學生,確保每名困難家庭學生都能順利完成學業。僅2017年春期,秀山縣對各類貧困學生落實的資助資金就高達2267.354萬元,資助各類學生30469人。

秀山縣還認真實施國家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畫,通過“學生食堂達標建設”、“學生食堂大宗物資集中採購、統一配送”、“學生食堂規範管理”等舉措,確保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畫取得實效。近3年,秀山縣累計投入國家營養膳食補助資金1.156億元,惠及全縣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近32萬多人次。

把關愛變作厚愛,保障貧困家庭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權利,解決貧困學生等特殊群體入學困難,關愛保護留守兒童,抓好教育資助、教育慈善,秀山正在讓每一個孩子都有機會通過教育改變自身命運。

譚茭 楊帆 萬芮杉 圖片由秀山縣教委提供

連結gt;gt;gt;

“六個定”督導 助推學校內涵發展

“來到容溪中學,看到這麼好的硬體條件以及師生良好的精氣神,由衷地覺得秀山均衡工作落到了實處。這幾年政府的大力關心和資金支援,讓學校不僅硬體條件提檔升級,軟實力也得到提升,我們很滿意。”一位家長在家校座談會上感慨道。

對此,容溪片區責任督學嚴捃友頗為欣慰。以前老百姓對政府政策、對學校教育缺乏全面的瞭解,為了更好地做好家校溝通,他們特意和學校組織了這次座談會,讓家校得到進一步溝通,聯繫更緊密了。

身為責任督學,嚴捃友對這份工作格外看重:“責任督學是一份職業,更是一種信任和使命。”為此,在日常工作中,他堅持“六個定”督導,即定時列席會議、定期座談走訪、定項參加活動、定心指導服務、定點巡視校園、定期深入調研、全面瞭解學校情況,説明學校整改提高,推動學校內涵發展。為了做好工作,他在每次開展督導工作前都會精心準備,先學後導,確保工作有章可循。

責任督學“六個定”是秀山基層教育督導工作的一個創新實踐。據瞭解,秀山縣建立了責任區教育督導機制,設立了8個教育督導責任區,全縣100%普通中小學實施了掛牌督導制度,各責任區督學以督促學校認真推進各項工作,做到對責任學校經常性督導的陣地前移、重心下移,推動教育督導由“集中會診”向“日常保健”轉變。

“教育督導為提高教育品質、促進教育公平發揮了重要作用。”秀山縣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秀山縣不斷完善制度,加強機構建設,建立督政督學評估機制,共同促進教育均衡。

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秀山縣構建覆蓋區域內各階段、各類別學校的辦學水準發展督導評估指標體系,建立了每年專項督導、三年綜合督導的評定制度。通過政府教育督導室依法對鄉鎮、部門履行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職責進行督導和量化考核,凝聚街道和部門力量,合力推進均衡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秀山縣在完善責任區教育督導機制的同時,還制定教育品質獎勵機制,設立了教育品質、尊師重教先進集體等獎項,表彰在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中成效突出的街道鄉鎮、部門及企事業單位;同時,還建立了學校評估機制,實行“管、辦、評”分離,引進專業教育評估機構,開展學校辦學水準評估,以激發學校活力,促進學校均衡發展,區域教育整體得到了又好又快地發展。

縣委書記王傑、縣長向業順等秀山縣四大班子領導深入城鄉學校調研指導、檢查督促,確保城鄉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創建工作強力推進、取得成效。

縣級相關職能部門還建立了教育發展聯席會制度,共同為教育均衡發展護航,並為教育開闢“綠色通道”,確保學校發展中的項目規劃、征地拆遷、項目建設、兩證辦理等難點問題得以妥善解決。

秀山人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上下齊心,團結協作、攻堅克難,共創盛舉”的內涵,他們正不斷彙聚力量,努力開創秀山教育新境界。

多管齊下“強根基” 暖心政策讓農村教師幹得歡

教師是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根本要素。在秀山縣看來,要實現教育均衡發展,第一要務就是要注重教師隊伍的建設,提高區域教師隊伍的整體發展水準。

“為那些山村孩子的發展奠定一定基礎,讓他們走出大山,幸福地生活,才是我的責任,才是我的價值,才能讓我心安!”這是秀山縣隘口鎮涼橋小學冉波老師不變的教育初衷。

冉波堅守鄉村教育幾十年來,堅持用高尚的師德陶冶孩子的情操,樹立全面發展的教育品質觀,立志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基,勤懇工作,不計得失,無私奉獻,先後被評為“重慶敬業奉獻好人”、“秀山縣首屆先進工作者”、“全國模範教師”等。

“師德是教師的生命,是教師的立業之根本。”秀山縣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秀山把師德師風建設作為教師素質提升工程的首要任務,建立和完善教師職業道德的評價、考核、獎懲機制,開展師德師風專項整治行動和主題學習活動,形成了以主題活動強化師德、先鋒示範引領師德、深層交流促進師德、搭建平臺踐行師德的良好氛圍。

師德師風建設工作的推進,大大提升了全縣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準,秀山縣湧現了一大批優秀的師德師風模範。涼橋村小教師冉波被評為“2015年全國優秀德育工作者”,並被推選為“2016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候選人”;矮坳小學教師喻朝幹2015年被評為“全國優秀班主任”,並被推選為“重慶市2017年教書教育人楷模宣傳人選”……

在大力推進師德師風建設的同時,秀山縣還著力促進鄉村教師隊伍的發展,重點加強對農村教師的培訓力度,提升鄉村教師的專業技能。

據悉,2014年至2016年,秀山縣每年投入600多萬元,實現農村教師培訓經費政府全保障。近3年,秀山縣累計培訓農村教師10000多人次,選送3800人次參加國家級和市級培訓。“參加鄉村校長國培大大提高了自己的學校管理能力,更新了管理理念,有效促進了學校的規範化管理和教學品質的提升。”參加過鄉村校長發展國培項目的湧洞鄉川河村小負責人陳志祥收穫頗豐。

在開展國培、市培之餘,秀山縣每年還選派50名以上的城區學校骨幹教師、名教師、學科帶頭人到農村學校支教。到目前為止,教師交流面達9.6%,校級幹部交流面達9.2%,有效推動了城鄉教師能力素養的均衡。

既要“能發展”,還要“留得下”、“能穩住”。

秀山縣採取了一系列具體舉措,推進鄉村教師關愛計畫,逐步提高鄉村教師的待遇,全面實施鄉村教師崗位生活補貼、工作津貼、鄉鎮工作補貼。僅2016年,落實鄉村教師崗位補助1394.2350萬元,惠及3228名教師。此外,出臺相關政策在教師評優晉級時向鄉村教師傾斜,努力改善農村教師生活條件,建成農村教師周宿舍600多套,促進農村教師隊伍越來越穩定。

值得一提的是,為滿足全縣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需求,近年來,秀山縣還科學規劃人才引進工作,根據教學需要和現有師資結構實際,通過“雙特計畫”、免費師範生雙選、公開招聘等方式,為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補充了音樂、體育、美術、英語等緊缺學科教師,並定向培養農村全科教師220多人,農村教師學科結構得到不斷優化。

盤活資源“搭路子” 捆綁幫扶讓城鄉學校齊步走

教育改革的目的就是讓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讓區域內的每一個孩子都能享受到好的教育,都能夠幸福成長。

儘管秀山義務教育均衡工作已經取得顯著成效,但困擾秀山教育人的問題依然不少,優質校與薄弱校在辦學理念、師資、教育教學管理、影響力等方面的差距並沒有完全縮小。如何破解?

平凱中學的發展可謂給了我們一個啟示。

3年前,地處城郊結合部的平凱中學面臨著教師化老齡化嚴重、觀念陳舊、教學品質差,優質生源流失嚴重,學生行為習慣較差等問題。為了打破這一局面,在秀山縣教委的支持下,學校與鳳凰中學簽訂捆綁幫扶發展協定,鳳凰中學對平凱中學進行全方位的幫扶與指導。

如何讓這所建校多年的老校煥發出新生機?兩校通過管理幹部互派、教師結對幫扶、定期開展教研、德育活動等,積極開展了多形式、有特色、富有成效的聯動活動。

3年後,平凱中學升入普通高中人數從原來的十幾人提升至64人,老師們實現了從“要我發展”到“我要發展”的深層變化,學校得到家長的高度肯定和社會的廣泛認可。

從一所招生困難的薄弱學校到百姓認可的好學校,平凱中學的完美蝶變正是對秀山縣著力推進城市學校與農村學校“點對點”捆綁幫扶,實現城鄉優質教育資源分享的最好印證。

據悉,秀山縣在今年7月已完成第一輪城鄉學校捆綁幫扶工作,26所學校通過校長和教師的對接互換,更新農村學校教育理念,優化農村學校教育管理,提升農村學校辦學水準,有效推進了全縣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今年8月,全縣啟動了第二輪城鄉學校捆綁幫扶工作,共有20所城鄉學校被確定為捆綁幫扶學校。

在縣域開展“點對點”捆綁幫扶的同時,秀山縣還穩步推進與主城名校的合作幫扶。目前,秀山縣鳳翔小學、洪安鎮中心校、清溪場鎮中學等8所中小學分別與主城的謝家灣小學、人民小學、重慶一中等8所中小學開展合作幫扶活動。

“開展主城名校合作幫扶,充分發揮了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引領作用。”秀山縣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在引進主城優質學校的辦學思想、管理理念的同時,可以有效縮小秀山縣與主城教育發展的區域差距,促進教育均衡發展。

無論是點對點捆綁幫扶,還是與名校合作,均突出了教育資源的整合和共用,擴大了優質資源輻射範圍,有力地促進了秀山縣教育均衡發展。

民生關愛“全方位” 惠民工程讓孩子上好學

“拿到新鞋子我真的很開心,很感謝學校圓了我的這個小心願。”去年中秋節,秀山縣蘭橋鎮中心校的留守兒童學生小楊收到了學校送給他的“心願單”禮物——一雙新球鞋後激動地說道。

除了他之外,學校其他的留守兒童也紛紛收到了自己“心願單”上的禮物——一個新書包、一套圖書。據悉,每年藍橋鎮中心校都會開展“我有一個小心願”活動,讓學校留守兒童寫出自己的心願,學校領導及老師幫其完成。同時,每年在中秋節或端午節等節日期間,學校還會開展留守兒童座談會,瞭解他們在學習、生活上的困難。

事實上,像蘭橋鎮中心校這樣用心用情關注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學校在秀山縣並不是個例。

教育是民生之基,留守兒童的教育與發展更是教育民生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為了讓全縣1.3萬余名留守兒童感受到教育的溫度,彌補他們因家長“缺位”而缺少的成長快樂,秀山縣做了一系列的實踐與探索。

對於留守兒童的關愛,秀山縣做到“常態化”、“制度化”。

建立留守兒童檔案統計和資訊報送制度,各校建立詳細準確的留守兒童電子檔案,並根據學生變動情況,及時補充或變更有關內容;同時,還建立和完善留守兒童結對幫扶制度,聘請教職工擔任“代理家長”,採用“一對一”、“一對多”等方式,為每個留守兒童安排幫扶教師,幫扶教師定期向監護人回饋留守兒童在校的情況,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留守兒童的關愛保護與心理健康也是秀山縣關注的重點。

建成留守兒童之家135個、村圖書室200餘個,實現留守兒童活動陣地全覆蓋;為12所學校設立了“心理諮詢室”,並配置專(兼)職心理輔導教師,幫助留守兒童消除不良情緒,樹立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定期安排健康體檢和開展富有親情的關愛活動,促進關愛工作向縱深發展,讓留守兒童切身感受到教育帶來的溫暖。

教育民生行動並不僅限於此。不能讓一個學生因為貧困而失學,更是秀山教育均衡發展的基本底線。

近幾年,秀山縣先後投入資金2.7億元,落實從學前、義教、普高、職高到大學的各類資助政策,惠及學生13.05萬人次。同時,秀山縣政府還滾動設立了教育扶貧資助基金1000萬元,按1000—3000元/學期·人的標準資助深度貧困學生,確保每名困難家庭學生都能順利完成學業。僅2017年春期,秀山縣對各類貧困學生落實的資助資金就高達2267.354萬元,資助各類學生30469人。

秀山縣還認真實施國家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畫,通過“學生食堂達標建設”、“學生食堂大宗物資集中採購、統一配送”、“學生食堂規範管理”等舉措,確保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畫取得實效。近3年,秀山縣累計投入國家營養膳食補助資金1.156億元,惠及全縣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近32萬多人次。

把關愛變作厚愛,保障貧困家庭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權利,解決貧困學生等特殊群體入學困難,關愛保護留守兒童,抓好教育資助、教育慈善,秀山正在讓每一個孩子都有機會通過教育改變自身命運。

譚茭 楊帆 萬芮杉 圖片由秀山縣教委提供

連結gt;gt;gt;

“六個定”督導 助推學校內涵發展

“來到容溪中學,看到這麼好的硬體條件以及師生良好的精氣神,由衷地覺得秀山均衡工作落到了實處。這幾年政府的大力關心和資金支援,讓學校不僅硬體條件提檔升級,軟實力也得到提升,我們很滿意。”一位家長在家校座談會上感慨道。

對此,容溪片區責任督學嚴捃友頗為欣慰。以前老百姓對政府政策、對學校教育缺乏全面的瞭解,為了更好地做好家校溝通,他們特意和學校組織了這次座談會,讓家校得到進一步溝通,聯繫更緊密了。

身為責任督學,嚴捃友對這份工作格外看重:“責任督學是一份職業,更是一種信任和使命。”為此,在日常工作中,他堅持“六個定”督導,即定時列席會議、定期座談走訪、定項參加活動、定心指導服務、定點巡視校園、定期深入調研、全面瞭解學校情況,説明學校整改提高,推動學校內涵發展。為了做好工作,他在每次開展督導工作前都會精心準備,先學後導,確保工作有章可循。

責任督學“六個定”是秀山基層教育督導工作的一個創新實踐。據瞭解,秀山縣建立了責任區教育督導機制,設立了8個教育督導責任區,全縣100%普通中小學實施了掛牌督導制度,各責任區督學以督促學校認真推進各項工作,做到對責任學校經常性督導的陣地前移、重心下移,推動教育督導由“集中會診”向“日常保健”轉變。

“教育督導為提高教育品質、促進教育公平發揮了重要作用。”秀山縣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秀山縣不斷完善制度,加強機構建設,建立督政督學評估機制,共同促進教育均衡。

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秀山縣構建覆蓋區域內各階段、各類別學校的辦學水準發展督導評估指標體系,建立了每年專項督導、三年綜合督導的評定制度。通過政府教育督導室依法對鄉鎮、部門履行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職責進行督導和量化考核,凝聚街道和部門力量,合力推進均衡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秀山縣在完善責任區教育督導機制的同時,還制定教育品質獎勵機制,設立了教育品質、尊師重教先進集體等獎項,表彰在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中成效突出的街道鄉鎮、部門及企事業單位;同時,還建立了學校評估機制,實行“管、辦、評”分離,引進專業教育評估機構,開展學校辦學水準評估,以激發學校活力,促進學校均衡發展,區域教育整體得到了又好又快地發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