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不點的籃球童子功,是如何煉成的

小小籃球娃

兩年前,寧波市機關第一幼稚園20位萌娃的籃球表演在中央電視臺《出彩中國人》中亮相,萌娃們的籃球技術驚呆了不少人。

今年5月份,在新華社對外報導“New China”下的體育版塊中,一個浙江省幼兒體育大會上的幼兒籃球操表演視頻,上線兩天點擊量就超過了100萬人次。

今年6月份,姚明收到了上虞區實驗幼稚園小朋友親手製作的邀請函,現身助陣浙江省幼兒體育大會,並出席了全省各地79支隊伍1600多位幼稚園小朋友參加的籃球表演大賽。

籃球操已經成為浙江省幼兒體育的一張閃亮名片。 那麼,這些幼稚園小朋友比專業運動員還炫酷的籃球功夫到底是怎麼煉成的呢?

每天早上8點50分,杭州市丁蘭第三幼稚園的小操場上,就會響起歡快的音樂聲。 而只要音樂聲響起,這所幼稚園大班的100多名孩子們就會條件反射般拿起小籃球(5號球)開始跟著節奏拍起來。

單手拍、雙手拍、和同伴交換著拍……協調性好的女生能氣定神閑地連著拍100多個,而身邊的小男生已經一不小心把球丟了,瞄一眼站在一旁的老師,趕緊小跑著把球撿回來,重新加入隊伍。

這就是丁蘭第三幼稚園的常規早操。 以前的早操, 大家曬曬太陽做做操。 三年前,幼稚園開始推廣籃球操,張老師是園區裡唯一會打籃球的男老師,也成為了負責籃球教學的體育老師,開設了籃球選修課,建了籃球社團。

“從中班開始,就會讓他們接觸籃球。 主要培養他們的球感和興趣,把籃球融入到遊戲裡,比如拍著籃球鑽山洞之類的。 球感和興趣有了,大班就開始加難度。 ”

丁蘭第三幼稚園大班的孩子們才剛剛練了兩個月,雙手運球、胯下運球就已經不在話下,而這些花哨的動作都會被老師精心編排進籃球操中。

再練半年,他們就可以達到上述網路視頻的水準,參加浙江省幼兒體育大會籃球操大賽,去捍衛已經畢業的師兄師姐們在大會上創造的榮譽。

但也不要以為幼稚園籃球就只是拍拍拍。 籃球操之外,投籃、5對5的正式比賽,小朋友們也都能在操場上說來就來。

張老師介紹,運球和投籃的動作,一點都不能馬虎,畢竟這些基本功很重要。 但投籃和比賽的規則就沒有大人世界那麼複雜和嚴苛了。 籃筐和投籃距離會根據孩子的身高而特製,打比賽也會允許二次運球,當然,抱人、打手這些即使在幼兒籃球裡也是屬於犯規的。

“其實不是小孩子很厲害,主要是大人們先入為主覺得小孩子不可能這麼厲害。

”大人們為什麼會對小朋友的球技如此折服,張老師的這句話倒是一語道破其中緣由。

6歲的余文哲剛升上大班,穿著一身球衣,在操場上又是運球又是投籃,相當專業有范兒。 余文哲的爸爸和張老師同時都提到了一點:“這些小孩子很厲害的,只要有興趣,就會拼命練。 ” 余文哲經常會因為一個動作練得滿頭大汗也不放棄。 在畫畫等藝術課上找不到自信的他,在籃球上找到了,還跟爸爸說班上已經有了6個“小女朋友”。

“讓他們玩得開心是一方面,身體變強,自信心增強,體會到不放棄的體育精神才是最重要的。 ”張老師看著這些孩子一批批哭哭鬧鬧入園,一批批開開心心畢業,深有感觸。

而更有感觸的就是從事了近30年幼兒體育工作,把幼兒籃球在全省推廣開來的省幼兒體協常務副理事長、資深幼兒體育專家余紹森。 幼兒籃球從2006年開始在寧海實驗幼稚園進行可行性實驗,半年後在全省範圍進行推廣,一直到2014年,餘紹森把幼兒籃球加入到了浙江省幼兒體育大會中。

第一屆幼兒籃球表演大賽時,只有十所幼稚園,一百多小朋友參加,第二屆增加到二十幾所,三百多小朋友;而今年,已經有了七十多所幼稚園,近兩千多名小朋友。 “現在很多幼稚園都有了自己的體育特色,這麼多體育項目中,最受歡迎的還是小籃球。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