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標哥”的郵路(新時代·面孔)

翻山越嶺之後,有的村屯與外界之間不通路,韋仕標只能把摩托車停在岸邊,找村民們借船自己擺渡投遞。
本報記者 劉佳華攝

韋仕標騎著摩托車,行駛在盤山公路上。
本報記者 劉佳華攝

韋仕標把摩托車搬上擺渡船前往對岸。
本報記者 劉佳華攝

這是一條山一半水一半的鄉郵路。

“標哥”就行走在這條路上。

“標哥”一來,山外的牽掛也會跟著過來。

山水之間的投遞

一個人,一輛摩托車,一條山路,一條河

離縣城100多公里,三面環水,“標哥”韋仕標所在的飛龍郵政所,位於廣西南寧市橫縣新福鎮飛龍社區。 社區土地面積181平方公里,村莊全部分佈在大山溝裡和江邊,人居分散,交通不便,資訊閉塞,幾乎可以稱得上是一座“孤島”。

由於位置偏遠,郵件不多,這裡並沒有其他寄遞公司的收發點。 2009年6月,韋仕標應聘成為唯一的郵政投遞員,服務7個村委、42個自然村的2萬多人。

天剛亮,韋仕標就得起床,騎著摩托車,沿著崎嶇山路到較遠的村屯送郵件,中午回到郵政所吃飯,再到岸邊等待渡船把郵件帶過來,然後回郵政所分類,同時接收村民要寄送到山外的郵件。 天色漸晚,他再送郵件到飛龍街及較近的村屯。 直到今年10月1日,運輸車才能開進來,韋仕標不用再站在渡口等待郵件。

一個人、一輛摩托車、一條山路、一條河,這便是韋仕標的日常。

飛龍社區被郁江貫穿全境,有的村沒通路,韋仕標只能借用鄉親的小船自己擺渡過江。 郵路是“巴掌形”的,岔路多,各條路延伸後不相通。 從郵政所出發,沿一條路完成投遞,韋仕標原路返回再去另一條路。

每天,他要騎摩托車往返50多公里的“山水”鄉郵路,多的時候要去20多個村。

鄉郵路上的背影

8年,15萬多公里,20余萬郵件,100%投達

跟著韋仕標投遞,眼前出現最多的就是他的背影。

8年多,3000多個日夜,15萬多公里,經韋仕標投遞的各類報刊郵件20余萬件,從未有遺失和延誤,信件妥投率達100%。

“郵件包裹主要是進城打工的村民們給家裡寄回來的東西。

”前兩天韋仕標剛給一位阿姨送去了女兒從外地寄來的棉被,“其實郵的東西不值錢,但這份心意很重要。 把郵件按時送到才會踏實。 ”

除了攬收投遞郵件,分發報刊也是韋仕標的工作內容。 韋仕標說:“黨報黨刊要及時送到新福二中、飛龍小學、飛龍派出所等訂閱單位,讓黨的聲音更好地傳遞。 ”

“最麻煩的是下雨,摩托車開不進去,只能步行。 ”每天往返50多公里,摩托車是韋仕標的“得力助手”。 郵政所的後院停放著兩輛摩托車,用防水布蒙著的那輛是前幾年騎的,已經報廢了,後架上綁著雨衣的這輛是現在騎的,也已經漏油了。

廣西有898個這樣的鄉村郵遞員,“我認識的大部分郵遞員都很辛苦,我這不算什麼。

”韋仕標說。

村民臉上的笑容

帶點東西,送人渡江趕集,能幫的他都會幫

76歲的盧曹華老人訂了一份報紙,有十年了,他在養牛之餘喜歡從報刊上瞭解一些種植、養殖的知識。 “他很辛苦的。 有一天下雨,路不好走,我以為他不會來送報紙了,沒想到還冒雨騎著摩托來送!”盧曹華笑著說,“以前我們這不通路,也沒有橋,他每次送郵件都要到岸邊向村民借船划船過來的,有時碰到我們要去飛龍街趕集,就招手喊他等一會兒,坐著他的船渡江去趕集。 ”

說著說著,盧曹華又想起來,“我有時去街上趕集,東西忘記拿回來,就給他打電話,叫他送報紙時順便帶回來。 後來,我們這個屯的人想帶什麼,都打電話請他幫忙。 ”

家離社區街道5公里的覃老伯是一名殘疾人,跟著老母親一起生活,有時會托韋仕標帶來一些生活用品。 這兩年,他家裡種植的800多棵橘紅打理得不錯,韋仕標定期給他送來肥料和農藥。“我問他病蟲害怎麼防治?他都樂意幫我解答,可以幫的活兒他都幫。”覃老伯笑著說。

8年來,韋仕標復活的“死信”有近百封。“有一次從臺灣寄來一封信,但在那個地址並沒有找到收件人,我找到村委會,村幹部幫忙多方打聽,才知道收件人已經去世了。又有鄉親幫忙聯繫,才把信件交給收件人的親戚,後來才知道這是臺灣同胞的尋親信。”

今年3月起,韋仕標的鄉郵路多了一個“同路人”。為了提高服務品質,橫縣郵政分公司聘用了他的愛人何玉娟。郵政所裡,何玉娟正在認真地檢查包裹,“現在能跟老公一起工作,我覺得很幸福。”

《 人民日報 》( 2017年11月21日 10 版)

這兩年,他家裡種植的800多棵橘紅打理得不錯,韋仕標定期給他送來肥料和農藥。“我問他病蟲害怎麼防治?他都樂意幫我解答,可以幫的活兒他都幫。”覃老伯笑著說。

8年來,韋仕標復活的“死信”有近百封。“有一次從臺灣寄來一封信,但在那個地址並沒有找到收件人,我找到村委會,村幹部幫忙多方打聽,才知道收件人已經去世了。又有鄉親幫忙聯繫,才把信件交給收件人的親戚,後來才知道這是臺灣同胞的尋親信。”

今年3月起,韋仕標的鄉郵路多了一個“同路人”。為了提高服務品質,橫縣郵政分公司聘用了他的愛人何玉娟。郵政所裡,何玉娟正在認真地檢查包裹,“現在能跟老公一起工作,我覺得很幸福。”

《 人民日報 》( 2017年11月21日 10 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