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蔡憶仁:古早鄉韻

11歲以前我家在俗稱“三口鼎”的甘榜, 我的童年是一段赤腳賓士綠蔭草地, 愜意跳躍不知樹高水深的無憂至樂光陰。

每次玩得精疲力盡, 已是太陽下山回家吃飯時候。 在暮色蒼茫的家門前, 總有慈祥的阿公等著我, 那黃昏與黑夜交接, 微亮漸暗裡的靜謐和祥感覺, 讓我自然收拾起白天的過動狂野, 安穩平靜下來。

我們是福建人, 愛聽歌的三叔放工回來, 習慣播放他的黑膠唱片, 許多臺灣福建民謠就這樣不經意飄進我的聆聽世界, 與音符的初相遇開始了, 平淡、沒有激情, 卻是我最早接觸的“鄉音”, 尤其是一首叫《阿公店》的福建歌更是深植心中。

也許在歌裡不斷聽到阿公這兩個字, 不知不覺讓幼小心靈倍感情切溫暖, 那也應該是懵懂體會到歌與人連結的最初情感。

二十幾歲在卡拉OK當音樂DJ, 是我懂事以後與福建歌的再次相會。 那時候卡拉OK盛行的福建歌充滿了江湖風塵味道, 浪子舞女酒國買醉, 放浪漂泊英雄人生, 讓這本來就燈紅閃爍夜夜K歌的地方更加七情上面!都市男女在夜裡重複呐喊著自我陶醉, 我坐在那小小的播放間裡, 無法充耳不聞, 只好照單全收! 偶爾有顧客上臺演唱熟悉的福建民謠如《西北雨》《白牡丹》《離別的月臺票》《安平追想曲》等, 我才會注耳聆聽, 短暫緩解麻木。

辦福建民謠演唱會再相遇

今年三月份有機會為濱海藝術中心製作一場專為樂齡人士辦的福建民謠演唱會,

讓我和福建歌謠又有再相遇的喜悅, 更難得的是籌備工作包括資料搜尋、選擇曲目及物色歌手, 我對這位“老朋友”有更多的認識與瞭解, 投入的過程裡有種難以言喻的甜蜜舒暢和滿足。

遴選曲目時, 我重複聽了多首經典福建民謠, 優美的曲調和濃郁的草根情懷使人回味無窮!它是真切現實的生活篇章, 訴說漫長時代的離合悲歡與年華風貌, 曲曲扣人心扉。

演唱會開場的第一首歌是高齡84歲的《望春風》, 這首大家耳熟能詳的福建民謠, 輕易地掀起聽歌人的懷舊情, 不禁跟著哼唱。 緊接著悅耳耐聽的《雨夜花》《港都夜雨》《四季紅》《舊情綿綿》《月夜愁》《望你早歸》,

一首首緩緩地飄回音樂廳的上空, 往事隨著歌聲穿梭流轉, 這場歲月的聲音不知翻攪觸動了多少場內長輩們封塵的陳年往昔和人生故事。 散場時一位白髮阿姨握著我的手, 要我向歌手轉達她的謝意, 感謝他們用真摯美好的歌聲, 一句句唱進了她的心裡……

這個夜晚除了感動, 我還發現這些古早的歌不僅是孩提的久遠記憶, 它還蘊藏最原始的歸屬情愫, 口音裡所釋放出來的音調, 是我們生命裡最早被環抱的純淨溫柔, 在還未被其他雜音佔據之前的聽覺中感受世界, 裡頭絕對有親情的滋潤生養, 童真的無邪喜樂!

濱海藝術中心的福建民謠演唱會, 觸動塵封的回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