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曾今的這裡飛出“殲10戰機”

殲-10戰鬥機是中國中航工業集團成都飛機工業公司從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自主研製的單座單發第三代戰鬥機。 該機採用大推力渦扇發動機和鴨式氣動佈局, 是中型、多功能、超音速、全天候空中優勢戰鬥機。 中國空軍賦予其編號為殲-10。 殲10的研製成功標誌著中國空軍的戰機實現了從第二代向第三代的歷史性跨越;上世紀80年代, 隨著國力的增強中國高層提出研製一種新型殲擊機, 它的性能要達到F-16戰機的水準。

殲10戰機的工程技術人員在一起討論問題

殲十1001號原型機1994年開始建造, 1998年3月23日首飛(已送至航空博物館展出) 依照慣例02號原型機用於地面測試。 1999年12月殲-10開始在西安閻良試飛院進行飛行測試。 2002年6月首架裝備俄制發動機的殲-10小批量生產型號首飛。 中國官方公佈2003年殲-10生產型正式交付。

殲10戰機研製過程中, 後勤部門是保障到了一線

2003年12月殲-10雙座型號原型機首飛(雙座型原型機已送至航空博物館展出)。 2004年隸屬成都軍區駐守雲南的中國空軍44師131團換裝殲-10戰機, 成為中國空軍第一個裝備該型戰機的部隊。 2005年首次出現了帶有空中加油探頭的殲-10戰機。 2008年11月5日在中國珠海航展上首次對民眾亮相。 殲-10戰機衍生出單座及雙座型號, 航電系統基本由國內研發生產。

殲-10採用鴨式佈局, 翼身融合。 通過精心設計主翼與機身中部結合處的曲面, 既增加了機內容積(用於載油、裝備, 以及為爾後發展預留空間), 也有效利用了它帶來的空氣動力增升效果。 主翼後部機身兩側沒有安排其他結構, 這再次體現了翼身融合的設計理念, 只是在尾噴管前端機腹下加裝了兩片外斜腹鰭。 這兩片腹鰭用於戰機大迎角飛行時, 配合高大的垂直尾翼保持飛機的穩定性。

機槍1×23mm口徑雙管航炮火箭90mm 無導引對地火箭彈艙導彈

空對空導彈: PL-5E、PL-8、PL-9、PL-11、PL-12(霹靂系列)

空對地導彈: PJ-9、YJ-9K炸彈鐳射導引炸彈(雷霆LT-2)、滑翔炸彈(雷石LS-6)、反跑道炸彈(200A)或傳統炸彈

殲-10與國外兩款相似戰機性能對比

類型

中國成飛J-10“猛龍”瑞典薩博JAS-39“鷹獅”美國通用F-16“戰隼”

圖片

尺寸16.43米/9.75米/5.43米

14.1米/8.4米/4.5米

15.06米/9.96米/4.88米

空重9, 750公斤6, 800公斤8, 570公斤最大起飛重量19, 277公斤14,000公斤19,200公斤推力122.58千牛80.5千牛127千牛最大航程3,900公里3,200公里4,220公里作戰半徑1,250公里800公里1,300公里推重比1.0240.971.095機炮1×23mm口徑雙管機炮1×27毫米單管毛瑟BK-271×20毫米6管火神外掛點0翼尖/6翼下/5機身下2翼尖/4翼下/1機身下2翼尖/6翼下/3機身下外掛重量6,000公斤4,700公斤7,700公斤 277公斤14,000公斤19,200公斤推力122.58千牛80.5千牛127千牛最大航程3,900公里3,200公里4,220公里作戰半徑1,250公里800公里1,300公里推重比1.0240.971.095機炮1×23mm口徑雙管機炮1×27毫米單管毛瑟BK-271×20毫米6管火神外掛點0翼尖/6翼下/5機身下2翼尖/4翼下/1機身下2翼尖/6翼下/3機身下外掛重量6,000公斤4,700公斤7,700公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