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一個人在三亞的慵懶時光

生平第一次一個人出遊, 沒有恐懼, 也少了些許期待, 就這麼平平淡淡地出發。

一個人, 可以走走停停, 無人打擾...

一個人, 可以邊走邊拍, 無人催促...

一個人, 可以想吃就吃, 無人嘲諷...

一個人, 可以做的事情, 很多很多...

1、關於防曬

到三亞一定要防曬, 切記!本人就是因為太過自信, 天真地以為冬天的陽光不會太猛, 於是剛開始時完全沒有防曬, 結果兩天以後, 我成了黑碳。

2、關於住宿

三亞所有地方幾乎都有住宿,

只是條件好壞, 環境優劣而已。 大家可根據自己的需要自行選擇。

三亞灣:主要是三亞居民的聚集地, 所以生活設施齊全, 但是三亞灣的海水是我去過的海灣裡面相對較差的, 沙灘的沙也比較粗, 且有很多珊瑚和貝殼碎片, 我在那裡腳被紮了。

大東海:大東海的交通最為方便, 在大東海廣場和夏日百貨幾乎有到所有景點的市內交通車站(公車、旅遊大巴等), 一些市際大巴也會在這兩站停靠。 少數景點從大東海出發需要換乘, 但是一般也只換乘一次。 大東海海灣海岸線較短, 海水和沙灘品質優於三亞灣。

亞龍灣:高級酒店聚集地, 蹭導遊時聽導遊說裡面的酒店沒有低於1000RMB/天的, 交通算是方便。 還有環境相當霸道, 適合預算比較多的蜂友。另外,亞龍灣的海水品質很高,沙灘也很白,沙相對較細。

3、關於交通

第2條中已經有提到,三亞的公車基本覆蓋了所有景點,所以大家如果不嫌擠嫌麻煩的話,都可以選擇公交出行。三亞的公車是按路程收費的,且很多都不設找補,所以請自備零鈔。預算充足的蜂友可以選擇打車、包車或者租車。三亞的高速免費,所以如果人多的話,租車比較划算,還可以來個環島遊。

P.S. 如果你是用的百度地圖查詢公交線路,不要相信它估算的時間。實際的耗時差不多是百度顯示的時間的一半。(此資訊只供參考,大家還是留出一點富餘的時間比較好,但是絕對花不了百度提示的那麼多時間)

4、關於海鮮

很多遊記都已經提到過了,到亞龍灣奧特萊斯廣場,買完就可以直接加工,方便有實惠,而且還特別划算。

5、關於門票

個人建議大家有條件的話還是在網上預訂門票(淘寶、各大旅遊網站等),基本上各景點的門票都需要提前一天在網上預訂,一般都要求在出行前一天的16:00之前完成預訂。在網上預訂的好處主要是取票時間短,且相對能便宜幾塊到幾十塊不等。

遊記正文

對於生活在內地的我來講,去海邊走走一直是一個多年未完成的心願。恰逢元旦佳節,外加成都在元旦前夕突然降溫,所以臨時決定去三亞看看海,曬曬太陽。

此次出行並沒有事先制定攻略,也沒有查閱太多資料。一來本就是一次臨時決定的旅行,二來一旦制定了攻略,難免把自己框死,反倒顯得十分疲累。不如自由自在,隨機應變。事實證明,我的決定是明智的。五天的旅行使我全身心放鬆,甚至流連忘返。

第一天

12月30號一到三亞,急忙在淘寶上訂了第二天到蜈支洲島的門票,148元/人。因為擔心出現網上看到的排隊長龍,於是很早就出發了。31號早上8:45到了蜈支洲島,結果售票大廳略顯空曠。從抵達售票點到登船,不過短短十分鐘時間。

雖然我到的算比較早的,但是島上已然有不少人了。陽光、海風,煩惱早就不知被吹散到了天涯海角了~

蜈支洲島

從未見過海的孩紙當然是格外興奮,拿起相機不管三七二十一一陣猛拍。

蜈支洲島

蜈支洲島

個人很喜歡這張照片,朋友看了之後也都說喜歡。雖然樸素,但是卻讓人內心平靜。

蜈支洲島

蜈支洲島

蜈支洲島

蜈支洲島

蜈支洲島

蜈支洲島

蜈支洲島

情人橋,很多人都會上去走走。我一個人,就在下面拍拍便好。

蜈支洲島

蜈支洲島

貌似現在很多景點都有這樣的指示牌,一點小清新,一點小浪漫。我在路上碰到了很多拍婚紗照的情侶,基本都會在這裡拍照。

喜歡三亞,不僅是因為從小沒見過海,更是因為處處都是風景。特別是蜈支洲島,隨便一拍都是美。

三亞有很多的三角梅,街上,島上,居民社區裡...

在去媽祖廟的路上,會路過許多林蔭小道。陽光被樹葉打散在路上,同時賜予了樹葉非同一般的美好。

這棵樹的色彩斑斕,給藍天白雲配上了最好的衣裳。

環島之後,時間尚足,於是在海灘上玩兒起了沙。腳印總是在我按下快門之前就被海水抹平,於是我為了跟海浪搶時間,展開了一場腳印爭奪戰。

最終還是依依不捨中告別了蜈支洲島。

第二天的我過得相當隨意,沒有執著於那些著名的景點,只是想曬曬太陽,吹吹海風。於是我穿著拖鞋,漫無目的地遊走了接近20公里。

早上睡了個懶覺,十點鐘來到大東海的海灘的時候,已經人潮擁擠。很多人已經在海裡游泳,抑或在海灘上曬太陽。

跟其他地方的海灘不同,大東海的沙灘有一部分是由延伸至岸邊的礁石構成的。這些礁石與沙灘相接,綿延到淺海裡幾米到十幾米不等,可供人站在上面與海水進行親密接觸,又不用擔心海浪會卷走自己腳上的沙子,使自己“淪陷”。於是,我像個孩子一樣,在水裡走來走去。看著陽光透過清澈的海水灑在自己的腳上,心裡滿是溫暖的感覺。

大東海可以算是海灣中飲食行業比較發達的地方,在短短兩公里多的海岸線上全是餐飲店,賣的東西大同小異,而且略貴。走累了的我要了一碗椰奶清補涼,平淡無奇,配料也加得少,遠不如我之後在三亞灣附近的甜品店買的清補涼。

由於今天主要是感受大海,於是我離開大東海後,步行前往小東海。這段路程實際只有4公里多一點,但是因為要翻過一座小山,所以還是較為疲累。推薦蜂友們可以乘公車前往,前提是以犧牲一點沿途安靜的風景為代價。

知道小東海的人好像不是很多,或者說願意去的人不是太多,所以跟大東海比起來,小東海明顯清靜不少。而且由於小東海沿途都是某地產商的別墅或其他住宅項目,所以綠化不錯,再加之人少,於是你可以感受到一種超然的靜謐。

在這樣的椅子裡窩一天一定很棒!

從小東海坐車到三亞灣,然後在三亞灣找各種吃的。無奈胃太小,不爭氣,吃了一點就再也吃不下了。最初以為陵水酸粉是類似於酸梅湯的東西(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想像呢?),結果在剛吃了晚飯之後要了一份,不知是因為本身太飽還是因為自己不太習慣那種味道,覺得非常一般。倒是另外再要的一份清補涼相當可口。

這是我傍晚閑來無事在三亞灣拍的照片,因為當天走路太多,再加上三亞灣的傍晚並沒有特別吸引人的美景,所以也就沒有太多按快門的欲望。倒是三亞灣的夜生活讓人感覺有點舒服——大媽的廣場舞、賣東西的小販以及在海灘上散步的人群,好不熱鬧。

這是在離開三亞的前一天晚上在三亞灣拍的,同樣的地方,同樣的時間同,景色卻大不相同。

為了拍三亞的夜景,喜歡折騰的我還不惜千里迢迢從家裡把腳架給背了過去。無奈到達三亞以後氣溫太高,再加之都是穿拖鞋在閒逛,於是果斷打消了每天扛著腳架出行的念頭,只是想著需要的時候再回去拿。但是當你在行走了一天之後,發現再也不想來回折騰了。於是在三亞灣晚間散步的時候,我把背包往地上一扔,相機再往包上一放,就拍了起來。

鳳凰島這幾棟建築的燈光效果確實不錯,燈光花式也在不停地變化,所以不同的時候拍會拍出不同的效果。我在那裡拍了20分鐘,拍出了無數種色彩搭配。因為喜歡藍色,所以放一張藍色的吧。不知怎的,這張圖片看起來卻讓人不太舒服,好似樓上長了無數隻眼睛。因為在沒有腳架的情況下想要拍好這幾棟樓不是件容易的事(長曝的時候因為沒有腳架,沒人知道你在拍照,於是他們經常慢悠悠地從你已經打開的快門前走過,這讓我相當鬱悶),所以即使效果不好,我也沒有再拍第二次。

第三天

我是一個比較懶的人,不喜歡把自己搞得太累。所以有時候出門旅遊也會懶懶散散,宅屬性殘留。

第三天我起床比較晚,醒來時大概已經九點,洗漱外加早餐花了大概一小時,所以出門的時候已經是十點左右。本來想在第三天把亞龍灣和熱帶森林一起逛了的,最終在坐上公車的一瞬間決定,今天只在亞龍灣閒逛。

大巴車把我扔在了亞龍灣海底世界的門口,可我卻徑直往沙灘走了去。到沙灘時看到很多人,心裡不免失落。當時想來亞龍灣就是因為看到很多遊記都說這裡水好人少,可是我卻遇到了人山人海。

殊不知人潮只是在一個地方湧動,隨著我自東向西不斷地散步,人越來越少了。不過於我而言那些都是浮雲——我享受的是沙灘、海水和海風,而非沙灘椅。

在三亞,我見過各種自拍達人,自拍神器也是隨處可見。有時會感到不解,幾個朋友一起出行,誰拍誰不好,為什麼要自拍呢。尚好的資源不利用,反而把自己搞得這麼累。不過這樣出好,回頭率高。

我很喜歡在沙灘上觀察帶著小孩玩耍的大人,很有愛。孩子的笑聲此起彼伏,家長自然也是樂開了懷。

強迫症犯了吧?想把椅子擺正吧?沒錯,我也是這麼想的。可當我伸手去扶椅子的時候,立刻引起了別人的側目,想必是以為我想蹭椅子坐吧。於是我趕緊縮手,走了。

為什麼看到這兩把椅子,腦子裡會自動浮現《最浪漫的事》?

空曠的沙灘,空曠的椅子。我喜歡這種安靜,安靜得只聽得到海浪拍打海岸的聲音,以及海風拂過耳畔的吟唱。

肚子咕嚕響,趕緊找吃的,發現口碑不錯,心裡就踏實了。就在附近奧特萊斯1號小鎮,環境不錯。

準備搜索我愛吃的海鮮,

不錯,服務很好,上菜速度挺快的。

性價比不錯。而且味鮮,一點也不腥,味道超級棒,這裡的海鮮真心不錯。一桌子蠻有逼格的很震撼,超有食欲,在亞龍灣這地方,能吃到這麼實惠的飯菜,已經是很難得的了,再次強調一下服務真很周到。

吃完後還是繼續去享受亞龍灣的美。

忘了這家酒店的名字,不過這雕塑給了我一種獅城的即視感。

不知道這種植物的名字,在三亞見過很多次。很喜歡這種顏色,於是最終還是拍了幾張。

這是傍晚回到市區去找小正抱羅粉的時候路過的橋,橫跨三亞河。橋面太平滑,穿拖鞋走起來有點吃力。至於吃的,因為吃得太專心,就沒拍圖啦。抱羅粉味道還不錯,至少做為來自“吃都”成都的人來講,還是可以得70分的。

吃完抱羅粉之後,我又去了第一市場的夜市吃小吃,可能在奧特萊斯吃的海鮮太多,吃了一份炒冰之後,就再也裝不下了。

整個第三天,我有一半的時間都是坐在沙灘上發呆。看海,放空,久違的放鬆感,這才是想像中的度假應有的感覺。

第四天

其實熱帶森林,本來是不打算去的。亞龍灣熱帶天堂森林公園,呀諾達也罷,我都沒多大興趣。可是仔細想想,既然都到了三亞,如果不去,難免遺憾。所以最終還是決定去走走,即便風景一般,也至少證明我曾來過。

於是我也不免落俗,來了一張“到此一遊”照。

到了之後直接到遊客中心(不是售票處)掃碼取票,不排隊,方便快捷。

電動車的第一站是蘭花穀,對於喜歡花花草草的我,還是有一些吸引力的。不過逛了一圈,發現有點稱不是“穀”這個字。不知是時節原因,還是本來蘭花就少,反正我看到的蘭花不算多。

想要毀掉一首歌,那就把它作為鬧鐘鈴聲;想要毀掉一個景點,那就請一個知名導演到那兒去拍一部電影。上圖即是後者最好的闡釋,二十元買個擁堵。

這裡有個忠告,在這附近有個叫“千里傘”的景點,有恐高或者體重偏輕的蜂友,最好就不要去了。因為是這一路段的至高點,所以風特別大,60公斤的我在上面都有一種站不穩的感覺。再加上圍欄特別矮,可能還不及腰部,所以拍照的時候手都在抖——一來因為風大,相機根本拿不穩;二來我自身恐高,當然被嚇得魂不守舍。

滄海樓,登上去之後風景不錯,但是同樣是風大到拿不穩相機。

個人認為這是在森林公園最大的福利,因為可以拍到亞龍灣的全景。若是天氣好,風景肯定是相當不錯的。

《非誠勿擾2》的取景地。不過因為我沒看過電影,所以沒有特別的感覺。除了電影中的試婚房是收費的之外,其他地方都是免費的。至於願不願去試婚房逛逛,全憑個人,因為這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事兒。

嘗試了個種角度想要拍這個小教堂,可是怎麼拍怎麼不美。於是放上這張圖勉強湊數吧,呵呵~

第五天

最後一天,南山寺。

說實話,我不是很喜歡這個地方,剛到時甚至還有些反感。我不能說沒有信仰,因為對於神靈我或多或少還是有些敬畏的;但又不能說我是信徒,因為我是一個所謂的相信科學的人。南山給我的感覺,主要就是利用人們的信仰來大撈特撈:燒香拜佛得高價,敲祈禱鐘得高價,抱佛腳高價,祈福帶高價…種種地方都充斥著足足的銅臭,若非想見見南海觀音的宏偉,想必我是絕對會後悔去了那麼一個地方的——貪婪地踐踏著每一個信徒虔誠的心。

南海觀音莊嚴地貯立在海上,108米的高度足以得到萬人的仰慕。拋開深厚的商業氣息不談,我打內心還是對其充滿了敬仰。

一回頭,背後的風景由於處於順光的位置,所以天空乾淨蔚藍得很討喜。

已經快到文末了,還是亮個相吧。如同在tip裡說的那樣,之前的幾天我已嚴重曬傷,所以在之後的幾天裡,我都是這樣全副武裝。可是在南山不同於海邊,在沒有海風的情況下,這身打扮在烈日中足以讓我揮汗如雨。

長壽穀,實為一座小山丘。步行到山頂也不過四五十分鐘的行程。

長壽穀裡掛了很多三亞的百歲老人的照片,看到老人們慈祥的笑容,心中感到莫名的溫暖。並非羡慕他們的長壽,只是能從他們平淡和樸實中體會到一種安定的力量。

快爬到長壽穀山頂的時候猛然回頭,發現身後屹立著南海觀音。

尼泊爾館,起初我以為裡面全是供奉的佛祖,結果才發現除了正殿以外,其餘地方均已打造成了商鋪,著實提不起興趣,也就沒有在這裡花費太多的時間。

不過尼泊爾館周圍有廣袤的草坪,很多新人在這裡拍婚紗照。當然,也有新人會借用尼泊爾館的異域風情,假裝到了外國一把。

在南山寺的觀海平臺上,再次看到了南海觀音。其實在南山文化區,但凡稍微高一點或開闊一點的地方,都能看到南海觀音,只是其美麗壯觀足以讓人毫不吝惜自己的快門。

我在南山寺的觀海平臺上站了很久。雖不能與沙灘與海浪接觸,但是吹著海風,遠眺海面,也未嘗不是一種享受。

從南山折返到市區,取出了寄放在旅館的行李,便直奔機場,飛回成都。三亞一行也就此劃上句號。雖不是一次完美的旅途,但足以讓我為三亞的美景癡迷。有機會的話,一定會再去,不為觀光,只為在海邊享受最慵懶的時光。

適合預算比較多的蜂友。另外,亞龍灣的海水品質很高,沙灘也很白,沙相對較細。

3、關於交通

第2條中已經有提到,三亞的公車基本覆蓋了所有景點,所以大家如果不嫌擠嫌麻煩的話,都可以選擇公交出行。三亞的公車是按路程收費的,且很多都不設找補,所以請自備零鈔。預算充足的蜂友可以選擇打車、包車或者租車。三亞的高速免費,所以如果人多的話,租車比較划算,還可以來個環島遊。

P.S. 如果你是用的百度地圖查詢公交線路,不要相信它估算的時間。實際的耗時差不多是百度顯示的時間的一半。(此資訊只供參考,大家還是留出一點富餘的時間比較好,但是絕對花不了百度提示的那麼多時間)

4、關於海鮮

很多遊記都已經提到過了,到亞龍灣奧特萊斯廣場,買完就可以直接加工,方便有實惠,而且還特別划算。

5、關於門票

個人建議大家有條件的話還是在網上預訂門票(淘寶、各大旅遊網站等),基本上各景點的門票都需要提前一天在網上預訂,一般都要求在出行前一天的16:00之前完成預訂。在網上預訂的好處主要是取票時間短,且相對能便宜幾塊到幾十塊不等。

遊記正文

對於生活在內地的我來講,去海邊走走一直是一個多年未完成的心願。恰逢元旦佳節,外加成都在元旦前夕突然降溫,所以臨時決定去三亞看看海,曬曬太陽。

此次出行並沒有事先制定攻略,也沒有查閱太多資料。一來本就是一次臨時決定的旅行,二來一旦制定了攻略,難免把自己框死,反倒顯得十分疲累。不如自由自在,隨機應變。事實證明,我的決定是明智的。五天的旅行使我全身心放鬆,甚至流連忘返。

第一天

12月30號一到三亞,急忙在淘寶上訂了第二天到蜈支洲島的門票,148元/人。因為擔心出現網上看到的排隊長龍,於是很早就出發了。31號早上8:45到了蜈支洲島,結果售票大廳略顯空曠。從抵達售票點到登船,不過短短十分鐘時間。

雖然我到的算比較早的,但是島上已然有不少人了。陽光、海風,煩惱早就不知被吹散到了天涯海角了~

蜈支洲島

從未見過海的孩紙當然是格外興奮,拿起相機不管三七二十一一陣猛拍。

蜈支洲島

蜈支洲島

個人很喜歡這張照片,朋友看了之後也都說喜歡。雖然樸素,但是卻讓人內心平靜。

蜈支洲島

蜈支洲島

蜈支洲島

蜈支洲島

蜈支洲島

蜈支洲島

蜈支洲島

情人橋,很多人都會上去走走。我一個人,就在下面拍拍便好。

蜈支洲島

蜈支洲島

貌似現在很多景點都有這樣的指示牌,一點小清新,一點小浪漫。我在路上碰到了很多拍婚紗照的情侶,基本都會在這裡拍照。

喜歡三亞,不僅是因為從小沒見過海,更是因為處處都是風景。特別是蜈支洲島,隨便一拍都是美。

三亞有很多的三角梅,街上,島上,居民社區裡...

在去媽祖廟的路上,會路過許多林蔭小道。陽光被樹葉打散在路上,同時賜予了樹葉非同一般的美好。

這棵樹的色彩斑斕,給藍天白雲配上了最好的衣裳。

環島之後,時間尚足,於是在海灘上玩兒起了沙。腳印總是在我按下快門之前就被海水抹平,於是我為了跟海浪搶時間,展開了一場腳印爭奪戰。

最終還是依依不捨中告別了蜈支洲島。

第二天的我過得相當隨意,沒有執著於那些著名的景點,只是想曬曬太陽,吹吹海風。於是我穿著拖鞋,漫無目的地遊走了接近20公里。

早上睡了個懶覺,十點鐘來到大東海的海灘的時候,已經人潮擁擠。很多人已經在海裡游泳,抑或在海灘上曬太陽。

跟其他地方的海灘不同,大東海的沙灘有一部分是由延伸至岸邊的礁石構成的。這些礁石與沙灘相接,綿延到淺海裡幾米到十幾米不等,可供人站在上面與海水進行親密接觸,又不用擔心海浪會卷走自己腳上的沙子,使自己“淪陷”。於是,我像個孩子一樣,在水裡走來走去。看著陽光透過清澈的海水灑在自己的腳上,心裡滿是溫暖的感覺。

大東海可以算是海灣中飲食行業比較發達的地方,在短短兩公里多的海岸線上全是餐飲店,賣的東西大同小異,而且略貴。走累了的我要了一碗椰奶清補涼,平淡無奇,配料也加得少,遠不如我之後在三亞灣附近的甜品店買的清補涼。

由於今天主要是感受大海,於是我離開大東海後,步行前往小東海。這段路程實際只有4公里多一點,但是因為要翻過一座小山,所以還是較為疲累。推薦蜂友們可以乘公車前往,前提是以犧牲一點沿途安靜的風景為代價。

知道小東海的人好像不是很多,或者說願意去的人不是太多,所以跟大東海比起來,小東海明顯清靜不少。而且由於小東海沿途都是某地產商的別墅或其他住宅項目,所以綠化不錯,再加之人少,於是你可以感受到一種超然的靜謐。

在這樣的椅子裡窩一天一定很棒!

從小東海坐車到三亞灣,然後在三亞灣找各種吃的。無奈胃太小,不爭氣,吃了一點就再也吃不下了。最初以為陵水酸粉是類似於酸梅湯的東西(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想像呢?),結果在剛吃了晚飯之後要了一份,不知是因為本身太飽還是因為自己不太習慣那種味道,覺得非常一般。倒是另外再要的一份清補涼相當可口。

這是我傍晚閑來無事在三亞灣拍的照片,因為當天走路太多,再加上三亞灣的傍晚並沒有特別吸引人的美景,所以也就沒有太多按快門的欲望。倒是三亞灣的夜生活讓人感覺有點舒服——大媽的廣場舞、賣東西的小販以及在海灘上散步的人群,好不熱鬧。

這是在離開三亞的前一天晚上在三亞灣拍的,同樣的地方,同樣的時間同,景色卻大不相同。

為了拍三亞的夜景,喜歡折騰的我還不惜千里迢迢從家裡把腳架給背了過去。無奈到達三亞以後氣溫太高,再加之都是穿拖鞋在閒逛,於是果斷打消了每天扛著腳架出行的念頭,只是想著需要的時候再回去拿。但是當你在行走了一天之後,發現再也不想來回折騰了。於是在三亞灣晚間散步的時候,我把背包往地上一扔,相機再往包上一放,就拍了起來。

鳳凰島這幾棟建築的燈光效果確實不錯,燈光花式也在不停地變化,所以不同的時候拍會拍出不同的效果。我在那裡拍了20分鐘,拍出了無數種色彩搭配。因為喜歡藍色,所以放一張藍色的吧。不知怎的,這張圖片看起來卻讓人不太舒服,好似樓上長了無數隻眼睛。因為在沒有腳架的情況下想要拍好這幾棟樓不是件容易的事(長曝的時候因為沒有腳架,沒人知道你在拍照,於是他們經常慢悠悠地從你已經打開的快門前走過,這讓我相當鬱悶),所以即使效果不好,我也沒有再拍第二次。

第三天

我是一個比較懶的人,不喜歡把自己搞得太累。所以有時候出門旅遊也會懶懶散散,宅屬性殘留。

第三天我起床比較晚,醒來時大概已經九點,洗漱外加早餐花了大概一小時,所以出門的時候已經是十點左右。本來想在第三天把亞龍灣和熱帶森林一起逛了的,最終在坐上公車的一瞬間決定,今天只在亞龍灣閒逛。

大巴車把我扔在了亞龍灣海底世界的門口,可我卻徑直往沙灘走了去。到沙灘時看到很多人,心裡不免失落。當時想來亞龍灣就是因為看到很多遊記都說這裡水好人少,可是我卻遇到了人山人海。

殊不知人潮只是在一個地方湧動,隨著我自東向西不斷地散步,人越來越少了。不過於我而言那些都是浮雲——我享受的是沙灘、海水和海風,而非沙灘椅。

在三亞,我見過各種自拍達人,自拍神器也是隨處可見。有時會感到不解,幾個朋友一起出行,誰拍誰不好,為什麼要自拍呢。尚好的資源不利用,反而把自己搞得這麼累。不過這樣出好,回頭率高。

我很喜歡在沙灘上觀察帶著小孩玩耍的大人,很有愛。孩子的笑聲此起彼伏,家長自然也是樂開了懷。

強迫症犯了吧?想把椅子擺正吧?沒錯,我也是這麼想的。可當我伸手去扶椅子的時候,立刻引起了別人的側目,想必是以為我想蹭椅子坐吧。於是我趕緊縮手,走了。

為什麼看到這兩把椅子,腦子裡會自動浮現《最浪漫的事》?

空曠的沙灘,空曠的椅子。我喜歡這種安靜,安靜得只聽得到海浪拍打海岸的聲音,以及海風拂過耳畔的吟唱。

肚子咕嚕響,趕緊找吃的,發現口碑不錯,心裡就踏實了。就在附近奧特萊斯1號小鎮,環境不錯。

準備搜索我愛吃的海鮮,

不錯,服務很好,上菜速度挺快的。

性價比不錯。而且味鮮,一點也不腥,味道超級棒,這裡的海鮮真心不錯。一桌子蠻有逼格的很震撼,超有食欲,在亞龍灣這地方,能吃到這麼實惠的飯菜,已經是很難得的了,再次強調一下服務真很周到。

吃完後還是繼續去享受亞龍灣的美。

忘了這家酒店的名字,不過這雕塑給了我一種獅城的即視感。

不知道這種植物的名字,在三亞見過很多次。很喜歡這種顏色,於是最終還是拍了幾張。

這是傍晚回到市區去找小正抱羅粉的時候路過的橋,橫跨三亞河。橋面太平滑,穿拖鞋走起來有點吃力。至於吃的,因為吃得太專心,就沒拍圖啦。抱羅粉味道還不錯,至少做為來自“吃都”成都的人來講,還是可以得70分的。

吃完抱羅粉之後,我又去了第一市場的夜市吃小吃,可能在奧特萊斯吃的海鮮太多,吃了一份炒冰之後,就再也裝不下了。

整個第三天,我有一半的時間都是坐在沙灘上發呆。看海,放空,久違的放鬆感,這才是想像中的度假應有的感覺。

第四天

其實熱帶森林,本來是不打算去的。亞龍灣熱帶天堂森林公園,呀諾達也罷,我都沒多大興趣。可是仔細想想,既然都到了三亞,如果不去,難免遺憾。所以最終還是決定去走走,即便風景一般,也至少證明我曾來過。

於是我也不免落俗,來了一張“到此一遊”照。

到了之後直接到遊客中心(不是售票處)掃碼取票,不排隊,方便快捷。

電動車的第一站是蘭花穀,對於喜歡花花草草的我,還是有一些吸引力的。不過逛了一圈,發現有點稱不是“穀”這個字。不知是時節原因,還是本來蘭花就少,反正我看到的蘭花不算多。

想要毀掉一首歌,那就把它作為鬧鐘鈴聲;想要毀掉一個景點,那就請一個知名導演到那兒去拍一部電影。上圖即是後者最好的闡釋,二十元買個擁堵。

這裡有個忠告,在這附近有個叫“千里傘”的景點,有恐高或者體重偏輕的蜂友,最好就不要去了。因為是這一路段的至高點,所以風特別大,60公斤的我在上面都有一種站不穩的感覺。再加上圍欄特別矮,可能還不及腰部,所以拍照的時候手都在抖——一來因為風大,相機根本拿不穩;二來我自身恐高,當然被嚇得魂不守舍。

滄海樓,登上去之後風景不錯,但是同樣是風大到拿不穩相機。

個人認為這是在森林公園最大的福利,因為可以拍到亞龍灣的全景。若是天氣好,風景肯定是相當不錯的。

《非誠勿擾2》的取景地。不過因為我沒看過電影,所以沒有特別的感覺。除了電影中的試婚房是收費的之外,其他地方都是免費的。至於願不願去試婚房逛逛,全憑個人,因為這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事兒。

嘗試了個種角度想要拍這個小教堂,可是怎麼拍怎麼不美。於是放上這張圖勉強湊數吧,呵呵~

第五天

最後一天,南山寺。

說實話,我不是很喜歡這個地方,剛到時甚至還有些反感。我不能說沒有信仰,因為對於神靈我或多或少還是有些敬畏的;但又不能說我是信徒,因為我是一個所謂的相信科學的人。南山給我的感覺,主要就是利用人們的信仰來大撈特撈:燒香拜佛得高價,敲祈禱鐘得高價,抱佛腳高價,祈福帶高價…種種地方都充斥著足足的銅臭,若非想見見南海觀音的宏偉,想必我是絕對會後悔去了那麼一個地方的——貪婪地踐踏著每一個信徒虔誠的心。

南海觀音莊嚴地貯立在海上,108米的高度足以得到萬人的仰慕。拋開深厚的商業氣息不談,我打內心還是對其充滿了敬仰。

一回頭,背後的風景由於處於順光的位置,所以天空乾淨蔚藍得很討喜。

已經快到文末了,還是亮個相吧。如同在tip裡說的那樣,之前的幾天我已嚴重曬傷,所以在之後的幾天裡,我都是這樣全副武裝。可是在南山不同於海邊,在沒有海風的情況下,這身打扮在烈日中足以讓我揮汗如雨。

長壽穀,實為一座小山丘。步行到山頂也不過四五十分鐘的行程。

長壽穀裡掛了很多三亞的百歲老人的照片,看到老人們慈祥的笑容,心中感到莫名的溫暖。並非羡慕他們的長壽,只是能從他們平淡和樸實中體會到一種安定的力量。

快爬到長壽穀山頂的時候猛然回頭,發現身後屹立著南海觀音。

尼泊爾館,起初我以為裡面全是供奉的佛祖,結果才發現除了正殿以外,其餘地方均已打造成了商鋪,著實提不起興趣,也就沒有在這裡花費太多的時間。

不過尼泊爾館周圍有廣袤的草坪,很多新人在這裡拍婚紗照。當然,也有新人會借用尼泊爾館的異域風情,假裝到了外國一把。

在南山寺的觀海平臺上,再次看到了南海觀音。其實在南山文化區,但凡稍微高一點或開闊一點的地方,都能看到南海觀音,只是其美麗壯觀足以讓人毫不吝惜自己的快門。

我在南山寺的觀海平臺上站了很久。雖不能與沙灘與海浪接觸,但是吹著海風,遠眺海面,也未嘗不是一種享受。

從南山折返到市區,取出了寄放在旅館的行李,便直奔機場,飛回成都。三亞一行也就此劃上句號。雖不是一次完美的旅途,但足以讓我為三亞的美景癡迷。有機會的話,一定會再去,不為觀光,只為在海邊享受最慵懶的時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