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參加學校活動 Vs 學習文化知識,你平衡好了嗎?

上了大學, 我們才知道, 大學不是高中。 在高中的階段, 我們的學習很單一, 就是書本知識的學習, 準備高考;在大學期間, 書本知識的學習,

只是大學生活的一部分, 學校會組織一些活動、社團和學會生會的活動, 都是我們大學生活的重要部分。 很多同學不是荒廢了大學時光, 而是覺得大學期間太忙, 每天都太累。 究其原因, 大部分同學不能在參加學校活動和學習文化知識之間平衡好。 這裡給大家做一個分析。

(一)參加學校活動利弊分析

學校組織的活動, 包括校級活動、院級活動、社團活動、學生會活動等。 很多活動並不是必須參加, 我們有選擇參加的權利, 也有選擇不參加的自由。 在這個過程中, 其實每一個活動都有意義, 我們可以在活動中豐富我們的生命體驗, 增加我們的閱歷, 提升我們的能力;但是, 參加過多的活動, 會佔用很多時間, 時間老人是公平的,

他給每個人一天都是24小時, 當我們投身于活動時, 我們的書本文化知識就被擱淺了, 最後畢業到工作中, 才知道應該沒有好好學習, 理論不扎實。

(二)學習文化知識利弊分析

學習文化知識, 是最為一名在校學生的學習任務。 扎實的專業基礎, 是我們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勝任這份工作的前提。 尤其是一些有學術愛好和追求, 想要繼續求學深造的同學, 學習文化知識很有必要;但是, 僅僅只是學習書本知識, 那是死讀書, 很難適應當今社會的發展, 甚至在同學中也會變得不愛說話, 表達能力欠缺;團隊協作能力, 活動組織能力等方面, 很難得到鍛煉, 最後就成了“書呆子”。

從上述分析來看, 不論是參加學校組織的活動,

還是專心學習書本的文化知識, 都各有利弊。 每年都有一些優秀的畢業生, 他們既在學習成績上優異, 同時又參加了很多活動, 兩者都兼顧到了。 當然, 這是優秀的人, 優秀者畢竟是人群中的少數, 而我們大多數是平凡的普通人。 到底該把時間分配給誰, 建議各位提前做職業生涯規劃, 然後根據自己發展的需要來做出取捨。 尤其是處於迷茫中的同學, 一定要花一些時間來思考: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