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我國無人機迪拜技壓群雄美稱難以打破中國軍工對市場的壟斷

近些年我國軍工產品不斷衝擊外貿市場, 最近這次的迪拜航展將我國軍工多年來發展的成就全面的展現給了土豪國度, 這也引發了美媒的關注, 美相關雜誌發文稱按照目前的態勢, 美國在無人機等先進武器裝備領域將難以打破中國軍工對市場的壟斷。 一向高傲的美國人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論調呢?在我看來, 現在的中國軍工無論科技水準還是產品品質都已成為美國重要競爭對手, 曾經不可一世的美國軍火巨頭, 已經感受到了來自中國軍工給他們帶來的壓力。

當然我們也要清楚的意識到美國軍工還是非常強大的, 幾十年的經驗積累, 和對市場的把控, 就現在而言無論其軍事科技水準還是生產加工能力仍然保持著對中國軍工的絕對優勢。 在他們看來即便現在中國所展示的武器裝備, 可以完整的解決一個國家的整個國防需要,

甚至在部分武器裝備性能達到或者超越了美國當前武器的最新技術性能, 但他們依然可以帶不屑的笑容冷眼旁觀。 畢竟美國軍火供應量約占全球軍火出口量的1/3。

而此次航展的軍工產品如, “翼龍2”無人機、“彩虹”系列無人機、武直10、武直19 、運30中型戰術運輸機以及“FC-1梟龍” 和“FC31戰鬥機”“L15獵鷹”教練機等,

這些裝備以在其它航展上亮相多次, 當然“雲影”無人機算個亮點, 但這還不足以給美國軍工帶來多大的壓力, 只是更好的開拓中東這個地區的市場罷了, 不過這只是剛剛開始, 真正的威脅是未來, 就航空領域來說中國軍工從來沒有將目光只集中在先進的隱身戰鬥機器和隱身的轟炸機身上, 而是同步開啟了能在世界民用市場開展競爭的“大飛行”項目, 就算不考慮高端科技在民用領域的直接貢獻。 但它也可以成為一張名片, 更好的讓中國軍工在國際軍火市場攫取資源, 壓縮美國軍工企業的市場空間。

讓美國真正感到壓力的是人才, 雖然近年來中國經濟高速發展, 軍工科研經費猛漲, 但如果沒有人才的支持也不可能如此快速的發展, 就好比三哥他們不缺錢, 歐美也不封鎖他們, 但武器裝備萬國造, 自己軍工企業還沒有出廠就落伍了, 要不造出來本國軍人不敢用。 中國在這方面得益於前10幾年對教育的重視,

10年來中國已累計培養出了6000萬以上的大學生和超過450萬的研究生, 出國留學生數百萬回歸率也逐年提升.而這些優秀的年輕人, 現在已經成長為各個工業領域核心骨幹。 在很多尖端行業如 航空、航海、通信、電腦等等, 都有個讓美國羡慕的特點那就是我們的團隊平均年齡都不過30多歲, 這才是中國源源不斷的動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